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养研究
2012-08-15胡杰
胡 杰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养研究
胡 杰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其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在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蕴涵界定的基础上,探析了其所具有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通过采取“基础——重点——整体”工程和系统思维指导下的“‘四清’——‘三新’——‘二观’”的具体实施对策,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最终养成提供保障。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研究
2007年5月,团中央、全国学联正式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旨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青马工程”在社会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必须要审视和把握培养对象中出现的各种人格分化、异化和整合的情形。这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现象的探析也是题中之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青马工程”的推进和开展必须注重双性化人格在培养中的客观性和问题性,不仅要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塑造成具有德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的单一性卓越人格的个体,更要把其培育成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双重性理想人格个体。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界定
“双性化”(androgyny)的英文单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其最原始意义源自“双性同体”或“双性共体”,体现出一种综合性的人格雏形。随着社会进程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在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教育学领域都有一定的涉及和渗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独特的青年群体成功的“嫁接”到心理学专业的“双性化人格”这一涵义上,蕴涵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理论与双性化人格理论合理的“嫁接”和“媾和”,展现出不同学科和理论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契合点”和“融合度”。同时新理论的成功“嫁接”会有利于子理论各自的发展;有利于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1]42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也可以称作两性化人格或心理双性化,是男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体或双性同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心理学层面的呈现。“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做不同表现。”[2]300那么,具有双性化人格特性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体既可以是自尊自强而又温柔和蔼的男性,也可以是富有自信、支配性而又善解人意的女性,其个体整合和统一了男性和女性心理素质和人格气质中的优点,剔除和批判了传统性别角色的极端性和单一性,在日常从事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事业和学习当中可以很从容的适应内外坏境的压力和挫折。同时个体可以具有很强的创造性、适应性和包容性,在处理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沟通的要点和环节中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气质,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的实现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情感认同和“归位”。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存在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一直以来,国外关于“双性化”的研究不仅注重其理论的深入探讨,提出了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等,而且注重实证研究,自制各种量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相对来说,较晚的我国学者也有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如关树文(1995)[3]、邹萍(1999)[4]等。同样,一些新的理论成果也在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如赵文进(2007)、戴美林(2008)、韩爱晶(2007)等人对双性化人格做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调查,并得出了具有双性化人格的青少年在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交往和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积极的态势,能够以很好的方式和心态去进行心理内化和外在实践。从上述国内外学者对双性化人格的研究成果来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角色创新和人格模式教育的必然趋势,更是符合“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必然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具有更加成熟的应对方式,他们在对生活和工作事件的处理中、在解决困难的问题时,更多采用的是积极成熟的而非消极退避式的应对和处理方式。当然,当问题的难度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的时候,他们所表现的却是缓和的心理态势、积极的生理趋势、乐观的处理情绪,进而能够创造良好的氛围妥善地解决当前的困难。他们身上具有强烈的自尊感和自信心,有着温柔、内敛的一面,在处理问题时候能够灵活、巧妙地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把握和权衡事物的主次矛盾,能够利用男性刚性和女性柔性的一面,促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理论灌输和合理引导。总之,具有双性化人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自己的人格和性格伸缩,促成个体男性和女性气质进行有效、合理地内化和外化,帮助自身在心理、生理、道德、审美、创造等层面达成内在升华;同时在“典型示范”基础上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研究,进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和中国化推广,进行“青马工程”深入推进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外化效果。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育的途径
作为“青马工程”推进重要一环的培育者要认清楚双性化人格培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把培育对象作为主体放在中心的位置上,采取“生产和再生产”的机制模式和“前期——中期——后期”的培育策略,在把握整体局面的基础上注重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始终把培育当成一个机制链条,在促进“局部链条”灵活工作的情形下带动整个“机器”的有效生产。这里,作为培育者应该采取“四清”、“三新”和“二观”的最佳培育对策,促使“培育链条”有效运转。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双性化人格培育者要贯彻“四清”的培育理念来展开培育的基础工程
首先,需要认清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育的目标。这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双性化人格的单一个体目标必须进行有效、合理和科学地整合和统一,把双性化人格的培育目标融入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的目标当中,呈现出交叉、重合的理想目标取向。那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育的目标就是培育出一批具有双性化人格气质和心理素质比较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培育过程中激发出培育对象本身内化的、隐性的、内敛的气质类型,并在与外显的、强烈的人格气质交融和配合,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化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建设的实践中,利用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双性化人格特质帮助其达成实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认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育过程中的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形成是一种理想的人格雏形。随着青年内在特性的复杂性和外在环境的变动性,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必然会受着地域、场域、视域、时域等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同时,由于我国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的不完善和缺陷,实际操作上也不能够以完善的技术、资金、设备等做为保障。所以,培育者在进行双性化人格的过程中,要本着现实性和超越性统一的理念,有着追求理想人格形成的美好画卷过程中充满艰巨性的意识,要合理面对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和挫折,在实现培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做到双性化人格培育的最佳效果。再次,认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性别刻板印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培育产生重要的影响。性别刻板印象对人们进行了简单化的分类模式,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渗透性、持续性和一致性,它对人们的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给予归纳、总结,它以外显性和内敛性的特征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知觉、动机、归因和实践行为中。最后,认清楚双性化人格培育过程中应该避免的问题。双性化人格的培育要做到适时、适度,避免形成外在形象的中性化和性别倒错的情形。在保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糅合和融合优秀异性特征的人格发展,促成二者在个体的内心中进行整合,促成个体内在气质和外在行为的平衡和合理。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育要遵循“三新”的培育对策来展开培育的重点工程
首先,家庭教育要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当成一种新理念来展开培育工作。家庭是青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培育有着很大影响。那么,我们就要提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培育作为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来开展人格培育。作为培育者的父母就要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正确把握和理解性别角色观念存在的现实性、隐蔽性和危害性,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消除对孩子性别的偏差,为培养青年子女双性化人格奠定基础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父母要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正确引导孩子,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促使其内心观念的改变和升华。同时培育者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培育理念和方式,形成自由、平等、科学合理的育人观,采取合理系统的培育过程,在自己和子女之间建立起一座“心”的桥梁,保障双方能够合理沟通和交流。当然,父母还需要引导他们用积极健康的形式去彰显自己的个性,鼓励和激励孩子大胆参与社会各项有益活动,消除异性活动的不合理性和规避性,促使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理论和经验的比较和权衡,达成心理与行为的有效结合,进而培育出健全的双性化人格。
其次,学校教育要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育当成一种新模式来展开工作。这里拟从学校教育的“四维”载体来展开双性化人格培育的合理途径,即培育主体、培育客体、培育介体和培育环体。第一,从培育主体这个维度来展开对策分析。青年马克思主义双性化人格培育者一般都是教师、辅导员和相应的管理工作者,呈现出地域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局面。那么,培育者的性别结构、性别意识和性别观念都会以隐性或显性的特点来影响培育对象的内心信念和外化行为,体现出一种“源”的作用和地位。培育者在进行培育过程中要注意消除己有的性别刻板意识,促使培育对象不过于追求现有社会价值观所认同的男女分化的性别人格特质,从而把双性化的人格特征作为培育对象性别社会化的培育目标。同时,培育者还要注意自己的性别缺陷和性别规避,在进行培育过程中始终本着“教育者”的理念和精神,以“公平、平等”的期望给予培育对象的内心,坚持“以人为本”、“以青年为本”的核心思想,帮助培养对象真正感受到培育者的双性化理念的运用,在其内外化的过程中达到双性化理想人格的培育。第二,从培育客体维度来开展对策探析。作为培育客体的培育对象要主动地进行异性的活动交往,在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下,促进双性化人格的养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体要注重性别刻板印象的片面性和隐蔽性。在合理的原则和方式的指导下,加强异性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成异性之间优秀品质和气质的流通和吸取,保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工作中以更好的心理素质、性别魅力和人格气度来开展各项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工作。第三,从培育介体维度来展开探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育的介体主要包括课堂、教材、大众传媒等。培育者就要改变培育教材的性别刻板印象,在培育内容上要凸显出“双性化”的标志,要改革“男性界定的课程”,保证课程的“双性化”,要开发“双性化”培育校本课程,制定独特的“双性化”教育模式,要开展关于双性化的“第二课堂”,改进课堂活动的性别偏向,促进课堂的整合、互动和性别均衡,更要有效地利用和规范大众传媒带来的隐性影响,促成良好的媒体氛围的形成,以帮助培养对象双性化人格的有效、简易和便捷养成。[5]12-13第四,从培育环体维度来展开分析。培育者只有营造宽容、合理、有效的学校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孕育出一个健康向上、环境优美、高雅艺术形式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只有营造好优良的学校环境,才能够帮助培养对象在进行与异性沟通和交流中形成良好的氛围,从而促使双性化人格培育氛围下的自我教育与教育的统一。
最后,社会培育要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育当成一种新态势来展开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呈现,人格的双性化已经成为青少年性别社会化发展的趋势。当然,国际上的一些关于双性化人格的培育“无性别教育”、“消除教育中的性别刻板模式”、“培育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全新模式和理念也在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模式。那么,作为社会培育工作者就要注重于双性化人格培育的优越性和趋势性,在政策调整、媒体规范、资金支持、理论研究等方面配合和开展双性化人格的培育工作。那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培育更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构建人格理论培育模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下,保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形成。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培育还要坚持“二观”的培育对策来展开培育的整体工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培育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场域层面来展开对策研究,这样也可以保障双性化人格培育对策的合理、系统和完善。第一,从宏观上来看,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通过相关教育立法,通过对“青马工程”和双性化理论研究的持续和深入,指导和保障双性化人格的培育。通过有关教育立法,保证双性化教育的合法性和科学性,扩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培育的效益性,正视和解决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受教育的资源分配问题,进而采取政策鼓励、宣传鼓动、赏罚激励、社会舆论支持等方式,帮助家庭和谐、宽容、平等的教育氛围的形成,帮助学校培育者性别结构和意识的调整和完善以及相关教材、课堂活动、实践活动的科学化。第二,从微观层面上看,培育者要注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培育的实效性、时效性和层次性,在真正贯彻“马克思主义者”的要求下,促成个体性别的融合和伸张,促成“因性施教”和“双性化教育”的有效统一。在学校中,作为培育者的教师、辅导员和管理者要以学生为本、以激励为原则、以促进理想人格的形成为目标、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方法,促成培育对象的双性化人格的习得。在家庭中,父母应该通过有效的学习,正视和理解传统性别角色和双性化人格的“真伪”,要以一种宽容、和谐的手段和方式,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情境中达成对子女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在社会中,要充分取得各方的支持和努力,利用科学的政策下达和理论宣传,帮助培养对象达成内心的认同进而转换成外在的理性行为。[6]144
[1]胡杰.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激励机制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5).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关树文.蒙汉大学生性度取向的跨文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5(03).
[4]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03).
[5]史红.学校“双性化”教育的意义、方法与应避免的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9(24).
[6]王亚东.论双性化人格的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G641
A
1671-8275(2012)04-0005-03
2012-06-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9BKS054)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杰(1989-),男,安徽庐江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董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