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新探索*
2012-08-15马瑒浩唐玉婷
马瑒浩,唐玉婷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新探索*
马瑒浩,唐玉婷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文化生产力是指文化作用于生产力并在促进生产力变革、解放、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是指马克思主义文化对改造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推动力。解放、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增进社会和谐,促进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提高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自身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引导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自身与各种文化传播介质相融合的能力;必须繁荣马克思主义文化,壮大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
马克思主义文化;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终极目的。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产力的解读日益丰富。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作为推动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越发引起人们重视。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形式,其对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越发明显。由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意义及提高途径,对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内涵界定
文化生产力是指能够作用于生产力,并促进生产力变革、解放、发展的文化要素。诚然,这些文化要素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1]由此,笔者认为文化生产力内涵囊括了精神生产力的内涵。文化生产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它是由文化生产主体通过特定的方式、方法改造被改造对象而创造出新的存在物的活动。也就是说,文化的生产过程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即:形成物质形态的生产过程。文化产品以物质为载体,具有物质的外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包括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可见,文化生产力的内涵不仅体现在人类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中,而且体现在人类的物质文化成果和物质实践活动方式中。[2]
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当今国内外政治状况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文化对改造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推动力称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把能够作用于生产力且能推动生产力解放、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要素称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内涵包含两大内容:一是不断丰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与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能够促进人的健康良好发展,具有积极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的一切文化产品、文化形式的集聚。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对生产力的直接推动作用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文化作为生产力不是直接生产力,只能间接地推动生产力发展。[3]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才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而笔者认为:在回答文化以何种方式作用于生产力的问题之前,首先要思考两个问题:即人类生产的内容是什么,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生产的内容是无比丰富的,它涵盖了人类各种各样的文明,而人类创造一切文明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服务于人的角度来说,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都一直在直接作用于人。由此,无论古今,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作为提升人类长远幸福指数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一产生就具有了丰富生产内容,创新生产工具(思维方式方法的变革,服务人、发展人的方式方法变革等),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直接服务于人的发展的意义。而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合人性、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存在,其无疑在社会文化的发展,生产力的解放、发展,人的发展等很多方面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直接影响及变革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是指马克思主义文化对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以服务于人的发展为中心,直接对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材料的优化、组合的推动上。
人类实践活动涉及到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类具体实践形式主要包括直接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人类劳动及科学实验。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讲,无论是自然科学实验还是社会科学实验,都应以促进人的未来发展为中心,通过实践活动来推动经济社会进步;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科学运用人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文化成果(无论是物质文化成果,还是精神文化成果)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以前实践经验和人类不断前进中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既是社会科学实验的理论成果,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形式。因此,作为“社会科学艺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由其“参与”构成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对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直接影响及变革作用,即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完全不逊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所发挥的效用。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巩固人民当家做主地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文化不断增强社会成员对国内外局势的正确判断能力,对科学道路、正确方向的辨别能力,巩固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沿着科学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奋进,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不断得以巩固。
2.稳固党的执政地位
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提高,对于党员素质的提高,对于干部素质的培养,对于党的运作机制的完善,对于中国共产党做到拒腐防变,实现不断发展极为有利。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表征,是党不断增强自身“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的“执政力量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增进人民内部和谐,保障社会稳定
马克思主义文化对社会不良思潮的疏通、引导,对社会心理的有效引导。能够让社会成员充分理解: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考虑我国多民族情况以及整体社会成员素质等特殊国情,切实考虑国内、国际政治环境;真正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发展的进度和整体社会成员的心理接受程度紧密结合起来。在政治改革的进程中,能够促使社会成员清醒的认识到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奋斗方向,看到党和国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方面改革进程中所采取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及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感,促使社会成员在参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在受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基础上所滋生出的一些各种不良社会关系及文化思想的影响时,以及在受到西方价值观不断地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冲击情况下,能够理智地抵制、摒弃一些极端人士用西方某些制度中的局部“优点”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行体制中缺点的思想。使社会成员能够始终坚定政治、民族立场,增强国民对各项改革中的信心,众志成城、全民一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抓住“稳定、改革、发展”的大局,把握时机,向着我们的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不断奋进。
4.繁荣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提高,不仅能够不断丰富文化产业门类,促使文化产业优化重组;而且能够增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其他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引导力度,真正使文化产业能够做到江泽民同志所要求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促使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人的自我完善,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并以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马克思文化生产力能否得以提高也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关系的改善,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关系到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途径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作用,需要不断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进行丰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引导力。这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内容进行不断地集聚;需要大力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呈现于世人的形式进行丰富;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生产工具,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
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地总结国内外社会建设实践活动中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适时地将这些宝贵经验进行研究、锤炼并上升为理论,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汲取我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发展繁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在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将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人自身发展规律的,具有共同目标指向、价值取向的,科学合理的,合人性、合规律的文化成分集聚在一起,按照科学的文化结构,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以共同发挥其文化集聚的合力,共同为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作用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二)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劳动者素质能否得到提高,能否更多地直接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的壮大,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劳动者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从心理认知发展的系统过程来说,应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知识的集聚、明荣知耻的情感集聚、坚强不屈的意志集聚、服务他人、乐于奉献的行为集聚等方面的集聚,从而为劳动者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武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大力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
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的能否振兴,关系到马克思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的增强;关系到其他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健康良性发展,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解决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问题已是刻不容缓。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运作管理环节进行明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进行定位,对其特性进行明确并对其呈现于世人的形式及其传播手段进行丰富、发展。
1.准确定位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
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应是具有积极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对人的发展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引导性的产品。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主要特性应具有其合人性、合规律的特性;应凸显其对人的生存发展的终极关怀;凸显其对人的发展的导向性。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作为开放性、包容性的产品应将我国传统同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以及人自身的发展方向的优秀成分,诸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精神;以及我国革命、改革、建设中涌现的不怕吃苦、勇于奋斗的刚毅精神;社会主义社会一直倡导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等精神;我国新时期在面对洪涝灾害、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所涌现的精神,以及西方社会所倡导的勇敢、博爱等具有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的精神集聚在一起,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充分利用它们整合在一起后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2.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的传播形式和手段
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所彰显的内容精髓应与先进的文化传播形式结合起来,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诸如,将马克思主义文化彰显的内容精髓所具有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通过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法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文明形式凸显出来;将其主要文化特性通过动漫、动画、网游、戏曲、企业文化、工艺文化、公益文化(公益广告、公艺影视等),以及纷繁多样的企业、学校、社区、政府、政党等社会团体活动以及其它社会节日活动、节日文化等鲜活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广播、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媒介,借助网络技术、3G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广泛传播。
3.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运作管理水平
能否做好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运作管理是制约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市场需求的引导、对市场需求的调查,产品“性能”定位、产品“研发”、产品“孵化”、产品投产所需人才、资金、政策、技术平台等资源的集聚、产业链的锻造、产品服务的集聚、产品市场的推广、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做好与其他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产业协作等工作。[4]诸如:将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与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经济形式有效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在当前深化改革、促发展的形势下,做到居安思危,高度重视并千方百计地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保驾护航,进而为国家造福社会造福,有着重要的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3.
[2]徐海峰.对当前文化生产力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哲学透视[J].求实,2006,(5):32.
[3]曲岩,刘贵富.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J].学术交流,2005,(8):127.
[4]陈奇佳.文化生产力问题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3):50-51.
New Exploration of Marxist Cultural Productive Forces
MA Yang-hao,TANG Yu-ting
(College of Marxism,Hainan University,Hai Kou,Hainan 570228,China)
Cultural productive forces means culture acts on productivity forces and advances the revolution,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Marxist culture productivity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Marxist culture during the reformation of the practical activity of subjective world and objective world.To liberate and develop Marxist culture productivity and improve social harmony and promote each reform smoothly,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of Marxist theory must be perfected;the influence,infiltration force and leading force of Marxist productivity products must be enhanced;the ability of harmonizing Marxist productivity and culture medium must be raised;what’s more,flourish Marxist culture and strengthen Marxist culture industry are also be needed.
Marxist culture;culture productivity;culture industry
F 014.1
A
1673-2103(2012)01-0009-04*
2011-12-15
马瑒浩(1986-),男,河南许昌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李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