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听客户在说啥:青萍之末窥大势之:当诈骗与银行搭边

2012-08-15沈恭赢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美国银行温州人温州

沈恭赢

有人倒卖、虚开巨额增值税发票被缉拿了!有公司开张没几天就倒闭了!类似的消息不会引起多少人去关注。但是,如果说有个温州人撒了弥天大谎,买下了美国银行,你不瞠目结舌就怪了。温州人林春平,就是虚构收购了美国大西洋银行,在国内国外、网络上下,一下子就蹿红了的。当诈骗与银行搭介,其影响力将呈现几何级数放大。

经历了被一下子高高捧到天上,一下子又重重摔在地上之后,会是什么感觉?可以去问林春平——曾经的“美国新汇丰银行董事长”、中国春平集团董事长、温州市政协委员、瓯海区慈善总会副会长……他已经被抓捕归案了。让人不得不回想起——去年不少温州民营企业的老板集中跑路,曾经的柳市假电器泛滥造成各地有人触电身亡,当年杭州武林广场人们愤怒地焚烧温州皮鞋……桩桩件件。此次林春平案发,使温州人的信用再一次陡然降级,估计比希腊人当下的日子好不到哪里去。

社会一时难免迷茫,温州人还能相信谁?谁还能相信温州人?

甘冒杀头之罪 葫芦里卖的药

林春平在“收购”银行之前是办过企业的。特点是公司的名字都叫得很响:丽泰、哈同、唐古、中寿等等。而且一看让人就觉得他是在做粮食、进出口、贸易实业的生意,而且个个都是股份有限公司,实行的是现代企业制度:温州春平丽泰米业有限公司、温州双频实业有限公司、温州市中寿进出口公司、温州哈同商贸有限公司、温州唐古实业有限公司等。在把他的所谓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做得欣欣向荣的幌子下,背地里却狗苟蝇营,向广东、福建、江苏、上海、湖南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不法商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虚开金额8亿元,加上收取高额开票费用,暴利高达上亿元。

牛皮吹得忒大,损失难以挽回,可能会被杀头的。他已被缉拿归案,一人独占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非法收取开票费用、抵扣税款等多项罪名,犯罪金额达8个多亿,如果事实和罪名成立,对林春平至少可判无期徒刑。如果被认定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损失特别重大,是可以被处以死刑的。从数量上看,8个多亿应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如果不杀不足以警世,这时他的曾经浙商、温商的招牌都将无济于事。

同时,那些与他交易买卖发票的涉案企业,也都逃不掉干系,将被判巨额罚金,或拍卖偿债,或关门逃遁。

据我所知,按照对外贸易规定,货物从国外进来时,需要经海关验货,然后缴纳相关税款,由海关出具完税凭证。货主拿着完税凭证,就可以到税务部门开增值税发票,抵扣税款。

林春平涉嫌犯罪,在于他伪造了大量的完税凭证之后,向全国各地招揽生意,比如你的企业需要1000万元增值税发票,他就提供给1000万元假的完税凭证,你去到税务部门开取相应发票,抵扣税款骗取资金。

当他在与对方交易时,就让供应商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根本就不采购货物或劳务,只是采购发票。不但抵扣增值税进项税,还多列支成本和费用,少交企业所得税,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危害正常的经济秩序。

由于林春平的所谓生意都是背地里见不得人犯法的事,所以他对本地投资环境十分小心,即使有点钱也不在温州投资。但是,他在温州却很吃得开,深谙商场厚黑学,挖空心思钻空子。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方面很有一套,他们几处办公室、会议室、走廊上都悬挂着他与各级领导人的合影。去年的温州老板跑路,已经将温商信用推到风口浪尖。他的事爆发出来,温州人都沉默不语,对外不愿过多作解释,毕竟他再次给温商抹了黑,使他们在生意场上陷入窘迫的境地。其实,温州商人中不乏对美国法律与金融谙熟的人士,还是在他收购银行的新闻刚惹火的时候,就有人站出来提醒:林春平连收买的银行的名称都搞不清楚,ATLANTIC BANKINC CORPORATION,三个单词中有两个不符合英文的规范;外国公司收购美国企业,要经过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他怎么没这道手续?按照美国司法部反垄断的相关规定,外国人在美国投资银行,需要美联储审批。如果是一个州的银行,还需要符合州的法律条款。他的相关手续又何在?

言下之意,林的收购很不可信。不应排除林春平办的可能是地下钱庄,如果是那样的话,将会受到美国政府的处罚。万一这个地下钱庄为的是给贪官赃款挪到国外提供方便的,那就上对不起国家,下对不起百姓了。

事实上林春平早年曾有案底。1997年左右曾因银行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刑3年零8个月,于浙江省金华监狱服刑,服刑期间减刑10个月。

然而,在振兴温州经济烈火烹油的氛围之下,冷静的思考与质疑的声音,显得太微弱了。

这一闹剧背后隐藏着民营企业在艰难营生环境中,为走捷径意图通过各种方式,打开政府和社会资源大门。而这种虚假夸大,无中生有的做法,最终却往往令他们身陷了囹圄。

生意场上当下最流行、最忧虑的就是:“我们还能相信谁!”

外表光鲜 财富英雄熠熠生辉

在“2011年温州十大在外风云温商”评选中,对林春平就有响亮的颁奖词:作为中国春平集团董事长、西非华人华商总会会长的他,在农业之外,他还进军皮革业、物流行业以及低压电器、商业地产等领域。2011年,其集团公司销售额预计在20亿元左右,米业公司海外上市也在筹备中。于是不明真相的温州人,把林春平推举为当地“首富”,对此,林春平倍感荣耀,颁奖会上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仅仅开了几家公司还不够,林春平认为很有必要涉足银行业。在他的内心世界里,这个世界里赚钱太不容易了,要想法子让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起来。他曾经多次毫不讳言,要把在美国拥有企业的事情说得大一点,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国外有利于跟主流社会、金融精英接触,能够参加国际性的论坛,有利于开阔视野,自我发展。尤其是他已经发现了重要的机遇,今后温州探索金融体制深化改革,发展民营银行,有了美国的落脚点,就有机会借助政策的东风,以外资介入的形式,喝到优惠的头口水。

所以,2011年底,正值温州深陷民间债务危机之时,林春平突然高调宣称,斥资6000万美元收购有85年历史、位于特拉华州的美国大西洋银行,并且已经将其更名为美国“新汇丰”银行。重新试营业期间,他在《温州商报》刊登大篇幅广告高薪招聘,许诺应聘者有“年薪5万-20万美金”,有在美国银行工作的机会。入职者统一办理美国L1签证,三年后自动获得美国绿卡,并可以带家属。

一时间,不乏全国各地的金融人才跃跃欲试,温州这块投资的热土,再次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对民间借贷危机缠身的温州来说,林春平“美国买银行”的壮举,契合了官方对温州产业转型,重塑金融形象的期望。浙江省一位主要领导就在全省民营经济万人大会上表示:“温州有位企业家林春平,收购了美国银行,了不起!”那句话不能不说是情急之言啊。

今年3月,因收购美国银行虚假事件处于舆论漩涡的林春平,不得不在温州召开媒体澄清会,表示收购海外银行(包括美国但不限于美国)的计划仍在勉力推进。那是他最后的“死扛”。

即使是在他本人突然间不明去向“虾儿遁”时,温州官员说起林春平仍然是褒奖有加:他在农业方面做得不错,一袋几斤重的小包装春平大米,售价在四五十元以上,属于米中之精品。另外,林春平的罗汉果、牛皮贸易等生意,也确实有在做,但没有他说的做得那么大。他的集团旗下曾经拥有温州春平丽泰米业有限公司、温州双频实业有限公司、温州市中寿进出口公司、温州哈同商贸有限公司、温州唐古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按照温州市政协常委委员、工委主任黄林华的说法,林春平的政协委员资格提名,走的是正常程序,不是因为“收购美国银行事件”而特批的。

从林春平摘下光环到涉嫌犯罪,足以证明,中国企业的商业运作需要更加透明,更应避免来自行政意图的包装,盲目地让众人迷信一家企业或一个人,给他带上本不存在的光环。对处于民间信用危机的温州,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深刻地剖析,让我们似乎看见了根源的所在:林春平的故事吸引人,那是因为海外收购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的骄傲,展示出我们的实力。收购美国银行,既能展示中国人的实力,又能展示美国的衰败。这对有些人颇具“蛊惑”性。出现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一个人口密集的社会,竞争高度激烈;为实现更高目标难免有人撒谎,人云亦云的褒奖也在所难免。但是,假的终究是假的。林春平因诈骗罪被捕了,再次提醒我们在不景气的逆境里,保持清醒很不容易,切记,不要过急,不要虚妄。非常的时刻,需要的是镇静啊。

质疑树立典型能不蹈覆辙吗

今年3月,林春平收购美国银行,成为世界温商大会的一大美谈,在国内外都造成了影响。温州寄希望于全球各地的温州人反哺家乡,关心被金融危机重创的经济,投资本土的民营企业。鼓起了温州与浙江很大的信心与热情。世界各国的温州商人的资金开始回流,拯救温州的信用危机和产业危机。

可是,在这场“秀”“SHOW”之中,政府却犯了急于求成的低级错误,竟然在没有调查核实清楚的情况下,就把林春平“假冒伪劣的事迹”作为榜样点名表扬,大造舆论,让民营企业家们学习他,

为什么林春平一说收购了美国银行,就会委以政协委员的重任?是因为各级领导人在竭力之余,想树立一个正面的典型,引导大家开阔思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结果就给无良商人钻了空子。事件提醒我们,要谨慎对待每一步,踏实走好每一步,不要着急。时间有的是,一切都来得及,要对经济有信心,更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只要够努力,梦想就会成真,光荣就属于我们。

老实说,这个社会肯定不止一个林春平,鲜活的例子很多,角落里随时随刻都有可能走出个春平来“秀”上一场。希望今后少些围观心态,少些闹梦心情,在过度的热点面前,保持足够的冷静,保持足够的戒备,不再重蹈覆辙。商场如战场,需步步为营。希望从林春平假收购美国银行,办假实体经济中吸取教训,少些浮夸,走好每一步才是真的!

那么,对待林春平的前后演进,舆论导向是否也值得反思呢?事件除了暴露出缺乏诚信的商业游戏规则外,也折射出了社会的浮躁之风。在对林春平报道中,开始时为追求眼球效应,随处可见主观判断和非理性预设,各类媒介竭尽能事,将其美化成企业家、银行家。而当他的把戏被戳穿后,则到处充斥着揭发丑闻、一哄而上,乱拳打死。如果林春平事件是出闹剧,那么“群殴”他的舆论与媒体是否也应反省,是否已经成为了闹剧的一角,

昔日“财富英雄”,不过“帽子戏法”。温州人对忽悠骗人又叫“变把戏”,帽子戏法不过是其中一?温州人的心里是什么感觉?自去年下半年出现局部金融危机以来,温州非法集资、集资诈骗、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井喷而出,给“信用温州”带来重创。“大把戏”林春平谎称收购美国银行蒙骗公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对温州的信用无疑是雪上加霜。

“林春平闹剧”之所以能够在温州上演,与相关方面好大喜功、不明真相,盲目臆想,推波助澜直接有关,是从中吸取深刻教训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美国银行温州人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难忘九二温州行
沈亚:温州人电商巨头之路
“温州人都进来看看”——温州都市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探索
鹿城温州
美银要大卖房产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