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开设现状及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2012-08-15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概论人格伦理

陈 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现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检验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为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999年,我国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其目的在于培养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豪感。在大学生中开设 《中国文化概论》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有意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开设能让学生更好的从文化这一宏观的角度来了解和认识我们辉煌的过去,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从思想上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而且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现在、展望自己的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派林立,内容丰富。需要比较长的开课时间才有可能理清传统文化的脉络。因此,一些高校在开设此课程时备感压力。这些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虽然所有高校基本上都有开设文化概论课程,但课时比较少,讲授压力大。一般高校都在30个学时左右。这样造成的问题是需要讲的内容庞多,但课时少,因此往往只能点到为止,重点、难点的内容无法在很短的课时内深入,这样有可能导致《中国文化概论》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开设面不广。一些高校 (如以我校为例)的文化概论课程主要面对文科生开设,而大多数的理科和工科专业的学生却没有开设此门课程。在笔者看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能否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而在文科、理科以及工科广泛开设。所有的任何学科领域的学生都能从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中来更好地来汲取思想精髓,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我们的过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好现在和未来。

第三,对开课的老师目前没有做详细要求。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概论课看似简单,然而,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且有跨学科的发展方向。因此,笔者建议此门课程应该尽量让学习传统文化的专业教师担任。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

如何教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同时也是各个教师发挥的空间。所以,教学上不存在任何的真理方法,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其不同的教法,并且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优点,因此,笔者并无此能力在此探讨如何教好这门课程,让学生从中获益的问题。笔者只是试图对此课程的教学目的、宗旨等问题做一简要概述。

在大学生中教授传统文化,其目的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优秀的资源,但更本质的目的是为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所服务,这是教学中应该明确的宗旨。所以,通过教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让学生们认识文化在国家建设中所发挥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这是其一。其二,通过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脉络上去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其三,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即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因此,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门课程。所以,授课教师可以把握此课程的这一特点,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及其宝贵的精神内涵潜移默化地输送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为人”与“为学”,这是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目的之一。其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也是我们国人倍感自豪的地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正是其悠久的历史,在沉淀优秀资源的同时,也会有其糟粕产生。如其长时间与中国的封建专制政治搅在一起。因此,我们在教授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将国家学术的思想和封建专制的思想要区别开来对待。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认真区别二者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的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即取其优秀,去其糟粕。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德育价值与意义

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民族精神、文化特色,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德育与文化素养等方面有一些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由于传统文化自身所蕴含的一些积极因素,如对人格的塑造、对人的心理与精神状况的调整和改善、对人的伦理精神的培养等等。这些积极因素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所以,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同时还有可能给大学生带来一些其他方面的独特地积极效应,如在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与伦理精神的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当代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培养伦理精神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的道德是在进步还是在滑坡?对此问题学术界争论不休,至今未有定论。而这个争论的前提就是在今天人们生活的周围,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甚至是违背伦理底线的事情时有发生。有老人在马路上摔倒,扶还是不扶已经成为困扰某些人的道德难题;有人遇到危险,救还是不救,亦成为某些人的困扰和迷惑。在今天,空前繁华的经济给人们带来了充足的物质生活,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欲望,但一些人却越来越感到烦恼、苦恼;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交往和联系变得极为便利、快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然而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却变得越来越遥远。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道德是立人之本。中国传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最核心的内容。世界上可能极少有像中华民族这样几千年如一日的重视伦理道德。所以,以培养道德情操来树立人的伦理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话题。中国诸子思想都是 “围绕着道德作用、道德本原、人性与人的本质、义利之辨、道德准则、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各种理论问题的探讨”[1](P17)。丰富的道德探讨,树立起坚实的伦理基础,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在倡导同样的生活方式,即伦理生活化。通过伦理生活化,以道德为纽带来建构一种和谐的、稳定的、淳朴的人际关系。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伦理思想在于建立以 “仁”为核心的反映封建等级关系的体现“爱有差等”的道德规范体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在伦理上主张 “兼相爱,交相利”,既贵义,又尚利,以 “利人”、“利天下” 为最高目的和最高准则;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 “自然”、“无为” 之 “道” 立论,反对世俗的形式道德和形式上的善恶观念,提倡一种 “无知无欲”的“素朴”的“至德”境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倡导人们追求道德,以道德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道德的生活培养人的伦理精神。

总之,道德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石,对道德的探讨构筑了丰富的伦理思想,使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当然,更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这种以道德的遵守和实践来培养和提高人的伦理精神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和探索的德育路径。数年来,我国通过开展 “学雷锋”等德育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伦理精神。这种尝试就是要求大学生通过实践道德来达到道德内化以至于现成一种稳定、可靠的伦理精神,这是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

2.建构良好的身心关系,促进精神健康

在中国文化中,道德不仅仅是立人之根本,同时道德对人的心理乃至精神也能产生积极的效应,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因此,从古到今,道德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也是中国文化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道德与心理的问题上,诸子思想基本一致,即美德能促进精神健康。中国文化一直把修身,亦可称之为修德,也就是心性修养作为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如在《大学》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人类在道德和价值观念上有不断超越自我的必要,最后才能做到“止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道德的修养开始,达到胸怀天下的、超越个人的价值观念。儒家认为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应从人人修身开始,只有成为一个心理、精神健康的人,具有健康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并懂得和掌握和谐道理的人,才能更好地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此,更是引申出中国的内圣外王之学。内圣,就是强调个人的心性修养,就是如何修德的问题,也就是通过修德来调整和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使之更为圆满、和谐,从而成为一个精神健康的强者。因此,中国人在思想理念中,特别强调道德在人生中的意义与价值。“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人格与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为基础,强调修养功夫,从而将义理之学与心性之学两者结合起来,生命的存在和意义就在于以 “德” 为基础,围绕 “心” 与 “性” 而展开。“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少指代人的心脏,更多的是指人的官能意识或理智道德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大致被分为三个层面:即官能意识、理智道德心以及精神性灵心。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思想,都是在这三个层次的心上,或多或少的偏重,但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以道德为基础追求由下向上的提升,即由官能意识之心上升到理智道德心,再升华到精神性灵心。同样,“性”在中国文化中也不仅仅指代人的七情六欲,“性”是与“心”的对应,所以,“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对应官能意识心的人性,或物性;对应理智道德心的理性,或德性;对于精神性灵心的自性或真性。由官能意识心的人性,或物性上升到人的精神层面,这种提升,就是中国文化中所强调的修养功夫。心性修炼的路径就是以道德为基础,不断提升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在中国的心性修炼中,基本上都是倡导以德正心,体现出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提升、追求品德完善和身心健康的价值取向。因此,道德修炼在传统文化的心性修炼中占住着很重要的地位。道德是心性修炼的基础、是人格净化的阶梯、是“澄心制欲”的法宝,道德甚至在我国传统宗教中被看作是修道者得道成仙的标准。总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与精神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大的道德力量有利于促进人的精神健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坚持道德,追求伦理生活化,并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德育与人的精神关系的实践。这种德育实践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应该得到坚持和效仿,应该纳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中,尤其对青年大学生如何提高其心理的、精神的健康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3.促进人格塑造

人格的一般定义是指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它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的基础。在超个人心理学中,人格指的是人的个体性现在的真性。“人格就是我们的灵魂,但我们的灵魂烙下了过往经验的印记,这些经验又形成了我们所体认到的自己,然后我们就停留在残余的经验内涵里,而障蔽了真正的本质。这些经验的残余物就是自我形象、内化的客体关系、压抑的感受和记忆,以及保护自己的各种防卫反应。净化人格的过程,基本上就是在消解掉这些残渣,方式是深入地去了解它们。如此一来,人格就能透过个体化的过程充分暴露自己。我们的灵魂就会发展成为一个无价之宝,亦即个体性的存在。”[2](P16)

据张岱年教授的考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人格一词。但这并不意味中国文化没有人格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使用灵魂、人品、品格等词来指称人的人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由于对伦理道德的强调,因此,道德人格内涵丰富(本文所指人格仅属于道德人格)。第一,道德人格个体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什么样的人,即拥有什么样的道德品格,这是为人之根本。所以,君子一般都具有坚强的个人品格,其意志是不能随便改变的,如孔子曾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二,人格的自我同一性。人格的自我同一性主要是指有道德修为的人无论在任何场景中其行为或言行都与其内在的人格是一致的,甚至无任何人的监督下,也要做到“慎独”。

传统文化中的心性修炼就是通过道德的修炼来纯化人们的心灵境界,使生命向更圆满的存在形式转化。在道德的指引下,人的人格修炼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境界的发展和提升,它们依次是道德生活、人格净化、天人合一。在这三个过程中,道德的修炼始终是基础,从人的道德心理发展角度来看,他们依次经历了追求道德、以德正心,最后达到超越善恶的崇高伦理境界,同样也是最高的人格境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在今天大学生的德育和价值观的塑造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胀,物欲横流,在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歪风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国格的势利小人。理想道德人格是国民道德精神的一面镜子,也是现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榜样。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今天和明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正呼唤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确立新型的具有现代思想特征的理想道德人格。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美]A.H阿玛斯.胡因梦译.无可摧毁的纯真 [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概论人格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青铜器辨伪概论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