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配伍治咳三方的临床应用
2012-08-15丁林宝
丁林宝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126)
丁甘仁,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早期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中医人才,成绩卓著。最早主张伤寒、温病学说统一;临床上打破常规,经方、时方并用治疗急症热病,开中医学术界伤寒、温病统一论之先河。丁氏套方又称丁甘仁用药一百十三法,是丁甘仁当年门诊处方的记录,由其门人整理而成。沙参配伍治咳三方,系丁济万先生于丁氏套方中化裁,运用于内外伤之咳嗽。沙参配伍治咳三方治疗咳嗽,常获桴鼓之效,兹就本人临床体验介绍如下。
1 沙参麻黄方:主治风温咳嗽
药方组成:南沙参,炙麻黄,前胡,苦杏仁,赤茯苓,枳壳,桔梗,知母,川贝母,连翘,冬瓜子,鲜芦根。
案例:患者女,56 岁,退休教师,2011 年4 月7 日初诊。咳嗽3 天,阵咳不绝,咳则面红目赤,气急,痰黏不易咯出,痰色白,口渴多饮,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白略腻,脉细数。此乃外感风温,风温邪气内伏,痰热逗留,肺气失于宣肃,则气急阵咳,痰黏难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于宣肃,则肠府不通,大便不畅。治以祛伏风而化痰热,使风温清、痰热去、肺卫宣畅。处方:南沙参10 g,炙麻黄5 g,前胡10 g,苦杏仁10 g,赤茯苓10 g,枳壳5 g,桔梗3 g,知母10 g,川贝母10 g,连翘12 g,冬瓜子12 g,鲜芦根10 g。服药5 剂,患者咳平痰出而愈。
分析:风温易伤津,故主药用南沙参,《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微寒无毒,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1]。”《本草纲目》:“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与肾,故金能受火克者宜之[2]。”因此,沙参为治风温之良药。麻黄性温祛寒,燥湿以祛伏风,配知母清阳明热,合前胡、杏仁宣肺降气使邪外出,又入枳壳、桔梗一升一降,宣降泻肺,连翘清三焦热,赤茯苓健脾分利,使热从前阴而泄,川贝化痰消结,冬瓜子更具此力,下达大肠使痰结从后阴而出,确保肺气之清肃和宣化。
2 沙参柴胡方:主治劳热咳嗽
药方组成:南北沙参,银柴胡,青蒿,白薇,甜杏仁,百合,橘皮络,川贝, 海蛤壳,麦冬,白茅根。
案例:患者男,70 岁,2009 年 11 月 20 日初诊。患者于两周前因发热、咳嗽、咳痰就诊于某三甲医院,X线胸片检查示:支气管肺炎,血WBC 15×109/L,中性白细胞0.80,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于该院门诊西医治疗1 周,体温恢复正常,X 线胸片示:肺纹理增粗。患者遂返家调养。但患者自觉时有潮热,咳嗽连绵,面色潮红,肌肤发热,日晡尤甚,咽喉干燥,咯痰不爽,口渴心烦,手足心烦热,舌质红,苔薄,脉弦。此乃热病之后,痰热煎熬津液,气阴两伤,虚热自起。治以清益肺气、退虚热。处方:南北沙参各10 g,银柴胡10 g,青蒿10 g,白薇10 g,甜杏仁10 g,百合10 g,橘皮络各5g,川贝10 g,海蛤壳12 g,麦冬10 g,白茅根10 g。服药5 剂后,患者潮热渐平,咳嗽明显减少。服药10 剂后,患者潮热止,咳嗽停,口不干,神清气爽而愈。
分析:气虚者肺虚也,虚必有热乘,邪热持续消耗气阴,必耗津液,与痰相激,津掠液烁,伤及肺阴,气阴两虚则虚热成矣。前人所用沙参,系南沙参,至清代《本经逢原》、《本草纲目拾遗》将沙参分南、北两种。南沙参质地较疏松,专长于入肺,偏于清肺祛痰止咳;北沙参,质坚疏密,专长于入胃,偏于养阴生津止渴,二者合用则清养肺胃。银柴胡出自《本草纲目》,作为柴胡的伪充品记载:“银州,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迹。所产柴胡,长尺余而微白且软,不易得也。……近有一种根似桔梗、沙参,白色而大,市人以伪充银柴胡,殊无气味,不可不辨[3]。”银柴胡性微寒,有益阴、疗虚、退热之功效。谢观认为银柴胡是清热凉血之品,治虚劳尤宜。配以退虚热要药青蒿、白薇,无败胃及伤阴之弊,又加强了银柴胡的退热作用,并配甜杏、百合润养肺气。海蛤壳性咸,能软坚散结,橘皮、橘络清肺络,佐麦冬、白茅根,清养心胃之阴,泻心火及胃热。其配合精当,共奏清益肺气而退虚热之功,诚治劳热及热病后潮热、虚热咳嗽之要剂。
3 沙参旋复方:主治络痹咳嗽
药方组成:南北沙参,旋覆花,桔叶络,茯神,远志,广郁金,白苏子,丝瓜络,路路通,栝楼皮,浙贝母,桑枝。
案例:患者女,50 岁,教师,2009 年6 月初诊。因近日工作繁忙,常常夜间加班批改学生作业,加之与同事关系不融洽,情致不舒,遂感胸膺部及胁肋部胀痛不适,伏案工作或及咳嗽时加重,胸膺及背部牵引作痛,痛时有牵掣感,舌质红,苔薄微腻,脉弦。胸部X 线及肝胆B 超显示无明显异常。此乃久坐伏案,加之情致不畅,胸中之气被痰浊、瘀滞凝而不化,胸阳不振,气滞痰阻而成络痹。治以清肃肺气以展胸,化浊通络而利痹。处方:南北沙参各10 g,旋覆花(包)10 g,桔叶络各5 g,茯神10 g,远志10 g,广郁金10 g,白苏子10 g,丝瓜络10 g,路路通10 g,栝楼皮10 g,浙贝母10 g,桑枝10 g。处方5 剂,并嘱自我调摄情致,以利康复。5 天后复诊,患者胸膺及胁肋部疼痛明显减轻,情绪好转。又予原方5 剂,复诊时诸症已消。
分析:凡伏案工作之人,由于久伏案头,胸贴近于桌边,其呼吸每受影响,胸中之气受阻,初则痰凝气络,久之血络瘀滞,不通则痛,络痹成矣。药选南北沙参有益肺气之调节,与旋复花合用,下气通络,有助胸中大气展转自如。《神农本草经》载:“旋花,味甘,温。主益气,……主腹中寒热邪气[4]。”《本草纲目》载旋复花“咸,温,有小毒[3]。” “旋复乃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药也。所治诸病,其功只在行水、下气、通血脉尔[3]”。并入橘叶橘络、丝瓜子络、远志、苏子、桑枝以及栝楼、贝母入气络以化痰结;又郁金、路路通入血络而化瘀滞,茯神健脾舒气调中,诸药合用,调益肺气而展胸络、化痰消结、行气通痹,诸症自除。
4 小结
沙参麻黄方,为风温咳嗽之方,以春木当令,风热之邪受之者,肺气为邪所闭,不司宣达,气逆而为咳。并有风温见证,病在初期,肺之本体未伤,当以达邪外出,不至内传。以沙参配麻黄兼有监制而增凉散之力,不使邪气伏留,此乃济万先生融伤寒、温病为一炉之用药,奏效迅捷,临床体验,不啻用治风温咳嗽,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均有良好疗效。沙参柴胡方,为治劳热咳嗽之方,是体虚感邪或感邪迁延不愈之咳嗽。济万先生在其治咳概论中云:“外感而格内伤者,则渐入肺损途矣,但肺虽虚而邪仍未彻,则当于补虚之中,参酌去实[5]。”是方以南北沙参为主药,合百合、麦冬、杏仁清养肺金,银柴胡、青蒿、白薇等以清邪而退虚热,用药清灵,直击肯綮。临床运用,除了劳热咳嗽,功能性低热、肺肿瘤低热咳嗽,支气管扩张咳嗽,余试之皆验。沙参旋复方,治络痹胸痛咳嗽,乃案头工作学习者,聚神忘怀,胸廓不展,胸中大气受阻,痰浊内生,凝于气络,咳嗽胸痛,咳则加剧,以学子、白领患者多见。是方用之辄效不爽。对于胸痹、肋软骨炎也有独到疗效。更年期妇女,咳嗽胸痛且心情悲戚者,余用之效良。
上述三方,用药清灵平正,体现丁氏一贯用药特点,于平淡中见神奇。此介绍期供临床同道参考。
[1] 张玉萍. 袖珍中医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21.
[2]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上卷)[M]. 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582.
[3]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卷)[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641,775,776.
[4] 张玉萍. 袖珍中医四大经典[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20.
[5] 陈沛沛,杨杏林. 近代海上名医医案·丁济万医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