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渠道拓展
2012-08-15李莲
李 莲
(湖北工程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432000)
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都比较重视,高校更是正面的、直接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正面的、直接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主要教育载体,它引领着大学生朝着国家、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想逐渐地渗透到我们的大学校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样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另外,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的自主意识逐渐的增强,心理和思想状况呈现多样性特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内涵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而言的,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意向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作为传统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它所具有的隐蔽性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使得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育,进而把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二)特点
1.超时空性。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它的时效性。
2.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各种潜在的教育资源,把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隐藏于其中,最终通过其他教育活动,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内容的内隐性。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隐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4.方式的自主性。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而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得教育由被动转变为大学生主动参与。
(三)原则
1.政治性原则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形态必须坚持政治性原则。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要敢于和善于同各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教育大学生的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隐性思想政治资源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培养改革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2.求实性原则
实事求是,是我们在开展任何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准则之一。高校要以大学生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发的主体,针对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那些反映大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需求。
3.全面性原则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是一个由若干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子系统构成的并从属于更大系统的有机整体。因此,应把学校的各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构建,使之符合学校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4.持久性原则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教化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深入细致的工作实践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在优化与整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要坚持持久性原则,工作要长抓不懈、深入细致,并逐步建立完善开发的长效机制,切忌搞“一阵风”。
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一)它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逐渐从单纯向成熟过渡,从信赖向独立过渡,从个体向社会过渡,其身心呈现多样化特点,主要变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追求自我。大学生已经是成人,开始自己独立的思考,已经不简单地趋同于主流文化,他们开始追求个性,塑造自我;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开始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自我。(2)有热情,存缺陷。大学生正是求学的时候,他们都希望积极地认识社会,并融入到社会中,但是自身缺乏思辨能力,往往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大学生都愿望对自我的蓝图进行设计,完成自己的期望,但是部分学生却对自我有着片面的评价。以上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势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消极的作用,当面对正面说教、强制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但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却可以减少大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得教育由被动转变为大学生主动参与。
(二)它能顺应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想逐渐的渗透到我们的大学校园,这些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其中多样化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趋于多元化。尤其是80后、90后大学生们,他们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势必受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主要靠高校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多管齐下,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①
(三)它能够有效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外部制约,离开了外部环境,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镜中之花。因此,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环境育人,把塑造良好的环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教育方案,它所面对的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个体,也不是某一个时间段,而是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全过程主要体现在他的时空性和长效性,既能满足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能立足长远,从终身教育出发,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对道德教育的需求。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渠道拓展
上文中已经论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已经充分的说明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渠道的必要性,那么采取哪些渠道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必须要探讨的论题。
(一)利用课堂教学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国外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已经初具成效,他们把隐性课程称为通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包括该国的文化和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法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应该在大学普遍开设了这些通识课程,使得大学生涉猎到广泛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这些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封面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渗透性,可以对大学生进行间接思想政治教育。
2.交叉学科的结合。在重视社会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教育作用的时候,还需要重视自然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间接性作用。坚持把传授知识和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使得交叉学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起到辅助的作用。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道,“一个美国学生必须对美国的文化和精神传统有一个起码的体验和理解,否则他就不算是个受过教育的美国人。”②
(二)利用公共环境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选择。博物馆、纪念馆都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场所,他们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主要不在于他存在隐性的教育意义,而是他还具有参观的功能,使得很多的大学生能够自发的前来参观,通过参观,大学生可以猜潜移默化中学到很多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2.利用标志性建筑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而言,标志性建筑可以分为学校内部的和学校外部的建筑,这些建筑都承载者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历史和文化,他们记载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当大学生在参观这些建筑物的时候,不由得会产生出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毋庸置疑,这是国家在有意识的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利用多种活动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校园活动。学校是大学生自己的家园,校园活动是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的校园活动主要包括社团活动、学术活动以及文体活动等。“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学校社团的管理,使学生有机会就学校社团面临的实际问题发表见解、进行分析并设计解决方案,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制能力和参与能力。”③社团活动内容广泛,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大,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反映了学校所追求的价值与目标,可以对大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高校的校园活动还包括体育活动、毕业生典礼、讲演会、学校庆典、学术演讲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国家。
2.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得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道德认识,逐渐的培养道德情感,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同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服务能力,是各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识。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可以得到社会的赞同,不仅服务对象愿意接受这种教育活动,高校和政府也应该采取措施积极措施进行支持。
3.利用校园网、校园BBS等网上活动
网络技术对高校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校园网的建立,校园网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占领阵地,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相关网站,增加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旋律的网上信息,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校园网包括学校的各种信息,理应访问校园网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必需,然而校园网的点击率在各高校却一直很低。充分运用校园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要考虑的。
(四)利用心理咨询辅导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已经逐步的建立了起来,但是发挥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的重视其作用,尤其是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心理咨询的主要职责应该包括心理辅导、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的道德功能已经得到了国外高校的重视,他们认为其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非常的显著,通过咨询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增强忍耐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在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时候,要渗透一些道德品质方面的内容到课程中,不断地扩展其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四、结语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信息的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面对全球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形势,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运作方式基础上进一步改变内容单调、形式刻板的教育模式,构建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这方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其特有优势的,因此,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是现实的需要。
注 释:
①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08页。
② 毛天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讨》,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③ 王滨,张雪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教育探索,2010年11期。
[1]李铭.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2]王滨,张雪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10,(11).
[3]王浩.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1).
[4]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定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3).
[5]毛天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讨[D].合肥工业大学,2005.
[6]王亭.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