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途径

2012-08-15李森林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9期
关键词:课外途径交际

李森林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205)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途径

李森林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205)

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教学可以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实现:课内文化教学、课外文化教学。课内文化教学途径主要指开设专门文化课程、其他英语专业课程中导入英语文化知识、外籍教师的直接授课;课外文化教学途径主要指原版的影视作品欣赏、多媒体材料利用、与外籍人士的直接交际。

英语教学,文化教学,途径

一、引言

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为学界所认可,但文化教学在理论研究上缺乏系统性,在文化教学实践上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理论研究存在大量的重复,2000——2010年人文社科类期刊及全国高校学位论文中,共有148篇论述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论文,其中学位论文28篇,会议论文2篇,其余期刊论文118篇。无论是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还是一般的期刊论文,基本部包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文化教学现状、文化教学的方法、内容、原则等,仅学位论文中有少量的实证作为理论论述的佐证外。

二、文化教学的途径

2000年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教学原则”一节将文化教学概括为“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际的需要”体现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并重的原则。而对于文化教学的途径,新《大纲》认为一是“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二是通过社会文化课程的学习。我们认为,新《大纲》的规定,只是宏观上的指导,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通过课内文化教学途径和课外文化教学途径实现。

(一)课内文化教学途径

1.开设专门文化课程

通过开设英语社会文化类课程,直接给学习者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以使他们能更加得体地、恰当地利用习得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进行交流。新《大纲》规定,社会文化课程的授课内容可包括:(1)英语国家概况;(2)英国社会与文化;(3)美国社会与文化; (4)西方文化入门;(5)希腊、罗马神话;(6)《圣经》。

这类课程有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量大,内容多,在学习者的英语文化知识结构占比较重的分量,且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实际交际能力,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了这部分文化知识,既可以直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为学习者接受和学习其他英语文化知识并最终使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内化做准备。

2.专业课程中导入英语文化知识

语言类课程其实都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离不开英语文化。教授这些课程时可因地制宜地导入相应的文化知识。如《基础英语》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无不包含英语的文化知识,讲解词语的文化含义,句子的、段落的文化语境,篇章结构的文化特征和组织模式及思维模式等等。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课程,每一门都可以适当导入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这不是喧宾夺主,而是英语教学的必要。Politzer曾指出“如果我们教语言而不教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我们无疑是在教一些没有意义的符号”。我国学者邓炎昌也指出,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它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只有在了解目标语言文化的基础上,跨文化交际才有成功的保证。

导入的方法可结合具体的授课情况灵活变化,即可以解释文化现象,介绍文化知识;也可以提供实物、实景、实情创设交际情景,传授相应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材料,制作课件,提供更加真实的交际情景,传播文化知识。

3.外籍教师直接授课

外籍专家、教师的直接授课,学习者可根据课堂中的情况进行直接地模仿学习,习得他们的社会文化。改革开放后,外教的大量涌入参与中国的外语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形成一个目的语社区( language community),作为 NEST (native English speaker teacher)其语言和文化优势在EFL教学中不言而喻。很多研究者认为,外籍教师授课大大增加了学习者习得英语文化的机会,提高了学习者习得英语文化的水平。吴雁对NEST在EFL课堂教学的教学原则与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NEST对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多有帮助。王宏军出处研究发现,外教常使用一些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材料并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为学生设计大量实用、信息量大、英语文化含量高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场景和主题。

(二)课外文化教学途径

课外生活充满了英语气息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文化感知的良好氛围,使课外成为课堂文化教学的有力补充。

1.原版的影视作品欣赏

英文影视材料中的语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通俗英美常用词汇和真实生活环境下正确的交际方式。是语言与文化的统一体,可以客观地体现英语国家在风俗、习惯、人文、环境、传统、民众性格等方面的情况。此外,英文影视材料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非语言交际能力有很大作用,是提高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eshen)认为引文出处,“习得”指学习者在丰富、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学生在欣赏影视材料时可将其中的场景、人物关系、语言等各种在听觉、视觉上的内容有效地联系在一起,逐渐融入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习得地道的目的语文化,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下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语言与文化结合的意识。

2.多媒体材料利用

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和相关的附属设备对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存储,最终集成这些信息以构建一个交互虚拟的环境。以计算机为平台,通过文本、图片、声音、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英语国家文化各方面知识的教学方式。语言学家克鲁斯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多媒体教学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教学的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和动态效果,优化了教学环境,营造真切的动态情境。通过大量丰富、自然、真实的语言材料以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反复呈现、反复刺激,习得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

3.与外籍人士的直接交际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来华就业、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学习深造的外籍人士日益增多,他们都是活教材,跟他们的直接沟通将给英语或者外语习得者提供非常真实的学习模仿机会,直接习得他们的社会文化。同时,华人出国就业、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学习深造的人也在日益增多,他们直接融入了西方及英语文化中,全面习得了西方及英语文化,这些活动都可以直接习得英语文化。

4.加强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富含英语文化的、符合学生水平的报刊、新闻、故事、简易文学作品等,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觉其中的文化要素,做好笔记,相互交流,注意积累。

5.营造学习目的语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校园中营造出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英语广播是营造英语氛围的重要工具,学校可以通过广播、电视、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英美等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社会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在播放过程中可以穿插相应的歌曲,使气氛更加轻松,学校可以鼓励学生投稿,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还可以专门主办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感受西方文化,比如,在圣诞之夜专题晚会,让学生扮演圣诞老人,演绎各种庆祝活动;感恩节主题晚会,让教学生制作南瓜饼等,通过这些风俗习惯和节日的主题活动,学生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

此外,校园还应长期开办英语角,定期举行英语竞赛、英语文化讲座、英语国家风俗习惯讲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英语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研究认为,英语文化教学的途径主要可以通过课内课外两种途径进行,当然,这两种途径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如多媒体材料的利用、原版影视作品的欣赏、与外籍人员的直接接触等都是可以在课内或课外进行的。

[1]刘雪.文化分类问题研究综述[J].岱宗学刊,2006,(12).

[2]杨藻镜.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对比与文化对比[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牛新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科学版),2002,(12).

[4]刘祥清,胡鸿雁.新中国英语专业文化教学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35-37.

[6]张奕,王健.高等院校外籍教师教学现状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7]王宏军.外籍教师在我国的英语教学透析——一份中国学生问卷调查整理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8).

[8]李森林.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国际商务,2004,(6).

On Approches to Culture Infiltr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LI Sen-lin

(Foreign LanguagesDepartment,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02)

Culture infiltr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can be achieved in two main ways:culture teaching in 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culture teaching.Cultural infiltration in class mainly refers to offering special cultural curriculum,introducing cultural knowledge in other English courses,and foreign teachers'face-to-face teaching.Extracurricular culture teaching mainly refersto the original film appreciation,multimedia material utilization,and direct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ers.

English teaching;culture infiltration;approach

H31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831X(2012)02-0056-03

2011-11-16

李森林(1965—),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涂兵兰]

猜你喜欢

课外途径交际
情景交际
小满课外班
交际羊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