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的创新机制
2012-08-15曹峰
曹 峰
(衡阳师范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 衡阳 421002)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基本价值取向内涵不断创新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基本价值取向内涵不断丰富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二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的创新机制。
一、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创新的动力
“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毛泽东的这一精辟论述,揭示了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基础,也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与时俱进的创新机制。
1.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的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与时俱进的反映。其一,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基本价值取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内涵伴随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刻变化而不断丰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样社会经济成分和利益群体必然多样化,从而导致思想文化领域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社会成员在价值取向方面面临着多种选择。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如何保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使其内涵与时俱进;如何引导非主流文化向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的主流地位和主导作用,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中必须首先关注的问题。其二,当前我国社会开放程度前所未有,民主法治日益健全,社会气氛较为宽松,在这种背景下,各种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并日益活跃,对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带来新问题。这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同时也给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其三,过去20来年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活力。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矛盾,比如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距拉大,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盛行。中国共产党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并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其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日趋活跃和激烈。西方外来文化鱼龙混杂,其中不乏优秀和先进文化,但消极腐朽的文化亦大量涌进,如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既顺应世界文明潮流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
上述这些变化,必然反映到我国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之中。与先进文化建设相适应,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是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就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具体内容而言,由于其赖以生长、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完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因此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应与之相适应,从内涵到外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的创新对当代世界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的反映和积极应对。首先,当代世界形势的显著特征就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尽管地区冲突不断,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必然要充分反映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实现与时俱进。其次,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形势的又一重要特征。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但全球化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这个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少数民族国家的民族地位与身份的弱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既要与时俱进,积极投身于全球化的洪流;同时又要不失中华民族的文化地位与身份。再次,当代世界形势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是以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核心内容。由于高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文化信息的覆盖广度与深度大大增强。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便捷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也给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发挥带来新的冲击和影响。如何既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有利条件,又能够积极防范和阻隔有害信息传播,使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反映主流文化的信息传播,实现新形势下文化价值观的新开拓?复次,20世纪发生的 “苏东”剧变造成社会主义事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受严重挫折,相当部分人构建起来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大厦顷刻瓦解;社会主义世界正遭受来自党内党外的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如何客观地认识和把握世界社会主义遇到的挫折和前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动摇?最后,当代资本主义在自身改革、调整的基础上, “垂而不死”、“腐而不朽”,并获得了相当强劲的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在解决这些时代课题的进程中,实现价值取向内涵的与时俱进。
总之,变革、创新、谋发展、求进步,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的时代潮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凸显了当今世界时代潮流,它以世界眼光对待人类文化并结合本民族文化和社会实践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和改造,在与时俱进的价值创新机制中形成了朝气蓬勃的、充满时代精神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指出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2]。其中,文化创新的内核是价值创新,价值创新的关键又在价值取向的正确及其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而言,价值取向内涵的创新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1.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创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种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文化。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状态下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人的全面发展便提出了对先进文化的创新要求,即改造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发展先进的、进步的文化。社会越是进步,人就越是全面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取向内涵必然创新。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3]价值创新凝结了人的需要和动机、愿望和目的、意志和意识,即价值取向问题。因此无论文化思想和观念,还是文化内容和形式,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合乎文化的主体即人民的需要,那种逆时代潮流、违背人民需要的文化将为时代、为人民所唾弃。毛泽东提出:文艺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4]。新时期我党提出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并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文化领域,这样,就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的机会。“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文艺,艺术更需要人民”[5]。人民群众创新生活的实践是文化艺术的源泉,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感受时代脉搏,倾听人民的心声,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创新才有不竭的源泉和持久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才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的检验标准。
2.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自身不断发展的要求。文化基本价值取向一经确定就具有稳定性,但其内涵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价值创新作为人类文化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发展在文化上的反映。人类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以价值创新为核心的文化创新及其它创新活动。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它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种先进性和开放性要求人们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以创新为手段,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社会自我更新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自我更新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长期不懈的奋斗,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然一新。中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文化自身也由此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创新的理论成果。
3.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创新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在哲学上,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从现实来考察,价值创新根源于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与现实不能完全满足人类需要的矛盾。现实中含有不合理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要创新。如果现实是完全合理的,完全能够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也就用不着创新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这是解决矛盾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文化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创新立足于文化现实与文化需要的矛盾,这种矛盾使文化创新成为必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解决文化现实与文化需要的矛盾提供了可能。因为作为代表民众意志的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主导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始终与民众意志保持着天然牢固的血脉联系,同时也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而面对现实与需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建立在认识和把握文化矛盾的基础之上,通过以主导意识形态为指导思想,以核心文化为价值尺度,对文化矛盾进行协调、整合,实现文化的创新,建设先进文化。
4.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最根本的就是要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创新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2]。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推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上不断打开新视野,开拓新境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立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中,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从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在文化价值取向内涵上积极创新,不断开拓能够极大促进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充满生机。
三、在不断创新中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与时俱进
先进文化必然是与时俱进的文化,与时俱进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创新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品质。先进文化只有通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不会沦为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甚至是反动文化。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与时俱进。
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每一次创新,都必须体现其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要想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脉搏,其文化建设内容要充满时代气息,代表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样“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才不会偏离基本方向,而其内涵必然随时代前进而不断创新。同样,任何文化理论是时代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和基本趋势的科学反映,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要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中把握那些规律性的东西,使之上升为理论,以便能够更好地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体现时代性和把握规律性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才富于创造性,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和不适应时代的传统文化的制约,而且每一次创新成果都是对前一时代成果的超越,人民的利益和社会主义利益在每一次超越中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内涵也在每一次超越中丰富和发展。
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具有巨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善于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因此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才能够在理论上不断扩展视野,其基本价值取向才会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历史使命,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文化建设也是任重而道远,只要牢牢把握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品质,坚持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研究新难题,探索新领域,我们党就能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推动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当代中国,如何以创新为手段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取向内涵能够与时俱进?首先,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是根本。与时俱进首先是观念和思维的与时俱进,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故文化创新最首要的是观念的创新、思维的创新。把握了这个根本,才能真正解放思想,突破陈腐观念的束缚,紧跟时代步伐,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才能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永远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其次,勇于实践是基本途径。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文化建设活动也是如此。当前我国最伟大的实践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此伟大实践,才能够确保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基本价值取向的内涵在伟大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再次,“二为”原则是法宝。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协调处理创新与学习、创新与传统以及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是处理这两大关系的法宝。复次,机制健全是关键。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健全而完善的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文化工作者创新的积极性,减少创新的不确定因素,有力地推动创新的发展。最后,思想指导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是我们党在21世纪继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江泽民同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要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在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面向世界,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以创新为动力,确保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与时俱进,推进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基本价值取向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08 (1).
[3]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3-38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7.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