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现状调查与思考

2012-08-15徐敬建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9期
关键词:特岗农村学校

徐敬建

(永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河南 永城 476600)

河南省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现状调查与思考

徐敬建

(永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河南 永城 476600)

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给教育、文化落后的农村注入了新的激情和理念,他们爱岗敬业,有着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工作、教学成绩突出,但他们有许多后顾之忧没有解决,我们应该为特岗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河南省;特岗教师;义务教育;调查

自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特岗计划”以来,已有22个省市招聘了超过10万名特岗教师,其中2006-2008年共录用了5.9万多名特岗教师,分布在490多个县的6400多所农村学校[1]。2009年,“特岗计划”作为河南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工程正式实施。随着第一批特岗教师到岗任教,两年来,教育部门领导、校长及其他教师对他们的认同度如何?每位特岗教师工作生活状况怎样?他们有什么困难和困惑?如何让他们更好地扎根农村发挥作用?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对河南省144名农村特岗教师及其所在地的教育局领导、校长及其教师进行了实地调查。

我们共调查河南省农村学校的144名特岗教师,其中男教师32人,占22.2%,女教师112人,占77.8%;年龄在20-24岁的有47人,占32.6%,25-29岁的有93人,占64.6%,30-34岁的有4人,占2.8%。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课堂听课,访谈和座谈。对于收集的数据主要运用SPSS,EXCEL等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特岗教师:给农村学校带来了什么

“特岗计划”的实施有力地弥补了农村教师的不足,改善农村教师的结构,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到了各地的普遍欢迎。特岗教师给教育、文化落后的农村注入了新鲜血液。那么,河南实施两年来,“特岗教师”到底给当地农村学校带来了什么!

一是带来了活力与激情。特岗教师整体上较为年轻,平均年龄为25.6岁,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有无限的热情和创造力,有些教师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调查中很多校长和其他老师表示,他们能很快融入学校群体之中,与老师、学生打成一片,能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整个农村学校的教风和学风都有非常好的带动作用。正如一位校长所言:“他们的到来,不仅有效解决了师资短缺问题,还为我们带来了高质量的教学和许多新的东西。在他们的影响下,学校教师队伍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活力。”

二是更新了思想与观念。特岗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研究生学历占0.7%;本科占96.5%;大专占2.8%),且大多为师范专业学生(师范类专业占81.3%;非师范类专业占18.7%)。他们都受过专门的训练,知识面较为宽广,有扎实深厚的本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对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倡导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和把握,能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同时,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更新了当地教师的思想和育人观念。

三是传播了知识与技能。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 离不开教学的信息化。当前多数农村学校都配备了信息化的教学设施,实施了“班班通”工程,可除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外,更多的功能被闲置,达不到应有的使用效益。而特岗教师大都刚走出大学校门,有着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能很好地使用自制课件支持教学,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四是提高了质量与水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影响,农村中小学师资匮乏已是普遍现象,语、数、外、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在一些农村学校已经到了危及学校生存的地步,更不用说能有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任教了。谈及这些,M乡中心校高校长感慨地说:“09年暑假期间,我不知道跑局长办公室多少趟,一个目的——要人。如果不给调个教化学的老师,开学后二中的化学课就将面临停课。”L乡中心校的王校长也说:“特岗教师的到来,解了我的围、救了二中的命。”原因是,整整一年了,该乡二中初三的英语课靠临时聘用的一名老师教,如果2009年暑假后再调不来英语老师,初三年级将近400名学生家长当时已经多次找到中心校,要求给孩子转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特岗教师积极上进,勤于钻研,体现了较高的师范素质。如有的特岗教师被抽到市里担任学科培训的主讲教师,有的安排担任班主任工作,并把班级由原来的末尾班级带进了先进班级行列等等。

二、特岗教师:工作生活状况如何

(一)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成绩突出,对工作满意度较高

笔者通过对144名特岗教师的调查访谈发现:这些教师所授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美术、音乐、政治/思品、历史、体育、信息技术在内的13个学科。许多老师不仅带自己的学科,还承担了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他们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成绩突出,对工作满意度较高。调查显示,特岗教师每周任课时数10节以下的占20.8%,11-14节的占47.2%,15-19节的占24.4%,20节以上的占7.6%;学科教学以外还担任班主任的占28.5%,从周课时数的统计看出,以周课时数记的工作量有较大的差异,最少的每周6节,多的达每周24节。平均周课时数为15.5节。访谈中一位特岗教师的话很有代表性,“做一名教师是我的愿望,‘特岗计划’使我圆了自己向往多年的教师梦,我对自己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

(二)爱岗敬业,事业心强,有着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

调查发现,特岗教师在所任教学校都获得很高的评价,这不仅基于他们知识丰富,更主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非常端正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事业心很强。他们整体学历水平很高,绝大多数毕业于高等师范院校,受过专门训练,这些特岗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并形成了相应的技能和技巧,能很好地使用自制课件支持教学,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三)他人认同度高,能适应农村学校的生活,对学校生活条件基本满意

特岗教师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是所在学校领导和老师公认的。我们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习条件创设、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教学基本功、教学特色与创新等八个方面对特岗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优秀率为43.1%,其余均为良好。通过对特岗教师所在学校的校长、其他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整体来看,他们对特岗教师的工作认同度高,对特岗教师的素质表示满意。大多数特岗教师都能适应所在学校的生活,对学校生活条件基本满意。调查显示,85.7%的调查对象已经适应了在岗学校的生活,不适应的约为14.3%。对所在学校的生活条件,68.4%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感到不满意的有32.6%。

三、特岗教师:有什么困难和困惑

特岗教师们到岗任教后,大多数能较快适应艰苦环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不少人还激发出无私奉献精神,创造出了感人的事迹和业绩。那么,他们工作中还有什么困难和困惑?

第一,特岗教师任教期满后最关注的问题是“入编问题”,显示了特岗教师对于任教期满后就业形势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积极关注。

第二,特岗教师的后顾之忧有待解决。近几年来,农村教师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对刚刚到基层的特岗教师来说,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过程。我们在调查中问到,生活中感到最大的难处是什么?首先,很多特岗教师回答是“孤独”。其次,特岗教师的个人问题难以解决。有校长反映,特岗教师能否扎根农村地区任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担心找不到对象。此外,边远农村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使得他们的业余生活十分单调甚至生活孤单,这也阻碍了他们扎根农村。

第三,特岗教师渴望看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交流中,一些特岗教师纷纷反映,和艰苦的生活环境相比,专业发展空间小让他们更加忧虑。由于进修培训机会少,特岗教师到农村后,基本上没有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只能靠自学,这限制了他们的专业发展。同时,由于师资不足,一位教师往往要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他们能够用来提高个人专业水平的时间不多,个别特岗教师因此对自己事业的发展前途存在悲观看法。

四、特岗教师:如何更好地扎根农村发挥作用

作为年轻教师群体,业余生活较为单调,在生活中,住房条件、个人问题、远离亲友、生活无规律以及工资收入是他们主要面临的困难,这些问题将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影响着三年后他们是否愿意扎根农村教育,都是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让特岗教师在任教农村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实,有关部门应该针对上述问题,切实关心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使他们能在农村学校爱岗乐教,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落实政策,为特岗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针对特岗教师支教期间最关注的政策、待遇落实和保障问题,加强领导,精细管理,做好服务,保证相关政策、待遇落实,确保特岗教师基本物质生活得以满足,能够安心教学。在硬环境上,有关部门要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加快学校硬件建设步伐[2];在软环境上,学校要促进新老教师的沟通,促进融洽工作氛围的形成,使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其次,要努力改善特岗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就要求有关部门不仅要保障特岗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并努力丰富农村教师的文化生活[3]。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新教师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

第三,应重视对特岗教师的专业培养。有关部门要努力加强对特岗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因地制宜地探索新人培养计划,使到特岗教师能够看到自己事业的发展前途,进而坚定扎根农村教育事业的信心。

[1]邬跃.教育政策分析——以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8-30.

[2]袁桂林,许林.解读“特岗计划”[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9):5-8.

[3]易海华,刘济远.“特岗教师”如何更好地落地生根[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16.

[4]王敏.利益的博弈:理性视角下的“特岗计划”[J].现代教育管理,2011,(1):83-85.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of Special-post Teachers'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XU Jing-jian

(Yongcheng Teacher'sTraining School,Yongcheng,Henan 476600)

Special-post Teachers have brought into new passion and ideas to the rural areas.With strong modern teaching ability they have shown deep love and respect for the teaching cause,so they have contributed a lot in teaching,meanwhile they have family considerations which cause them to delay in decisi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a harmoniousworking environment and better their living conditionsto relieve their burden.

Henan Province;special-post teacher;compulsory education;investigation

G451.1

A

1674-831X(2012)02-0018-03

2012-02-14

徐敬建(1972-),男,河南永城人,永城市教师进修学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葛春蕃]

猜你喜欢

特岗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辽宁:特岗计划驰援卫生院
学校推介
“特岗计划”边远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探索
湖南:推进“升级版”全科特岗计划
湖南的全科特岗计划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