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探析
2012-08-15燕贵成胡永盛
燕贵成,胡永盛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系,江苏 泰州225300)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转型变化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形成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竞争已经集中表现为各区域之间的产业竞争,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产业竞争力来源于竞争优势理论,上世纪9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竞争优势菱形理论,他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又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要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则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积累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集成多种技术流派的学习能力。国内对于竞争力的研究是从上世纪初开始的,赵修卫(2001)等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而李仁安、徐丰(2005)将核心竞争力理解为能将独特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系列政策、知识技术或技能的有机综合体;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甚至是关键的因素;肖亚玲、黎露、廖奕翔等(2008)将其归纳为区域技术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区域企业特色、区域综合协调能力、区域文化、区域环境等的综合。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或者潜在关键因素的组合所形成的能力,能够使区域产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区域产业能力中的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
(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征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紧扣区域医药产业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有着其固有的特征:
1.系统性。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系统能力,是区域产业内众多影响因素综合的产物,也是产业内外环境协调的结果,核心竞争力体现了产业系统的整合能力。
2.独特性。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域产业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的潜在的经验和智慧,是技术、组织和文化的整合,是区域经济发展个性的产物,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不同或者侧重点不一样,具有独特性。
3.动态延展性。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能够使区域产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核心部分,它是在产业长期的竞争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产业的资源以及产业的其它能力等变量密切相关、动态变化。
4.路径依赖性。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建立一般需要 5~10年,乃至数十年,并深深扎根于区域产业中,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区域产业将获得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创新
对于现代区域产业来说,技术因素是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及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关键就是能否拥有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创新。并且,技术创新可以促进相关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建立了完整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具备了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一方面,通过集群内大量企业的合作和竞争,达到如降低成本、加剧竞争、刺激创新、提高效率等效果,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集群完整的生态链共享资源、降低创新成本,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从而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
(三)区域产业人力资源
人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水平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障。产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没有创新型人才,产业竞争优势是不可能形成的。人口质量是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最深刻、最重要的因素。人口数量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这种影响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与区域产业的结合程度,结合越好,越有利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人的因素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物质资本与资源相对来说只是一种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才的存量结构和增量结构的优化,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推动力和智力上的保证与支撑。而人才结构的调整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四)区位状况
区位状况主要是通过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交通通讯等影响产业的生产要素流动而发挥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和通讯等条件的改善,区位因素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区位因素的优劣,仍然直接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好坏,进而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与演变。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畅通的信息,既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也间接影响产业优化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
(五)区域产业基础环境
主要包含市场基础环境和政策环境,市场基础环境主要表现在历史遗留的物质基础,如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配套设施及市场容量的大小等,它们决定了区域产业的现状与潜力;政策环境作为制度保障同时它也是最活跃的影响因素,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产业政策在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政府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深化的要求,以新的职能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政府管理要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发展需要,实现管理创新。
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了3个层面上的竞争力。即处于基础层面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二层面的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及处于最高层面的是区域综合竞争力。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企业个体核心竞争力,这是构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说,一个地区,所拥有优质企业群体的综合素质和实力地位是区域竞争力的根基。对于个体企业来说,知识与技能并不是核心竞争力,只有能够协调和整合知识与技能的知识与技能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想真正营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综合分析、正确判断企业的各方条件,寻找自己的长处,从生产管理、质量、规模、销售模式、渠道、售后服务、品牌认知、价格、人才等各方面入手,做好其中一项或多项工作,并扬优成势,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科学制订区域产业战略规划,促进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经济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作为一个整体,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经济区域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显著的。因此,科学的战略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是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核心。通过合理明确的分工和定位,形成完整的“主导-配套”产业链条,促进区域内部分工与协调,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以增强市场作用为导向,建立区域合作共赢多赢机制。区域经济整合的关键在于制度协调,协调的目的就是打破壁垒让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目前我国许多地方企业行为受到行政力量等因素的干预,制约了区域内企业合作共赢的市场机制。因此,转变区域合作观念,立足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整合区域内的资源要素,打破自由流动的壁垒,能够为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四)加强软、硬两个环境建设,促进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区域综合竞争力是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统一,区域竞争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表现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水电、医疗教育等;软环境表现为政策、法律法规、制度、观念习俗和文化教育等诸多人文要素。因此,一方面发展交通水电通讯事业,改善区位因素以及加强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的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提升区域综合硬实力。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意识,营造开拓创新的观念氛围、文明健康的人文氛围、优质高效的服务氛围和规范公正的法治氛围,从而积聚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动力。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8.
[2]李明中.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架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5).
[3]赵修卫.区域竞争力基础的多元化及其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3,(12).
[4]李仁安,徐丰.区域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
[5]陶永宏,刘日胜.区域船舶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上海造船,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