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法课程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2-08-15张永花

关键词:建构主义心理学教学法

张永花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外语学部,湖北 武汉 430074)

英语教学法课程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

张永花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外语学部,湖北 武汉 430074)

本文以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性质、特点,指出对英语教学法课程实施多维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提供了三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英语教学法;教学模式;理论;实践;多维

一、引言

英语教学法是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也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该课程又是一门发展中的、多边缘的课程,涉及学科多,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无所不包(邓一琳,2006)。教材特点、学科特点加上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教学目的多样性决定了英语教学法课程必须采用多维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理论依据

心理学有两大分支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不可知的“暗箱”(black box),要想研究人的心理必须研究人的行为,从人的外在行为来推测其内心活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学习是不断地尝试和犯错误的过程,而成功则需要靠强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注重有机体的内部心理机制,有机体只是被动地接受刺激,通过尝试错误来获得正确的反应,而不需要心理活动的参与。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最大的进步是考虑到人内部心理过程对人行为的影响以及认知因素对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其研究对象是那些不能观察的内部机制和过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的行为,而不是由于外部给予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反;学习是把新的知识按格式塔的结构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对原有知识进行重组、更新,使头脑中的知识趋于完整,在适当的环境下按需调取。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内在动机,即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兴趣、动机、态度、情感)把外来刺激同化进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习才会发生。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在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皮亚杰和布鲁纳的思想中其实就已出现了早期的建构主义思想,只是早期的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知识内部的建构,没有体现建构主义的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被动地对刺激产生反应,而是主动地学习。建构主义强调情境性和社会性的重要性,强调学习者在与他人合作交往中缩小最近发展区以获得进步。因而建构主义非常重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邱瑞群,2008)

三、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

“模式”一词是英语单词model的汉译名词。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当今教学模式的发展呈现出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由归纳型教学模式向演绎型教学模式、由以重“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和多元化,为外语多维教学模式提供了选择的可能。英语教学法课程内容广泛,有英语教育教学理论、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等,同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不同共同影响着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传递接受与自学辅导相结合模式

传递接受模式源自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其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的经典条件反射。英语教学法课程部分内容为语言观、语言教学观以及二语习得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学生此前并不了解。对于这部分内容比较适宜采用传统的传递接受与自觉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精选一些外语教育教学新理论、新观点,以及外语教学研究的新动态等理论知识向学生讲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对这些外语教育理论和教学法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有一个简单的比较系统的概念,对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有一个理论上的解释。(王建卿,2005)

在传授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根据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合理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一些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使用所学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问题讨论的时候,结合自己中学到大学的英语学习经历,总结概括英语学习的方法,加深对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讨论中,主动地搜集信息,并积极地与组员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缩小与优秀者的差距。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梳理知识,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英语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可以看出在小组讨论中教师是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自学讨论模式相结合改变了以往一切知识来源于教师和课本的做法,也改变了课堂完全由教师掌控的局面,由教师唱独角戏变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互动、开放和创造性营造了平等、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模式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受到碰撞、挑战和激励的状态,有利于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王红莉,2008)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而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PD),由异质搭配的小组学习,成员之间通过沟通协作与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缩小发展区,取得共同进步。

(二)探究式学习与概念获得相结合模式

探究式学习模式是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发现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发现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个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强调学生的内在动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乐于探究。其核心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的过程。(邱瑞君,2008)探究式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有意的指导下,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学生独立学习、探究新知并发现结论。教师对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的结论进行修正、补充、完善,学生将经过修正的新知并入头脑中的认知图式以完成对知识的构建的教学模式。布鲁纳、古德诺和奥斯汀的思维研究理论认为,概念是根据观察进行分类而形成的思想或抽象化,概念的获得模式是采取归纳-演绎的思维形式。概念获得模式的理论基础为认知心理学。在这种学习模式里,直觉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像,通过想像和实例,产生概念,内化知识。

英语教学法课程中关于语言知识的教学宜采用探究式和概念获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把学生置于这个情境中,让学生展开想像,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启发和指导。提示新旧知识间联系的线索,使学习者能调取储存于头脑中的图示,以使新信息与图式进行互动,让学生发现规律并获得答案,最终得出结论。语法板块中有很多抽象概念理解起来比较难。靠教师传统式的灌输,教学效果很难保证,不如让学生自己探究自行发现,在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下,寻找并获得规律。如在讲授一般将来时、将来进行时、将来完成时、和将来完成进行时时,教师可以确定一个时间和一件任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比较四者的不同。另外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制作直观的教具,在一定的情境中辅助学生对词汇用法的理解。在语音学习中,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利用发音图,帮助并纠正学生发音上存在的问题,找准发音部位,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在探究学习模式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提供的图片和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最后形成准确的概念起着关键的作用。(陈琦,1997)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三)模拟课堂与教育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英语教学法课程是门理论性强的课程,同时又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既包括语言知识,也包括语言技能。外语教学能力中最基本的要素有三:基本外语能力、教学创作能力和课堂实用能力。课堂实用能力指外语教师对课堂言语教学活动的实际操作、组织调控能力,其中包括许多实用的教学技能,如对教学训练目标、难度、训练时间及训练量的调控能力;对课堂交际策略的掌握;课堂其他教学操作技能等。(韩刚、李青,1997)英语教学法课程涉及多学科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教学技能的训练。而学生对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无法产生跨学科联系,理论不能实践联系。(胡宜平,2006)因此,英语教学法课程要倡导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将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模拟教学与教育实习。老师将学生按异质分组,每组约6人,布置任务,各组成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微案设计,选择教学技能。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登台讲课,其它同学充当学生配合完成模式课堂教学。每组模拟时长约半小时,将模拟课堂全程摄像,实施微格教学。通过观看微格教学录相,师生一起发现模拟课堂中的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改善以后的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教学技能水平,但仍存在着操作模拟性和训练项目单一性及缺乏现实检验等问题,教育实习比微格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与附近中小学建立对口实训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去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实际状况,从而使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教育实习和教改实践中去,探索、创造更有效的教学实施途径和方法。(胡一宁,2005)在不打扰实习单位工作计划和不影响实习单位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水平的基础上,可以给优秀实习学生亲身锻炼的机会,让一些学生真正走上前台,上一堂货真价实的英语课,获得真正的课堂教学体验。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检验理论的二维作用。

四、结语

英语教学法课程内容多,既有理论性知识,也英语语言知识,更有语言技能;同时该课程涉及学科多,有教育学、心理学,还有语言学等。这就决定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不能采用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而本文中提到的三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能起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结起来的中介作用,通过这些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理念贯彻到实际实践中去从而具体化。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提高其专业技能。

(注:本文系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教研课题“英语教育方向课程中关于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讨”资助)

[1]River.W.M.etc.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邓一琳.《英语教学法》课教法探索[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2).

[4]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6]胡一宁.对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7]韩刚,李青.外语教学能力及其训练[J].外语界,1997,(2).

[8]胡宜平.论析英语教学法知识的多元整合[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9).

[9]邱瑞君.探析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元化英语教学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1).

[10]王红莉.关于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思考[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11]谢邦秀.多边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械[J].外语教学,2002,(2).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心理学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