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

2012-08-15陈运普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陈运普,陈 鹏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论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

陈运普,陈 鹏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具有典型性。民主革命时期,在创立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继承捍卫毛泽东思想、创立邓小平理论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邓小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对于全面把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历史贡献

邓小平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在具体工作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把理论价值转化为工作能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努力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

一、在创立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邓小平自回国参加革命后,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央苏区,他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抵制“左”倾错误,被“左”倾机会主义者视为“毛派”,受到撤职处分和党内最严重的警告。抗日战争时期,他坚定地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使用大众化的概念。邓小平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一文中,在谈到部队文化工作者存在的缺点时指出:“宣传形式不够大众化,往往不为群众所熟悉所喜闻乐见,也不善于多方面地多样地表现政治内容,有时在表现急遽多变的现实上显得无能。”[1]26-27他要求:“要同一切轻视文化工作的倾向作斗争,并应克服文化工作不大众化的现象。要经常鼓励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忱,大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文化运动普及到连队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大众化。”[1]27-28

第二,阐述学习中国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邓小平认为,党自遵义会议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之后,党才真正开始实现把马克思主义具体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较彻底克服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右”倾机会主义。他在为北方局党校、八路军总部机关所作的整风报告中指出:“把党的事业完全放在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之下,直到现在已经九年的时间,不但没有犯过错误,而且一直是胜利地发展着。”[1]88他强调党的事业要以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每个党员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应该更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思想上、行动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1]258,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

二、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一,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邓小平认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首先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另一方面是结合中国实际,根本的是在结合上下功夫。他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例,通俗地阐释讲解了这个概念,“普遍真理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离开了这条普遍真理就谈不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那就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不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今天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了和平改造的办法。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我们的生产不仅没有受到破坏,而且得到了发展,既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教育了资产阶级。”[1]259因此,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和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才能够赢得革命的胜利。”[1]340

第二,抵制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的倾向。邓小平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奠定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如何推进毛泽东思想大众化,在新中国成立后及其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存在着庸俗化的倾向。其一,在宣传工作方面,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倾向,尤其是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把事情说得太美满了。邓小平指出:“现在有各种观点,追求这个化那个化,连共产主义化也有了”[1]268,“实际上我们的困难很多,我们面临的问题比过去更复杂。”[1]262其二,宣传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的问题。他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很严肃的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庸俗化”[1]284。什么东西都说成是毛泽东思想,就是把毛泽东思想用得庸俗了。其三,不要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邓小平认为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二者割裂开来强调毛泽东思想,“看起来好像是把毛泽东思想抬高了,实际上是把毛泽东思想的作用降低了。”[1]284应当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实质,融会贯通,掌握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从而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庸俗化的根本区别[2]。

第三,用老百姓的语言解释抽象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调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问题,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展开,已成为一个必须实际面对的问题。邓小平结合农业生产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他指出:“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1]323他区分生产关系的性质与生产关系形式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邓小平主张要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尊重实践,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1]323,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原则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在继承和捍卫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突出地表现为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上。为此,邓小平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使全党统一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解。

第一,通过正确处理重大的现实问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针对“文革”结束后,有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上大搞“两个凡是”的现象,他明确提出,“两个凡是”“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3]155他主张对领袖人物的谈话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能采取“两个凡是”的态度,“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4]38,进而引导人们从思想精髓上领会和把握毛泽东思想。一是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4]42。邓小平认为,要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必须超越领袖人物的谈话个别字句、个别论断,从整个理论体系上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即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二是学理论要联系实际。邓小平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生命力就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过去搞的一些运动,比如学理论,学来学去,就是不结合实际,结果大家厌烦了。”[4]195最贴近事实的道理也最能打动人。正是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理论才能更好地得到实际的、生动具体的说明,为人们更深刻地把握理论提供感情基础,理论也因而增强了自身的说服力。三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强调,这直接涉及到怎么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4]143

第二,倡导解放思想。邓小平针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造成的人们思想僵化的现实,积极倡导解放思想。首先论述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4]143其次阐述了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践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4]364“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4]279最后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只有解放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4]143经过这些层层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成为中国老百姓和广大干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朴实无华的民族形式而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沉淀在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尖锐武器。邓小平倡导的思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宣传普及,竖起了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旗,有力地推动了全党全国的思想解放。

邓小平通过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处理抓住了怎样科学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恢复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肃清了对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的倾向。

四、在理论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邓小平用通俗、浅显的表达形式,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和回答,将中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置于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上,既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及受众的感染力,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依据。

第一,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奠定现实基础。邓小平非常重视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放到特定时代条件下和具体实践中加以正确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5]137,“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5]252,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又是建立在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因此,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只有“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现共产主义。”[5]14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搞清了“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5]306,从而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着眼点转移到对现实的关注,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具体性。

第二,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澄清关于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邓小平针对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社会主义的现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发展道理。他总结实际工作中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而被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5]225,“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5]265他结合人们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373这一概括,既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克服了抽象地从生产关系角度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机械性,又避免了单纯讲生产力的片面性,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五、在实践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邓小平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探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在对马克思主义作这样的理解下面,我们寻找自己应该走的道路。”[5]255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体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践上就是把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拿中央文件跟群众直接见面,使中央精神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婆姨娃娃都知道”[4]9-10。一是大力宣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5]370-371。这条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二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三是大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并将“先富”“共富”的思想上升到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政策”的高度,这就把社会主义真正建立在人民群众高度自觉的基础之上而获得了持久的活力。

第二,设计“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要通过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具体体现。邓小平指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就应该做到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5]204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化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现实途径,以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根本的价值目标,通过科学和务实相结合的“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5]376成为党动员和凝聚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宏伟蓝图。

第三,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效性标准。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利益需要,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归根到底要看能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因此,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价值标准,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放心不放心、赞成不赞成”作为判断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作为选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根本价值尺度。具体来说,“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372,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效性标准。

邓小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尊重实践赋予马克思主义不竭的生命力,依靠群众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建立在人民群众高度自觉的基础之上而获得了持久的活力,为我们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黎见春.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论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A 849.1

A

1672-6219(2012)02-0027-03

2011-10-09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09Y024)。

陈运普,男,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 鹏,男,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赵秀丽]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