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老子的“抱一”思想
2012-08-15向帅
向 帅
(兰州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1000)
一、从道家的修炼法门领悟“抱一”思想的要旨
“抱一”一词出现在《老子》的第十章和第二十二章。这两处的“抱一”含义相近,而第十章所提及的“抱一”思想既是道家的修炼法门,亦是老子生命哲学的发端所在。笔者先从此章入手来探究“抱一”思想的要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修除玄鉴,能毋疵乎?爱国治民,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营魄”就是“魂”和“魄”,“魂,死后归天。魄,死后归地。魂可以不附体,死后就离开身体,俗话说:‘魂不附体’,魄却是始终附于身体,所以有‘体魄’一词。”以老解老,老子说的“营魄抱一”就是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抱元守一的状态。在道家修炼者看来,这就是一种得道的状态,很多以道家经典作为养生秘诀者尤其重视这一修炼法门。很多道家典籍都以“守一”作为求道的入门基础和最终的追求目标。
老子云:“道可道,非恒道。”因此,老子对于语言的阐述总是十分吝惜的,他只提出探索研究的主题,对于具体内容则很少进行详细地讲解。如此一来,则无意中给后世道家留下了广阔的阐述空间。我们要对老子“抱一”思想进行具体的研究,不仅要着手于《老子》一书,更要对受其思想影响的经典文本做详细的探索。
继老子之后的道家集大成者是庄子,庄子对老子的很多思想都做了形而上的探讨,“贵生”也是老庄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因而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对老子的“抱一”思想做了更详细的论述。
《庄子·在宥》云:“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庄子将个体的人与天地相类比,“守一”对于天地而言便是将阴阳深藏、安守于天地之间,如此才能使万物茁壮成长,于人而言,“守一”是指:使人专注于内在的“神”与“精”的相守不离,远离或者抗拒外在的纷繁杂乱,以达到自身内在的阴阳合一,从而得以不堕衰形,延年益寿,忘形长生。这也是道家修炼者所欲达到的“抟气致柔,能婴儿乎?”的境界和状态。
经过后世道家典籍的不断阐述,老子所提出的“抱一”思想被赋予了更为详尽的内容。除此以外,在很多道家或道家以外的传世经典中,也可发现很多深受老子“抱一”思想影响的理论。而这些著作中都或多或少地对老子“抱一”思想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例如《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云:“故养生之大者,乃在爱气;气从神而成,神从意而出;心之所之谓意,意劳者,神扰;神扰者,气少;气少者,难久矣。故君子闲欲止恶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则养身之大者得矣。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此言神无离形,则气多内充而忍饥寒也。和乐者,生之外泰也;精神者,生之内充也。”《太平经钞·乙部·卷二》云:“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太平经钞·癸部·卷十》云:“令人寿治平法: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
以上的道家典籍中,皆指出了“一”对于个体生命的重要性:“一”是生命存活的命脉所在,是精气神的混而为一。站在道家修炼者的角度来看,“守一”就是要不断地对生命进行反观,使精气神共为一道,以至于形神不离,得道长寿。由于后世道家修炼者更多地注重对养生长寿的追求,因此对老子的“抱一”思想尤为看重,并不断地对其进行自己理解意义上的阐述,把“一”不断的细化,分离。把“营魄抱一”的“一”细分为——“精”、“气”、“神”三者,因此后世由“守一”又滋衍出“守三一”的内丹修炼法门。在后世道家思想不断演变的过程中,神仙学说不断混入其中,很多道家修炼者把老子对于精神境界的超脱与老子的养生哲学混而为一,主张追求人之肉体的羽化登仙。在此追求的影响下,后世的道家修炼者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因此道教的阴阳采补之术,服食丹丸之法随之而起。老子说过“益生曰祥”,过多地追求肉体的长生不老,有违自然天道,如此对形而下的修炼法门不断地探求,自然是与老子形而上的哲学思索有所背道。
二、浅论老子“抱一”思想对生命的深入体认
1.返朴归真
老子是主张贵生的,正如萧天石所言“天地之大道唯生,生生无息之谓道。译稽《道德经》全书,无不以‘生’贯穿全书,则又可名之为‘唯生观’思想,无生则不得名之为道,故唯生即为道也。”笔者认为从“抱一”思想来言贵生,就是要人们消极无为,让生命返朴归真,才能得以养生、保生、全生。
一谈及《老子》,便会想到消极,《老子》云:“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主张的消极无为是一种减法式的人生观,因为在这个物欲膨胀的社会,人们为自己生命所添加的外物已近于“登峰造极”的状态,要让生命返朴归真,非“消极”不可。
就老子的“抱一”思想而言,老子主张“抱一以为天下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虽生出万物,但“反者道之动”,万物要做到存在的最佳状态,就必须从外界的纷杂回归到纯粹的“抱一”、“守一”。自然之道如此,人的生命更应该如此。万物要丢弃纷杂返还到“一”,人的生命也应由“日益”返还到“日损”才能“以生”。
综上所述,便可发现“抱一”的“一”也相当于老子所说的“朴”——“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由此观之,“朴”亦是道的化生,“抱一”也可作“抱朴”,意味着对“朴”的坚守。“朴”在《老子》中也多次出现,笔者首先从第三十二章来论述对“朴”的理解。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不割。”
高亨注解:“‘朴’,《说文》:‘朴,木素也。’即未加人工的树木,比喻人原有的德行。”对于个人而言,“朴”意味着生命中最纯真,最原始的德行。形而下的修炼要求达到婴儿般“营魄抱一”的境地,形而上的修为也应保有如婴儿般单纯干净的心灵。“抱一、守朴”便是要让生命不断地走向内在,要守住自身最纯真的德行(未经过人为或外物渲染的心灵)。上文中“守雌”、“守黑”、“守辱”从某种意义而言,正是坚守这种纯真德性的具体表现。而正是此种观点,亦体现了老子对人性最伟大的尊重——他提倡道德,但他并不像孔孟、韩非,把这种道德诉诸于人性最初的善与恶,他只是强调对生命最初状态(也就是“朴”)的坚守,他从不论及这种最初人性的善与恶、好与坏。这是一种相信,一种对人性、对生命本身的相信与尊重。
与“一、朴”相反意义便是多而杂;与“抱一”、“守朴”相反的人生观便是让生命不断地走向外在,与外在的纷繁事物随波逐流,就是佛家所言的“心随物转”,而这种与物浮沉的生活只会是——“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不断地让生命走向多而杂的外在,这一切在老子看来,只会加速生命的衰亡与心性的堕落,故而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心不随外物所转;才能“长生久视”。不仅人应如此,天地万物亦然。“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地毋已宁将恐发,神毋已灵将恐歇,谷毋已盈将恐,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此处的“一”高亨解释为道的别名,宇宙的本体。笔者认为,此处的“一”也是“朴”的别称,其含义除了强调要坚守生命最初的德性外,更主张要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充分地体认和观照,远离外在的纷扰,坚守自己生命的内在,也与上文“载营魄抱一”的“一”有着共同的内涵。天要清,地要宁,谷要盈,万物要生,侯王要为天下正,都离不开对“一”的坚守。
从老子“抱一”思想谈及对生命的体认,就是要人回到“无名之朴”、“大制不割”的状态,对于个人的修为如此,对于万事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亦是如斯。“抱一”才能保守生命最初的纯真,“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一旦“朴散”、“大制被割”则意味着生命本真的离散,也意味着生命开始走向纷繁的外在,在老子看来,这便是生命危险的开始,要“知止”才能阻止这一危险状态的进一步恶化。老子用“抱一”来指导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便是要人和社会在私欲膨胀之际“返朴归真”。
2.不争无为
老子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从一种命题入手,往往会引申到对其它命题的具体思索。老子的“抱一”思想与老子所主张的“无为不争”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与返朴归真相反,“争”是一种加法式的人生观,不断地增加外物来抬高自己,不断地让自己与外界抗争。有“争”的观念存在,人则必然争先恐后不断往上攀爬,居功自傲,不会学水往低处走,不会与人相容相处,不会处众人之所恶,不会安时顺命;有“争”的观念存在,人便不会抛弃外物增加给生命的累赘,必然走向残生戕性。
首先,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有情众生,其生命的存在有着根本的相似之处,“万物之动皆在于机,而万物之机皆是我身之机。”对一物的体认,便能由此得到对世间万物的体悟。坚守“抱一”思想,就是不断地走向自己生命的内在,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反观式的体认。触类旁通,由己及物,如果世间万物在各自的发展中,都将回归自我(“抱一”)作为坚守之道,那么必然会对身外之物“少私寡欲”,就会体悟到——与物相争只是残生戕命,积极有为只是为生命徒增累赘。“人都爱惜这个躯壳身体的寿命,不管多么丑陋,多么难堪的身体,只要生成是属于自己的,便会构成绝对自私而占有它的牢固观念。”蝼蚁尚且偷生,只有自己的生命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拿生命去丈量外物,没有什么能比生命更为可贵。有了如此的体悟,必然会走向无为不争。
其次,用以老解老的手法,在老子的思想中,坚守“抱一”思想之所以必然会走向无为不争,笔者还是得从第十章入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修除玄鉴,能毋疵乎?爱国治民,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营魄抱一”、“抟气致柔”是对生命存在境界的具象追求。“修除玄鉴”、“为雌”、“毋知”是精神上的具体修为;是指对生命中“朴素”的坚守;也是对最初德行的回归。这一章可看做是形而下的养生实践与形而上的生命体认之间的过渡,以及两者的具体结合。上文所言,对“玄鉴”的“修除”是为了达到内心的“无疵”;外在纷扰不断,于己却要坚守如如不动的安宁;能够通达四方,却不能在“知见障”中迷失本初的心性。这一切只有在对生命中“一”(朴)的坚守下才能实现,这一“抱一”的过程也是对个体生命进行具体深入体认的过程,《老子》第二十二章则对此体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是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上文提到,“抱一”就是要返朴归真;就是要对生命做减法。于此章而言就是要做到“曲、枉、洼、敝、少”,这是对生命做减法的具体体现,也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身。与此相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则是加法式的人生观,也是与外物相争的体现。“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由此观之,人一开始为自己的生命添加这些“余食赘行”,便是人开始混入到纷繁外物的体现,只有心随物转,才会想要与物一争高下;人脱离了对自身的观照,才会把心神放到对外物的关注之上,也才会有为有争。故老子强调“抱一为天下式”,只有“抱一”才能坚守自身;只有对自身有了充分的坚守,才会为自己而活;只有在抱一的指导下安守己命,才不会与物相争。
三、“抱一”思想中的逆向思维与价值判断
“抱一”思想对于生命的保养而言,是返朴归真;是去繁就简;是远离外在的纷纭;是走向生命的内在。如果上升到哲学的思索范围,则能发展出一种逆向的思维模式。“只有一潭死水是没有逆流的,只有死了的文化是没有逆向思维的。”而老子的思想是一股鲜活之水,他的思想是反动的、逆向的。“‘反者道之动’谓道之动(作用)以‘反’为用。盖道之作用,以‘反动’为其基本方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在对天地万物的参悟中,老子从万物生长的角度提出“归根复命”的主张,而“归根复命”就是“抱一”,就是在物将芸芸之际走向生命的内在。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反观与体认,从对万事万物的观察角度而言,这亦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模式。
老子能提出“抱一”的思想,源自于他对万物生长的观察,更源自于他对生命的彻悟。而能够发展成一种逆向的思维模式,则源自于老子对宇宙人生的终极思索。“《老子》始终是一本清醒得近乎残酷的书。”“老子的智慧不在问题发生之后,再思以补救之解决方案的提出,而在根本上寻求消除问题之所以形成的可能因素。”这是因为,老子始终是站在终极的高度去衡量一切事物,这也与老子的“抱一”思想有着莫大的渊源。首先,对“抱一”的坚守便是对事物本质的坚守,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有着这样的思考基础,往往能把握住事物的命脉所在;其次,“抱一”思想是老子在完成了对整个生命过程的体悟之后得出的结论,有着对整个生命的终极思索。因此老子看待事物的方式必然是站在事物发展的终点,对事物进行反观,这就是一种逆向思维,虽然是站在发展的终点来反观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种极端的思维模式。笔者认为老子是走中道的,老子先把一件事情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全都剖析出来,再站在发生的全过程和事情的表象之后,再在“抱一”思想的指导下“归根”、“复命”不断走向起点与本质的极端。他把事物起点的极点和结局的极点与本质的极点和表像的极点都展现在人们面前,他无言无为,从不会果决地告诉人们孰对孰错,但这并不是是是而非的态度,就像他对待人类最本初的德行一样,他不作选择性的评价。因为当人们在看到两个极点之后,自然会依靠某种无形的标准有所偏择,而透过这种不言的标准,就把人们内心共鸣的价值判断绳准呼唤而出。这样一来,老子就把价值的选择权交给了人类最本初的心性,这是对人性的一种信任与尊重。
无论是求道者为求长生不老而坚守老子的“抱一”思想,或是思想家从哲学的思维角度,坚守老子“抱一”思想中的逆向思维模式。这其中都能看出老子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人之最初本性的尊重与信任。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常秉义,点批.黄帝阴符经集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5]高 亨.老子注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高 明.老子帛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7]胡兰成.禅是一枝花[M].南宁:广西大学出版社,2000.
[8]龙应台.百年思索[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07.
[9]李 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M].北京:三联书店,2008.
[10]南怀瑾.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1]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2]王 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3]王邦雄.老子的哲学[M].太原:东大图书公司,复印本.
[14]王 淮.老子探義[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复印本.
[15]萧天石.道德经圣解[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16]止 庵.老子演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8]陈丽桂.“太一生水”研究综述及其与《老子》丙的相关问题[J].汉学研究,2004(2).
[19]刘振维.论《老子》书中的“一”与“道”[J].朝阳学报,2004(8).
[20]萧登福.道教“守一”修持法之源起及其演变[J].宗教学研究,2006(1).
[21]周 耿,张松辉.论《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是对老子道、物二元论的解释[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