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核性脓胸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2-08-15唐珲
唐珲
结核性脓胸是指由于胸膜下干酪样病灶破裂或肺结核空洞,导致结核菌感染胸膜发生积脓的现象[1]。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上升,慢性结核性脓胸逐渐增多,成为胸外科最常见且最难治的疾病之一。笔者调查收集了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自3所三甲医院和2所二甲医院采用不同术式手术治疗的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56例的相关资料,其中亲自参与治疗管理18例,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11~73岁,手术治疗前患病史1~230个月。其中结核性全脓胸患者23例;包裹性脓胸患者28例;肺结核合并全脓胸患者1例;肺结核合并包裹性脓胸患者2例;其他2例。患者病变位于左侧胸腔者24例,位于右侧者32例。
1.2 治疗方法 56例患者均经过2个月以上的系统抗结核治疗,同时针对非特异性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所有患者均经过3次或以上胸腔穿刺,其中37例经过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方式: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40例;行胸腔病灶清除术1例;行胸廓成形术7例;行瘘修补术5例;行胸膜全肺切除手术3例。
2 结果
56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空洞消除,脓腔全部清除,肺内结核病灶稳定,瘘口闭合,肺功能呈现明显改善状态。
3 讨论
3.1 结核性脓胸临床特征 该疾病通常起病较为缓慢,同时伴有结核中毒症状,表现为盗汗、乏力、低热等。临床患者通常合并有肺结核病史,但此类患者又很难找到抗酸杆菌。该类患者多为局限性脓胸,一般位于脊柱旁、肋膈窦区域,经X线胸片进行照射,多显示为“D”字形阴影。通常造成结核性脓胸的原因是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急性渗出期,没有积极进行穿刺抽胸腔积液,导致胸膜腔积液包裹、局限、迁延,从而形成核性脓胸纤维包裹。
3.2 术前准备工作 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手术治疗前,必须紧密行正规抗结核治疗4周或以上,纠正患者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减轻患者结核中毒症状。
3.3 手术方法 结核性脓胸治疗原则是消灭残腔、清除感染源及保护肺功能。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3.3.1 胸膜剥脱术 当前医学界一致认为该方法是治疗慢性脓胸最为理想的根治性手术[2]。同时也是当前治疗结核性脓胸首选的方法。此次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其中2例患者因术后脏胸膜破损漏气,延长了引流时间,但56例患者均痊愈,所有患者平均留置引流管时间为6 d。采用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通常根据脓腔部位,取胸前外侧标准切口为最佳,以便充分显露术野,从而彻底有效地剥脱脏壁层的纤维板;手术过程中发现脏层纤维板粘连紧密且较薄,可将其以网状形态切开,以确保手术尽可能保护肺组织。如果手术中破坏了肺组织,且破损较为严重者,必须给予缝合修补。该手术方法可彻底清除增厚胸膜、脓腔,使肺得到复张,有效避免胸廓改形术造成的胸廓畸形,并有效改善肺功能。
3.3.2 胸廓成形术 该手术主要适应证:慢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肺内有活动的结核病灶、慢性脓胸剥脱术后存有较大残腔等。该手术通过肋骨的切除使胸壁塌陷,从而达到消灭残腔的目的。该手术要求切除肋骨必须超过脓腔边缘的1~2cm,除此之外,还应清除干酪、坏死及钙化的组织,切除增厚的纤维板,根据残腔具体情况可将肌瓣填充残腔和 (或)将肋骨分段填塞残腔,彻底消灭残腔,术后留置引流,并将胸带加压包扎3周或以上。
3.3.3 胸膜肺切除术 该手术主要适应证:合并同侧肺结核,毁损肺或病变严重,估计残存肺组织能够在术后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该手术方式要求可以处理到气管、支气管空间,并在气管、支气管瘘口重新闭合支气管残端。通过行胸膜肺叶切除或胸膜全肺切除术来达到治愈,该方法可有效切除患者病变组织,实现I期愈合的基本目的,有效避免患者胸廓改形术后带来的胸廓畸形或肌瓣填充胸腔等。
无论通过何种术式对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均应给予8个月以上正规抗结核的治疗及随诊,邵金凤[3]也均认为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显著。慢性结核性脓胸属于临床内科保守治疗难以治愈的疾病,因此一旦发展成慢性结核性脓胸,必须及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经证实外科手术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最有效的方法。
1 金哲.慢性结核性脓胸48例的手术治疗 [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22):2049.
2 杨金华.慢性结核性脓胸62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8):140-141.
3 邵金凤.慢性结核性脓胸外科治疗及27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