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早秋精神”*

2012-08-15李希望

菏泽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新文学立场观念

李希望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当前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早秋精神”*

李希望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文章对向第十五届中国近代文学学会提交的代表性论文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的近代文学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反思和重视自我定位的阶段,也即具有了“早秋精神”。在此基础上,对反思和自我定位中所涉及的“立场”、“近代性”、“五四标准”、“现代性研究的缺失”、“本位观”、“阐释系统”等提出了浅见,并以小说观念研究为例探讨了近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趋势。

近代文学;文论;小说观念;反思

林语堂有一篇美文《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其中谈到“早秋精神”: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那么一段时光,个人如此,国家亦复如此,在此一段时光之中,我们充满了早秋精神,这时,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段时光,这时,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还隐约可闻;这时看人生,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如何奋斗操劳,而是如何享受自己有的那宝贵的刹那;不是如何去虚掷精力,而是如何储存这股精力以备寒冬之用。这时,感觉到自己已经到达一个地点,已经安定下来,已经找到自己心中向往的东西。这时,感觉到已经有所获得,和以往的堂皇茂盛相比,是可贵而微小,虽微小而毕竟不失为自己的收获,犹如秋日的树林里,虽然没有夏日的茂盛葱茏,但是所据有的却能经时而历久。[1]

2010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江西近代文学研讨会”在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召开,到会代表80余人,提交论文80余篇。在对论文集进行了认真阅读以后,笔者真切感受到当前近代文学研究中的一点儿“早秋精神”。

一、“早秋精神”的内涵之一:反思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跋涉和攀登后,为了休息,也为了继续前进,是需要回头望望的——看看当初选择的方向有没有错,想一想为何选择了这么一条道路,有没有更好的道路可走?左鹏军先生的文章《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新文学立场及其影响》在这次会议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正是这种反思的体现。在文中,左先生指出:“近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新文学立场。从文学史观念和研究方法来看,这种新文学立场主要表现为:持续进化、追求变革、向往西学、否定传统的文学史观念,在研究方法上也表现出相同的价值向度和思想特点。在如此分明的新文学立场驱动下,近代文学的研究在内容取舍和叙述框架方面也就具有同样清晰的以新文学为标准的倾向。从评价标准和判断尺度的角度来看,出于新文学立场的近代文学研究,同样带有明显的注重实用价值、革命精神、思想意义,而轻视学术价值、文化建设、科学精神的倾向,特别突出者如,保守还是革新,文言还是白话、雅正还是俚俗,这些相对的观念和范畴已经成为首要的评价标准和判断尺度,成为新文学立场的一个显著标志。由于如此清晰的文学革命目标的驱动,新文学立场下的近代文学研究采取了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明显的否定传统,瓦解正统的思想倾向。基于对传统文学的否定与批判和对新文学的向往与鼓吹,新文学立场下的近代文学研究明晰地认定方兴未艾的新文学价值,而且这种认定对于传统文学而言是排他性的;由此生发出来的文化指向也当然是以未来可能兴盛的新文学为目标,从而必然彻底否定传统文学。”基于对于新文学立场的认识,左先生分别对“近代文学的过渡性质”、“五四标准”和“现代性研究中历史性的缺失”进行了反思,并最后提出了确立科学通达的近代文学立场、建立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的建议。

左先生的意见可谓高屋建瓴,贴实肯綮。笔者沿着这个思路对当初如何形成这样的新文学立场,以及对将来如何避免一种“立场或选择”对其他立场和可能性的遮蔽再谈一点儿自己的看法。

1.关于“立场”的问题

我认为今后的关键不在于消解而在于建立。现代哲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把方法论上升到主体位置,近代及以前的哲学都是围绕着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做文章,而现代哲学则对问题和方法本身产生了怀疑,对以前的所有观点进行了解构。譬如建一座房子,近代以前是对如何建设,如何增添它的功能,以及在房子内如何装饰做各种研究,而现代则根本质疑建设房子的必要,它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走出房子,去除房子对大自然的遮蔽。而它采取的方法就是“解构”,开始是把房子拆掉,进而要把建房的想法也拆掉。然而,都拆掉以后怎么办呢?“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以后,不就连文明也没有了吗?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所面对的困境。而我认为解构不是目的,解构只能限定在方法论的范畴上,不能充当本体。解构之后,还是要进行新的建构,而且是更多形式的,不断超出前一个模式的建构,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超构”。小到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它为人类所做出的最终贡献就在于提供一种生存的模式和发展的可能,学者的根本作用就是针对本民族和国家的问题作出思考,提出自己的办法。相对于现代西方文明的科学、平等、民主、自由、法制的核心观念,我觉得中国文明中具有可推崇的核心观念在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团结协作、修身养性”,这才是中国的气派和作风,这才是中国为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这一点儿也适合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立场。

2.关于近代文学的过渡性

左先生认为:“这是值得认真反思的一种文学史观念。从文学史发展过程的连续性来看,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有过渡性。过渡性不能等于不成熟、不完整。”

我认为,当我们讨论一个时代的文学特性时,我们首先要明白它不是文学在这个时代的独有性质。从文学的立场看,它不过是文学本身具有的性质在这个时代突出的呈现;从时代的立场看,它是时代在文学身上打下的烙印。总之它是文学的性质与时代的性质相结合生出的。以此观察由古典向现代的过渡,西学东渐确是近代文化的根本性质。我们应该以它为逻辑起点,研究它在文学身上的独特展现,或者以文学文本的研究为依据,对旧有的逻辑起点进行批判;而不是以它为逻辑终点,通过研究文学文本得出近代性的结论。如果觉得过渡性会引起歧义的话,那么付建舟先生在会议论文中提出的建立一个“近现代转型时期中国文学”的新文学史概念也未尝不可。

3.关于“五四标准”

左先生在文中引用了陈思和的文章,认为“在当代文学的研究者的思考中,不自觉地存在着一种‘五四’标准”,“我们自己把本来很丰富的传统简单化了,形成了一个相像的传统。‘五四’就像茫茫黑夜中的一盏路灯,它照到的地方,是核心,是精华,应当珍惜,但毕竟只能是一小部分,而照不到的那些地方非常广阔。”[2]其实“五四标准”与新文学立场是同一个性质的问题,它的核心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反思机械唯物主义的文学反映论,祛除它对近代文学丰富性的遮蔽是非常必要的,海内外的学者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如王德威对“被压抑的现代性”的研究,李欧梵对现代文学的传统性的研究,王元化对“激进与保守”的文化策略的研究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五四:文化的阐释》是对海外学者五四研究的一个论文集,可以为我们丰富认识提供不少启示。与会论文中,张俊才先生的《晚年林纾: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从个案出发对“五四标准”简单化、激进化的标准做出了突破,他认为:“在‘欧化的狂癖’借着新文化运动的东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背景下,在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已经波及到中国的特定情势下,晚年林纾对传统文化的卫护,对全盘西化思潮的反对就彰显出一种可贵的民族意识,并对现代中国自身的文化建设和现代中国正确地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这种反思演化为反对唯物主义和反共立场。文学研究的前提是还原历史和文本的本来面目。在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是首要问题,“革命和启蒙”是主要方法,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人们也要生活、休闲、追求现代,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所以说不是“革命”压抑了现代性的发展,而是历史现实选择和彰显了“革命”主题。因此正确的态度是:用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在它的历史观指导下的革命文学,用现代性的视角研究反应都市生活的“鸳蝴派”文学,站在传统的立场观察近代文论的转化……只有各得其所才能共同繁荣。

4.关于现代性研究的缺失

左先生指出,当前在对现代性的研究中,忽视了其对话层面——历史性。我认为,历史性可以理解为现场性和传统性。对历史现场性的忽视,导致我们用一种理论和视角去选择文本进行解读和阐释,难免会犯断章取义和削足适履的错误。对传统性的低估,让我们采取“革命”的方法去更新文化,成为“把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的傻子。其实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并不是现代化完成以后才开始的,而是一直伴随着整个现代化的进程,这种反思突出地表现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近代“整理国故”派、学衡派等并不是顽固的封建卫道士,这一点正如张俊才先生在与会论文中指出的:“晚年林纾是一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他保守本民族美好而有价值的传统,虽然在文白之争和儒学存废等问题上与激进的五四新文化派形成了尖锐对立,但是他们双方都赞同维新,都赞同进步,都期望中国文化实现现代转型,因此他们也是在一个共同的观念框架中运作的。”另一方面,激烈的反传统的革命派,也自知不能脱离传统,“全盘西化”只是一个文化策略,其目的是“西体中用”。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仍然限制在“不破不立”、“矫枉过正”、“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对立之中。随着这种二元对立观念的破除,当前对传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转换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在文学研究中,像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李怡的《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等都是这方面的力作。在与会论文中,陈春生的《论现代中国小说理论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宁俊红的《近代文论演进中古代文论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耿传明的《清末明初小说中“现代性”的起源、形态与文化特性》、季桂起的《近代文学对中西文化资源的选择与融合——以民主主义思想与国民意识为例》、龚奎林的《私塾(书院)教育与新文学的生产——以郭沫若、康白情等白话新诗创作为探讨中心》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其共同的特点是改变过去传统被动适应的看法,强调传统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如季桂起先生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对西方文化资源的接受和借鉴上,并非采用简单的移植,而是根据中国文化变革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尽享甄别、梳理和吸收,使其能够与自己的本土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对西方文化资源的选择上,他们尽可能借鉴那些与本土文化资源具有结合点的文化元素。并注意用中国自己的文化资源对其加以改造,企图使其转化为建构新的中国文化的重要成分,这是近代文学区别于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

此外,在国内现代性研究中还有一个缺失,就是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其实被殖民的经历、被殖民者的心态正是近代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点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二、“早秋精神”的内涵之二:自我定位

在生活中,当我们准备迈出家门,踏向征途的时候,总是习惯先照一照镜子。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也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3]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关键是自我定位,正确的自我定位有利于放下思想的包袱,增强前进的信心。郭浩帆先生《关于近代文学学科地位与研究趋向的思考》从学理层面深入思考了近代文学研究问题,文中指出:确立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最迫切的事是确立近代文学的本位观,构建近代文学的理论体系和“阐释”系统,今后近代文学的研究重点在女性文学、翻译文学和文献学。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三个:近代文学的本位观、“阐释”系统和研究趋势。

1.关于近代文学的本位观

对事物本体的探寻,一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追求,不仅是近代文学,所有的研究对象都面临着树立自己本体观的问题。因此,关键不在于要不要或应不应该树立近代文学的本体观,而在于如何去树立,什么又是近代文学本体的特殊性。现代科学对事物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有了明确的认识,事物的本体研究包括质与量的规定、因和果的发展、偶然和必然的选择等多个方面,这些属于本体论的范畴。而我们要想认识本体一方面必须深入本体内部,尽量还原历史,另一方面必须选择参照物,建立参照系。就近代文学而言,它的参照系的坐标原点无疑应该是近代文学的文本,其X轴则应该是历史的发展,其Y轴是中西的文学交流和对话,其z轴则是文学的文化背景。一句话,近代文学的研究应该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在方法论方面,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两分法和“二元”对立论,处理好理论和实际的关系。我们反对二元论,但不应反对两分法。两分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必经阶段。我们可以得鱼忘筌,却不能得鱼丢筌或得鱼骂筌,等鱼吃完了,我们再去抓鱼的时候,还是要用筌的。我们反对用理论去剪裁事实,但不能否定理论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有利于我们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前进。

2.关于近代文学的“阐释系统”

徐复观认为,求古书之义,解古人之思,必须将其置入多层次的“解释循环”之中,即文本内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循环及本文与作者整体思想乃至时代思潮之间的循环。(参见刘顺的与会论文《徐复观“伟大”的文学观简论》)解释学循环指在对文本进行解释时,理解者根据文本细节来理解其整体,又根据文本的整体来理解其细节的不断循环过程。关于“阐释的循环”这个命题,德国施莱尔马赫正式提出这一概念,认为理解的循环运动沿着文本来回移动,在文本被完满理解时才消失。狄尔泰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解释学的循环包括相互依赖的三种关系:单个词与文本整体的循环;作品本身与作者心理状态的循环;作品与它所属的种类与类型的循环。他并把这种循环扩展到解释活动中理解与经验的关系上。海德格尔认为对未知文本的理解,永远由被理解的前结构所决定,完满的理解不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循环的消除,而是这种循环得到最充分实现。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的观点,在其解释学理论中认为理解就是不断地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他用这种解释学的循环去说明传统与理解之间的循环关系,认为传统就是从过去传递下来的东西,我们理解时,一定会受传统的影响去认识事物,而且在认识事物之后所得到的解释又转变成为以后认识的传统,这种循环是不断存在的,但这不是坏的循环,而是人的认识所必须的。认为启蒙思想家把传统与知识对立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传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理解中的选择、批判而不断前进的。传统是人类知识中的—部分,它必然要在理解中起作用,解释学的理解历史性思想就说明这种循环是知识的历史性的表现。伽达默尔还认为理解的这种循环不是一种方法论的循环,而是描述了理解中一种本体论的结构因素。[4]

我认为明确认识阐释的循环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陷入循环的相对主义,而要破除这一点,关键在于如何在对文本的理解中批判和选择传统(既有理论观点)而促使它不断前进。具体到近代文学研究中,就是第一步对既有的理论和观点进行学习、借鉴,第二步在对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找出既有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东西,第三步对原有的理论进行批判,发展和创造新的理论。只有这样不断循环,才能最终建立起近代文学的阐释系统。

3.关于近代文学的研究趋势

郭浩帆先生在与会论文中指出,今后近代文学研究的重点会集中在翻译文学、女性文学。与会学者在讨论中,补充了家族文学、地域文学、比较文学等。在与会论文中有一篇孟晖的《苏曼殊传记研究初探》,掀开了传记文学的一角。我认为除了上面之外,对近代文论的研究也应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把郭浩帆先生“构建近代文学理论体系”的设想落到实处。

在对文论的研究中,首先要做的是选择中国的立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目的在于发展中国自己的文论体系。其次,要对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的文论作认真的了解。第三,要对历史资料进行甄别,把古代的还给古代,把西方的还给西方。第四,要对近代中西文论的交流和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变进行历史的叙述。第五,要对近代中国文论的转型进行文化的分析。最后对当前的文论建设提出新的构想,以利于今后的发展。以小说观念的研究为例,第一需要认识到,中国小说存在着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也存在者两种小说观念。文言小说主要受史传传统的影响,从功能上是补裨史之不足,从形式上受纪传体的影响。白话小说起源于民间的说话,属于表演艺术,和戏曲同源,戏曲观念的当行本色也是它的本色。白话小说发展走了一条书面化的路径,从话本到拟话本再到章回小说,这是它的载体演变。它的传播方式有两个层次,一是剧场的表演,二是书本流传。到了近代,新小说的倡导者出于启蒙的需要,认识到戏曲小说受众广的特点,从小说的创作上入手提高小说的位置。而报刊的发展则在技术上为小说传播的书面化和大众化,提供了方便。第二需要对小说从书场到案头,从话本到章回小说,从观众(听众)到读者,从坊间流传到报刊,读者、作者、批评者分别扮演的角色进行历史的描述。第三,分析用西方的观念对中国的小说观念和现状进行重新审视和选择的结果,西方小说的传入与西方小说观念的传入及影响是脱离的这样一条线索,前者在前,后者滞后,西方小说传入(翻译)—学习—借鉴,中国作家在文本感受的基础上开始自觉地更新观念,然后指导创作。最后是对当代小说如何借鉴西方,如何发展自己,将来往哪里去,选择那条路去走提出建议。

[1]林语堂.林语堂谈人生[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9.

[2]陈思和.“五四”文学:在先锋性与大众化之间[N].中华读书报,2006-03-08(4).

[3]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霍伊.阐释学与文学[M].张弘,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Early Autumn Spirit”in Current Research of Modern Literature

LI Xi-wa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On Summarizing papers of the Fifteenth Sess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ssociation,the author poined out that the current modern literature has entitled self-reflection and self-position that named"early autumn spirit".On this basis,the author offered his own opinion for self-reflection and self-position such as"modernity","May Fourth Standard","lack of modern research","standard view","interpretation system"and so on.At last,the paper discussed the trend of modern literary theory.

modern literary;literary theory;novel concept;self-reflection

I 206.5

A

1673-2103(2012)01-0126-05*

2011-10-15

李希望(1975-),男,山东聊城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近代中西小说观念交流。

(责任编辑:王 建)

猜你喜欢

新文学立场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序
新文学版本第一藏书家唐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