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伯家的苔丝》:人文精神的守望

2012-08-15唐建怀

关键词:德伯德伯家的苔丝哈代

唐建怀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英语系,甘肃 成县742500)

一、《苔丝》的创作背景及哈代的思想成因

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思想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跨越并连接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个文学时代。在哈代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共有十五部长篇小说问世。其中《苔丝》完成于1891年,是哈代“性格和环境小说”中最具艺术魅力、内涵最丰富的作品。小说通过农村姑娘苔丝短暂而悲惨的一生,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英国农村的急剧变化和农民的深重灾难。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端正秀丽的像一幅画儿的乡下姑娘”,(《苔丝》:232)善良、纯洁、朴实;对美好生活和自由爱情充满强烈的愿望;敢于追求自我反抗和自我牺牲。然而,苔丝的一生,从精神到肉体却受尽了无尽的摧残,最后成为资产阶级文明的殉葬品。作品至始至终流露出哈代对苔丝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苔丝》选材于哈代所生活的时代。开始于18世纪80年代、结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逐步渗入农村,新式农业机器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使得大量的个体农民逐步走向贫困乃至破产,富民残酷剥削雇农,贫富不断加剧。哈代亲眼目睹了这一社会变迁,也亲身经历了这一时期的信仰危机。因而,他以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在小说《苔丝》中充满了这时期这种生产方式的真实写照,如克里克老板的大牛奶厂,富农葛露卑的农场。苔丝和她的伙伴们,为了谋生,到处飘荡,受雇于他们,并受尽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苔丝以及她整个家庭的痛苦遭遇,也正是当时英国成千上万的个体农民走向贫穷、走向破产的真实写照。苔丝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哈代对苔丝以及她所处的这个不幸家庭寄以深厚的同情;对于这个使她受穷、受辱、绝望,使她成为一个杀人犯、最终被剥夺生命的不公的社会给予了无情的批判。

二、哈代的人文精神

(一)批判最恶势力,同情人类悲苦命运

在哈代的《苔丝》中,哈代描写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给下层劳动人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大量的机器劳动代替了手工劳动;大批农民流离失所,走向贫困乃至破产。在这样的背景下,出身贫穷的农家少女苔丝才别无选择的到资产阶级富商德伯家作帮工,从而走上了她悲惨的生命历程:从“忍辱”走向“抗争”。哈代对于苔丝的“失身”与“堕落”,倾注了满腹同情,并坚决以“一个纯洁的女人”作为小说的副标题为她作了强烈的辩护,在这个副标题下还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诗:“可怜你这受了伤的名字,我的胸膛就是一张床,把你来将养”。哈代热情地赞扬了农民勤劳、善良、淳朴的品质,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和处境,并表达了他们不甘被压迫、受凌辱的反抗精神。对于苔丝的忍让、宽容和奉献等诸多美好品质,哈代也给予高度的赞扬。哈代看来,苔丝是纯洁无辜的,她只是那个社会和时代的受害者。哈代看到了围绕着她的种种残酷的罪恶和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表现了他对下层劳动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教育与人民为敌的本质的无情揭露。

哈代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还表现在对传统道德、宗教信仰及礼法制度仰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哈代在小说序言中指出:一些比较严厉的反对者,在关于什么是适应艺术题材以及某些其他方面,与我存在着良心上的分歧,他们明确表现出他们不能领会本书副标题中那些形容词的确切含义,只能将该词与文明礼法中衍生而出的、纯属人为的意思连在一起,他们完全否认该词“自然”的意思,否认该词应有的美学特征,更不用说他们毫不顾及自己的基督教在最优美的意义上对该词所作的精神解释了。哈代在作品中指出,苔丝不过是“触犯了一条纯系人为、毫无自然基础的社会法律,是一个礼法的罪人罢了。”并对毁灭苔丝的资本主义礼法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作者大声责问:“哪儿是保护苔丝的天使呢?哪儿是她一心信仰的上帝呢?”苔丝是纯洁的,不纯洁的是资本主义宗教礼法制度及其信徒。正是他们毁灭了美丽善良的苔丝,也正是他们,连死去的孩子也不放过。

苔丝及其家庭的痛苦遭遇,也正是当时英国千万个体农民走向贫困、破产的真实写照。哈代对这个不幸的家庭寄以深厚的同情,对使她受穷受辱和绝望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小说在1891年出版后曾引起轩然大波,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正人君子”大肆攻击哈代“想要借这样的书揭起反抗一切社会立法的旗帜,掀起推翻一切圣神道德的风潮”,由此可见,这部小说对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社会虚伪的道德文明具有何等深刻的揭露意义。

(二)歌颂真、善、美,渴望人类和谐

哈代从他对生活和人的认识与思考出发,歌颂劳苦大众对人类真、善、美的追求,赞扬人们同命运不懈抗争的可歌可泣的精神,抨击假、恶、丑,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主宰下的传统道德和扭曲人性。在《苔丝》中,哈代通过对“纯洁的女人”苔丝在她所生存的邪恶环境下同捉弄她的命运苦苦抗争和最终走向死亡的描写,使人们对摧残苔丝身上的真、善、美的力量表示哀叹,对她的悲惨命运寄以同情。面对社会的邪恶和家庭的不幸,苔丝没有沉沦和屈从于环境,而是至始至终试图通过奋力抗争去超越环境,保持自己的人格的独立和自尊的纯洁。这与亚雷依仗金钱权势为所欲为,克莱对自己曾经的放荡不但毫无愧意的自私狭隘的灵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哈代通过他的悲剧小说来反映人生的痛苦、探索生命的意义。哈代小说中的悲剧主人公在同周围环境的接触中,经常发现自己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身心遭受了巨大的痛苦。苔丝的痛苦产生于冷酷环境对她的自然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尽管她期盼美好生活和美好爱情,但他的理想在现实丑陋的社会环境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哈代痛苦地发现,这是一个“有毛病的”物质世界,人们没有自由选择自己感情生活和理性生活的权利;现代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人与社会对立,人与人不能沟通思想感情;人们正常的感情和合理的追求受到社会的限制。作为正直的艺术家,哈代不愿放弃真实和坦诚,去取悦维多利亚中产阶级读者,而是决意打开社会中芸芸众生的心扉,把他们的欲望和理想公诸于世,让读者感受到在人的欲望背景下的惆怅和叹息、悲愤和绝望,让读者看到“有毛病的”世界里人的价值不可避免的毁灭。他以令人不快的、以真实为基础的“悲观主义”给虚伪的、盲目的乐观主义以迎头痛击,让读者对世界,对人生有清醒的认识,作深刻的思考。

(三)对人类悲剧命运的痛苦思虑

作为一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以锋芒的笔勾勒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现实生活的生动画面。但作为一个思想家,哈代又认为,在无比强大的宇宙威力面前,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的命运受上帝和神控制。哈代在写农村劳动者悲剧命运时,常把命运观念和神秘因素乃至性格弱点、遗传因素交织在一起,使苔丝的悲剧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苔丝的一生都充满着偶然性和命定的色彩:如小说开头,德伯喝酒,苔丝代父赶车,碰巧在打盹时与邮车相撞,由此导致她不得不到亚雷家作帮工,被诱骗失身;又如,与克莱结婚前夕给他的诉说自己痛苦往事的信被插入地毯下,不料这封信克莱没有看到,导致她新婚之夜被遗弃;去爱姆寺访老克莱未遇而在归途中偶遇亚雷等。似乎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命中注定的”,是祖先罪孽的报应,从而一步步将它推向悲剧的深渊。同时,小说中还不时出现一些神秘的因素:如德伯家神秘的马车,令人恐怖的十字手路标等。这些似乎都表明苔丝的悲剧是难以解脱的。小说中众多渲染命运神秘性的情节和事件削弱了小说对社会的批判力量,是哈代消极悲观的宿命论的表现。《苔丝》对“有毛病的”物质世界的控诉力量是强大的,对现实生活的揭露和批判也是深刻的,在当时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现存秩序的永久性怀疑,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强烈的憎恨,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由于作者世界观的局限,对自己所揭露出来的罪恶现实以及对苔丝的悲剧根源,都作了一种唯心主义的错误解释,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认为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法逃避的。哈代对于克莱的态度是矛盾的,即揭露了他根深蒂固的道德礼法偏见和自我中心意识,又不惜让苔丝顺从他,倾慕他,还让苔丝在临死前将自己的妹妹托付给他。这反映了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这又是他小说中的落后的一面,是消极的东西。

三、结语

苔丝的悲剧不光是个人命运的悲剧,在本质上,它更是社会的悲剧。哈代作品中的主要主人公大多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对于他们的不幸遭遇,哈代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赋予他的作品以为劳苦大众之忧而忧的人道主仪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流露着一种积极的忧国忧民意识。读《苔丝》可以让读者在哭泣中感情得到宣泄,心灵得到净化,神经得到震动,像苔丝和她弟弟那样祈望“投生在一个没有毛病的世界上”,这就是《苔丝》所产生的思想影响和艺术效果,这更是哈代人文关怀的灵魂。另一方面,尽管哈代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带来的所谓“进步”的罪恶,但由于他的阶级立场所限,他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和必然趋势,也无法看到资本主义“发展”到死亡出现有新的曙光。他的作品中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了悲观和绝望的情感,这是哈代世界观的局限性的反映。

[1]陈焘宇.哈代创作评论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英]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黄建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3]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4]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M].张中载,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5]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李月萍.德伯家的苔丝:哈代人道主义的集中体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7]谭燧.外国文学史教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德伯德伯家的苔丝哈代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中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德伯家的苔丝》中希腊神话原型理论分析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The Tragical Caus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基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对苔丝悲剧的语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