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山市食用菌产业提升发展的思考

2012-08-15郑小琴

食药用菌 2012年4期
关键词:江山市工厂化江山

郑小琴

(江山市农业局,浙江 江山 324100)

近年来,江山市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培育,先后将食用菌产业列入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培育产业,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服务、品牌建设和市场培育,江山以白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升,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国内其他县市和国外食用菌产业快速壮大带来的冲击,食用菌产业转型提升迫在眉睫。

1 产业发展现状

江山市食用菌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以白色金针菇 “江山白菇”为主栽品种,先后被授予 “中国白菇之乡”、“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食用菌强县”等称号。2011年,全市食用菌栽培总量达3.82亿袋,其中自然栽培白菇1.65亿袋,工厂化白菇7850万袋,秀珍菇5760万袋,竹荪2580亩(折2580万袋),香菇1280万袋,黑木耳1630万袋,金福菇、大球盖菇、海鲜菇、伏苓、灵芝等其他食用菌约2600万袋。鲜菇总产量14.85万吨,产值12.89亿元,农民增收4.1亿元。

1.1 江山白菇占主导地位 江山市食用菌产业已呈现白菇、秀珍菇、竹荪、大球盖菇等品种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仍以江山白菇占主导地位。2011年江山白菇栽培量为2.44亿袋,占全市食用菌总栽培量的63.7%。

1.2 规模种植数量增加 2011年全市有食用菌种植户10205户,菌种生产单位25家,原材料购销企业13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28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38个,市级以上食用菌龙头企业13家。全市参与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万多人,种植量超过100万袋的规模村有118个,超过1000万袋的规模乡镇有16个。

1.3 生产方式多样 一是人工季节性栽培,利用冬闲田进行种植;二是以人工为主,辅以部分机械操作进行季节性栽培;三是半机械化,有一定设施的工厂化周年性栽培;四是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作业。

1.4 产品销售多渠道 一是批发市场,销售对象主要为江山市及周边的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占江山市食用菌总销量的很小部分。二是直销饭店和超市,主要为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营销能力的工厂化生产企业所采用。三是贩销,销量占总销量的80%~90%。四是订单方式,目前还只是初现端倪。

1.5 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协调关系、互通信息、共谋发展的组织网络体系。每年安排一定的产业发展资金、专项资金和信贷支农资金用以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如市委2009年1号文件规定,对年栽培量达100万袋以上、安装专用变压器的新投资工厂化栽培企业,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给予5万元的补助;市政府每年安排15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基地建设等。据统计,江山市平均每年对新发展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财政补助约为60万元。

2 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龙头企业 江山市目前缺乏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工厂化生产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还没有一家企业年种植量达到1000万袋。

2.2 品种单一 江山市食用菌工厂化企业95%都只种植白色金针菇。而近两年全省、全国都在上食用菌工厂化项目,其中85%以上都是白色金针菇,工厂化金针菇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种植风险大。

2.3 品质有待稳定提高 菇农以家庭为单位采用手工传统的栽培方法,难以严格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操作,严重影响了食用菌内在品质的稳定和提高。

2.4 加工技术落后 江山市目前食用菌以鲜销为主,虽然也有一些加工企业,但是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

2.5 未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食用菌贩销队伍过于庞大,存在 “小、乱、杂”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江山市食用菌产品的形象和档次。目前只有几家合作社在销售中使用无公害标志和原产地标志,“浙江省名牌”和 “浙江省十大名菇”等品牌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产业转型提升对策

3.1 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力量 组织领导是食用菌快速稳健发展的保障。要继续将食用菌作为全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来培育,健全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食用菌产业化领导小组职能,以领导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各乡镇 (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食用菌技术辅导员,负责对各村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和信息传达,从而形成市、乡和村三级组织网络体系,保证食用菌按标准规范生产。并且要将食用菌产业发展列入乡镇(街道)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各乡镇 (街道)签订责任书,进行单项考核,确保目标落实到位。

3.2 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政策扶持是食用菌快速稳健发展的重要推力。要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有关 “三农”的优惠政策,结合实际,出台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每年的产业发展资金、专项资金和信贷支农资金中专门切出部分加以扶持,充分调动菇农的积极性。对有资质认证中心新确认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市政府每年要继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基地建设等,积极鼓励农民发展食用菌种植。

3.3 增强科技支撑 科技服务是食用菌快速稳健发展的有力支撑。江山市食用菌的主导品种是江山白菇,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是由市农科所引进日本菌种通过多年培育而成,品质优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使食用菌产品畅销市场、长盛不衰,要继续重视食用菌的科技创新与推广。一要保护和合理开发种质资源。针对白菇菌种退化、弱化的情况,要加大力度开展提纯复壮。同时,抓好前景好的珍稀菇类品种的开发和引进工作,开展反季节栽培、高产周年栽培等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二要推行标准化生产。针对食用菌生产良莠不齐、标准不一的情况,要严格执行 《无公害江山白菇生产地方系列标准》,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技术支持,加快标准化技术推广步伐,鼓励支持广大菇农开展标准化生产,切实提升食用菌品质。三要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农函大、阳光工程培训和万民农民素质培训等形式,组织开展无公害江山白菇生产管理的技术培训,提高菇农的种菇技术。四是注重技术示范引导。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内江山白菇的市级生产示范基地,由市白菇产业化协会和农科所直接派技术人员,对每个环节严格按生产标准要求进行指导。对每个乡镇 (街道)的示范基地或专业村,由市农科所技术人员实行分片包干联系指导。

3.4 强化监管,从严确保质量 质量安全是食用菌快速稳健发展的生命线。要从生产各环节入手,健全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强化食用菌生产全过程的监管,严把质量关。一是完善监管体系。全面加强对食用菌行业的规范管理,严格审核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实行年审、抽查、质量跟踪和检查考核等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检测制度、推广速测技术、实施产地标志管理和推行追溯与承诺制度;强化执法监督,确保食用菌产业安全有序发展。二是突出源头监管。严格执行《江山市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加强对各菌种场、原材料供应点的检查督查工作,并签订菌种生产管理责任状,推行菌种质量承诺制和跟踪服务制,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要严格取消资质、淘汰出局。三是注重品牌维护。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江山白菇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声誉不断提高。要引导各贩销户进行分级收购、分级销售,对使用 “江山白菇”品牌的实行许可证制度,要签订使用许可合同,严禁贩销户使用保鲜剂、防腐剂、增白剂。同时,严格推行 “四统一”管理,即统一在国内市场的江山白菇经销部挂 “中国白菇之乡”的宣传横幅;统一产品介绍;统一设计印有 “绿色农产品”的包装胶带;统一使用包装箱等。

3.5 培育龙头企业,助推示范带动作用 龙头带动是食用菌快速稳健发展的有效手段。要通过培育工厂化生产企业、精深加工企业、贩销合作组织,强化龙头体系建设,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培育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将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企业作为扶持培育的重点、提升发展的主攻导向,专门制定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在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推动有实力的业主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实现由小规模、低档次生产向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 “转型升级”。二是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组织白菇生产企业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召开竞争形势分析会等形式,积极倡导白菇生产企业转变理念,向精、深、细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培育贩销组织龙头。对有资金困难的贩销户,要鼓励互相担保贷款,由市财政给予贴息支持;对食用菌贩销车辆一律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并且对贩销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加强行业管理,鼓励贩销合作组织实行信息共享,开展强强联合,实现组团作战,共同拓展市场,形成龙头连大户、大户带小户的良好格局。

3.6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要切实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密切关注食用菌发展动态,加强调研,形成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合力。市农办作为食用菌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具体协助处理好各部门关系,积极引导下山脱贫农户发展食用菌;农业部门作为主管部门要加强食用菌新品种的研发和引进,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并做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组织、管理、规划、技术信息服务、项目资金争取等工作;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及时兑现各项补助政策,同时在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和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等方面向食用菌产业倾斜;信用联社对食用菌龙头企业、规模种植场要给予重点扶持,结合推进 “信用村”建设,简化手续,给广大菇农及时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户发展食用菌生产;工商部门要加强对食用菌原辅材料和鲜菇质量的检查与检测,强化专业市场的管理,积极协助企业争创品牌。此外,国土、公安、交通、供电等部门也应给农户发展食用菌提供各项便利,宣传部门则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各乡镇 (街道)要把种植食用菌作为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实施,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江山市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江山市工厂化江山
如诗如画的江山
醉了江山醉了我
钢结构工厂化预制质量控制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
毛佳颖??《春》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G0-7“工厂化”井组钻井工艺技术
绘一纸江山,醉一场迷梦
江山明月在,我发我的呆
江山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