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2-08-15袁向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校园文化

袁向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亚文化。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是师范院校在长期育人过程中积淀、凝聚、传承并发展的具有师范校园特色的大学精神和全体师生员工的课外文化活动、行为方式以及保障制度的总和[1]。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具有教师教育性、人文性、传承与创新性等特点,渗透在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对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师范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作了许多探索与尝试,也取得了很多成效。但当前,由于科学规划不够、有效管理和品牌意识不到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呈现出校园文化活动日益多元丰富与品牌树立甚少、参与者盲从的矛盾现象。因此,如何根据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针对现状,运用有效策略,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适应新时期对师范教育的新要求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应坚持“教师教育性”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教师教育性首要表现在对教师专业化培养上。师范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也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场所[2]。师范院校比其他各类学校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特殊优势。正是基于师范院校在培养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这一强项与优势,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就呈现出教师教育的特点,并对所培养对象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功能。坚持教育教育特点成为办好师范院校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应体现“人文性”

与其他院校相比,师范院校更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表现出浓烈的人文气息。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师化”[3]。无论在校园精神层面,还是在校园物质层面(校园环境),还是校园行为层面(校园活动),都要对学生进行“师魂”(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观,教育观和坚定的教师职业理想)“师德”(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教师职业道德)及“师人”意识(在传授知识中去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去创新、创造和创业)的培养。因此,师范院校的校园景点大多蕴含传统师德观,洋溢着尊师重教的人文主题。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青年毛泽东铜像及纪念馆”、陕西师范大学的“积学堂”、华中师范大学的“博雅石”等。另外,在开展的培养师范技能的各项文体活动中也将“尊师爱教”“崇尚师德”“为人师表”等思想主题渗透在各个环节中。

(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应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

近几年,随着我国师范院校逐步向综合性大学过渡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4]。在校园文化继承和发展问题上,不容置疑地是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时代性创新和发展。既不是照搬照抄式地沿袭过去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全部,也不是全丢弃传统师范教育过程中优秀的校园文化经验。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将学校传统、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及校园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创造和选择吸收反映时代特征的新思潮、新观念、新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内涵。

然而目前,仍有许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点不明,趋同化现象严重,存在诸多问题。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上还不能满足学校发展要求。

二、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开展“多”,师范品牌打造不“精”

许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内容偏窄,层次偏低[5]。时尚娱乐型校园文化活动偏多,而师范性、学术性、思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偏少,常被一时的世俗文化,如选秀热、舞会热和畅销书热等充斥其中。另外,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常出现趋同的倾向,有些活动方式存在“跟风”现象,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创新性与创造性不足。更有些师范院校自身“师范”意识不强,没有发挥教师教育的优势,缺乏品牌意识,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忽略了对师范生师德及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作用,无法体现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目标定位和发展趋势。身为师范院校,却要淡化师范特色,肯定得不偿失。

(二)活动组织面向“部分”,关注学生“整体”不够

在活动组织上大多数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不够。这一现象,导致校园文化形式上搞得丰富多样,红红火火,但真正参与活动的学生并不多。团委、学生会的干部成为校园文化组织者,而意识与思想的局限,使得他们大多切合自身的喜好和优势来规划、设计校园活动,缺乏整体全面的考虑。尤其在活动组织过程中进行前期的调查分析更是甚为少见,校园文化活动常常难以引发或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成了少数人的活动。许多学生越来越“被迫”与校园文化保持距离,无法融入,更难以在校园文化中锻炼、提升自己。

(三)活动内涵流于“娱乐性”,“学术性”氛围不强

从活动内涵上分析,通俗文化流行,高雅文化难觅;娱乐型活动较多,科技型活动较少;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培育;重显性文化,轻隐性文化。有的师范院校大张旗鼓地进行物质文化建设,但缺乏对物质文化内在精神意义的发掘,缺乏对隐性文化教育意义的探讨;较少或忽略“学术性”活动,校园中学术氛围不高,学习气氛不浓,钻研能力差,甚至出现“师范性”与“学术性”活动对立的现象。校园文化内涵相对贫乏,文化形态低层化,削弱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四)活动参与对象学生“多”教师“少”,科学指导不力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既包涵了学科、课程设置、文化活动等显性内容,也包涵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价值观等隐形内容。这些内容的完成与体现需要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而当前的校园文化主体常局限于少数思政管理人员及部分学生群体,校园中的其他成员尤其是专业教师常被轻视或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忽略,积极性、主动性大受限制。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往往呈现的是学生参与多,教师参与少的局面,并由此导致活动过程指导缺乏,活动效果疏于评估。

(五)活动管理及规划“局限性”强,“指向性”不明

目前,我国许多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常认为只是思政部门的事而与教学部门、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无关或相关性不大。因此,部门合力的缺失,常使得师范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中常出现局限性,缺乏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相适切的建设思路,常常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专业教学、科技活动等分离开来,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盲目性。

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学术方向、课程选择及教学方式等都要以大众化教育的理念和标准来规范;二是师范教育逐渐向教师教育的转型使得师范教育的教师培养体系从封闭独立走向开放多元,这就要求师范院校的办学实现从阶段性师范教育走向终身化教师教育的重大转变,需要创新发展,形成特色;三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倡导素质教育,这对教师的思想、知识、技能、心理等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积极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是师范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四是当前师范院校呈现的多种办学体制要求师范院校要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及构建新的培养机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师范院校正是面临这样的改革与发展的转型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校园文化在继承与发展问题上出现了矛盾。有的随着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或专科升为本科,更多的专注在了学校学术科研,原本优秀的师范特色校园文化支离分解甚至消失;也有的基于学校的生存,扩大了非师范类专业的招生,导致校园文化减弱了师范意识,缺少了对师范专业特色的进一步挖掘。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品牌意识缺乏

许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停留在趋同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上,重复性的活动多,次数多,表面热闹,实质上校园文化层次较低,品牌和亮点难以体现,无法满足师生各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其精品和品牌文化的打造不够。而今,借鉴商业领域的品牌战略,通过有意识的品牌经营,建设有特色、有底蕴和有积累的校园文化品牌,创新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全体师生共同的心理期待,更是实现师范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在需要[6]。

(三)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缺位中的合力缺失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包括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群体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7]。但现今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往往主要体现在思政人员及大学生群体,专业教师、各职能部门的职工对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度不高,参与性不强,基本成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观赏者与评判者。这种主体缺位的情况大大限制了教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导致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缺少学校各部门的配合及缺乏建设的合力。甚至一些师范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师资配备、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割裂开来,着重强调校园文化的控制功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大影响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充分发挥。

(四)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疏漏

目前,许多师范院校在团学组织及学生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普遍存在重启动轻过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缺少对校园文化的科学规划和整合梳理,表面上文化氛围营造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却对活动效果不作及时的评估,管理的疏漏常导致校园文化开展重复率高、层次低、资源浪费、活动特色与品牌难以体现等现象。

(六)校园文化建设功利色彩浓郁

随着师范教育政策的转变(如以前的包分配政策的淡出舞台,“逢进必考”政策的实行),现今社会上对师范院校的认同感和追捧度较以前有所下降。加之市场经济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扩大,在带给广大师范生强烈竞争意识的同时,其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师范生群体。学生群体中师范意识淡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价值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趋势日益突出,对“两袖清风”的教师职业失去信心,对固守“三尺讲台”甚为不满。校园文化由此受到了社会功利思潮和世俗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师范生面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目标时,往往注重眼前的、近期的物质利益,缺少对教育事业的长远追求。

四、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规划及队伍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是校园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基础[1]。师范院校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有着丰厚的积淀和丰硕的成果,为我们积极探索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带来有力支撑,我们须充分利用并挖掘这一优势,为现今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要充分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到学校总体发展的规划中予以统筹安排。除此之外,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管理与研究队伍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培训制度及评价机制,及时奖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出贡献的管理者和取得优秀研究成果的研究人员。

(二)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及师范意识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发挥它多种功能,使在校大学生及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职员工受益。因此,师范院校必须强化校园文化的共建意识,充分发挥领导者的领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员工的服务作用,才能营造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8]。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师范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范性和综合性有机结合 ”[9]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淡化或削弱自身教师教育的特点,应充分挖掘出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及培养机制中的潜力与优势,把强化“师范”意识作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三)优化校园文化管理及学术文化内涵

一是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梯队。完善学院二级社团及学生组织,发挥学生处团委的主导功能,引进有关教师及专家,构建由学生团体—主导部门—教师专家的校园文化建设梯队;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指导,增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中的思想、学术内涵;三是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校园文化开展的品质;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师生科研意识,营造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五是积极举办各类科技、学术竞赛活动及学术讲座等,为广大师生搭建学术平台。由此提升师生的学术情操与知识涵养,整体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与水平,提升校园文化的学术内涵。

(四)打造校园文化的教师教育品牌及特色

师范院校各职能部门应整合现有资源、加强有效管理,把校园文化建设从活动量多转到精品打造上来。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等手段来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以此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运作,积极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体系。同时,还应该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确定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围绕“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未来教师的道德品质、能力水平、知识底蕴、言行规范等要求,积极开展师范技能系列特色活动,打造教师教育品牌,形成师范特色文化。

[1]刘芳铭.摭谈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2]杨伊生,张瑞芳.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1).

[3]安平.小议师魂师德师能教育[J].雁北师院学报:文科版,1996,(2).

[4]宋传东.创建具有高等师范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5]祖嘉合.论校园文化环境在人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l.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6]朱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7]张书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l).

[8]姜洪友,蔡晓金.转型背景下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9]袁贵仁.我国师范院校改革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校园文化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