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2012-08-15孙军苗丽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 孙军 苗丽

民族认同,即民族成员对于自己所属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意识,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就是“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民族认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文化则是影响民族认同的核心因素之一。作为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民族之间的差异通常是以不同形式的民族文化表现出来。西方文化人类学领域中很有影响的族群理论,即是把族群之间的根本差别看作是文化差别,认为共同的文化特点是族群认同的客观现实基础。[1]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将民族视作“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的人造物(cultural artefacts)”[2]。民族文化也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最主要特征。而从文化的功能角度来看,文化不仅是界别民族的重要特征,而且承担着增进民族团结的整合功能。文化认同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对以中华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文化认同基础上衍生出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也是一种广义上的文化价值认同。因此,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认同,进而增进民族团结,就成为现阶段巩固和发展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政治文化认同,夯实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一般来说,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2]。正确先进的政治文化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当代中国的先进政治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核心,以民主法治和公民意识为基本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心理。[3]在当代中国,引领先进的政治文化就是要使各民族成员不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推动实践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民族工作领域坚持引领先进政治文化,应该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民族理论体系的自觉运用和广泛宣传,要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自觉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以增强各民族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认同感和吸引力,从而在全社会筑牢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二、强化国家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在民族国家时代,文化认同不仅和民族有关,也与国家认同密不可分。因为现代民族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政治的结合,是在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共同体。[4]作为反映国民归属感的社会群体心理,国家认同不是简单的政治认同,也并非完全是由阶级立场主导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认同。国家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应该是民族的历史文化根基而非政治性的意识形态。[5]

在我国,强化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就是要使56个民族成员都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祖国是中华大家庭中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开发形成的,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广袤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利益和56个民族中的每一个民族的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捍卫祖国的利益,是56个民族的共同使命。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各民族人民的自觉追求。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凡是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各民族安居乐业的时期,无不是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局面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各民族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成为各民族最高利益的集中体现。

强化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还需要通过对各民族共享的涉及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国家象征符号和典礼仪式的构造和强化,自觉生成为实践活动中的认同行为,即对自己国家形象和利益的热爱与维护。这既是构建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象征和载体,更是促使各族人民对国家产生情感认同的有效引导。所谓国家象征符号,既包括重要的文化遗产、国家庆典、国家节日,乃至国旗、国徽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能够抽象反映国家内涵的静态标识,也包括每逢重大活动而举行的升旗仪式和国庆典礼上的广场阅兵等动态仪式。这些能够使全国各族人民、男女老少自觉肃然起敬的象征和仪式,潜移默化于人们的心中,并自然而然地普及于全国各地,它所产生的力量就是国家、民族的认同。[6]因此,我们要不断强化对国家象征符号和典礼仪式的宣传和操演,激发起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此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奠定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

文化民族主义理论的创始人赫尔德早在18世纪就指出,多样性是世界的一种基本特性,意味着每一种文化、每一种个性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价值。[7]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点。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才能使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民族文化差异是民族矛盾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民族团结的深层因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联系日益增多,各民族基于语言、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的矛盾也呈日渐增多之势。因此,我们还需要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着力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共同奠定维系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

中华文化是中国境内所有民族创造出的文化总汇,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弘扬和增强社会成员,尤其是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对于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乃至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向前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4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由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等72位中国文化名人联合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对全球化背景下文明多样性、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对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贡献等重要论题做了很好的表达,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对“文化自觉”的理性认识和“捍卫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自觉担当。在这份宣言中,中华文化的内在品质被表述为“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在当今时代所表现出的这种人文精神和伦理价值,对于引导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和谐发展无疑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是凝聚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纽带。无论从构建人类文明普适价值观的角度,还是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层面来看,都需要切实发挥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作用。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文化多样性,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8]

四、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树立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

在我国,民族认同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就国家层面的民族而言,各民族基于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得以建构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是在中国统一国家的形成发展中,由汉族和少数民族逐渐形成的复合民族。它将中国境内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的56个民族统一于一体。在这个民族集合体中,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所有民族的归属成分都已具有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因此,各族人民既有对自身族属的认同,也有对中华民族这一民族集合体的归属认知和情感依附。

“中华”一词起源于魏晋时期,乃从“中国”与“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9]“中华”一词有地理和民族两个涵义。作为民族称谓,主要指汉族。“民族”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南齐书》,用于表示中原汉人,与“夷狄”相对。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则在19世纪中后期由日本传入,用于表示对西文“nation”、“volk”等词的中文对译。自20世纪初开始,合称“中华民族”开始出现在梁启超等人的文章中,并在中国思想界广泛流播。“中华民族”起初的概念构成并不固定,也不明确,始终未能摆脱国族论和汉族中心主义语境的窠臼。直到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一词作为“中国人民”的同义语,被中国共产党人明确用来表示“代表中国境内各个民族之总称”。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反复提出要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因此,“中华民族”一词的语用价值已经超越了作为中国各民族通称的本来意义,不仅成为表述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通用名词,更成为寄托中国人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概念象征,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勇于直面挑战,战胜困难。可以这样认为,“中华民族”概念的生成过程以及其意涵的不断引申和丰富,本身就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现实状态和真实写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郑杭生先生从社会学角度将“民族团结”定义为“我国56个不同民族联合起来,使之成为彼此具有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并形成更大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过程和状态。”[10]

在当代中国,进一步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不仅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还对于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交融化的发展趋势正在剧烈的改变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认同受到了来自全球性的超国家认同和区域性的次国家认同的强烈冲击,面临弱化或重构的风险。因此,作为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构建基于共同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认同,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深刻理解和践行“三个离不开”思想,要在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之间牢固树立“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从而推动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为实现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43.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

[3]龚志伟.目标与途径: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生态论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10).

[4]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6).

[5]何叔涛.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6).

[6][8]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307.

[7][法]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51.

[9]王树民.中华名号溯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1).

[10]郑杭生.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解读 .创新[J].2009.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