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理论实验分离教学利弊分析*
2012-08-15马松涛臧志和刘冬恋廖昌军
马松涛 臧志和 刘冬恋 廖昌军
(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四川 成都610082)
教师理论实验分离教学利弊分析*
马松涛 臧志和 刘冬恋 廖昌军
(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四川 成都610082)
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加快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步伐,各高校也开始尝试利用教师的专业化进行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分离教学。本文针对我校药学院所进行的开设的实验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中教师“理论课、实验课分离教学”的利弊。剖析了相应教师专业化教学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其弊端,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验;分离教学;利弊剖析
现阶段高校教育在要求大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更加重视大学生是否具备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对于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实验教学改革的成败决定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及广度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水平。既然,高校实验室体系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重视。它的科学属性、实验室建设的专业化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在科学内涵、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育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高校实验室体系的建立对从事这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利用教师的专业化在教学上的改革,在实验室教学改革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不断推进,在理论方面有优势且专业化的教师负责理论课程的专业性教学,而实验教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又具有较高的实验能力的年轻教师担任,以利于实验课向纵深发展,摆脱传统实验教学中各实验间的孤立性,而加强各实验间的联系。分离教学是实验室改革的一项新举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分析将理论与实验分离教学模式的利弊,扬长避短,以形成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合理的教学模式[1,2]。
1 实验室教学分离的优势
1.1 利用教师优势更专业化教学
以前的教学,没有合理利用教师专业化水平进行教学,导致教育出现两极化趋势,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成果偏低,学生掌握程度偏低。长期从事一线理论教育的教师在处理理论知识教学时很容易抓住教学重点,以及合理应用的重点。反之,青年教师缺乏经验以及系统的职前教育,很容易对教学上的突发情况束手无策,表现出欠缺经验的劣势。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并可能不能很大程度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方法。但是,他们在实际操作上并不弱于有经验的老教师,甚至更甚一筹。在一面是指导学生在实验课程上的修养,另一面是提升自我的实验修养。加之部分高校强调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此种情况下对于青年教师才不致于造成教师出现科研能力低下的现象,很好的中和了教师在一定时间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情况和教师实验操作缺乏规范的情况。利用各自优势,不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1.2 更多独立的设计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大部分实验只是按照课程设置的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未能起到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作用。随着实验教学的发展,实验室教学模式的改革,这种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的传统教学方法势必被有利于培养科学人才的新方法所取代。在实验教学中针对实验的改革也就要求改革者加强设计实验占实验室教程的比重。验证性实验的实验试剂、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已经在实验书中一一详细列出,学生参考实验书即可完成实验,甚至有些验证性实验在书中已经明确写出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数据,学生大可不必在费脑筋苦思冥想便可以写出实验报告。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还可能学生在这种实验环境下渐渐对实验失去热情。
在传统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共同老师教学的教学模式下,开展更多的独立的设计性实验却有局限性与困难。要求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开展更多的独立或拓展性实验,对教师的要求明显增高,学生的接受度明显不如教师只专注一方面地显著。分离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在独立设计性实验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热情,达到着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目的。
1.3 理论教学课堂上更深入的探讨
传统实验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很多实验会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完成验证,此种验证实验不能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的目的。分离教学后,能将此种实验仅仅在课堂上有教师完成或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方面,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能在实验室完成独立的设计性实验;另一方面,此种教学模式下理论课堂能更生动地诠释学科理论,启发学生学习热情。由于更加专业的教师在其专攻教学项目方面,有着更加深度的理解,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能与教师就知识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1.4 不同形式教育配合不同教育风格
理论教学一向以严谨治教充分突出其完整性、正确性、逻辑性,训练思维的清晰度为主。知识是相对稳定客观的,并且存在着判别知识真伪的客观标准。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转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转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因而教师应该处于中心地位。然而,实验课则是更多的分析、比较、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主体,因此学生是处于主要地位的。
此两种相依相存却截然不同的教学配合不同的教育风格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达到预想的加强理论修养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效果。不同的有专业性针对性的教师才能更好的诠释此方法的作用。而此方法即是配合教师在理论与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分离完成的。
1.5 更多不同的师生交流
教学分离并不是完全将理论与实践彻底分离开来,只是针对两者的矛盾通过分离来解决,与还未联系在一起部分在分离、磨合、重组后探索出能更好融合,共同发展的方式方法。在教室真正能够运用其突出专业优势的前提下,不同的教师传授更多不同思维方式的相关联知识给学生,更多接受不同风格教育的机会和更广阔的与教师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实验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过去传统的单一教师教学模式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开拓,更多在专业上有自己独特见解和造诣的教师使得学生的思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能接受更多不同形式的教育,也为今后走入社会的自主学习奠下基础,对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有重要意义[3,4]。
2 实验室教学分离的弊端
2.1 产生明显实践与理论分离的现象
虽然说不同教师专注教学有利于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但理论与实践确是相依相存、不能分离的。以分离教学模式来授课,很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真正意义上的的分离,造成神形不仅不能合一,还会完全分离。如若不能合理地运用分离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还会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的缺乏;并且由于实验与理论没有很好的组合在一起,实验缺乏理论的指导可能造成学生在实验室的不规范或危险操作,造成重大损失或事故。另一方面,分离教学的教学形式,可能造成理论知识与实验知识都不能成体系、规范、按照相同结构逻辑记忆在学生头脑中。使得学生虽说在两方面都掌握了知识却不能同时综合组合并运用。如是,更需找出合理且实际的实验室教学模式[5]。
2.2 对教师自身专业化要求过高
在实行分离教育此种教育模式时,虽说是取各家之所长,在一方面减轻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压力,但在另一方面却提升了教师在其专长方面的要求。分离教育模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使学生理论知识更加深入,实验操作更加灵活,因此,对专项教师在专项方面的要求有增无减[6]。
2.3 适用范围的限制
实验课程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制定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其中存在不完善的方面,但总体上是科学的。分离教学的教学形式不是在每个高校都能合理地开展的,各高校针对本校的情况都会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其中,可能存在于分离教学所冲突的教学模式。
我校药学院通过3年的对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分离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采用自制的量表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分别进行测评,量表主要围绕理论水平、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探索等方面进行测评,其总体结果是较为满意的。
由此可见,分离教学在实验室教学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因为其仍旧存在弊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育模式。分离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利弊互补的现象,两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单方面的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如何找出兼收并蓄、合理互补的教学模式才是教学改革的首要目的。找到一种可以扬长避短,即可以让理论与实践更紧密的结合,又可以满足培养现代人才高素质、高标准、动手能力强的合理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合格的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1 袁国骏,穆强.高校多媒体实验教学利弊分析及相应对策[J].实验室科学,2009,5(10):39-40.
2 杨胜,辛志伟,马松涛,等.药理学“教考分离”利弊剖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1):41-42.
3 朱军,马松涛.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4):189-190.
4 朱艳峰,王红.理论教学、传统实验与“有限元分析”有机结合的探索与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25-28.5 金香兰,沈云红,张亚珍.机能综合性实验教学效果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8):984-984.
6 谈春霞,冯若飞.药学仪器分析理论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J].药学教育,2009,25(1):43-44.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on teachers′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eparation of teaching*
Ma Song-tao,Zang Zhi-he,Liu Dong-lian,Liao Chang-jun
(Department of Pharmacy,Chengdu Medical College,Sichuan Chengdu 610083)
2012-4-24)
成都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G2009015)
马松涛,男,教授,主要从事药理学理论及实验教学,Email:mst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