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及路径
2012-08-15陈志杰
陈志杰
(广东培正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830)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实践教学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狭义实践教学包括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研、三下乡活动等。广义实践教学除上述活动外,还包括课堂内实践活动,如播放教学视频、开展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等。”[1]
另一种看法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为依托,通过学生对社会实际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使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过程。”[2]也有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走出课堂,投身于鲜活的社会实践中去,……应是学生直接参与的感性活动。[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的具有实践性的体验教育。”[4]
纵观以上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笔者认为存在几个误区:
(一)存在“社会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相混淆的误区,认为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实践教学,把播放教学视频、开展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参观访问、社会,笔者认为,有必要界定二者的区别。实践教学包括社会实践教学,它是一个大的系统,而社会实践教学是一个子系统,二者有联系但是又有区别。
(二)存在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其他专业课程的专业实习相混淆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以学生参与实践生活为特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这种社会属性在实验室和工厂是很难完成的。
由于存在对实践教学的种种误区,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是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是针对传统的灌输性,重理论学习的教育方式而提出的。主要是指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指除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内的实践教学,也包括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它是以激励大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新为基本特征,以塑造大学生独立的人格、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各种能力而展开的。较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
(一)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体现了学科教学的共性,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原则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以案例材料为依据,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以素质能力的培养为目的。
1.以案例材料为依据
案例材料进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当然,这里需加提醒的是,选择的案例材料要广泛、典型,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根据具体的情况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6]。
2.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论,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不能不考虑的[7]。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媒体,如各种教具、录像,等等。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更为广泛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达到了使理论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晦涩为通俗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实践,努力创造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以素质能力培养为目的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内容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是我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高校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8]。因此,和其他的学科教学相比,它最重要的教育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这样说道:“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和其他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素质和能力,的确是教育者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分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素质和能力培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无非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没有知识基础,能力就成空中楼阁。二是不能急功近利,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能靠临时突击。三是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培养是各个方面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各自分开来培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9]。
(二)课外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基地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品格的课程,从本质上说,离不开环境的营造与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因此,要突出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但作为课程,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情境与广阔的实践领域中无法形成可控又可重复操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实践教学基地化,就是把有效资源进行整合,集中建设,形成相对可控并不断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具体操作如下:促进两个“课堂”(理论教学课堂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两支队伍(德育工作者队伍与教师队伍)协作,其目的是打破高校德育条块分割的局面,促进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相互融合,让专职德育工作者承担一定量的教学任务,让教师成为基地建设的指导者,让全体学生在德育基地的活动报告成为课程必须完成的课外作业。基地建设包括:认识性实践基地、理解性实践基地、拓展性实践基地三个部分。第一种基地充分利用中华大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资源优势,在伟人故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大改革开放示范地建立课程的教育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接受现场教育,用内容丰富,形式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方法,弥补校内“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第二种基地是体验与拓展性基地,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基础,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与补充。强调从学生直接经验出发来学习,强调学生从实践中亲自感受和体会,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它能将课程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层面上展开,使学生在切身体验和感受中提高综合素质。第三种基地是深化与运用性基地,是教师与学生长期积累的社会实践平台。如创新创业基地、网络道德建设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通过对上述实践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引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激发他们了解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发现学生的人格缺陷,调整学生的心态,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满足学生的正当合理需求;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沟通、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学会辨别是非,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知识以及学会做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有知识有内涵的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
2.实践教学社区化
如果实践教学基地是一种静态实践教学,那么社区实践则是一种动态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育的社区化 (以下简称“社区化模式”)是指高校在学校周边社区随机安排、组织本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该模式可用“活动开展在社区,学生成长在社区”来归纳。[10]
活动开展在社区。社区化模式要求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在学校周边社区安排、组织、进行。高校在社区组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时应注重几个“相结合”:
专项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教育要配合全国的、地方的、社区的重大行动(譬如“捐助希望工程”、“手拉手”、“义务献血”等活动)组织一些专项活动,以营造气氛、形成声势,在短期内争取取得突出成效;同时,更要注重日常持续的各类教育、服务活动的开展,避免“热时一阵风,凉时无影踪”情况的出现,要引导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教育要重视集体活动的组织,使大学生接受群体教育,相互感染、相互启发,表扬在社区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群体;更要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根据自身特点在社区选择恰当对象、采取适宜方式,接受社会教育、提供社区服务,以促成大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学生成长在社区,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实际是大学生正式步入社会之前的“预社会化过程”,是大学生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型的过程,社区化模式正好为这种转型提供了一个较长的“转型期”和理想的“转型环境”,这对大学生的顺利转型和社会化无疑有相当裨益。为了促进大学生顺利转型和健康成长,高校在考察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育的效果时,应该注重学校考察与社区评价相结合。学校主要考察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的态度、内容、频次、思想收获、素质提高等,而将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活动项目、时间次数、效果效益、社会评价等的考察工作委托社区来完成。社区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育的情况做以考察、记载并为学校提供证明,它与大学生的品德评价、毕业考核相联系,并会引起未来用人单位的重视,这将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途。这样,社会实践教育对大学生的成才、成人便会发挥重要作用。
[1][2][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0,46,58.
[4]阿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途径与探索[J].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5]姜冰.教育思想大讨论对“两课”教改实践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80-81.
[6]张允熠.“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J].教育与现代化,2001,(3):39-41.
[7]范桂萍.也谈大学生素质的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2,(2):65-66.
[8]罗永平.素质教育与“两课”教学改革[J].广西高教研究,2001,(6):12-15.
[9]王春莉,于莹.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4,(4):57-58.
[10]张秀芝.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社区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