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校企合作模式下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2-08-15朱冬辉

关键词:校企专业能力

朱冬辉

(湖北经济学院 统计与应用数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政校企合作模式下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朱冬辉

(湖北经济学院 统计与应用数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政校企合作模式下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当前统计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从统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出发,对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目标及保障措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合作;培养模式;内容;措施

校政企合作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政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校所学与政府实务部门、企业单位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政府、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学校关于加强政校行企深度合作的会议精神,结合我系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政校企合作模式下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下简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期加强与统计实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从统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课程设计、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实验内容与要求、统计资料开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强政校企的深度合作,达到提升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统计专业的办学声誉。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以提高统计专业教学质量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上取得新突破。

基于我校“两有三实”的人才培养特点,根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和实用特色的政校企深度合作体系,实现政校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的新模式,提升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式改革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创建政校企合作新体系,构建统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紧密联系我校“二有三实”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质量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统计人才,创建政校企合作新体系,构建统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化培育体系。夯实学生统计与现代信息知识的基础,训练学生兼具理论阐述与实务操作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知识整合渗透能力,蕴育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思想品质。

2.加强政府部门、企业和学校的互动,科学设置统计专业人才培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加强政府部门、企业和学校的双向互动,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科学设置统计专业人才培育的课程体系。让统计专业的学生有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更多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他们进行创新创业实习、实训提供更多地的机会和可能性。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使统计专业的学生了解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政校企合作及联合办学方式将更多的学生送到校外人才培养的实训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化的统计专业教育。

3.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创造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双向互动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实践教学,强调“做中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统计思维。

4.增强统计专业学生的现代统计意识、风险意识和国际意识,提高统计专业学生的数据采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据挖掘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政校企深度合作,构建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1.通过政校企深度合作,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开始学习。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到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中,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从政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高校课堂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通过政校企的深度合作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尽可能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比如:一是互动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的方式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实践式教学,教师在课堂现场教学之余,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通过政校企合作单位、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社会调查、专题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最终达到通过实践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学生真正掌握统计知识。

3.实施和应用实践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统计学及专业课程在具体应用方面的模型和方法一般都以经济、管理领域中的现实问题为实际背景,因此,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采取各种灵活多变的实践教学方式,具体包括:上机实验、案例教学与课程设计等。通过课程实验与案例教学,学生掌握了运用多种统计分析软件(如Excel软件、Spss软件等)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并能够针对具体的案例问题,选择适宜的统计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课程实验,培养了学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方法及统计软件系统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政校企合作完善和发展统计专业人才的统计实践体系

1.统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社会要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扩大统计专业的办学声望,尤其要大力推进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创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使统计专业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和企业,同时又能及时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使知识、素质、能力、实践实现无缝对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企业的潜力股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建立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让学生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之中,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实训能力,也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政校企合作互动推动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提高统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从政府部门、企业内部邀请高级管理人员和统计专家作为统计专业学生培养的实训导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在每学年的不同阶段将教师送往政府实务部门和企业单位进行学习和实践。教师拥有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统计专家拥有丰富的实践专业技能,通过政校企合作很好地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为政府实务部门和企业服务,同时教师可以将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实际课题用于教学,通通项目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制订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长期计划,使教师经历研究——实践——再探索——应用的过程实践,拓展老师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视野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统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和完善实践实训内容,将政校企合作模式渗透到统计专业教育的课程中。在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中,要构建理论+实践+应用+创新+文化素质的能力培养体系,采用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社会是人才的需求者,学生在实践实训过程中,通过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体验创业的过程,并掌握实际部门和企业内部的运作机制。通过激发兴趣,项目实施中的实习实训,分工协作,探讨升化等,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政校企合作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资源和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四)加强政企深度合作,多渠道构建统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体系

一方面学校通过政校企合作帮助学生就业提供多渠道多方向的就业,另一方面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职业的选择不一定要专业完全对口,要宽口径就业,面向企业、基层和自主就业。因此,在统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给学生设计多个就业方向和目标。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就业方向和目标分成不同的级别:一是基本专业技能的培训,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并掌握;二是知识技能的应用训练;三是技术创新和项目研发训练;四是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第一级训练体现了学生共性的需求,第二、三、四级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通过这种分层次训练,使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发挥特长,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更好地构建统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目标

1.互利互惠,产学研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合作中的实习基地通过友好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政府部门和实习基地单位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是主要的,学校师生也应尽力为实习单位多做些工作,协助他们完成好工作任务。我们在实习计划安排上与实习单位工作紧密衔接,实习围绕实习单位的中心工作,安排在其最繁忙的时候进行,此时,实习单位工作任务重,需要人手,学生顶岗工作,学得扎实,专业水平提高快。这样,实习单位不把接收学生实习看成负担,而是当作重要的力量补充和人力资源;学校则在实习单位实现了教学计划,落实了培养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实习,锻炼了综合素质,提高了专业应用能力,互利互惠,各得其所。学校老师还协助实习单位举办统计人员培训班,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2.相互促进,合作上层次以提升统计专业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对学校来说,教学内容必须联系实际,教师要围绕经济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能用科学的方法挖掘统计数据,要用丰富的经济知识去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否则难以回答学生在实习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应用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否则,难以做到顶岗作业。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实习单位来说,要有效地指导学生实习,工作人员必须提高专业水平,拓宽视野,才能进和行有效地指导。这样合作的内容可由专业实习拓展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课程设计、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实验内容与要求、统计资料开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师资培训等内容。实现相互促进,合作上层次来提升统计专业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

3.实现政校企合作模式下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进行政校企的合作中,详细商讨合作项目和内容,精心组织和安排,合作中求实效,积极开展政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统计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与探索研究,实现政校企合作模式下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达到提升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统计专业的办学声誉。

4.加强统计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今年我系已受江夏区统计局委托,围绕江夏区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内容进行课题研究与开发,就江夏区城镇化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等内容开展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之中,另外,我们还与武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发展研究中心进行合作,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术服务业统计指标构建研究。希望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有所突破。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保障措施

1.提高对政校企合作的认识,加强对政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在全系教师中开展政校企合作的宣传,提高对政校企深度合作的认识,应加强对政校企合作基地学校的建设。对于政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应突出专业性,与学校专业的建设保持一致,提高统计人才的培养质量,突出专业特色。

2.完善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建设规划。为适应政校企合作的需要,要建立、健全政校企合作建设的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政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我系统计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及本单位的优势特点,制定适合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政校企合作规划,明确政校企合作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同时明确政校企合作建设负责人,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3.加强组织措施建设,以保证政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成立政校企深度合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管理政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定期举行政校企深度合作相关事宜研与讨论,使政校企深度合作工作常抓不懈,并将其视为我系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不定期安排老师到统计实务部门调研。

4.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政校企合作的效果。对参与政校企深度合作教学的老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成一支始终充满活力的统计学教学团队。参加的学生组织统计兴趣小组,进行统计软件操件的培训和社会调查培训,对考核优秀的老师在年终进行奖励,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

猜你喜欢

校企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