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蔬菜良种补贴项目SWOT分析

2012-08-15徐云男沈雪林

上海蔬菜 2012年2期
关键词:苏州市机遇新品种

徐云男 沈雪林

(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种子管理站 215128;2苏州市种子管理站)

2011年6月28日,苏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大投入、强化政策的指导意见。为了深入贯彻实施该政策,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市蔬菜生产,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该意见专门提出了实施蔬菜良种补贴项目的建议。结合我市蔬菜品种现况,就实施蔬菜良种补贴项目做SWOT分析,供实施参考。

1 蔬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背景

1.1 大面积生产急需新品种

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常年菜地2.2万hm2,其中设施蔬菜基地1.23万hm2,复种面积达8万hm2以上,为保障苏州地区蔬菜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随着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快速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2002~2009年,苏州市地方农业标准有关蔬菜的技术标准中,15项是苏州本地特色品种,16项没有明确具体品种,18项尽管明确了品种,但大都已经淘汰。因此,许多基地拿了标准,买什么品种成了他们的大问题。

1.2 蔬菜种子供应急需打破旧规则

由于历史原因,苏州蔬菜种子几乎一直由私人个体经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弱。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其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思维惯性具有很强的束缚力,很难与苏州日新月异的生产发展相适应。由于许多企业没有能力组织科学试验,加上蔬菜产值与种子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 (每667m2数十元的种子可能需要赔偿数万元的产值),所以他们宁愿销售老品种、常规品种,以避免发生种子质量事故。

1.3 蔬菜产业发展急需转变新模式

尽管“十二五”期间全市将计划新增蔬菜规模种植基地50个以上,新增常年菜地面积1333.3hm2以上,确保全市常年菜地面积达到2.33万hm2,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顷次以上,但苏州人多地少的特点,决定了单纯依靠扩展生产基地面积并不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苏州城市人口已经达到1200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很快,以往建设的很多城郊型菜地如娄葑基地、跨塘基地等已经消失,必须重新选择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蔬菜良种补贴项目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是一种企业内部的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S代表strength(优势),W 代表 weakness(弱势),O 代表 opportunity(机遇),T代表threat(风险),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2.1 内部因素分析

2.1.1 内部优势 (1)财政支持力度大:近年来苏州市各级政府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扶持“菜篮子”工程建设,并进一步创新政策机制,加大农资补贴力度,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实施蔬菜良种补贴的建议,在项目立项、政策扶持等方面将给予重点倾斜。(2)基础设施条件好:截止2010年,全市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经达到1.27万hm2,蔬菜生产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常熟董浜、梅李,太仓陆渡、浏河,张家港常阴沙、锦丰等规模基地的设施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设施种植面积逐年提高,蔬菜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这些基础设施为新品种推广提供有力保障。(3)育种水平提高快:在影响蔬菜生产的众多科技因素中,品种是最基础、最有效、最快捷的影响因子。近几年我国蔬菜育种水平发展迅猛,蔬菜新品种产量、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对生产的科技贡献显著。以江苏省蔬菜区域试验资料为例,许多新品种增产都达到20%以上。

2.2.2 内部弱势 (1)气候因素:苏州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受温度和光照等因素限制,适宜蔬菜生产的时间并不长,绝大部分时间必须采用保温或者降温辅助设施。(2)人力成本因素:苏州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紧张,人工工资高,对于蔬菜生产这样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

2.2 外部因素分析

2.2.1 外部机遇 蔬菜产业发展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政府明确提出了良种补贴项目的建议,并已经实施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有机肥料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规模化蔬菜基地日益增多。此外,苏州市水稻良种补贴项目已经实施6年多,水稻单产、纯度、优质化率显著提高,其经验和成果得到了政府和农民的一致认可。这也为蔬菜实施良种补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2.2.2 外部风险 (1)品种适应性:蔬菜品种尤其是新品种,在不同栽培环境中非常容易受到不良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有时候会发生不可预测的生产事故。由于实施蔬菜良种补贴项目在政府招投标后,生产面积比较大,存在一定的风险。(2)实施难度大:蔬菜良种补贴项目涉及面广,难度大。实施人员的效率、素质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2.3 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组合

(1)优势——机遇组合(SO);(2)弱势——机遇组合 (WO);(3) 优势——风险组合 (ST);(4)弱势——风险组合(WT)。

3 蔬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策略

针对可能出现的多种状况,我们采取增优势、补弱处,抓机遇、排风险的策略,确保蔬菜良种补贴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3.1 增优势

各级政府在 “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中安排蔬菜良种补贴专项资金,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首批实施蔬菜良种补贴项目的地区,可在设施全、规模大、技术力量强的基地率先实施。

3.2 抓机遇

2012年能够顺利实施蔬菜良种补贴项目,就是抓住了最大的机遇,就能够早日实现到“十二五”期末,全市蔬菜总生产总量增加到260万t以上,自给水平达到45%(其中中心城区蔬菜自给水平35%、叶菜类蔬菜自给水平70%)的目标。

3.3 补弱处

提高良种良法配套水平。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多部门间协作优势,努力提高良种良法配套水平。以开展高水平新品种示范为载体,加强对补贴品种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促进新品种、新技术尽快转化为效益。

3.4 排风险

3.4.1 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为保证补贴品种在我市的适应性、在生产中的先进性,建立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由市种子管理站牵头组织开展补贴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每年在确定补贴品种和政府采购前,由市农委组织有关专家、蔬菜生产者、消费者代表对试验示范品种进行实地考察评比。

3.4.2 监督管理 市农委按照 《种子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采购。在每年年底前,及时将补贴品种、补贴面积、标准和金额以村为单位,在村民委员会公示栏中公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纪检、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实行全程监督,确保补贴资金用于扶持蔬菜生产。

4 蔬菜良种补贴项目前景展望

新建基地土地流转、增加硬件资金投入、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生产水平等均需要假以时日。在现有成熟基地开展蔬菜良种补贴项目,可以快速优化种植结构,迅速打破固有机制,发展新品种、新产业。在不提高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每667m2可增加效益2500元左右,投入产出比达到1∶25,效果显著。

“菜篮子”工程关系到农民收入增长、市民消费实惠,因此加强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外部发展机遇,改善自身不足,规避生产风险,从科技源头出发,从“一粒种子”做起,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苏州市机遇新品种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青菜新品种介绍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