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视角下的统一战线学科体系建设
2012-08-15李佑球
★ 李佑球
“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的论断最早由毛泽东同志提出,他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指出:“全党要注意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并且要加强这个合作,使我们能联合更多的人,联合得更好。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我们党内有很多人还没有学会,很多人不善于同党外人士合作,我们要学会这一门科学。”后李维汉重申了这一论断,明确提出了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统一战线,并对统一战线的基本规律、经验和方法做了概括总结。由此直接推动了统一战线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1994年,全国第三次统战理论工作会议指出:“统一战线作为一门科学,有自己的概念、范畴、原理及其相互联系构筑起来的理论体系。”经过几十年的探讨和研究,目前,构建统一战线理论体系,推动统战学科纳入国家学科分类体系已经成为了统一战线成员的共识。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学科建设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仍有大量的工作未完成,引入目标管理方法对推动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标管理理论概述
目标管理理论最早是由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提出的,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它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目标的设置;二是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三是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有四个要求:一是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不能脱离实际;二是督促检查必须贯串始终,要随时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协商、及时处理、及时补救;三是成本控制必须严肃认真,特别是在目标运行遇到困难可能影响目标的适时实现时,必须对运行成本作严格控制;四是考核评估必须执行到位,使考核真正达到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在目标管理中,目标的制定由上下级共同完成,是充分尊重现有基础条件上的目标设置,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和可行性。这一理念运用到统一战线学科建设中,就是指在上级统战部门和研究院所制定的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规范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对统战学科建设的内涵、外延以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的统筹规划,使统一战线学科建设有的放矢,高效率地达到预期目标。
根据目标管理理论的步骤和要求,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必须遵循好以下几条原则:一是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的目标既要能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又要与当前统一战线发展的要求、形势相适应;二是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必须体现层次原则,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机构目标应有所不同。三是统一战线学科建设中必须要有牵头抓总机构,切实担负起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目标制定、目标落实和考核评估等相关工作。
二、统战学科建设目标的制定及分解
(一)目标的制定。核心目标就是加快对统一战线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学科结构等研究,确立统一战线的学科地位,推动统一战线学科纳入国家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统一战线的学科结构。当前,关于统一战线的学科结构研究非常薄弱,还未能形成统一意见。比如有的学者认为,统一战线学科的体系至少要对统一战线的基本问题、基本矛盾、性质、特点、类型、功能、规律、政治基础、结构层次、战略原则、策略原则、党派关系、民族关系、宗教问题、领导权问题、内部关系调节原则等17 个问题作出科学阐述[1];有的学者认为统一战线学科结构至少包含学科论、实践论以及组织、方法论等组成部分。[2]显然,不同学者对统一战线学科体系的构成意见不一究竟包含哪些内容,目前还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二是关于统一战线学科的研究对象:统一战线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但又有着不尽相同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如何从这广泛庞杂的研究领域提炼出统一战线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事关统一战线学科确立的成败。有学者提出,根据对统一战线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的不同理解,当前统一战线学科研究的对象究竟是立足于无产阶级统一战线还是作为普遍的社会政治上的统一战线,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三是关于统一战线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统一战线学与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等关系问题,凸显出统一战线的学科特色和功能作用问题。
(二)目标的分解。要使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的目标变成各有关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的有效行动,就要将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分解成具体、明确可供操作实施的分目标。从目标管理的角度来看,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可分解为五个层次:一是统一战线学科的内部划分。即在统一战线学科总体系下,准确划分下一级学科,准确把握内部各学科的研究重点和边界,使之既能完全反映统一战线学科的丰富内涵,又不相冲突和重合。二是统一战线学科的课程标准。尤其是各级社会主义学院要认真讨论,切实将统一战线学科物化为具体的教学课程,转化为培养统一战线人才的重要手段。三是统一战线学科的培养制度。这其中既包括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也包括学术梯队的建设,还包括相关经费等保障制度的完善,确保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可持续,上水平。四是学科建设的评价、奖惩制度。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对学科建设具有积极导向作用,是甄别各学院、研究单位学术声望和学术水平的标尺,决定着学科建设资源的分配和再组织。五是学科基地建设。建议由中央统战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划,根据每个地域、院校的研究特色和研究重点,集中有限资金和力量,合理建设一批开放式的高水平研究基地,同时加大各地、各机构交流力度,做到资源共享。
三、统战学科建设目标的实施和考核
(一)目标的实施。统战学科建设能否达成成效,除了要培养一大批研究专家和学者外,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也必不可少。建议由中央统战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以及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共同组建统一战线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与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标管会等相关机构协调协商学科建设事宜,负责根据统战学科建设目标合理分配研究资源和研究重点,负责学科建设过程中各单位的交流研讨组织工作,负责相关工作的考核评估等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统战部门、社会主义学院和高校科研院所具体落实实施,根据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和地域特色,立足原有研究基础,主动承担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研究任务,同时负责本地域、机构单位学科建设相关事宜的组织工作。达到在统一战线学科建设中,全国一盘棋,上下一盘棋,凝聚核心力量,形成拳头效应。
(二)目标的考核。建议由统战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一是在考核之前,要确保所考核的目标可量化、可考核,做到公平公正;二是要注意要将考核和奖惩相挂钩,对没有按照计划完成相关任务的机构单位要按照事前签订的协议或责任书落实惩罚措施;三是要在考核评价中不断修正完善考核内容和方式,为下一次考核评估工作做好积极准备。
总之,在统战学科建设中,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可以使建设目标逐级分解,建设责任逐级落实,确保统战学科建设的规范、科学运行。
[1]牛旭光:把统一战线科学的研究推向前进[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3).
[2]丁三青:关于统战学学科构建的若干问题[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