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湖湘体育文化的价值核心

2012-08-15郭小涛张海军蒋代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9期
关键词:湖湘湖南价值观

郭小涛,张海军,蒋代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论湖湘体育文化的价值核心

郭小涛,张海军,蒋代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由于对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性理解,体育文化的价值观亦有所不同。从有用性视角去考察湖湘体育文化的价值观核心是“经世致用”,湖湘体育文化思想上的爱国主义和实践中的霸蛮敢胜的精神气概正是“经世致用”价值核心的体现。

湖湘体育;体育文化;价值核心;经世致用

一、文化的价值观特点

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层次,按照一定方法和观点,它可分为所谓“显型层”、“外隐型层”、“内隐型层”、“内核层”等层次。所谓内核层,“主要有价值观,这是整个传统文化系统的核心部分。”[1]有些学者在讨论湖湘文化的特质[2]、湖湘文化的特征[3]、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4]、湖湘文化的基本要素[5]、湖湘文化的特点[6]等这些是否为湖湘文化的价值观特点[2-6]。笔者认为,这些显然不是。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价值观有指向性特点,而文化是个大杂烩。按照不同的标准,文化有不同的分类。文化除了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外,我们还可以分为雅分文、通俗文化,也可以分为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当代文化,还可以分为商业文化、教育文化、体育文化、音乐文化、饮食文化等。当某人认为某区域的物质文化的价值观是实用时,不一定其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就是如此。当你认为某区域商业文化的价值观是重品质时,而其教育文化的价值观可能是重实践。所以,其指向性不同,自然其价值观也不同,不能一概而就。其次,不同人对文化价值观的论述角度是不同的。文化一直以来是个抽象概念,不能具体规范其内涵和外延,专家学者对文化的概念定义不下200种。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共收集到166条有关文化的定义[7]。价值观好理解,也好明确。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美国学者Rokeach的定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的一套持久的信念,或是依重要性程度而排列的一种信念体系。[8]但如果在确定的价值前加上不确定的“文化”两字,其争议便来了。如有人认为: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深层次领域的价值观念,是从思想、行为到心里普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它作为多视角的价值系统,由对内价值取向、对外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信念价值取向所组成[9],也有人研究认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都对不同文化的价值观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他们对成千上万种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结论:人性取向、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取向、人际关系取向及时间取向是研究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最基本的问题。由于文化是由不同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以及不同人研究文化价值观有从不同的角度,所以大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无法统一的“无解”。

二、“经世致用”是湖湘体育文化的价值核心

文化价值观的不确定性并不影响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和探索。当我们在明确了体育文化这一具体对象后,再明确我们的观察角度,自然会有自己关于体育文化价值观这一深层次的把握。体育(包括原始的跑、跳和武术等)能够从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应用到现代社会,并且将会继续大力发展和应用下去,无论是体育运动的形式还是体育运动的规模都发生了大的变化和发展。毫无疑问,体育自有其有用性。那么在其有用性上,湖湘人的体育文化价值观核心是什么呢?对于这一点,如果了解和研究了湖湘名人对体育的思想认识,综合湖湘文化的特点,就会得出结论。

虽然湖湘体育和其他地方的体育一样在原始社会就存在了,但体育文化的发展一直是附属于大文化的发展的。换言之,在湖湘文化独具特色的宋代以前,湖湘体育特别是湖湘体育文化价值与其他地方的是相同的。宋代以后受湖湘大文化的影响,渐渐表现出明显不同。

“经世致用”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悠久的历史,“经世”首见于《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经世”包括三方面的含意:在政治上,主张关心社会时势,讲求实际,以匡时救世为宗旨;在学术上,反对高谈义理、脱离实际的腐朽之风;在实践上,主张面对现实,大力革除社会弊端,提出改革的措施[10]。湖湘体育文化的价值核心就是“经世致用”。

(一)湖湘体育文化的两个特点正是“经世致用”价值核心的体现

湖湘体育文化有着自己的特点,那便是:思想上的爱国主义和实践中的霸蛮敢胜的精神气概[11]。这两个特点正是“经世致用”价值核心的体现。

如果从文化的分层结构来理解,中层和外层给人感觉是一种综合趋向,它可以是人们综合许多事例后得出的结论。但作为文化的价值核心,显然不是那么肤浅,是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对人的行为和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内核部分。毫无疑问,文化的价值核心决定了文化的特点,文化特点不太稳定,而文化价值核心则比较稳定。文化的特点可以通过感觉和综合得出结论,但其价值核心的把握则不是这么简单,要深化得多。文化价值核心的把握要从沉淀悠久的精英文化在重要历史时期的影响这一事实中去探索。

近代湖南人才鹊起,形成人才群体,学术界习惯地以咸丰年间曾国藩练湘军作为湖南人才群兴起的标志。其后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代表的维新人才群体,辛亥革命时期又产生了黄兴、宋教仁、蔡锷等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人才群体。再后更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现代湖南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曾国藩作为湖南人才群的开始,对后来湖南人才群的出现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曾国藩曾作《保平安歌》:“读书子弟莫骄奢,学习武艺也保家。耕田子弟图安宁,学习武艺也不差。匠人若能学武艺,出门也有防身计。商贾若能学武艺,店中大胆做生意。雇工若能武艺全,既有声名又有钱。”[12]歌词通俗易懂,哲理明了。通篇散发着实用主义气息,学好武艺能做到保家卫国,人人有用。曾国藩还自己非常注重身体锻炼和身心保健,一生中对体育养生之法作过不少的探讨和实践,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13],其宗旨是“惩忿、窒欲、节食、多动”这八个字[14]。在曾国藩位高权重的当时,这些认识和实践可谓意义深远,影响很大。毛泽东在1917年的《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就介绍了曾国藩的养生方法:曾文正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曾国藩在训练湘军时,治军严明,非常重视对湘军进行武术训练。曾国藩饬塔齐布逐日操练,暑雨不辍[15]。“无湘不成军”正是形容曾国藩所带湘军的,只有通过严格训练才能打造出战无不胜的军队来。

军国民教育思想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对增强学生和广大民众的体质、反击外来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我国近代教育体制及内容均产生过巨大影响。军国民教育首先是由留日学生奋嗣生(蔡锷笔名)和蒋百里(方震)所倡导[16]。1902年,蔡锷于《新民丛报》发表《军国民篇》一文,提出“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不独限之从戎者,凡全国民皆宜有之。”[17]同年,蒋百里又也写了《军国民之教育》一文,提出了军人精神教育的大纲领及其在学校和社会中实施军国民教育的方法[18]。蔡锷等在东京创立军国民教育会后,全国各地随后出现的同类团体达十多个,甚至在偏远的滇边越干崖土司刁安仁也创办了军国民学堂。蔡锷归国后的军国民体育实践也为军国民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在军营和学校中,蔡锷以兵操等严格训练所有将士和学生,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新型军事人才,后来他们都成为北伐战争、护国运动、抗日战争,甚至是解放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的中坚力量。黄兴(湖南长沙人)也积极倡导体育,1903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任教于湖南明德学堂,教授兵式体操,以尚武爱国思想教育学生,强调强国必先强身,强身必行体育锻炼。

毛泽东同志既是湖湘文化的佼佼代表,也是湖湘体育文化中的杰出代表,这在于毛泽东同志不仅一生都积极参加和支持体育锻炼,还在于他的鲜明而独特的体育思想,及建国以后与另一湖湘体育文化杰出代表贺龙同志共同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构建和指导。毛泽东同志的体育思想和实践在其经历的历史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当时的历史肯景、中国革命的事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大有关系。在青年求学时期,于1917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该文开始是对当时社会肯景下人民体质状况的担忧:“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其后是对如此体质下国家命运的忧虑:“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接着他提出了对体育的理解:“由此言之,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其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愚拙之见,天地盖惟有动而已。动之属于人类而有规则之可言者,曰体育。”当时毛泽东同志是把体育放在首位的:“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于吾人研究之中,宜视为重要之部。”从毛泽东同志的文章来看,其体育还仅是和身体强壮、平均发达,养生和快乐有关。还没想到体育的社会和政治功能。但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到新中国建设、文化大革命,他的体育思想和认识随着实践的需要发生变化。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时候,毛泽东同志经常亲身带领部队开展爬山、“打野操”等各种活动,在他起草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中,他指出部队要经常开展打足球,练武术等体育活动。1933年他写的《组织青年的体育运动》一文中,就号召广大苏区各地青年工农群众,不论前方、后方,都要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发展红色体育运动”。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新民主主义》,明确了体育的民族形式、大众化的方向及科学的内容和方法,为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19]。1942年9月9日,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年代,毛泽东同志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向全国人民进一步指明了体育运动要为民族战争直接服务的方向。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多次发言指示教育部门:“应该把青少年的健康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要使学生成为“既有文化,又会劳动;既用脑,又用手;既能文,又能武的全面发展的新人。”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地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同志的这些体育思想都是基于当时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要的,也是从我国人口多、国家大、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的而提出来的。它正是“经世致用”价值核心的体现。

(二)“经世致用”价值核心孕育出当代湖湘体育文化

湖南竞技体育发展,也正是在毛泽东和贺龙老一辈领导人的指导下实施的,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早在1978年11月,湖南常德籍李方在泰国举行的首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与上海张爱玲合作获得女子双打冠军,为湖南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其后,湖南体育逐渐进入了辉煌时期,羽毛球、跳水、体操、举重、网球等项目成为了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优势项目,并培养了一大批叱咤世界体坛的杰出人才,如跳水运动员熊倪;体操运动员刘璇、杨芸、凌洁、李小鹏、李敬;羽毛球运动员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李方、鲍春来;网球运动员彭帅、李芳、唐敏、陈莉;举重运动员杨霞、龙清泉等优秀选手,他们是体育湘军的骄傲,也是湖湘体育文化下成长的优秀代表,反过来又实践和光大了湖湘体育文化。湖南体育人知道,唯有走符合湖南人特点的竞技体育发展之路,才能发展湖南体育,使湖南体育立于强林之中。对此,从实际出发,对于适合湖南人身体条件、体能和思想品质的项目优先和重点发展,“女、小、轻、巧、水”为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五字方针”[21]。正是这些方针和战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湖南体育才具得大的成就,为湖湘文化和湖湘体育文化添上重重一笔。湖南省的群众体育工作也发展很快,从1990-1993连续三年,在全国群众体育工作评估中,连续三次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奖。从1997-2002年连续五年,湖南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节活动,有近2亿多人次参加,涌现出千艘龙舟闹三湘、百万群众接力跑、城乡人民体质大测试的全民健身崭新局面。到今为止,全省有40多个县市达到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标准。农村体育也逐渐发展,更多的农村人口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人民群众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了体质,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提升了生活的品位。

[1]田中阳.湖湘文化精神与二十世纪湖南文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0:10-15.

[2]丁仕原.从黄兴精神看湖湘文化的特质[J].湖湘论坛, 2004,(6):28-29.

[3]管仕福.从湘籍历史名人的思想共性看湖湘文化的特征[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4):100-103.

[4]周秋光.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及其缺陷[J].船山学刊, 2001,(4):27-30.

[5]朱汉民.湖湘文化的基本要素与特征[J].湖湘论坛,2000,(5): 59-61.

[6]龚英甫.湖湘文化的三个特点[J].前进论坛,2001,(2):38-39.

[7]郭莲.文化的定义与综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 115-118.

[8]郭晓燕,曲静.中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51-53.

[9]曹德本,方妍.关于文化价值观的宏观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1,(5):76-78.

[10]王明东.“经世致用”——中南大学校训解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11]张海军,郭小涛.湖湘体育文化特色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7):206-208.

[12]高瑞泉.近代思潮与社会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啸.曾国藩的体育养生观[J].文史天地.2001,(4):46-47.

[14]赵德贵.曾国藩的养生术[J].中国气功,2000,(7):11-12.

[15]黎庶吕.曾国藩年谱[M].长沙:岳麓书社,1995.

[16]陈睛.军国民教育与中国近代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1):87-92.

[17]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64.

[18]韩玉霞.清末民初的军国民教育[J].史学月刊,1987,(5):39 -45.

[19]周德胜.浅析毛泽东体育思想[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1999,(3):15-18.

On the Core Value of Hu xiang Sports Culture

GUO Xiao-tao,ZhANG Hai-jun,JIANG Dai-xin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culture,the values of sports culture are also different.The core value ofHuxiangsportsculture is"pragmatism",which isfully embodied by the two characteristicsof Huxiang sportsculture:being ideologically patriotic and being mactically savage.

Huxiangsports;sportsculture;core of value;pragmatism

G812.7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831X(2012)02-0104-04

2011-11-07

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9C250);2010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级课题(XYS10Z02)

郭小涛(1966-),女,湖南涟源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张海军(1966-),男,湖南涟源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蒋代新(1975-),男,湖南新化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胡 伟]

猜你喜欢

湖湘湖南价值观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湖湘论坛2016年全年目录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