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教学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2-08-15王艳红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计算机高职

王艳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江苏南通 226010)

研究性教学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艳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江苏南通 226010)

借鉴研究性教学理论,从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高职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着重探讨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并指出教师应当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研究性教学;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世界科技和形势高速发展的今天,对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更是不断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教学改革议题。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是一项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高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特别是有些程序设计课程及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容较难,学生难以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消化,时间一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到对他们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就要求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而研究性教学在其内涵、理论依据、实践环节等方面都正好契合了这种教育改革的理念。

一、研究性教学的认识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综合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所谓研究性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1-2]。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课堂相应的由知识性教学变成了观念生成性教学,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向了自由、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题、自由发挥、自主探究、自主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并确定学习内容、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开拓学习思路、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在研究性教学方法下,课堂教学的方向由重理论转向重实践、由重教师转向重学生、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教学手段由单一转向多样。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更加开放,师生互动更加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从而课堂教学效果刀也提高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填鸭式”的旧式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教学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二、高职计算机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在学习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时经常对笔者会有这样的反映:“课程的理论部分过于抽象而难以掌握,在做实践操作部分时往往一遇到问题或问题形式稍加转变就觉得难以下手,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也没有兴趣去深入研究某个问题。”从学生的反映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自信心不足、创新能力以及学习兴趣都不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能力有限,而大多数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却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要求相当高。所以对很多高职学生来说,计算机类课程学习起来难度很大。

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课堂上,主要注重知识性教学,学生学习和认知过程是比较被动和机械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因此,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研究性教学法,对现行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革,从根本上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质量观和学生观就十分必要。

三、研究性教学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1.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教师借助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就可以延续整个教学过程,而且教学过程以传授知识为主,留给学生自主讨论和总结的时间很少,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了解不够。而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就要注重教学与研究的相统一。应该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讨论、反馈为主,教师讲授为辅。也就是说,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材知识的教授之外,还要根据课程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给出课堂教学的实施案例,组织学生即时、即景的投入到课程知识点的研究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应适时引入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职计算机大部分的课堂上,传统的教学理念是“讲练结合”,即教师先就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学生对这个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实例操作。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很大程度停留在“依样画葫芦”的学习阶段,不能很好地体现学习效果。

在这类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妨将“讲练结合”转化成“引究结合”的教学理念。“引”指的是引导,就是教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创设课程案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状态。“究”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的“引”进行课程知识点的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引究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只要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在授课地点的安排上,由以教室为主,转向为以机房、实验室为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研究学习、分组讨论,因材施教;师生的互动交流也可以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引入网络教学、网络讨论、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等形式。

2.教学角色的转变

在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堂上,绝大部分课程都是理论和实践操作并存的,也就是说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较高。而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和领导,学生从属于教师,只能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进行发挥与创造。因此,采用研究性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与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参与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并突出发挥、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教师则要转变成学生研究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领路人,并且还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可以和学生平等学习、讨论和探究问题[3]。这也要求教师要对所教科目做到融会贯通,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在这样的模式下,整个教学环节开放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由此带动了课堂学习效率及学生能力的提高。

3.教学评价的转变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一考定局”,考试形式单一,容易将学生引入“死读、死背只为一考”的应试学习轨道,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应该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高职计算机课程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考核的内容包括笔试和实验考核。实验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并借此进一步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的总成绩可以由笔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作业练习成绩等构成。并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适当调整成绩构成的比例。但是,有一个原则要遵守,那就是要突出实验考核的重要性,并且,可进行多次和分级评价,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四、小结

研究性教学,摒弃了传统的以研究教法为主的教育理论,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先导,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以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为手段,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在高职计算机课程实施过程中,它能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和矛盾,把我们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效果。

[1] 高莉.基于探究型学习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3):54-55.

[2] 姜芳,杨晋明.浅析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现代化,2004(1):13-16.

[3] 唐健,李敏华.关于研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

与职业,2010(1):101-102.

责任编辑:之 者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

WANG Yan-hong

Based on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mode for reference.It points out that teachers should reform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means,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research-based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curriculum reform

G712

A

1671-8275(2012)04-0114-02

2012-06-16

王艳红(1981-),女,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讲师,扬州大学计算机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猜你喜欢

研究性计算机高职
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