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篇第一册注释商榷三则
2012-08-15阳建雄
阳建雄,陈 杨
(衡阳师范学院 中文系,湖南 衡阳 421008)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篇第一册注释商榷三则
阳建雄,陈 杨
(衡阳师范学院 中文系,湖南 衡阳 421008)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注释总的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该书下篇第一册对“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待圣人之出而投環于道”等句所作的注释就是这样。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释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为《作品选》)是一部非常权威的教材,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发行100多万册。该书中的注释总的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也并非尽善尽美。笔者不揣冒昧,拟将自己对于《作品选》下篇第一册凡三处注释之商榷意见献疑于下,以就正于方家学者。
一、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语出关汉卿《窦娥冤》,《作品选》释其中之“东海曾经孝妇冤”云:“汉东海有寡妇周青,为侍奉婆婆矢志不嫁,婆婆遂自缢而死。其小姑告官,诬嫂以杀人之罪;问官不察,竟判处死。临刑之际,孝妇指身边竹竿语人曰:倘我无罪,血当沿竿往上倒流。其言果应,而东海地方乃大旱三年,后任官员查问就里,有于公者代为申雪,天方降雨。事本《汉书·于定国传》。”[1]按,此注解有两处值得商榷:
第一,误把《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故事当成了《汉书·于定国传》的东海孝妇故事。
关于东海孝妇,《汉书·于定国传》与《搜神记》都对之进行了记载。《汉书·于定国传》云: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当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熟[2]。
《搜神记》云:
……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而下云[3]。
将《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故事与《汉书·于定国传》中的东海孝妇故事进行比较,不同之处有二:第一,《汉书·于定国传》中的东海孝妇是没有名字的,《搜神记》的东海孝妇有名为周青;第二,《汉书·于定国传》中的东海孝妇故事无孝妇临刑时指竹竿立誓之情节,《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故事则有“临刑之际,孝妇指身边竹竿语人曰:倘我无罪,血当沿竿往上倒流”之类的记载。朱注在介绍东海孝妇故事时,显然是以《搜神记》而不是以《汉书·于定国传》为依据的,然而朱先生却明确指出注中的东海孝妇故事“事本《汉书·于定国传》”。毫无疑问,朱先生在这里误把《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故事当成了《汉书·于定国传》中的东海孝妇故事。
第二,关于“东海孝妇冤”“事本《汉书·于定国传》”之说也存在问题。
其实早在《汉书》之前,“东海孝妇”就见之于史籍了。据笔者所知,最早记载东海孝妇之事的史籍是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说苑》卷五《贵德》中有如下文字:
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4]。
《说苑·贵德》对东海孝妇的记载与《汉书·于定国传》中的记载基本相同,而《说苑》成书远早于《汉书》,故而要论东海孝妇之本事来源,当推《说苑·贵德》,而不是《汉书·于定国传》。
二、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语出刘基《卖柑者言》,《作品选》释其中之“坐糜廪粟”云:“坐着消耗国家仓库里的粮食”[1]。按,此注释把“坐”释成了“坐着”,欠妥。其理由有二:
第一,释“坐”为“坐着”,与“坐糜廪粟而不知耻”中的“而”字相抵牾。
从句子结构来看,“坐糜廪粟而不知耻”中的“坐糜廪粟”与“不知耻”是用转折词“而”连接起来的,它们之间应存在着转折关系。邢福义先生云:“转折句式的成立,取决于事物间存在转折关系的逻辑基础。具体点说,取决于事物间具有违逆性、对立性或差异性”[5]。既然“坐糜廪粟”与“不知耻”之间存在转折关系,而构成转折关系的事物间必须“具有违逆性、对立性或差异性”,那么,“坐糜廪粟”与“不知耻”之间也就应存在“违逆性、对立性或差异性”。朱注把“坐糜廪粟而不知耻”中的“坐”释为“坐着”之后,“坐糜廪粟”就成了“坐着消耗国家仓库里的粮食”,显然与“不知耻”不构成“违逆性、对立性或差异性”关系。
第二,若释“坐”为“坐着”,则“坐糜廪粟而不知耻”一句的意思变得不好理解。
朱注把“坐”释为与“站立”相对“坐着”之后,“坐糜廪粟而不知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必然就是“坐着消耗国家仓库里的粮食却不知道害羞”。从意思表达来看,“坐着消耗国家仓库里的粮食却不知道害羞”这个句子显然隐含着一个这样的前提:“坐着”消耗国家的粮食是一件很耻辱的事。——这确实让人费解:难道作者是想让人“站立着”消耗国家的粮食不成?
“坐糜廪粟而不知耻”中的“坐”既然不能释为“坐着”,那么它的准确意思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此处“坐”应作“空”或“徒然”解。其理由有三:
第一,在古汉语中,“坐”确实可以作“空”或“徒然”解。关于“坐”作“空”或“徒然”解,古书中不乏其例,如:
1.“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 (南朝·王融《和王友德元古意》)
2.“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南朝·江淹《望荆山》)
3.“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唐·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
4.“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唐·白居易《反鲍明远白头吟》)
5.“春来何事,故抛人别处。坐望断,楼中远山归路。”(宋·苏轼《殢人娇》)
6.“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 (唐·李白《拟古诗》)
例1和例2中的“坐”与“空”异文互见,其义甚明;对于例3、例4和例5中的“坐”字,罗竹风先生主编的《汉语大词典》[6]、陈复华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大词典》[7]和韩峥嵘先生编写的《古汉语虚词手册》[8]分别都解作“空”、“徒然”;对于例6中的“坐”字,台湾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的《中文大辞典》的解释是“徒也,空也,枉也”([台湾]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第七册第328页)。
第二,结合上文来看,“坐糜廪粟”中的“坐”应释为“空”、“徒然”。
“坐糜廪粟而不知耻”承“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而来,从写作方面来看,“盗起而不知御”四句是在列举事实,而“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则是对这四个排比句的概括,它们之间存在着分与总的逻辑关系。“盗起而不知御”四句显然是在抨击“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之将军、大臣占着高位、拿着俸禄,但却尸位素餐,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毫无疑问,“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既如此,“坐糜廪粟”中的“坐”就只能释为“空”、“徒然”,而不能释为“坐着”。
第三,“坐糜廪粟”中的“坐”作“空”、“徒然”解,还可从郁贤皓、胡铮等先生那里得到印证。郁贤皓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释“坐糜廪粟”之“坐”云:“空,徒然。”[9]胡铮先生在《中华古文观止》中释“坐糜廪粟”之“坐”为“白白地”[10]。
三、待圣人之出而投環于道
“待圣人之出而投環于道”语出方苞《五人墓碑记》,《作品选》释之曰:“等到明思宗即位,(魏忠贤)就在路上自缢了。按:崇祯元年,放逐魏忠贤于凤阳,不久复召还,魏忠贤乃自缢于阜城驿。”[1]按,魏忠贤的确是明思宗即位后才“投環于道”的,但魏“投環于道”之事发生在天启七年而不是崇祯元年。朱注认为魏忠贤遭放逐及自缢之时间是崇祯元年,实误。根据《明史》的记载,1627年8月明熹宗卒,其弟朱由检 (即崇祯皇帝)嗣位,同年11月朝廷宣布魏忠贤罪状并把他放逐凤阳,不久魏忠贤即自缢。1627年为天启七年,而崇祯元年为1628年。朱注为什么把魏忠贤遭放逐及自缢之时间说成是崇祯元年呢?笔者臆测可能是注者误把“圣人 (指崇祯皇帝——笔者注)之出”的那一年即1627年当成了崇祯元年。其实朱由检嗣位后并没有立即更改年号,朱由检改年号为“崇祯”是1628年的事。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篇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9,170,254.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2281-2282.
[3]干宝.搜神记 [M].北京:中华书局,1978:139.
[4]刘向.说苑[M]//诸子集成补编 (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48-49.
[5]邢福义.现代汉语转折句式[J].世界汉语教学,1999(2):81.
[6]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二卷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040.
[7]陈复华.古代汉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085.
[8]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650.
[9]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五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7.
[10]黄珅.中华古文观止:下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838.
On Three Notes to Book I of Volume III in The Selection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orks Through the Ages
YANG Jian-xiong,CHEN Yang
(Chinese Department,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8,China)
Generally speaking,the notes in the Selection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orks through the Ages are correct.There are still some notes that should be discussed,such as the notes to“ye zhiwei donghai cengjing xiaofuyuan”,“zuomi linsu er buzhichi”and“dai shengren zhi chu er touhuanyudao”.
Zhu Dong-run;The Selection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orks through the Ages;notes
H13
A
1673-0313(2012)01-0114-03
2011-09-05
阳建雄 (1968—),男,湖南衡东人,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