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襄藩王室墓葬的发现与研究(上)

2012-08-15王先福王洪兴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阳山襄阳

王先福,王洪兴

(襄阳市博物馆,湖北 襄阳 441021)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巩固朱家王朝的统治地位,实行封藩制。《明史·卷一百一十六·列传第四·诸王》载:“明制,皇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襄王即是其中之一,藩封始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统元年(1436年),襄宪王朱瞻墡将封地由长沙府迁至襄阳府,此后一直在襄阳不变,当地也因此俗称“襄阳王”,并伴随明王朝走向灭亡。

根据有关史料,襄王府始建于正统元年(1436年),崇祯十四年(1641年)被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焚毁,虽后经李自成修缮,但到清乾隆时期,王府仅余门前照壁——绿影壁了,王府的建筑规模已难以明确。白颖在《襄阳明代王府建筑初探》[1]一文中对王府的建筑规制进行了考证,从目前襄阳城内考古发掘的情况看,结论是符合其现状的,如有新的考古发现,我们将作进一步的研究。但关于襄王墓葬的位置及规制,过去虽有部分考证[2],但难免有较多缺漏,本文主要以襄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资料为据,结合文献记载对其进行考证,以期对明代藩王制度研究有所裨益。

一、襄藩王世系

《明史》对襄王世系和封爵记载较为清晰,根据其中卷一百零三·表第四·诸王世表四和卷一一九·列传第七的记载及出土墓志考证,襄藩王世系如下:

(一)亲王

1.宪王

瞻墡,仁宗嫡五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长沙府,正统元年(1436年)移襄阳府,成化十四年(1478年)薨。《湖广通志·卷二十七》载:“薨年七十有三”,果如此,则宪王生于永乐四年(1406年)。

2.定王

祁镛,宪王嫡长子,成化十五年(1479年)袭封,弘治元年(1488年)薨。

3.简王

见淑,定王庶长子,弘治二年(1489年)袭封,弘治三年(1490年)薨。

4.怀王

祐材,简王庶长子,弘治四年(1491年)袭封,十七年(1504年)薨,无子。

5.康王

祐櫍,简王庶次子,初封光化王,正德三年(1508年)进封,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薨,无子。

6.庄王

厚熲,阳山王祐楬庶长子,初袭阳山王,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嗣封,四十五年(1566年)薨。据《皇帝御制襄庄王圹志文》知,王生于嘉靖十年(1531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封为阳山王,三十一年(1552年)进封襄王。

7.靖王

载尧,庄王庶长子,初封安福王,隆庆三年(1569年)袭,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薨。

8.忠王

翊铭,靖王庶长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袭封,崇祯十四年(1641年)为张献忠所杀。

9.末代王(无谥号)

常澄,忠王嫡次子,初封福清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进封襄王,但寄居九江府,后徙汀州,不知所终。

(二)郡王

一般情况下,亲王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余诸子封郡王。襄郡王封爵共13个,其中3个袭封襄王。

1.宁乡王

庄宪王祁鐄,宪王嫡次子,正统八年(1443年)封,成化七年(1471年)薨,无子。

2.枣阳王

(1)安穆王

祁钲,宪王庶三子,正统八年(1443年)封,成化十二年(1476年)薨。

(2)僖顺王

见沔,安穆王庶长子,成化十六年(1480年)袭封,弘治六年(1493年)薨。

(3)荣肃王

祐楒,僖顺王嫡长子,弘治十一年(1498年)受封,嘉靖四年(1525年)除爵为庶人,十八年(1539年)复爵,三十四年(1555年)薨。

(4)恭靖王

(5)王(无谥号)

(6)王(无谥号)

3.阳山王

(1)恭和王

见淓,定王庶次子,成化十六年(1480年)封,正德十一年(1516年)薨。嫡长孙厚熲袭封襄王后,被追封为恭王。

(2)荣康王

祐楬,恭和王庶长子,嘉靖元年(1522年)袭封,四年(1526年)薨,长子厚熲嗣襄后,被追封为惠王,厚熲后封郡爵例不袭。《阳山恭和王次妃严氏墓志铭》印证了荣康王袭封的时间。

4.镇宁王

(1)恭靖王

见瀷,定王庶三子,弘治四年(1491年)封,嘉靖元年(1522年)薨。

(2)安懿王

(3)恭懿王

(4)末代王(无谥号)

载埢,恭懿王长(嫡庶不明)子,万历中袭封,薨,无子除。

5.光化王

6.安福王

载尧,庄王庶长子,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封,隆庆三年(1569年)嗣襄封,郡爵例不袭。

7.隆庆王

8.郧城王

(1)温裕王

(2)末代王(无谥号)

9.永城王

载圻,庄王庶三子,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封,万历四年(1576年)薨,无子除。

10.兰阳王

翊镐,靖王庶次子,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封。

11.福清王

常澄,忠王嫡次子,不知何年封,崇祯十七年(1644年)进封襄王后,郡爵例不袭。

12.贵阳王

常法,忠王庶三子,受封崇祯十四年(1641年),同年因张献忠攻陷襄阳被杀。

13.进贤王

常淦,忠王庶四子,不知何年受封。

(三)镇国、辅国将军

按照明制,郡王除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授长孙袭爵外,其余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此类封爵《明史》不载,主要依据明万历《襄阳府志》和少量出土墓志可考者有13人。

1.镇国将军

目前《襄阳府志》所见最早者名祐柯,为枣阳僖顺王次子,其长子厚火民封镇国将军;其次为枣阳荣肃王祐楒除嫡长子厚以外诸子厚燖、厚燻、厚。

而1957年第一次普查时在陈家凸子墓地发现了一合“明故镇国将军平川公墓志铭”,记墓主为明太祖六世孙,号平川,应属襄宪王四世孙,然因墓志已失,且当年未记名,具体对应人名难以确定,但可肯定或为镇宁恭靖王、或为阳山恭和王、或为枣阳僖顺王长子以外之一子,其生于弘治壬戌年(1502年)四月二十日,殁于嘉靖戊午年(1558年)十月十八日。

据“阳山恭和王(朱见淓)次妃严氏圹志铭”载,严氏子祐楪封镇国将军。

2.辅国将军

“阳山恭和王(朱见淓)次妃严氏圹志铭”还载,镇国将军祐楪二子厚炕、厚燐封辅国将军。

3.奉国将军

目前仅见1人,为2008年3月在襄城区欧庙镇李垴村习家沟自然村发现的《国士习公孺人李氏墓志铭》之篆书者朱载垣,铭记朱载垣字耘田,为阳山王后代,爵秩奉国将军。根据襄王世系考证,朱载垣与靖王载尧同辈,是阳山恭和王朱见淓之曾孙,按礼制可封奉国将军。结合“阳山恭和王(朱见淓)次妃严氏圹志铭”看,其可能为辅国将军厚炕或厚燐之子,当然也不排除朱见淓其他子系的可能性。

二、襄藩王室墓葬位置及形制

根据文献记载,明襄藩王共有亲王9位,郡王中除去已袭封亲王者外共19位,包括宁乡王1位、枣阳王6位、阳山王2位(后追谥亲王)、镇宁王4位、陨城王2位、永城王1位、兰阳王1位、贵阳王1位、进贤王1位。其中亲王之忠王翊铭被张献忠攻陷襄阳后火焚,逃离的福清王常澄派人潜回襄阳仅拾得颅骨数寸,其是否埋在襄阳尚难肯定,而福清王袭封襄王时已在九江府,则明确在襄阳的襄藩亲王墓葬有7座;而郡王中,贵阳王常法与其父忠王翊铭同死,可能未曾下葬,进贤王常淦在张献忠攻陷襄阳时逃离襄阳,不知所终,则郡王墓葬有17位在襄阳。其他封爵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墓以及王妃、郡主等应有不少仍在襄阳,但无法统计。

明万历《襄阳府志》卷三十一“陵墓”条下说明了明万历以前的6个亲王和5个郡王的茔地,其中“襄宪王墓,城西永安山,即五朵山,奏改今名;襄定王墓,城西久安山;襄简王墓,城西隆中山;襄怀王墓,城西丰乐山;襄康王墓,城西柏香山;襄庄王墓,城西龙泉山;宁乡庄献王墓,城西云岫山;枣阳安穆王、僖顺王墓,俱城西寿安山;枣阳荣肃王墓,城西方城山;阳山恭和王墓,城西永安山。”这是关于襄王墓葬的最早记载,不过,正如清乾隆《襄阳府志》卷五“陵墓”条下所记,“明志载襄藩十一墓俱注城西某山,山之名又多因葬后易美名,莫从查考。”上述大部分墓葬所葬之山名虽与方志和现代地名难以对应,但可以确定的是,所有襄藩亲王、郡王的墓葬均在襄阳城西山地中。

明万历以后方志所载万历以前的襄王墓葬位置均沿用该书说法,并有所考证,对万历以后的靖王墓等进行了增补。清乾隆《襄阳府志》卷五“陵墓”:明襄简王墓在城西隆中山,今考得宪王墓、靖王墓、忠王墓(该墓可能不存在)、追封襄恭王墓俱在谷城,定王墓、康王墓俱在南漳。怀王朱祐材墓在丰乐山,庄王朱厚熲墓在龙泉山。南漳县下:明襄定王朱祁镛墓在县北二十里,地名古林坪,旧志称久安山,乃葬后所立名也,左右列碑六,刻明历代遣官致祭文,石尚存;襄康王朱祐櫍墓,王为简王次子,以怀王弟绍封,葬县北柏香山,旧志云在定王墓左二里许,嘉靖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葬时,世宗御制圹志,墓旁复有二墓,未详何人。谷城县下:明襄宪王朱瞻墡墓在城南五朵山,王为仁宗第五子,封于襄,为明贤王首称,葬后更山名为永安山,按五朵山在郡西九十里,为襄谷分界处;襄靖王朱载尧墓,县南青安山,庄王子也,崇祯辛巳之难,子忠王翊铭为张贼所害,亦祔葬焉;追封襄恭王朱见淓墓在县南五朵山,为定王第三子,初封阳山王,谥恭和,迨康王无子,以王孙庄王绍封,得追封而改谥焉。清同治四年《南漳县志》、同治六年《谷城县志》陵墓所述内容基本一致。

除上述文献外,结合迄今为止进行的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们找到了全部可确定在襄阳下葬的7座亲王墓葬,并发现了少量郡王、王妃墓葬,个别墓葬还修正了方志记载的错误。

(一)亲王墓

1.宪王墓

襄宪王墓在城西永安山,即五朵山。清乾隆《襄阳府志》卷四“山川”条下:谷城县五朵山,县南九十里,是山乃襄谷连界处。该山现正处襄城、谷城交界地,位于谷城县东南约43公里处的茨河镇承恩寺村。

《明英宗实录》卷二二八载:景泰四年(1453年)四月,“先是,襄王瞻墡欲营寿藏于封内五朵山,奏乞听其预栽松柏,令军余看守,待四方宁谧之时修造,户部请移文勘实。至是,湖广都、布、按三司官覆奏:此山与军民田土俱无相干,诏从王所请。”可见,宪王墓在其生前的景泰年间即开始营造,地在五朵山。

经调查,宪王茔地就坐落在靠山面水的山冲内,正对五朵山,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坐北朝南,南端外围为一条弯曲的小水沟——殿沟,过殿沟即进入茔地,茔地由神道、三级台地和墓冢组成。神道长约1公里,原有青砖铺地,现已被毁,只有较多的乱砖散落各处。神道北端以青砖砌筑一座单拱小桥。桥北15米处分立2通石碑,龟趺螭首,间距20米,东碑仅余龟趺座。西碑保存完整,螭首即碑帽高1.1米、宽1.2米、厚0.35米,正面高浮雕二盘龙,龙嘴相对间阴刻篆书“御制”二字;碑身高3.6米、宽1.1米、厚0.3米,正面双勾阴刻楷书碑文:“维」成化十四年岁次戊戌五月壬戌朔十三日甲戌,」皇帝遣武安侯郑英」赐祭于襄宪王,曰:惟王宗室至亲,国家藩辅,孝友出于天性,」恭俭由于自然,博览经书,兼多材艺,曩事」皇考,尝进嘉谟,暨朕临朝,屡输诚悃,忠君爱国之心老而弥笃,」礼贤下士之誉久而愈彰,正宜永享富贵,何意遽以疾薨!」讣音来闻,不胜哀悼,爰遵彝典,特赐谥曰宪,遣官致祭,庸」表亲情,灵其不昧,尚歆鉴之。孝子襄王祁镛顿首书石”(分段符和标点符号为作者所加,下同);龟趺座长2.3米、高0.82米。碑后5米处有三层阶梯状台面,第一层为长方形月台,高出前部地面约1米,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20米,青砖铺地;第二层为长方形拜台,高出月台地面约2米,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30米,从南部残存的砖石墙基看,该处原应有地上建筑;第三层为半圆形祭台,高出拜台约1米,直径约10米。现祭台上建有一座庵堂——千峰庵,据庵堂墙壁上镶嵌的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碑记载,庵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但原位置未必在此,从庵堂所用较多的条石墙基结合该处位置看,这里当初可能为祭祀宪王的享堂。祭台后有一道东西向宫墙残基,部分叠砌青砖上有涂朱的痕迹,西端残墙较为明显。宫墙后为墓冢,凿山为陵,有高大的封土堆,底径约50米、高约15米,外围以青砖石条叠砌,与帝陵宝城类似。从早年被盗调时查的情况看,该墓墓室为“凸”形石室墓,由甬道和墓室组成。

尽管宪王墓陵园建筑遗存已毁,布局已不大明了,但从残痕看,宪王陵园的布局与封于武昌的明楚昭王陵园基本相同[3]。

尽管宪王曾因力主按照明制在英宗被俘后立皇长子为帝、英宗被释后又上书景帝旦夕问安,英宗复辟后建言政治,得到了其他藩王无从比拟的隆厚礼遇,但茔地规制仍恪守先王之制,没有僭越。

2.定王墓

如上述,定王朱祁镛墓在南漳县北二十里,地名古林坪,旧称久安山,清乾隆时存明历代遣官致祭石碑6通。

古林坪位于今南漳县北约23公里的九集镇古林坪村朱砂坪。茔地坐北朝南,背靠莲花峰,南接朱砂坪,西临泗堵河,东、西两侧外围有形似弯弓和名叫枇杷的小山。

墓依山而建,凿山为陵,现存封土直径约100米,高约50米。墓冢前一块宽大的平台地上留存两个形制相同的柱础,上圆下方,上圆直径0.65米、下方边长0.85米、高0.41米。附近散存较多的砖瓦残片,推测这里原为地上享堂。平台外沿顺山建有一道条石墙基,残长约60米、高3~7米。

茔地原有规模很大,修有多层拜、祭台,并建有祭祀堂,亭台等附属物,后被李自成起义军焚毁,仅存基础。建国后,砖石基础又被村民拆除,用于修桥铺路。

现残存祭文石碑2通,1通立于墓前,长方形,圆弧顶,线刻卷云纹饰边,现埋入地下,露出部分高1.3米、宽 0.645米、厚 0.185米,碑额阴刻篆书“御制祭文”四字,正文阴刻楷书:“维」隆庆元年岁次丁卯十一月壬子朔十五,」皇帝谨遣尚宝司少卿徐锟致祭于」高叔祖襄定王,」曰:予叨嗣大统,念惟九族,恩礼宜敦,爰遵」懿典,谨用遣官祭」告,尚惟」鉴知」”;1通被朱砂坪村民搬于村前作踏脚石,形制、纹饰及额题字体、刻法、内容和正文书体、刻法与上碑相同,长1.3米、宽0.635米、厚0.185米,正文书:“维」正德元年岁次丙寅四月庚戌朔十三日壬戌,」皇帝谨遣崇信伯费柱致祭于」高叔祖襄定王,」曰:惟予嗣统之初,茂□九族,缅怀厚德,实切于」衷,谨遣廷臣奉将香币,敬神祭」告,尚伏」冀鉴知”。

清同治四年《南漳县志》卷五“陵墓”条下提到:古林坪遣祭襄定王五碑,一正德元年遣崇信伯费柱,一嘉靖元年遣工部右侍郎陈淮,一隆庆元年遣尚宝司少卿徐锟,一万历元年遣工部都给事中吴文住,一崇祯元年遣太子太傅后军都督府左都督许濬。而清乾隆《襄阳府志》记为六碑,很可能到同治时已遗失一碑。上述现存的崇信伯费柱、尚宝司少卿徐锟致祭碑与文献记载正相吻合。

3.简王墓

简王墓在城西隆中山,史无异议。隆中山位于襄阳城西约15公里处,至今名称不变。简王墓在隆中山的南坡半腰,坐北朝南,地势自南向北渐高。现存两座封土堆,东西排列。西冢底径约30米,残高8米左右,为简王墓;东冢底径约20米,残高5米左右,为简王妃墓。1998年经原襄樊市考古队勘探知,简王墓为单室砖砌,平面呈“凸”形,内空长6.2米、宽2.4米。传说这里原为诸葛草庐旧址,襄简王选中这里作为茔地后将诸葛草庐西移。墓冢前原有石砌祭台和神道,均在明末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所毁。

4.怀王墓

怀王墓在城西丰乐山,但现地名难寻其具体位置。不过,明万历《襄阳府志》卷四十七“府记”条下一篇明襄王所作的《敕赐乐善寺碑记》提供了重要线索,文记:弘治甲子,襄怀王薨,藏玉于城西之丰乐山,去城七十里许,既葬之明年,妃井虑无以永久,为香火之奉,于是启今。襄王暨妃上请乞寺护持,皇上俞兄,赐额名“乐善”,盖取诸汉东平王仓为善最乐之义也。也就是说,怀王墓旁有乐善寺。循此线索,我们在襄城区卧龙镇青山村青石桥自然村西北约80米处发现了乐善寺遗址,遗址西侧是当地俗称“王坟冲”的一处冲地。其呈簸箕形,南北走向,北、西、东三面山岗环绕,南面为地势更低的东西走向冲谷,乐善寺遗址在东岗南坡。文物普查时在遗址西侧发现了一座大型墓葬,墓冢在北岗的半山腰,坐北朝南。

据调查,该墓原有高大封土堆,底径约30米、高约5米余。其为“凸”形单室石墓,由甬道、墓室组成,长约8米、最宽约5米,高约3米余,下部条石叠砌,券顶,甬道、墓室间设有石门。20世纪70年代,墓冢被从顶部炸开,墓门随后也被打开,不少石条被搬去修建水库灌渠,墓门被推倒在室内。现墓室基本被掩埋,仅露出甬道前部的弯石纵列拱券,可见部分上宽0.63米、下宽0.54米、厚0.38米。现墓冢顶部塌陷,封土堆被平整不少,可见底径约20米、残高约1.5米。墓冢前原立有多通石碑,20世纪70年代被推倒、打断,并有几通保存较好者被转迁到河南,余下的被埋进墓内。墓碑前一块平整的场地上原建有砖木结构享堂,享堂前有多级石砌神道,外围还有城垣卫护。现在墓冢前可见大量厚重的砖瓦,砖一般宽16厘米、厚8厘米,瓦有素面筒瓦、板瓦,厚度达1.8~2.5厘米,平地前部有一道石砌台基,长约40米、高约2米,台基前被挖成了一个堰塘,再往南为长约500米的神道,两侧嵌条石,中部平铺卵石,大部被毁。墓冢北侧岗顶还残存有砖石基础,很可能为陵园外城。

同时,该墓东南不远处有一处明代的王殿遗址,乐善寺遗址东侧南北走向的冲地名朱家洼,这些进一步证实了该墓的墓主就是襄怀王,墓冢所在的北岗应该就是文献记载的丰乐山。

5.康王墓

康王墓在柏香山,清乾隆《襄阳府志》卷四“山川”下南漳县条称:柏香山,县北三十里,初名柏香岩,以多柏,故名。明襄康王葬是山,改岩为山,又二里许为久安山,襄定王葬焉。柏香山虽无确考,但康王墓因早年出土墓志得以定位,其正位于襄定王墓北,但实际距离较文献所记有出入,实际距离约3.2 公里。

康王墓位于县城北约24公里处九集镇古林坪村墩子寨西南腰。墓坐北朝南。据介绍,该墓墓室于明末被毁,现基本敞露。墓室平面呈“凸”形,通长11.88米、前部外宽5.75米、后部外宽7.05米。由前甬道、前室、后甬道、后室组成,分别长1.6米、2.55 米、0.93 米、5.65 米,内空分别宽 2.15 米、3.45 米、2.3 米、4.75 米。墓壁、顶、底均由条石砌筑而成,券顶。前甬道后部、后甬道中部各对开双扇石门。石室墓上有高大封土堆,底径约35米、残高约6米。

墓前为祭台,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20米,高出前部地面3~4米,外侧以条石叠砌护坡,附近散存大量残碎的灰砖及板、筒瓦,说明墓前原建有大型祭祀建筑。祭台前的神道等均已不存。

早年征集到墓志盖一方,方形,规格为62×62×15厘米。以线刻龙纹饰边,阴刻篆书盖铭“皇帝御制襄康王圹志文”,现藏南漳县博物馆。

6.庄王墓

庄王墓在襄阳城西龙泉山,山名今不可考。但现存的2通石碑和征集到的两方墓志为我们确定了庄王墓的具体位置。

墓位于县城北约18公里处的九集镇古林坪村遇事湾自然村东,处补林坪东侧一簸箕形山地中部,墓葬北面的长岭与南面的补岭形成对称格局,墓前为一条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狭长形河谷坪地,泗堵河穿坪地中部注入清凉河。

墓依山而建,坐北朝南,1971年修筑泗堵河渡槽时被掘开,毁坏十分严重,仅存空墓残室以及少量残破的汉白玉石雕构件。

墓为“土”字形石室墓,通长15米、通宽6.7米。由“八”字门墙和前甬道、前室、后甬道、后室组成。“八”字门墙位于墓室前部墓门两侧,对称布局,单墙为“一”字庑殿顶照壁式,下有卷云龙纹基座,墙身以柱、枋围合壁面,上有单脊龙吻筒瓦庑殿顶,其形制与襄王府门前绿影壁单堵相同,通高3.13 米、宽2.73 米、壁身厚 0.6 米,两墙前部间距6.7米。前甬道、前室、后甬道、后室分别长1.65米、2.5 米、1.85 米、6.5 米,分别宽 2.7 米、5.1 米、2.6米、6.2米。墓壁、底均由条石叠砌、铺地,券顶,后室最高处5.3米。前、后甬道后端各对开双扇石门,单门高2.53米、宽 1.07米、厚 0.18米。后室后部有石质棺床,长3.5米、宽3米、高0.4米,应为放置双棺之地。其上封土堆底径约25米、残高约4米。

据介绍:当地“世代相传,原王墓规模宏大,墓前修有六层祭台,台上建享堂、亭台,石级通道为青石板铺设,板上雕刻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图案。地上建筑后被李自成部焚毁”。从墓前残存的数道条石砌筑的扎墙看,传说是可信的。现在遇事湾(传为御祀街)一带下挖约1米仍可见到方砖铺地的神道,在村庄西侧绵山沟上尚存明代石桥一座。

王墓箕形山口左、右两侧现存形制相同、内容略异的石碑2通,均楷书阴刻,分别题“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官员人等至此上马”,碑圆首,均高3.2 米、宽0.83 米、厚0.35 米。

在遇事湾村内征集庄王墓志一合,王妃墓志一方,均为方形。

庄王墓志,盖、体边长0.61米、厚0.24米,四边均浅浮雕二龙戏珠。盖铭阴刻篆书“皇帝御制襄庄王圹志文”,志体正文阴刻楷书17行:“皇帝御制襄庄王圹志文」王讳厚潁,乃襄惠王之子,嫡母妃王氏,生母次妃」潘氏。嘉靖十年六月初八日生,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封为阳山王,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进封为」襄王,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享年三十六」岁。妃张氏,子三,长载尧封安福王,次载封隆」庆王,次载圻封永城王;女三,长封永宁郡主适」仪宾何赐进,余尚幼。」上闻□,辍视朝三日,遣官谕祭□,命右司治丧葬如」制,在京文武衙门□致祭为□。隆庆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葬于宝安山之原。呜呼!」王以宗室至亲,享有大国,允为藩辅,贵富兴隆,宁」永寿年,□为长逝,岂非命耶!爰之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大明隆庆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孝男安福王载尧、」隆庆王载、永城王载圻稽顿刻石。”墓志称葬地为宝安山,并非龙泉山。

王妃墓志盖失,存志体,边长0.55米、厚0.22米,四边线刻龙纹。志文剥蚀十分严重,仅前部较为清晰,阴刻楷书:“皇帝御制襄庄王妃张氏圹志文」妃张氏,兵马副指挥邦□之女,嘉靖辛□年十二月十三」日生,及长,适」襄庄王,又封妃,隆庆壬□年十月十一日以疾薨,享年四」十二岁……”

7.靖王墓

靖王墓在谷城县南青安山,清乾隆《襄阳府志》卷四“山川”条下:“青安山,县南八十里,明襄靖王墓在焉,迨忠王被难后,收遗骸祔葬于侧。”

青安山位于谷城县茨河镇青安山村王坟湾东南,处青安山东支山岗西坡,两侧为不长的山岗呈“U”形围护,北距青安山主峰约2公里,当地俗称此山为王坟山,西北侧有青安河流过。

墓冢坐东南朝西北,方向320°。墓冢现存封土直径约60米、残高约10米。墓冢前有长60余米、阔近70米的台地,自墓冢前至青安河边共有五级平台,各级台边缘由条石垒砌。地表遗留大量残破的泥质灰陶布瓦以及筒、板瓦和龙纹瓦当,特别是龙纹瓦当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墓主人的身份。最下一级台地近河边残存圆首碑碣,可能为致祭碑,但碑文已难辨。

据介绍,台地上原有高大建筑,20世纪初遭破坏,后被完全拆除,现台地仅见四级,其中五级与四级掩为一层,其上为耕地。

其西南距此不远还有一座被盗一空的大墓,仅留石条垒砌的墓室,是否为清乾隆《襄阳府志》所载祔葬之忠王墓,抑或是靖王妃子之墓,尚难断定。

(二)郡王墓

郡王墓可明确者较少。

1.阳山荣康王(追谥惠王)墓

该墓位置文献无载,但文物普查发现了其踪迹。

该墓位于谷城县茨河镇前庄村牌坊湾自然村后山,处一向东敞开的箕形山冲内,主墓所在的山脊象一条卧伏的长龙,北侧之清水、浑水两堰静伏于龙之下,南面一小堰承接龙尾。

墓坐西朝东,茔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山冲口较窄,原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湾因此得名。牌坊上横匾双勾阴刻楷书“皇明襄惠王神道”,该匾现移至承恩寺内收藏。过牌坊就进入长约500米的神道,原有青砖铺地,现仅存残砖遗迹。神道西端为一小平台,应为月台,长方形,长约30米、宽约20米,高出神道约2米;再上又一级平台,为拜台,略成半圆形,直径约15米,高出月台地面约2米。月台、拜台外侧均用砖石混砌墙体。拜台上的山脊有墓冢,底径约50米、残高约6米。从多次被盗的盗洞可看出墓室为石室墓,暴露的条石叠砌石壁厚重坚固。

2.阳山恭和王(追谥襄恭王)墓

清乾隆《襄阳府志》卷四“山川”谷城县载:五朵山,县南九十里,阳山恭和追赠襄庄(应为恭)王墓皆在是山,因改名永安山,是山乃襄谷连界处。若是,则襄恭王墓应与襄宪王墓相距不远。但从1969年在南漳发现的《阳山恭和王次妃严氏圹志铭》正文看,此记载有误。

1969年,南漳县九集镇双泉村在挖战备洞时发现并毁坏两座墓葬,其位于一个小盆地的北部,背靠一低山,南连低平盆地,四周为连绵岗丘,地形较为闭塞。

两墓坐北朝南,东西相距约10米。现西墓中部仅见一个凹陷的大坑,从残存的封土堆看,底径约25米、残高约6米,内部情况不明;东墓封土堆底径约20米、残高约8米,门曾被打开并拆除一部分,仅剩墓室半部,长方形单室砖石墓,用石灰砌成,墓室残长5米、宽4米、顶高4米,东西壁用青石条砌成,石条厚0.4米,共8层,墓顶青砖起券,出土墓志一合。

墓志盖、体合扣,方形,边长0.6米、单体厚0.13米。志、盖以线刻龙纹饰边,盖铭阴刻篆书“阳山恭和王次妃严氏圹志铭”;志文阴刻楷书24行,满行33字,记述墓主人生平。从志文知,严氏为阳山恭和王朱见淓次妃,恭和王薨,其子朱祐楬立为荣康王,荣康王薨后,严氏孙厚熲袭封阳山王,厚熲八岁时因襄康王有疾代而理政。阳山恭和王朱见淓薨后,其与正妃周氏合葬于永泉山,严氏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卒后附葬朱见淓墓旁。由此可知,阳山恭和王朱见淓葬地原名永泉山,非永安山,与出土严氏墓志并列之西墓很可能就是阳山恭和王朱见淓与其正妃周氏的合葬墓,墓志也印证了明仁宗、襄宪王、襄定王和阳山恭和王的世系传承。

从出土阳山恭和王次妃严氏圹志的地点看,阳山恭和王的墓葬并非如清乾隆《襄阳府志》卷四所载在谷城五朵山,这一点订正了文献记载的错误,也给同条所记忠王墓祔葬靖王墓侧打上了问号。

3.宁乡庄献王墓

王墓在襄阳城西云岫山,云岫山位于襄城区卧龙镇云岫村,山名至今未变。

据调查,云岫山西南坡现存3座封土堆。

1座位于山南腰,底径约18米、残高约1米,早年被盗,墓中出土墓志一合,各边长0.595米、厚0.095米,盖篆书阴刻“宁乡王妃李氏圹志”,志体楷书阴刻,凡15行,满行15字,记述墓主生平。从墓志知,李氏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配为宁乡王妃,天顺二年(1558年)卒,年仅38岁,天顺三年(1559年)葬于云岫山。墓前原有六棱形供桌,桌面边长34.5厘米、厚24.5厘米,六面分别浅浮雕麒麟、鹿、海马、花草纹。

1座位于云岫山南麓,底径约40米、高约6米,中部有1个因盗墓挖空墓室后回填形成的大坑。据介绍,该墓前原有石供台,当地传说为襄王墓。现石供桌移至村部院内,平面六角形,桌面边长50厘米、厚20.5厘米,侧面浅浮雕绶带、花卉图案;村内散见部分墓前建筑所用的石构件。推测该墓为宁乡庄献王朱祁鐄墓。

1座位于山坡上,底径约2米、残高约1米。现地表散见少量墓砖,宽18厘米、厚8厘米,素面。墓主不明。

4.郧城温裕王墓

王墓在襄城区隆中街道办事处贾洲村四组陈家院子自然村东北侧,处千山西支脉西坡,1955年被挖开,1957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现地表可见3座封土堆,呈东南至西北排列,最东南的1座原有高大封土堆,墓被挖开时发现为一石室墓,当时将上部石条运走搭桥、建水库,下部及石门仍存,现顶部为一大坑,长满灌木。出土墓志一合,边长0.55米、各厚0.12米,四边有龙纹。志文记:“郧城温裕王讳载,号遵本子,襄宪王七世孙,太祖高皇帝九世孙,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八月廿一日生,天启三年(1623年)癸亥正月初八日端坐终于正寝,寿69岁。大明崇祯二年(1629年)岁在己巳十二月廿一日,孝长孙男刻石”。

另2座墓葬相距约5米,封土堆底径约8米、残高约1.5米,墓主不明。

(三)镇国将军墓

目前可以确定的仅有1座,即1957年调查发现的“明故镇国将军平川公墓”。

该墓位于襄城区隆中街道办事处贾洲村三组上陈家院子自然村东侧,处千山西一支脉西坡,坐东朝西,原封土堆呈椭圆形,长径约9米、短径约7米、高5米。1953年冬天被挖开,为“凸”形石室券顶墓,墓室长4.65 米、宽 3.85 米、最高 3.26 米,前有石门,高2.06米、厚0.19米,后部有两个棺座,各长2.55米、宽1.26米。墓内出土有玉、瓷器及墓志等。现仅存一对石门。从调查时的记录内容看,墓志方形,各边长0.57米、厚0.13米,四周有龙纹。盖铭为“明故镇国将军平川公墓志铭”,志文记墓主为“太祖高皇帝六世孙”,“生于弘治壬戌年(1502年)四月二十日,殁于嘉靖戊午年(1558年)十月十八日”,“长史东淅章季顿首。”由于记录不全,只可推测墓主或为镇宁恭靖王、或为阳山恭和王、或为枣阳僖顺王长子以外之一子,具体对应何人难以确定。

(四)可能为襄王家族的墓葬

除上述墓葬外,按方志所载,枣阳安穆王、僖顺王墓俱在襄阳城西寿安山,枣阳荣肃王墓在襄阳城西方城山,二山现无从考证。其他郡王墓和所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墓均不见记载,更难以定位。而文物普查仅发现了一些线索。

1.徐家长冲墓

该墓位于襄城区卧龙镇洪庙村石龙过江自然村一山包南坡,坐北朝南。墓葬封土底径约50米、残高约7米。21世纪初,该墓被盗挖,中间现形成一个大坑,可见石灰砌砖墙,封土内可见石灰,石质双墓门。墓南侧散见青石板,可能为铺地用。原墓门南侧有祭台和墓碑,祭台仅存少量构件,墓碑被迁走。

2.泉水垴墓群

墓群位于襄城区卧龙镇隆林村柏树咀自然村西北约500米。分布范围包括相邻的4座山头,其中北部一山因传说前部葬有“王坟”而名“王坟包”,坐北朝南。据介绍,该地原确有一高大封土堆,1978年原襄阳地区第三水泥厂挖耐火泥时将该墓挖开,挖开后发现为一长方形单室券顶石墓,前部设石门,后部有棺床,券顶上还垂有铁环,可见木棺板散乱腐朽,但室内已空无一物,估计很早以前该墓即已被盗,后存放开山的炸药,再后来石条被拆走铺桥,墓室已被填埋。

3.胥家冲墓

墓位于谷城县茨河镇石嘴子村胥家冲的两个山包上,因这里传说有王坟,也被当地俗称王坟冲。现存2座封土堆,一大一小,相距约80米,东西分布,之间有王家沟冲地及长椭圆形堰塘相隔。整体坐北向南,北依山岗,南有姚河支流自西向东流过。大冢位于东侧,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30米,冢子东部为胥家沟冲地。小冢子位于西侧,有盗洞,据曾进入小王坟盗洞的村民介绍,墓内为青砖错缝叠砌、直壁至上部发券成拱顶,长约7~8米。

4.高桥墓

墓位于谷城县茨河镇石嘴子村窑沟山包上,南有姚河支流自西向东流过。其坐北朝南,凿山为陵,底径约200米、高约65米。山脚台坎发现较多泥质灰陶大布瓦及残砖,可能为地上建筑遗迹。近年来该墓多次被盗。墓冢南侧为平地,山脚处可见大半圈隆起如围墙的残迹,据调查,20世纪70年代时其上垒砌一周石墙,正东有石门,门前铺设石条台阶至坡前长河边。

5.古林坪墓

墓位于南漳县九集镇古林坪村遇事湾东约200米的山岗上,西北与襄庄王墓仅一岭之隔。墓坐北朝南,封土依山而堆,呈半圆形,底径约50米、高约20米。1991年被盗时发现墓室为条石叠砌、起券,被发现后回填加固。

6.井沟墓

墓位于南漳县九集镇古林坪村井沟自然村东。墓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它由一道宽1米的“U”形石基砖垣从山顶围至坡脚,砖垣早已拆毁不存,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60米。垣内由下至上分为五层阶梯状台面。最前一层为越台,长方形,外沿崩塌,高出沟沿约6米,东西长约60米、现存最宽处8米;二层高出越台3米,长52米、宽6米,台基处残存数块长1米、宽0.6米、厚0.3米左右的长条形青石,“一”字排列;三、四层台逐步抬高2~3米,其上建有祭祀建筑,从残留的建筑基础印痕测定,三层台建筑平面为“凸”字形,前部突出部分面阔10米、纵深13米,后部面阔19米、纵深9米;四层台建筑平面近呈方形,面阔14米、纵深13米。顶层台上为墓冢,中部堆筑圆形封土,封土底径12米、残高约3米,顶部已塌陷。据村民介绍,20世纪70年代初修桥拦坝时,将墓地石材、青砖几乎拆毁殆尽。现底面散置的残砖碎瓦等遗物随处可见,且在附近的河旁村边仍可见到较多的青石条和少量素面青筒瓦。

7.绵羊山墓

该墓位于南漳县九集镇古林坪村绵羊山半腰,坐东朝西,面对王坟洼冲。据介绍,1964年改土造田时曾将墓室打开,可见石砌墓壁、券顶,面积20多平方米,墓冢前原立有2米多高的石碑。石碑前残存长100余米、高4米左右的台基。王坟洼村内散见较多石条、柱础及狮头石门等。

这些调查发现的墓葬从茔地布局、墓葬规模和形制等分析,可能与襄藩王家族有关,其中或许有部分襄郡王的墓葬,当然墓主也不排除王妃、郡主等或明代其他官员的可能。要弄清这些问题,只有依靠考古发掘了。

(未完待续)

[1] 白 颖.襄阳明代王府建筑初探[J].华中建筑,2008(4):27-31.

[2] 襄樊市考古队.明襄阳王墓调查[J].江汉考古,1999(4):93-96.

[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昌龙泉山明楚昭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3(2):4-18.

猜你喜欢

阳山襄阳
The First Lesson of School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写好中国字
写好中国字
写好中国字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写好中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