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2012-08-15王冬岩魏沧波佟秀莲张国华温淑环
王冬岩, 魏沧波, 佟秀莲, 张国华, 温淑环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试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王冬岩, 魏沧波, 佟秀莲, 张国华, 温淑环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而紧迫任务。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从事思想教育工作体会,探讨出一条“优化现有教育途径,增强教育实效性的路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合格的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合格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之人。对于这一人才标准,作为社会优秀人才培育和输出机构的高校,过去甚至是现在,总是以能力、成绩来衡量,即“品学兼优”重在“学”,“德才兼备”重在“才”,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有些大学生在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方面有缺失,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些学校虽然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教育内容都是正确的,只是教育的方法、路子既“途径”欠缺。好的内容只有在适合的途径中才能畅通运行,达到目的。优化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构建一条与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使思想教育做到“三贴近”,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现状分析
目前在校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和社会大众传媒的积极引导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在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从多视角、多途径、多层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尽管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时候各个教育途径之间缺乏沟通,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效率低下,直接导致有时候教育内容“撞车”,部分教育内容多次重复,有时教育活动较少,出现教育“真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工作不深入,教育性与引导性不强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包括安全教育、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党团建设、行政管理、学业奖惩、助学服务等数十项内容。高校学生工作主要把安全和稳定放在了首位,淡化了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而且庞杂的工作内容使得即使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就事论事,缺乏教育深度,不能触动学生内心,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内容很丰富,但主题不够突出,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育效果就要受到影响。
(二)思政课脱离实际,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教师在课下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使得教学缺乏针对性;2.部分教师照本宣科,内容空洞,方法单一,没有吸引力;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
(三)家庭、学校缺乏沟通,教育不一致
当今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子女教育中发挥着特殊作用。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家庭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短板。有些家长意识到孩子上大学需要进行引导,但是由于缺乏与学校间的沟通,仅凭感觉指导学生,不是过于信任孩子——放任自流,就是过于严格要求——束缚孩子,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也因此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教育引导缺乏针对性。
我们认为针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打破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之间的壁垒,优化现有教育途径,加强学生工作与活动、思政课、家庭教育间的沟通和联系,将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解决学生思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三结合”教育途径的内涵
知识可以终身学习,而人生观、价值观出现问题可能影响一生。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笼统泛泛,教育途径多但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以致主渠道的思政课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各途径组织的学生教育活动有时撞车、有时内容重复、而有时重要内容还出现空白,直接影响了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结合多年从事思想教育工作体会,探讨出一条“三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既“学生工作与活动、思政课、家庭教育”相结合教育途径。具体就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引导作用、学生工作与活动的载体作用和家庭教育的助推作用,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
思政课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不断与学生工作和家庭教育两个途径联系,一方面通过家庭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另一方面将思政课的理论内容寓于丰富多彩的学生工作和活动中,增加学生工作的理论深度。
学生工作与教育活动是校园中与学生接触最广泛的一个途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重视与家长的双向沟通和互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开展工作时强调思政课的核心价值理念,为思政课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教育信息和教育载体,增强学生工作与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家庭不仅担负着孩子物质上的供给,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精神上的引领和情感上的支持。父母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思想动态和实际表现,积极引导孩子,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作,协助学校完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只有以学生工作与活动为载体,以思政课为导向,以家庭教育为助力,实行“学生工作与活动、思政课、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才能保持学生信息的畅通,消除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死角,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具体实施对策
(一)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动态
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以及学生工作、思政课、家庭教育现状,探寻思想教育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成才需求、素质全面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我们自拟问卷,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组织相关人员开座谈会。通过调查分析认识到学生工作与活动、思政课、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开展新途径教育奠定基础。
(二)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政研会进行协调:学期初,政研会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信息,确定学期教育的重点和主题。而后各个教育途径根据教育目标明确职责,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协同联动,形成教育合力。每个学期末,政研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反馈工作信息,交流工作心得,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完善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三)以活动为依托,深化教育内容
围绕学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寓教育于适合学生特点的各种教育活动形式之中,分别包括:1、各系组织突出专业特点的主题活动——专业技能大赛;2、校团委组织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包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演讲赛、辩论赛、社会实践、暑期三下乡、选送优秀学生干部参加“河北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学习等。3、社科部组织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中升华认识,深化教育,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加强心理疏导,形成健康心态
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教师和学生家长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形成健康的心态。学校于2000年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以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宗旨,通过面谈、团体心理辅导与讲座、培训学生心理辅导员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几年来,心理咨询中心平均每年为500多位学生提供面对面的心理咨询与帮助,为1800多位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在心理咨询教师的疏导和帮助下,很多学生转变了思维、调整了心态,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五)加强各方沟通,畅通交流渠道
设立包括学生、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内的QQ群,方便各方面及时交流信息;编制学生情况调查表,每学期开学时回收,制定学生基本信息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动态;每学期开学要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老师、学生家长三方会议,畅通对学生信息的交换渠道;此外,社科部在校园网络上开设了“青春坐标论坛”,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匿名的交流,深受学生欢迎。
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实施,将有益于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重要作用。
G641
A
2095-3763(2012)01-0116-02
2011-12-12
王冬岩(1966-),女,满族,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主任,副教授。
“2011年承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11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