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传播下编辑的信息整合能力
2012-08-15沈天舒
沈天舒
(惠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 惠州 516007)
论网络传播下编辑的信息整合能力
沈天舒
(惠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 惠州 516007)
网络传播的出现,使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逐渐由“粗放型”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变,网络传播环境下,适应受众新的需求,对信息的有效整合逐渐成为编辑的一项重要职能。
网络传播;编辑;信息;整合能力
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传播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网络传播带来的海量信息,让受众可随意享受信息需求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困惑:获取信息的倦怠。受众的分众化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平等、开放和互动的传播模式,改变了原有的“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专业媒体的信息权威发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逐渐由“粗放型”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变,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编辑同样面临一种新的转型:对信息的整合能力,日渐成为编辑的一项重要职能。
一、整合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的能力
网络传播最大的优势是信息的海量,即时更新的速度,全面开放和互动参与。数字压缩和贮存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信息空间,并且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利用,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提供新闻检索、查询资料等,同时打破了传统媒体受版面容量、播报时段等方面影响的诸多限制。但是,由于网络传播的信息发布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没有有效的过滤以及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使得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浩如烟海的信息为受众选择、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带来了极大不便。受众在检索与利用这些网络信息资源时,必须认真筛选,仔细甄别。面对海量信息,受众在获得网络传播带来的诸多好处和方便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困扰:获寻有效信息的倦怠感。
从受众的阅读方式我们不难看到,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他们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大部分受众在网站上搜索信息时,很难迅速找到他们所想要的东西。他们需要不断地选择和筛选信息,耗费大量的精力,有人甚至在找到有效信息之前,竟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最初获取信息的目标。
海量、碎片化的信息,还会给受众带来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骚扰,有时甚至可能给受众带来人体伤害。信息中的许多垃圾频繁、强制出现,直接影响着受众正常获取信息的过程,受众长时间体验网络信息,有的还会出现严重的疾病,如信息丰富综合症、信息焦虑症、信息孤独症等。有调查显示:现在不少年轻人正在丧失记住新东西、调出旧资料和区分信息重要与否的能力。
美联社2007年组织的一次针对年轻人新闻消费习惯的调查显示,丰富的新闻与无处不在的选择,并不必然带来一个对消费者更有利的新闻环境……调查对象表现出一种新闻倦怠,他们被信息过剩和不愉快的新闻体验拖垮了。[1]
大卫·克里斯特尔2003年3月1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国际专家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时感慨道:“我们当中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要想在潮水般涌现的网页中传递一条简单的信息,或者甚至要让人注意到——有多么困难!”[2]
受众目标的泛化和传受关系的平等性是网络传播一个最大特点。受众想从海量、碎片化的网络中找寻自己需求的有效信息,就必须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有多少人有充裕的时间和十足的精力去面对海量的网络接受信息?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读者有视听需要,但是他们不愿被强制;读者有广告需要,但他们不愿用大众的方式接受广告。读者希望自主而多选择,希望体面地走进媒介、希望接触媒介的时间成本不要太高,希望媒介传播能够特别吻合他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形态。那么,能够帮助他们节省时间成本的媒体必然是受欢迎的媒体。[3]
因此,在网络信息海量、碎片化的新形势下,编辑如何准确把握受众需求,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对他们需求的信息实施有效的重新聚合,为受众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以缓解和消除他们体验信息的倦怠,成了网络传播环境下专业编辑寻找切入受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的关键。因此,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对海量信息的有效整合,成了编辑的一大重要职能。
二、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合能力
受众分众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是网络传播环境下出现的另一个最大特点。分众传播时代,受众不再是笼统意义上的一群人,而是按照年龄、性别、种族、收入、职业、教育水平、居住区域、兴趣爱好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受众群体。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都是渴望自我实现的。这种“自我实现”在网络中就体现为说“我”想说的话、做“我”想做的事、看“我”想看的新闻、听“我”想听的音乐……即构建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信息传播与接受体系。[4]
此外,由于传播的对象多元化,受众的需求呈立体的、多方面的现状,他们想知道不同媒体、不同信息源相同或不同的声音,他们渴望信息的全方位、立体式提供,这就要求媒体能够实现“多种信息源、同类声音、异类表现”在传播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同时呈现。
网络传播的出现,不仅使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产生变化,而且,受众获取信息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新媒体带来的海量、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环境,加上当今社会竞争生存压力的加大,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受众不再像以前一样去细读信息,随意阅读和刻意阅读成了目前受众较为普遍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5]
从传播学角度看,特定人群总是有其特定的媒介使用性和依赖性,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媒介群落,有的是听觉型的媒介群落,有的是视觉型的媒介群落,特别是网络传播出现后,视听交互性的媒介群落变得越来越多。网络传播带来的受众分众化和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给受众体验信息带来了极大的空间和自由,基于年龄、职业、经历、兴趣、爱好等多种元素的聚合,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同质、稳定的受众群,他们大多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信息。网络传播分众化同时使受众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传播有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开始特别重视每一细分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每一位单一消费者的个性和心理需求。一个深刻地把握了这一阶段性特征的传播者必然会看到这样一种碎片化之下的真正社会含义,这就是在“分众”的背后新的“聚众”的需求。[6]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谁能将媒介细分,谁就能够创造出细分的优势;谁能对海量、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合,给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不同需求的信息,谁就能获得信息类别整合的利润,后来者、仿制者都很难有机会。因此,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媒体必须避开不同背景下人群之间交流的困境,将有共同语言的少数人集合在自己媒体的旗下,才能更有效地锁定目标受众。作为信息加工者的编辑,必须把网络传播带来的受众阅读习惯的新变化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细分受众市场,精准锁定目标受众,对海量、碎片化的信息进行类别的整合,以适应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
三、对信息观点的整合能力
在传统的媒介传播环境下,报纸、广播、电视一直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控制着信息的选择权、发布权及主要流向。受众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只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他们所接收到的信息都经过了媒体的选择和加工,体现着媒体既定的价值标准。
在新媒介时代,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非线型、链环式的传播流程取代了传统线型传播流程,具体为:信息→传播者→媒介→受传者→媒介→传播者。在这样的传播流程中,传播和接受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人们既是受传者又是传播者,角色可在瞬间进行转化,媒介带来的互动性使得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可以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之中,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虽然这种传播流程可能带来信息的泛滥和可信度的降低,但对受众来说参与性、自由度大为增强。[7]
此外,网络传播还能使弱势信息获得沟通交流的机会,通过网络,原来在大众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信息,可能绕过大众传播的环节,在网民乃至网外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弱势的声音也在网络世界里有了表达的空间。
网络传播的出现,使专业媒体人的“守门人”地位遇到了极大挑战,甚至有逐渐丧失在大众传播中的主导地位的趋势。因为在网络传播背景下,受众能绕开“守门人”设置的障碍而自由地获取信息;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特点,意味着信息用户不仅可以主动地选择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积极地发布信息和意见,传播者与接受者有可能成为平等的信息资源共享者,原来存在的左右信息和舆论的特权力量受到削弱;由于网络传播技术使用便利和经济上廉价的优点,将打破传统媒介那种进人媒介的技术障碍和经济障碍,这些都使得守门人原有的特权地位被削弱。[8]
由于网络传播是平等、开放和互动的传播,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同时又缺乏有效的过滤、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在带给人们平等参与的同时,也让大量负面信息涌向网络,信息海量和碎片化又导致了垃圾信息的泛滥。
在缺乏主流意见引导的网络“碎片化”时代,网民的价值观易受到外界潮流的影响,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由于受众经历、职业、年龄、兴趣、爱好等各自的不同,对同一信息的解读很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观点,面对纷杂的观点和意见,他们更希望有权威的机构和人士给他们提供有高度和深度的专业意见,以消解他们获取信息的倦怠和节约阅读的时间成本。
在此背景下,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不仅表现在对信息的了解和信息的解读,更表现在对信息观点的提供。因此,在网络传播新的环境下,编辑对信息的提供不能再是“粗放型”的信息销售,而是更精细化、更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编辑对海量、碎片化的信息处理,不仅要体现在对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量的整合、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合,更体现在对信息的观点整合。它要求编辑充分展示编辑的主体意识,站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高地,“以独到的专业眼光、精细的标准、独特的视角、前瞻的观点,对信息进行高屋建瓴的理解和解读,并赋予信息群以领袖式的意见,突出对信息群的专业整合水准和观点价值。”[5]通过编辑对信息精彩而有序组合和优化处理,引导受众对信息的惬意体验。
如果说“告之”是新闻学的核心理念,“共享”是传播学的核心理念,那么“整合”则是编辑学的核心理念。[9]面对网络传播带来的新变化,编辑必须及时理清其新的重要职能,成功实现角色的转换,才能真正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其编辑价值。
[1]Bree Norden-son.Overoad!Journalis’s battle forrelevance in an age of too much inch infor-maton [J].columbia journalismreview,2008(11/12):30.
[2]大卫·克里斯特尔.跨越鸿沟:语言濒危与公众意识[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范俊军,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5.
[3]冯英因.从“小众媒体”发展看受众与传播效果[J].新闻传播,2007(2):41-42.
[4]张怀琛.关于网络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0(4)下:39-40.
[5]沈天舒.“三网融合”下的报业突围[J].编辑之友,2010,(8):64-67.
[6]喻国明.中国传媒业 30 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J].编辑之友,2008(6):75-79.
[7]怀春.新媒介时代受众对媒介依赖的变化[J].当代传播,2009(2):90-92.
[8]张菊兰.网络媒体的发展与传播理论的再认识[J].新疆社会科学,2009(4):92-93.
[9]李林容.浅谈 网络编辑思维方法[J].中国编辑,2010(5):54-58.
Editors’Ability to Integrate Information in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Context
SHEN Tian-shu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Guangdong 516007)
With the emergence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the audience demand for information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extensive pattern to the specialized and intensive pattern.In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context,it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unction for editors to adapt to the new demand and achieve an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internet communication;editor;integrating ability
G 213
A
1001-4225(2012)04-0083-03
2011-05-18
沈天舒(1965-),男,湖南湘乡人,惠州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编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学科共建项目“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传媒互动模式探究”(GD10XXW02);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学研究重点课题“地方院校提升传播影响力路径创新研究”(Zd201110)
佟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