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苏州地区紫色蔬菜新品种引进及转化研究

2012-08-15李文富沈雪林

上海蔬菜 2012年2期
关键词:苏州地区紫色新品种

李文富 沈雪林

(江苏省苏州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 215011) (苏州市种子管理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饮食健康的追求,近年来,新颖且具有特色的蔬菜新品种层出不穷,其中蔬菜花青素逐步成为消费热点。目前,国内外许多单位开始选育花青素含量高的紫色小番茄、辣椒等作物,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注意力,价格也高于常规品种。但是,一些基层农业单位急功近利,没有经过科学试种就大量引进种植,在生产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以苏州地区紫色蔬菜生产为对象,分析了紫色蔬菜新品种引进及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产业发展的前途,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1 苏州地区紫色蔬菜生产面临的问题

1.1 生态适应性不强

许多紫色蔬菜从外省甚至外国引进,在未经过生态适应性鉴定之前,一些基层单位就开始大面积推广。由于气候原因,作物不能正常生长,造成产量很低或绝产。

1.2 品种良莠不齐

有些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于推广紫色蔬菜品种,将未经过品种改良的紫色蔬菜种质资源直接推向市场,导致蔬菜产量低、商品性差。

1.3 食用口感不适合

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消费习惯不同。尽管有些紫色蔬菜营养价值很高,但并不适合当地居民的口感。所以引种紫色蔬菜前,必须考虑本地区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1.4 品质缺乏数据支持

许多单位选育出紫色蔬菜新品种之后,并没有经过科学的测定,就大量引用他人数据,夸大功效。大部分紫色蔬菜品种营养元素含量只是模糊的描述,缺乏具体数据,容易误导消费者。

2 苏州地区发展紫色蔬菜产业的意义

紫色蔬菜是健康饮食的发展方向,前景广阔。苏州经济发达,又紧邻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蔬菜消费能力强,对品质、营养要求高。加快紫色高营养蔬菜品种的引进,科学测定营养数据,大力推广种植无公害、绿色食品,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更能促进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1 科技意义

21世纪,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的竞争力,良种是关键。谁拥有优良的品种,谁就能掌握农产品竞争主动权。引进适合我市市场和国际需求的紫色蔬菜优良品种,科学测定其营养元素含量,填补国内空白,不断创新栽培技术,使我市蔬菜生产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对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经济意义

当我们跨入2011年时,发现我国农业已经发生了不同于过去数千年的根本性变化。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已不光是喜悦,无论是粮食、果菜都普遍出现了所谓的“卖难”问题,山东、上海、海南、四川多个省市出现了田头几分钱一斤的蔬菜,菜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应对这一严峻现实,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从转化积压和提高食物质量角度出发,大力发展高营养蔬菜,提高菜农经济效益。

2.3 社会意义

全国居民健康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儿童和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大部分人群缺乏微量营养元素,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与膳食结构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有所增加。营养分析证实,紫色蔬菜的营养元素含量要比浅色蔬菜高很多,通过食用紫色蔬菜可以平衡膳食,提高国民身体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促进社会发展。

3 苏州地区紫色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3.1 积极引进新品种

根据生态环境适应性及品种的发育特性,做好引种试验和品种选择工作。从国内外种子企业引进后开展比较试验,筛选出营养、品质和口感优良的品种。针对以往蔬菜生产只注重高产而忽视营养品质的状况,通过系统分析引进紫色蔬菜新品种的营养,筛选出高营养、高产量的品种。

3.2 提高测试技术水平

蔬菜营养学测试是一项比较新颖的学科,基础工作薄弱,测试工作量大。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测定紫色蔬菜营养物质、活性物质,综合感官分析,才能确保筛选出的高营养、高产量、优口感的新品种得到市场认可。进行营养品质测定时,在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的基础上,加上了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指标,为筛选出优质“功能蔬菜”新品种奠定基础。

3.3 提高产学研推系统合作效率

通过农技推广、高校科研、示范基地的有效合作,科学开展品种引进、科学测定、优化栽培、示范推广工作,确保紫色蔬菜品种引进及转化得到科学实施。通过农技推广部门、高校科研单位和农业示范基地有效合作,保证了最快速度筛选出高营养、高产量的紫色蔬菜优质品种;通过科学测试和示范推广,让百姓明白消费,最大程度满足市民需求。

3.4 制定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对筛选出的优质品种,开展配套栽培试验,制定高营养紫色蔬菜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3.5 提高示范水平

要推广高营养紫色蔬菜,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解决蔬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问题。通过制定农业技术标准,强化品牌意识,在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同时,示范农业标准化技术。从卫生、数量、形状、色泽等方面保证流通中交易的公正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4 苏州紫色蔬菜产业发展前途

通过紫色蔬菜新品种引进及转化,进一步完善国内外有关紫色蔬菜营养元素的研究内容,并筛选出一批高营养、高品质的紫色蔬菜品种进行示范推广,为苏州百姓健康消费提供服务。通过协作,形成一套完善的产、学、研、推一体化体系,综合农业技术推广、高校科研和示范基地多部门优势,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紫色蔬菜品种数量、品种质量和推广面积明显提高,营养蔬菜、健康蔬菜示范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筛选出的品种产量比现有品种增加10%以上,品质有明显提高,每667m2增加效益15%以上。

猜你喜欢

苏州地区紫色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朱顶红在苏州地区的引种栽培
搜索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苏州地区五年制高职办学典型特征分析
论《紫色》中的两性和谐
苏州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及发展模式探究
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以苏州地区高校为中心的调查报告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