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
2012-08-15王巧俐
王巧俐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被誉为“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1]3。布卢姆在《西方正典》中这样评价狄金森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除了莎士比亚之外,狄金森比自但丁以来的其他任何西方诗人更具认识上的原创性。”[2]195虽然西方对狄金森的研究如火如荼,狄金森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却经过了一个漫长且遭受冷遇的过程。本文拟将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90年代以及新千年以来的10年。
一
很多研究者认为,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如张子清就认为,狄金森与惠特曼在美国文坛齐名,但比起惠特曼,狄金森迟到了差不多70年。[3]3近年来,国内也有论者指出,狄金森的诗歌首次翻译到中国,很可能是在1949年。1949年出版并由袁水拍翻译的《现代美国诗歌》收录了5首狄金森的诗歌,并且对狄金森做了简要介绍。[4]243此后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对狄金森进行更多的翻译介绍,直到1978年董衡巽等编著的中国第一本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简史》,狄金森才算正式进入大陆学界的视野。
从8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正式将狄金森纳入了翻译和研究视野,从此以后,狄金森开始了在中国的旅途。这一时期,除了期刊上有对狄金森诗歌的零星翻译外,还出现了狄金森诗歌译著。1981年,《诗刊》刊登了江枫译的5首狄金森诗歌,首次确定了“艾米莉·狄金森”这个影响最大的译名。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江枫翻译的《狄金森诗选》,此后四年内进行了两次重印。江枫的译本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文字上,都比较接近狄金森原文,较好地呈现了狄金森诗歌简洁明快的诗风。1986年,四川文艺出版社也出版了张芸翻译的《狄金森诗钞》。
对于狄金森的研究,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一个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关注狄金森的学者寥寥可数,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其人其诗的整体把握上,只有10来篇论文,其中值得关注的有几篇,如赵毅衡的《爱米丽·迪金森作品的现代派诗人特征》(《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黄修齐《试评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3期),赵萝蕤的《一个处于白热状态的灵魂》(《读书》,1988年第8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史也对狄金森做了一定程度的介绍。1978年我国第一本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简史》中简单介绍了狄金森的生平和创作,王佐良对该文学史的评价是:“本书的作者们是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文学现象的,因此一贯着重美国文学里的进步传统……同时,他们对有影响的其他作家(例如亨利·詹姆斯和艾米莉·狄更生)也不是一笔抹杀,而是在介绍之中予以批判,并且不是三言两语就打发过去,而是给了一定的篇幅。”[5]茅于美的《中西诗歌比较研究》(1987)其中一章《遁世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及其他》,阐述了狄金森的生平,分析了狄金森遁世思想的社会根源和特性,将狄金森的写作题材分为遁世、爱情、大自然,文章还将狄金森与其他两位女诗人进行比较,并涉及了狄金森诗歌与中国古诗的相似性。这篇狄金森研究的文章中的观点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常常为学者们引用。
二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狄金森翻译和研究开始朝着全面展开的趋势发展。狄金森诗歌的翻译在90年代取得了重大成果,出现了更多译本,研究论文数量骤增,研究方法和阐释视角多样化。
就翻译来看,出现了多个译本,分别是关天梋翻译的《青春诗篇》(1992),吴钧陶、吴起仞翻译的《狄更生诗选》(1996)、木宇翻译的《最后的收获——艾米莉·狄金森诗选》(1996)以及孙亮翻译的《水草与珍珠:埃米莉·狄金森诗选》(1999)。199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江枫翻译的《狄金森诗选》英汉对照本,1997年,江枫翻译的《狄金森名诗精选》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年,花城出版社还出版了李恒春翻译的《艾米莉·狄金森传》。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其中有专章介绍狄金森。
从这一阶段起,狄金森论文数量大增,并呈不断上升趋势。这十年间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狄金森研究论文达到了四十余篇,相当于80年代的四倍,并且研究视角不再局限于对狄金森的整体介绍,而是从各个方面进行解读,包括狄金森诗歌的现代主义特点研究、比较研究、主题研究、影响源研究、译介研究等等,大大拓展了研究视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对狄金森研究做出了不懈努力,有突出的表现。如刘守兰,她的《狄金森诗歌的影响源探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以狄金森诗歌的语言、结构、风格等因素为线索,结合其传记,全面探索了狄金森的诗歌创作影响源。刘守兰认为,狄金森的诗歌语言与《圣经》不乏相似之处,在风格上与17世纪的作家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不规则的韵律和意象同19世纪新英格兰赞美诗作家伊萨克·沃兹十分接近。刘守兰的另外一篇论文《狄金森诗歌的语言特点》(《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研究了狄金森诗歌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如省略、并列结构、一语双用、由繁到简的用词,并进行了分析,从而探索狄金森的创作规律。此后她的专著《狄金森研究》(2006)是迄今为止国内最权威最全面介绍狄金森其人其诗的专著。在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学者是董洪川,在90年代,他发表了一系列狄金森研究论文:《心灵的轨迹精妙的诗章——艾米莉·狄金森信札研究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语言艺术》(《福建外语》,1994年第1期),《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蕴含在痛苦、奇想中的真情──论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艾米莉·狄金森与美国现代派诗歌》(《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这些论文从各方面对狄金森创作进行了考察,并且首次对狄金森的书信进行了研究。
在这十年内,值得注意的论文还有洪振国的《艾米莉·狄金森——现代主义的先驱》(《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该文从狄金森的诗学观、思想及艺术等方面分析了她的艺术特色。文章指出,狄金森虽然没有系统阐释她的诗学理论,但她的诗学观却大量散见于书信及诗歌中,她主张诗要传播真理,她关注细小平凡的事物,用一个意象表达一个思想,为后来的意象派及其他现代主义诗人所效仿。黄修齐的《狄金森诗歌的现代感及死亡主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则从现代人的异化这个角度来考察狄金森诗歌的现代感,他考察了狄金森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对自由的向往、把希望寄托在死亡这几个层面,并关注到狄金森诗歌形式上的现代感,如短词、破折号、突破传统韵律,以及奇特的意象等。
在比较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扩大了平行比较的范围,除了将狄金森与李清照比较外,还将她与席慕容、冰心、惠特曼、艾米莉·勃朗特等人进了比较研究。如张婧的《如歌的行板——狄金森与席慕容诗歌的比较》(《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李嘉娜的《狄金森与冰心比较论》(《福建文坛》,1999年第4期)。查明建的论文Emily Bronte and Emily Dickinson:A Comparative Study(《池州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阐释了两位隐居女作家创作的相似性,指出其创作正好契合了中国文论中的“诗可以怨”、“诗穷而后工”以及王国维关于“主观之诗人”等论述。
在主题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对狄金森的爱情诗、死亡诗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相关的论文有刘文哲、刘立辉的《文本、死亡、自我——艾米莉·迪金森死亡诗歌结构形式解读》(《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董洪川的《蕴含在痛苦、奇想中的真情──论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等。董洪川指出,狄金森以诗人的敏感对爱情进行冷静的哲学思考,并把这种思考以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在诗歌中表现出来,使得她的爱情诗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已经出现了狄金森译介研究。第一篇全面介绍狄金森翻译情况的论文是张跃军的《艾米莉·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中国翻译》,1998年第6期)。该文对狄金森诗歌的译介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对一首诗的不同译文进行了比较。
三
历史进入新千年,狄金森诗歌的翻译和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1.狄金森诗歌翻译数量的大幅度增大;2.研究论文大幅度增加,研究质量提高,并出现了一大批硕博士论文;3.文学史上对狄金森研究有较大突破;4.出现了狄金森专题研究著作。
新千年以来的十来年,已出版的狄金森诗歌选译本有:王晋华的《狄更生诗歌精选》(2000),蒲隆的《我们无法猜出的谜》(2001),江枫的《狄金森诗选》(2004),马永波的《为美而死》(2005),江枫的《暴风雨夜,暴风雨夜:狄金森诗歌精粹》(2008),蒲隆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与书信选集》(2010)和《狄金森诗选》(2010),周建新的《艾米莉·狄金森诗选》(2011)。值得一提的是,蒲隆在1994至1995年间,被选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从事狄金森研究,回国后经过八年努力译完《狄金森全集》,由于市场原因,没有出版全集。[6]233201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蒲隆译《狄金森诗选》,就是从全集中参考国外各种权威全本选出的一个相当周全的选本,共选诗600多首,分为7大类,是迄今为止国内狄金森诗歌最权威的译本。
这十来年间,有近三百篇期刊论文面世,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超过了以往,广泛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理论,将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生态批评等理论介入诗歌评析,研究视角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狄金森的创作心理、狄金森的诗歌主题研究、对狄金森译介和研究情况的评述等。
对于狄金森的创作心理,研究者们多采用心理分析、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她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创作过程进行审视。孙立恒的《虐恋之花——艾米莉·狄金森精神分析初探》(《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分析了狄金森的虐恋情结,指出导致其虐恋情结的主要原因是恋父欲望的负罪感,对爱的极端渴求以及孤独和恐惧等。刘保安的《痛苦·矛盾·重压——狄金森心理探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借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她的一生充满了痛苦、矛盾和压力,她的诗歌再现了她的心理历程。王金娥的论文《生存与孤独——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从狄金森在信仰上的孤独和在父权制社会所遭遇的身份焦虑入手,考察了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李玲、黄明的《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艾米莉·狄金森》(《求索》,2005年第8期)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狄金森的宗教诗和爱情诗创作进行了分析。
对于狄金森的诗歌主题研究,研究者们对其宗教观和自然观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顾晓辉的论文《上帝与诗人——试论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宗教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对狄金森诗歌中的宗教内涵进行分析,文章认为,狄金森对上帝的质疑与依赖彼此共存,相互交织,在长期的思索与追寻后,狄金森抛弃了世俗的上帝信仰,从自身的认识来感知上帝,构建起一套自己的神学体系。这类文章还有史迹的《试论狄金森书写上帝的理性与宗教情结》(《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周平的《爱米莉·狄金森宗教审美意识中的边缘性》(《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汪艾文《狄金森诗歌中的圣餐意象解读》(《宁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等。
最近几年,有十来篇论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狄金森诗歌进行了解读,论者们多从狄金森热爱、亲近自然、反人类中心主义、平等对待自然万物等角度来进行分析。如张冬梅的《试析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中的生态伦理意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从诗人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以及平等对待自然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狄金森自然诗歌中的生态伦理意蕴。刘朝晖的《生态批评之光下的艾米莉·狄金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挖掘了狄金森诗中万物平等、反人类中心主义、诗意地栖居等生态伦理思想。
这一时期随着狄金森研究的深入,对狄金森诗歌翻译的评论文章和研究综述论文大大增多。周建新近十年来共发表狄金森研究论文十余篇,其中有八篇是关于狄金森的翻译和研究综述,他考察了不同译本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狄金森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和特点。此外,刘保安对近五年来的国内狄金森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国内研究现状的不足,如研究的重复性、研究范围还有些狭窄等。[7]康燕彬的《狄金森在中国的诗名显晦》(《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0期)从中国本土的意识形态、文化气候入手,考察了狄金森翻译的面貌,读者对她的接受以及她在中国的文学声誉的显晦。她的另一篇文章《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与本土化形象建构》从接受层面关注到了狄金森的本土化过程,从闺怨与道家两种极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形象考察狄金森在中国的接受。刘晓辉的《百年狄金森研究管窥》(《国外文学》,2007年第1期)以时间为脉络,梳理并分析了狄金森经典地位的形成,以及最近二十多年的文艺批评理论的繁荣与发展在狄金森学术中的具体体现。他的另一篇对狄金森书信研究的文章是这十来年对狄金森的书信研究最深入的一篇文章,他认为,狄金森的书信话语具有对话性和开放性。[8]
除了期刊论文外,2000年至今涌现出了一批以狄金森为主题的学位论文,从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硕士论文就有72篇,另外有四篇博士论文,分别是:河南大学周建新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文体的言说》(2004)、南京大学岳凤梅的《渴望名誉和坚持无名》(2005)、上海外国语大学金文宁的《以自我否定形式成就自我——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创作论》(2010)、山东大学王金娥的《孤寂的风景: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2011)。其中周建新博士的论文在2006年以《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文体特征研究》为题作为专著出版,2009年岳凤梅的论文以《艾米莉·迪金森的欲望——拉康式解读》为题出版。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专著,一些文学论文集中也收录了狄金森研究的论文,国内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研究著作。2000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誉公教授的研究专著《埃米莉·迪金森诗歌的分类和声韵研究》,这是国内第一本狄金森研究专著,该书主要按照狄金森诗歌的主题进行分类解读。刘守兰的《狄金森研究》(2006)从狄金森的生平、师承、风格、主题、书信、批评等方面对狄金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是迄今为止国内对狄金森研究和介绍最全面的一本著作。
文学史中对狄金森的评论最有价值的是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第2卷)(2002),里面“迪金森的诗歌创作与成就”一节包括对美国狄金森研究情况的详细介绍,提出了许多前所未闻的观点,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文学史上对狄金森最权威的评述。在这段时间内,许多文学研究论文集和文学研究专著都收录了狄金森研究的文章,如郭继德主编的《美国文学研究第2辑》(2004)以及《美国文学研究第4辑》(2008)等。
除了本国研究者撰写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国内还引进了西方两部重要的狄金森研究专著,分别是2004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温迪·马丁编的《艾米莉·狄金森》,该书收录了11位国际著名狄金森研究专家的论文,从各个侧面对狄金森进行论述,显示了新千年狄金森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学术发展动向;2008年上外又出版了马丁教授的专著《艾米莉·狄金森》,这本著作融合了当前国外学者有关狄金森评论的许多重要观点,代表了国际学界目前狄金森研究的主导方向。另外还有一本西方经典著作,即2005年译文出版社推出的江宁康译的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书中一节《艾米莉·狄金森:空白、欣喜、暗者》详细论述了狄金森的诗歌艺术特点。201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的《剑桥美国文学史》(第4卷)其中一节《艾米莉·狄金森:想像的威力》详细论述了狄金森复杂的文化身份和写作立场。
回顾狄金森进入中国的历程,几十年来,成绩是明显巨大的,但比起国外的研究,国内才算起步阶段。鉴于狄金森诗歌的译文在国内有限,狄金森诗歌因其语言的晦涩,译文也不一定能反映其全貌,而能顺利阅读原文的研究者只有一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研究者的研究。此外,对狄金森书信的研究现在还很少,这跟翻译不无关系。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者还更多地步西方后尘,虽然研究文章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研究视野狭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更多地译介狄金森的作品,尤其是书信,推动狄金森全集的出版,还要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同时更应该加强自主研究,力求以中国人的视角,从中国的民族文化出发,对狄金森及其作品进行多元化解读,使国内的狄金森研究更上一层楼,呈现出更加欣欣向荣的景象。
[1] 狄金森.狄金森诗选[M].江枫,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朱刚.新编美国文学史:第2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子清.不趋时媚俗的诗歌革新者[M]//郭继德.美国文学研究:第3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4] 康燕彬.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与本土化形象建构[J].中国比较文学,2010(4).
[5] 王佐良.中国第一本美国文学史——评《美国文学简史》:上册[J].新华月报文摘版,1979(12).
[6] 蒲隆.译者附记[M]//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与书信选集.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7] 刘保安.近五年来国内的狄金森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8] 刘晓辉.文体越界与意义空白: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书信[J].外国文学评论,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