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族属探讨

2012-08-15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石棺大渡河岷江

周 正

(阿坝师专 宣传统战部,四川 汶川 623002)

一、概况

岷江上游是指发源于松潘弓杠岭和理县鹧鸪山的黑水河和杂谷脑河,经汶川县城河流,称岷江,一般认为都江堰以上的岷江流域称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在明代晚期以前(徐霞客经过调查,认为金沙江流域才是长江上游)一直被称为“江源”,被认为是长江的源头。岷江上游地区孕育了 “江源文明。”考古发现,在茂县的营盘山,汶川的姜维城,汶川的窝尔等地,发掘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

石棺葬,顾名思义,就是以石棺为葬具的墓葬,其构造是在长方形土坑内用若干石块或石板、砾石筑壁,石板或石条盖顶,形状略如棺,一般不再使用其它葬具,直接置尸于石棺中。因不少石棺的材料是一种板岩,故又被称为板岩葬。这种墓葬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有广泛分布。特别是1927年美国传教士陶然士在汶川的克枯、理县薛城、通化等地收集了一批石棺葬出土文物,1938年冯汉骥教授[1]在汶川萝卜寨清理石棺葬以来,凌纯声先生等在理县佳山清理了10余座石棺葬墓,[2]在从松潘县南部的镇江关至汶川县的三江乡到都江堰的灌口镇,从黑水县晴朗乡理县朴头乡到茂县土门乡至北川县,在这个岷江上游地区,也就是现代意义的羌族地区,均有大量的石棺葬遗存。其中石棺葬最多的为理县佳山寨和茂县的营盘山地区,石棺葬数量数以千计。在杂谷脑河流域,从理县的甘堡(现为嘉绒藏寨)到汶川克枯,沿途均有大量的石棺葬遗存。其中理县佳山寨墓地石棺葬总数在4000座以上。墓葬类型主要有石板棺墓、积石冢石棺墓、砌石石棺墓、崖洞碉房墓、崖墓、石椁独木棺墓、大石墓、砖石墓等。

二、石棺葬族属问题研讨的意义

(一)考古学意义

说远一点,人类一直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活的问题,一个是怎么活的问题。本质问题是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是什么的问题。直到现在,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罗素、到马克思等,都给出了答案,但是这些答案还是不能令所有人满意。答案不尽人意,但是,研究的方法总是有的。迄今为止,人类给出了两个解决人是什么问题的途径,一个是类比的途径,把个体的人和集体的人放在一起类比,从个体的人的发展历程类比集体的人的发展历程。这种方法有不科学的地方。另一个是考古的途径。从现存典籍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用考古的遗存来进行佐证。从逻辑的角度讲,这是比较科学的研讨方法。石棺葬问题属于考古发掘方面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争论较多的蜀人的祖先问题,可以解释羌人的历史来源问题,可以一定程度解决羌族的历史认识问题。

(二)可以佐证羌族和氐族迁徙的历史情况

石棺葬的地域分布极为广泛,但是,以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延续时间最长,空间分布最为密集,古代文明程度最高,文化面貌最为复杂,对周临其他地区古代文化影响最大。[3]可是,族群内部的认同感和社会的了解程度却很低,有必要继续探讨和梳理石棺葬文化。可能的问题是,在岷江所在的乐山、宜宾地区,在附近的大渡河流域的雅安和甘孜等地区,青衣江上游、雅砻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均有石棺葬遗存。岷江上游地区的石棺葬,较早出现于典籍中。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蜀侯蚕丛,…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4]其“修建年代序列基本连贯而清晰。早者为春秋,晚者可达西汉末年。”[5]宝兴陈东石棺葬用石板、石块、砾石等砌墓坑四壁,用砖或石块铺底,所用砖为东汉的花纹砖,这类石棺葬应出现在东汉时期。“岷江上游至宋元明时期仍修筑有石棺葬”[6],在岷江中下游地区的乐山和宜宾等地和雅安的宝兴和大渡河流域等地所发现的石棺葬,其出现的年代大致在西汉晚期和东汉时期。其年代均要晚于岷江上游的石棺葬。其内部结构,跟岷江上游石棺葬的风格有较大的相似性。这其中,可能印证一个问题,岷江上游的古老民族,有向大渡河流域和岷江下游迁移的过程。无独有偶,在岷江上游发现许多 “羌碉”,在古代典籍中称邛笼。《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冉駹人“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7]冉駹音近尔玛,羌人自称为尔玛。一般认为冉駹为现羌人祖先。可见这种碉出现的时间至少应在东汉以前。在大渡河流域等地,仍发现许多碉,只是其出现的年代均要晚于岷江上游羌碉出现的年代。这两者叠加一起,似可证明古羌人或氐人迁徙的路径问题。

三、岷江上游石棺葬族属问题的争论

关于岷江上游地区石棺葬的族属,至今仍无定论。有认为与羌系民族有关。[8]有认为与氐系民族有关。[9]有认为与冉駹夷有关。[10]笔者于2003年7月到汶川县克枯乡调查,发现克枯有23座石棺葬,形制类似川中地区的窖坑。主要是在崖壁刻凿一洞,深至3米,高近1.5米,宽1米左右。2007年4月,笔者至理县甘堡村调查,发现村右路边的石崖上,也有一石棺葬洞,面积略大于克枯石棺葬墓。2006年4月,笔者至乐山大佛旁的乌尤寺调查石棺葬墓,其形制也大体同于克枯石棺墓。

笔者问及克枯羌族民众,他们称石棺葬为“戈基戈布”,“戈布”等,笔者问时任汶川县文体局副局长理县佳山人杨国庆先生 (现任汶川县文联主席),他称祖辈一直称这种石棺葬为 “窑人洞”,“矮子坟”。2012年2月23日,《武汉晚报》发表一篇文章《武当山现数排疑似“寄死窑”供年长者自生自灭》。[11]网络上跟帖中出现了很多质疑,认为这种“寄死窑”是不存在的,其实在远隔武当山千里之外的岷江上游周围地区,历来就有这种“窑人”洞的说法,这种“窑人”,身子很矮,不及三尺高,长有尾巴,知道自己生病将死,就钻进这种“窑人”洞,不吃不喝,直至死亡。汶川周围地区的羌族,矮化“窑人”,对“窑人”没有族群认同感。不认同这种石棺葬是其祖先的坟墓。因为羌族史诗《羌戈大战》,主要记述了羌族人迁移至现今岷江上游地区,与当地土著戈基人发生争战的故事。羌人在天神穆比塔的帮助下,利用白石作武器打败戈基人。羌人把戈基人塑造成不敬奉神灵、自私、狡黠的人群。由此可见,羌人也不认同与戈基人为同一部族。

考察现羌族的葬制,主要有三种:火葬、土葬、岩葬。火葬占主要地位。[12]羌人死后,丧家遣人到舅家报丧,亲属们闻讯,带香、蜡、纸钱、咂酒、羊等物吊丧。死者家属请释比许(或称阿巴许)作法事,亲友依次向死者遗体敬礼告别,殓尸入棺,棺内放小刀、咂酒、五谷、纸钱、停尸于厩内,鸣炮,唱丧歌。

羌人多行火葬,通常一姓人或一寨人共用一火坟。由年轻人将尸体抬于火坟处,舅家砍来木板,寨子里各户送柴一捆,浇上清油,用纸钱点火焚烧。直至尸体烧完为止。先秦文献载羌族崇尚火葬。《太平御览·四夷部》引《庄子》“羌人死,燔而扬其灰。”[13]《吕氏春秋·义赏篇》“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而不焚也。”[14]羌族地区的火葬制度一直保持到清代,实行土葬,是在清雍正帝改土归流前后,仿汉制而为。直至现在,羌寨原有的公共火葬地亦大都存在。2007年,笔者至汶川县雁门通山寨调查,亦发现通山寨还保留有公共火葬地。

土葬则与汉地葬制基本一致。一般只有婴儿死后实行岩葬。从历史和现实来看,现今羌族的祖先应是以火葬为主,而只有“凶死”的婴儿才实行岩葬。从调查的情况看,羌族人认为现今遗存的岷江上游石棺葬不是其祖先的坟墓。这些石棺葬一般成片安葬,从墓葬的大小和形制来看,更不应是婴儿坟茔。由此基本可以认定,这些石棺葬不应是羌族祖先坟墓。

从羌族称这些石棺葬为 “矮子坟”、“戈基戈布”的情况看,结合羌族叙事长诗《羌戈大战》分析,这些石棺葬可能更应属于戈基人的坟墓。

现今并未有一支民族叫戈基。“羌戈大战”的戈基人和羌人称“戈基戈布”中的戈基人哪里去了呢?

四、戈基人可能迁徙到了大渡河流域等地

现今大小金川、马尔康的大渡河流域及岷江下游等地,存有大量的石棺葬,其出现的年代主要集中在西汉后期以后。而在西汉后期,岷江上游的石棺葬式却渐趋减少。1980年马尔康草登乡发现十余件青铜臂钏,出现的时代在西汉以后,其形制、风格、与岷江上游西汉石棺葬如出一辙。1983年,在马尔康发现一墓,墓中陶器均残,其中一件复原为一侈唇敞口鼓腹平底单耳杯,形制也与岷江上游西汉石棺葬中所出杯具同。在马尔康、大小金川等地均发现大量石棺葬,如在金川沙尔乡丹扎木村所发现的石棺葬,出土了西汉晚期的五铢钱,在郭尔乡发现的石棺葬内,出现了菱形口双耳罐,圆口广肩鼓腹平底罐。在金川等地所发现的大量石棺葬,其出现的年代均在西汉后期直至明清时期。

可见大渡河流域的石棺葬式,继承了岷江上游石棺葬的风格。联系岷江上游现羌族不认同这些石棺葬为自己祖先坟墓的现实,结合现羌族基本不采用石棺葬的实际,结合《羌戈大战》等史诗,可以初步肯定岷江上游原来居住的先民应是戈基人。戈基人在征战中逐渐迁徙到大渡河流域等地。大渡河流域的古老居民,继承了祖先的葬式。

但由于大渡河流域中上游一直处在后来兴起的吐蕃政权和中原政权的夹峙当中,吐蕃政权和中原政权在现今大渡河流域的统治,往往是此消彼长。大渡河流域地区的先民,一定会受到几种文化的影响。如后来的乾隆王打金川事件,在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在金川地区实行了屯兵制度,这种制度在客观上让汉和当地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流,形成了融合现象。随着明朝后期以后,在现在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政权逐渐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在大小金川,此事件以后,受它文化影响,葬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所以,在大渡河流域所发现的石棺葬等,与岷江上游所发现的石棺葬,有大体相同、局部有异的情况。

在大渡河流域,也发现了大量的碉群。其出现的年代,要晚于岷江上游碉出现的年代。其形制也有别于岷江上游的碉。岷江上游地区出现的碉群,现存年代久远的汶川布瓦黄泥羌碉有代表性,基座四方形,高达十余丈,上小下粗。理县桃坪羌寨的碉,只是材料用了石头,其它形制跟汶川布瓦黄泥羌碉一致。在甘孜丹巴等地发现的碉,多为多边形基座。这种碉在大渡河流域和羌族生活的岷江上游地区都极为普遍。不能说碉只是羌文化符号,它也带有其它民族文化符号的特征。可能的情况是,古羌人从戈基人那里学会了使用碉作防御性的工事。故而有碉存在于岷江上游的羌族地区和现大渡河流域的情况。

可是,石棺葬出现的情况还不完全一样,石棺葬在岷江上游虽然一直存在,出现的年代却很久远,现今羌族不认同这是其祖先的坟墓。而在现今大渡河流域,发现了大量的石棺葬式,其形制趋同于岷江上游石棺葬式。现今的羌族,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河湟地区迁移而来。在迁移的过程中,与原著民戈基人发生了争战,戈基人可能继续迁移至现大渡河流域区,而把葬式也带入了这些地区。

另,据笔者于2012年3月至邛崃等地调查,在岷江中下游及其它六江流域等地,发现了部分石棺葬,出现的时间大致集中在两汉以后。亦发现有大量的砖室墓,估计是受石棺葬影响而结合当地特点形成的一种葬式。岷江上游地区石棺葬出现的时间早,葬式集中,代表的文化状态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行这种葬式的民族,可能在迁移的过程中,亦把此葬式带入了大渡河流域,或岷江下游等地。

五、戈基人可能为氐人一支的后裔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15]这是史料中第一次提及氐族。学者普遍认为,现今居于四川九寨沟一带的白马藏族,为氐族的后裔。而笔者认为,戈基人也可能为氐族的后裔。

氐族,历史以往,大抵生活在现川陕甘交界地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灭氐王,置武都郡,为氐地开设郡县之始。武都属县多称“道”,而陇西郡也有氐道,广汉郡有刚氐道、甸氐道、蜀郡有湔氐道等。现今的汶川、绵池等地都是在此时纳入中原版图的。秦汉时期,“有蛮夷曰道”,可见今甘、川、陕三省交边地区的渭水及汉水上游、白龙江流域、涪江与岷江上游都是氐人最初的聚居区。他们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选择石棺葬式。

氐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在《魏略·西戎传》中有较详尽的记载。大体说来,氐人在汉代就过着农耕生活,他们“能织布,善种田,畜养豕、牛、马、驴、骡”,“种桑、麻,出绸、绢、布、漆、蜡、椒等”[16]其住居“无贵贱,皆板屋土墙”[17]《说文·系部》载:“絣,氐人殊缕布也”;“纰,氐人也”。[18]可见氐人已有较进步的农业和手工业。氐人有自己的语言,但“多知中国语”,“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婚姻备六礼”,“嫁娶有似于羌”。“其妇人嫁时着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19]。显然受汉文化影响很深。婚姻礼俗方面又兼受汉、羌二族的影响。这种状况是由于氐人与羌人邻居杂处,“与中国错居故也”。[20]说明氐族是普遍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现今的大渡河流域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跟史料中提及的氐族的生活习俗,还基本相仿。

秦汉以后,尤其是东晋“五胡乱华”后,北方的羌民族大量南迁。口耳相传的羌族史诗 《羌戈大战》、《赤基葛布》记录了他们在南迁的时候与原来生活在此地的民族发生了争战。

其它史籍并未记载一个叫戈基的民族。从当时岷江上游主要聚居的民族是氐族来看,这个氐族可能就是戈基。那么行石棺葬的民族就应该是氐族了。他们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住碉房,修碉楼,用作防御工事,保护安居乐业的生活局面。人死后实行普遍石棺葬式就顺理成章了。丧葬中仿照生活中程式,修一类似住居的“碉”式墓葬,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可能的情况是,过着定居生活的民族,选择了石棺葬式。过去一直过着游牧生活的羌族,在定居以前,选择火葬的方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氐族其来源主要有两种意见:一说氐、羌同源而异派;另一说氐、羌虽自古关系密切,然而从来都是两个不同的民族。目前以持第一种意见者居多。这种意见认为,殷代和西周,氐族还未从羌族中分化出来。甲骨文中虽有“氐”一词,但作征发之意,而并不作族称。春秋、战国时,开始以氐作为族称,但仍多以“氐羌”并提。可见氐族虽已出现,但与羌族的关系仍极密切。羌因为自然和战争的原因,南迁入岷江上游以后,才定居下来,葬式却继承了传统,没有太多借鉴戈基人的葬式。这样,就解释了羌人至今为止,认为石棺葬为“戈基戈布”,不认同石棺葬是其祖先的坟墓这个问题。

“氐,同低。”[21]氐族,就是住在低地的一个民族。综合石棺葬总体处在低地,氐与羌有不同葬俗等情况,可基本判断,石棺葬,应属氐族坟墓。

五、结语

考察历史典籍,记载有氐人在两汉时期生活在岷江上游等地,在魏晋以后,氐族逐渐从历史典籍中消失的历史,考量羌人恰恰是在这一时期普遍迁入岷江的历史,而此地的石棺葬恰恰在此后逐渐消失,而又恰恰是在这一时期,在大渡河流域等地较为普遍地出现石棺葬式。结合羌族史诗 《木吉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知道羌族是在迁入岷江上游河谷以后逐渐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羌族人不认同这些石棺葬为自己祖先的坟墓,羌族人现今也普遍不实行石棺葬的现实,可以作一个初步的结论,岷江上游的石棺葬应该是戈基人的坟墓。戈基人可能是氐人的一支。

[1]冯汉骥.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N].工商导报,1951-05-21

[2]凌曼立.四川理县家山寨史前拾遗[J].考古人类学学刊,(21-22)

[3]徐学书.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综述·江源岷山文明探索[M].四川马尔康:草地出版社,2006

[4]邓少琴.巴蜀史稿之三《蜀史之部.蜀之部族》[M].重庆:重庆地方史资料组,1986

[5]霍巍,黄伟.四川丧葬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6]高维刚.茂汶羌族自治县元、明时期的石棺葬[J].四川文物,1985,(3)

[7]王文光,翟国强.读《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札记[J].广西民族研究,2004,(4)

[8]赵殿增,高英明.四川阿坝州发现汉墓[J].文物,1976,(11)

[9]冉光荣.羌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10]童恩正.近年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战国秦汉时代的考古发现及其研究[J].考古学报,1980,(4)

[11]高道飞,石头.武当山现数排疑似“寄死窑”供年长者自生自灭[N].武汉晚报,2012-02-23

[12]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羌族调查材料[M].成都,1984

[13]拉格,王洲塔.卓仓藏族族源考述[J].中国藏学,2009,(3)

[14]朱晓琴.禁而不止的两宋火葬[J].陇东学院学报,2011,(5)

[15]司马迁.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M].台北:鼎文书局,1997

[16]李延寿.南史·夷貊传(卷七十九列传第六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7]柳向春.中华本《南齐书》校勘记失误举隅[J].古籍研究,2003,(2)

[1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9]陈寿.三国志.魏书注引《魏略.西戎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0]李延寿.南史.武兴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缩印本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2]耿少将.羌族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石棺大渡河岷江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岷江
Who Designed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2009~2019年大渡河上游暴雨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分析
岷江行(外一首)
水电样本:大渡河的智慧化应用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朝阳龙城区出土的辽代石棺——兼谈辽代朝阳地区佛教的发展
岷江同大渡河相会乐山
切尔诺贝利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