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违反质量准则而产生含义的《三国演义》人物对话分析

2012-08-15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祢衡孔融会话

刘 浩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一、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我们重温经典,希望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尽一份力量。黄国文说过,历史证明,只有中外结合,才能更好发展我们自己,特别是现在,只研究外语或者只研究母语恐怕都很难做的更好。在我国,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外语界和汉语界学人的共同努力。黄先生的一番话道出了目前语言学界研究现状的一个方面,同时另一方面,现在的的语言学研究又呈现出跨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特点和趋势。研究的领域正在向纵深发展。因此,如何使用语言学理论来研究我们的母语,如何通过研究母语来促进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便成了我们关心的问题。

二、合作原则

在人类交际的两种方式中,听说这一途径是基本的首位的,从语音发展和进化的历史看,口头语音的产生和使用远远早于书面用语。从母语习得的过程来说,所有人都是先通过听和说这个渠道习得自己的母语的;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大部分交际是以口头方式进行的。所谓交谈,就是参与的双方或者多方不断轮流说话,“说话”这个词不论是在汉语中还是英语中都是指“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行为,而语音所表达的意义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指说话人说出单词和句子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另一种是说话人通过说话所含蓄地表示的意义。

能称得上是一次交谈的语言活动,不会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干的话语组成的,而是参加交谈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要使交际成功,参加的人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交际目标,或者是有一个为交际参与人都接受的大方向。美国哲学家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1)是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际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2)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

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

说话要贴切。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1)避免晦涩的词语

2)避免歧义

3)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

4)说话要有条理

(Grice,1975)

三、违反质量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当一个人说出了明显的不真实的话语,或只是说话人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自己说出的话是真实的时候,这时就违反了会话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例如:X是一名员工,A是他的老板,X不小心把工作搞的一塌糊涂,而他的老板A对他说“工作做的很好!”对于这个例子Grice是这样解读的:很明显,对于A和X来说,A说了一些连自己都知道是不真实的话,同样X也知道A说的话是不真实的。除非A的话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否则X必须努力解读出A这句话的隐含意义,而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句话。根据Grice的理论,在很多情况下,违反质量原则第一次而产生的会话含义都是通过一些修辞方法实现的,比如讽刺、暗喻和夸张等,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子。

1.讽刺(Satire)

讽刺是用艺术的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进行揭露、批评、攻击的修辞手段。通过讽刺手法的使用,使大家对这些错误、弱点有更鲜明,深刻,清楚的理解认识。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一般都能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强烈的感受,从而产生某种会话含义。

在第二十三回中,曹操想招安刘表,打算找一名“有文名之士”做说客去完成这个任务。在孔融的极力举荐之下,祢衡受到了曹操的召见。但是祢衡为人恃才傲物、不拘礼节,对曹操的做法也十分不满。下面的这则对话是祢衡对曹操手下的一番评论:

……祢衡仰天叹曰:“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操曰:“吾手下有数十人,皆当世英雄,何谓无人?”……衡笑曰:“公言差异!此等人物,吾尽识之。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诸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事实上,曹操的这些手下文有文,武有武,个个都是天下精英,人人都有旷世奇才。但是在上面的例子中,祢衡却把他们说成是一些只能做一些下贱工作的无用之人。而事实上,祢衡也知道曹操的这些手下都是英雄。很明显,祢衡违反了质量准则中“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因此,新的会话含义就产生了,祢衡通过对曹操手下的讽刺说明了他自己的雄才大略,说明自己比曹操手下任何人都强。

2.暗喻(Metaphor)

又称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的使用人明明知道本体不是喻体但是却一定要把本体说成是喻体,是因为本体一定有某种特性和喻体相似。下面看第一个例子:

在第十一回中,曹操因为吕布偷袭了兖州而撤兵徐州,徐州之危遂解。这时候,徐州之主陶谦想让贤于刘备,让刘备统领徐州。但是刘备恐怕天下人说他趁人之危强占城池,所以极力拒绝,下面是他推荐袁术时和孔融的一段对话。

……玄德曰:“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所归,近在寿春,何不以州让之?”孔融曰:“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在这个例子中,孔融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把袁术比喻成了冢中枯骨。事实上,孔融知道袁术活的好好的,更不是冢中枯骨,很明显,孔融说了连他自己都知道是不真实的话,很明显的是违反了质量原则,这样实际上孔融的意思就超越了字面本身的意义,从而产生了新的会话含义,说明袁术和冢中枯骨没什么差别,将来不会有什么作为,最适合统领徐州的人选还是刘备。

再看第二个例子: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得见诸葛亮,下面的对话是他们的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悔。”孔明曰:“德操、原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缘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在这个例子中,诸葛亮也使用了暗喻的手法,把司马徽和徐庶比喻成美玉,而把自己比喻成顽石。这样说明显的违反了质量准则,产生了新的回话含义,诸葛亮这样说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谦虚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对刘备的一种试探,想看看刘备到底是否是真心想请他出山。

3.缓叙(Meiosis)和夸张

缓叙和夸张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违反了质量原则的同一个次则:不要说你自己都认为是不真实的事情。缓叙和夸张都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言过其实的描述,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品格,鲜明地表达思想情感的修辞方式。不同的是缓叙是通过过分的淡化或者缩小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感情,而夸张是通过过分强化或者是夸大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感情,不论使用哪种方式,都会产生新的会话含义。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新的会话含义分别是由使用缓叙和夸张这两种修辞方法产生的。

例一:在第七十五回中,关羽因为被庞德暗放的带毒冷箭射中了左臂,华佗听说后主动到关羽的大营中为关羽治疗。下面是华佗和关羽在治疗过程中的一段对话:

……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肉皮,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账上帐下见者,皆颜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楚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尽刮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舒展如故,并无痛矣。……”

通过上面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知道,事实上华佗对关羽进行的是一次不打麻药的外科手术,刀在骨头上刮,可想而知这是一种多大痛苦,然而关羽却说“并无痛矣”。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是机器人。这是关羽用缓叙的手法违反了质量准则,这样产生的新的会话含义是我关羽绝非常人,虽然我受伤了,但是并无大碍,跟着我的这些人并不用担心什么。关羽这样说,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其个人形象,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例二:在第四十三回中,曹操大兵压境,为了实现联吴抗曹,诸葛亮只身过江,舌战群儒,力促联吴成功。但是孙权犹豫不决,又被诸葛亮激怒,转入后堂去了。下面是鲁肃和诸葛亮在孙权离开后的一段对话:

……肃曰:“果有良策,肃当请主公求教。”孔明曰:“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肃闻言,便入后堂见孙权。……

在对话中,诸葛亮用了夸张的手法,曹操的百万之众不可能因为诸葛亮一举手而变成齑粉,这一点诸葛亮本人也是清楚的。但是诸葛亮明知道自己做不到还要这样说,就是要产生一种新的会话含义,说明他信心十足,有十足的把握去消灭曹操,让孙权对他有信心,从而促成孙刘联盟的形成。

四、结语

《三国演义》是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作品中人物众多,形象各异,对话丰富,意义深刻。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分析古典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把古典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分析得更加透彻,更好地展示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语言学理论研究和汉语研究的结合,拓宽了语言学理论应用的范围,推动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1]傅隆基.古老大地上的英雄史诗——《三国演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54.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何自然.Notes on Pragmatics[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姜望琪.PRAGMATIC Theories&Application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祢衡孔融会话
才华只在舌尖上
不懂就百度
有意冒犯性言语的会话含义分析
汉语教材中的会话结构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呈现——基于85个会话片段的个案研究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行为艺术家
孔融认亲皮皮猪卡通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祢衡的悲剧
冲突语的会话分析研究
对外汉语课堂英语通用语的会话调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