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思想发展历程探析

2012-08-15张旭东魏沧波王栋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制度思想

张旭东, 魏沧波, 王栋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北 承德 067000)

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思想发展历程探析

张旭东, 魏沧波, 王栋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北 承德 067000)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廉政文化建设思想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发展,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宗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是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中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政文化;反腐倡廉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开始,我党就不断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和途径。借鉴国外反腐倡廉建设的经验,吸取我国古代优秀的廉政文化建设遗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思想上建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建国前后,毛泽东提出了要在思想上树立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党思想观念。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党建党的思想和宗旨。他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行为,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毛泽东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时,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禁止任何公务人员贪污和假公济私,否则从重治罪。他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保持清明廉洁,反复告诫一切政府工作人员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一时期,我党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重视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和民主监督。延安整风运动就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毛泽东强调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能松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展了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三反和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当时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起到了强烈的警示作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廉政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奠定了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制度文化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健康发展的途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搞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在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腐败现象也随着滋生和蔓延,人民群众极为不满,面对这种我党经受考验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想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清晰和明白,更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必须做到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个方面都必须兼顾。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提出了制度和法制建设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邓小平强调不仅要科学构建廉政制度,更要加强贯彻和实施廉政制度。在这一理论政策的指导下,我党做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重大决策和部署,重新建立党的纪律检查机构,拨乱反正;开展了严厉打击以贪污受贿为重点的经济犯罪活动,通过制度法制的建设和落实,对我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全面整顿。制度建党思想开创了我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逐步纳入经常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也重视思想教育工作。邓小平认为:反腐败斗争,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是教育,一是法制。同时强调指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从而使我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更具有时代气息,丰富与发展了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全局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证。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做到思想教育、法制和监督机制建设的有机统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矛盾的复杂化,使得一些领域腐败现象迅速蔓延,我国的反腐败形势越发不容乐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吸收借鉴前两代领导集体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新时期如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政治高度,深刻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我党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新时期我党如何进行反腐败斗争等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反腐倡廉之路: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核心,以反腐倡廉为内容的现代廉政文化,从而推动了我党反腐倡廉从遏制转到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民主、法制、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因素。这充分表明我党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即教育、法制和监督有机统一的全方位的廉政文化建设思路与格局:教育是基础,要从思想上抗腐防变;法治是保障,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防范和治理;监督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实效性和综合监督的合力作用。这一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强化,针对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了党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党风廉政思想教育;建立和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从实践行为上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活动,至此,我党初步探索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更加完善和系统,探索出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反腐倡廉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其中包含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把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推向更加系统与完善。

1.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从源头预防的廉政文化建设目标体系。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预防、制度建设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这表明中央注重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面向全党和全社会的廉政思想教育,做到从思想上反腐,从腐败的源头上治理腐败,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要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形成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这一时期的廉政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机制也更加完善,推进了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和发展。

2.十七大以来我们党推动了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我党在十七大提出权力反腐、制度反腐等观点,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防治腐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坚持廉政建设和勤政建设相结合;坚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这一时期,制定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党在建设的新时期需要用廉政文化梳理党员干部的思想,纠正工作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错误行为,并且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强调注重预防的方针,指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温家宝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这一时期,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更加注重文化阵地的正面宣传和廉政典型的教育示范作用;更加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导向与表率作用;注重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提高。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赵秀月.推进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J].2010,(5).

[8]杨海霞.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研究[J].2010,(5).

G114

A

2095-3763(2012)02-0037-02

2012-01-06

张旭东(1966-),女,河北宽城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2011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廉政文化建设研究(SZ2011706)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制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