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融资的若干考量

2012-07-04吴精卫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银行

吴精卫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与银行的贷款配置始终存在较大的差距,原因就在于银行借贷给中小企业的资金风险成本较高。如何破题致使中小企业普遍受窘的融资难?我国商业银行业尝试了全新的融资方式——供应链融资,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供应链融资是商业银行的创新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本文作者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我国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策略选择。

一、阶段选择与优势确认

所谓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运用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融资模式:即将资金附着于供应链,增加其流动性。从近两年的业务实践可以看到,供应链融资的应用,能够促成供应链条上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和银行三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作为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市场的发展方向,供应链融资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笔者拟通过SWOT态势分析法,制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最优选择。SWOT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提出,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1.初期SO:要求银行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供应链融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推进中小企业的市场开发,迅速占领市场,提高银行的利润率。一般情况下,SO战略适合应用于供应链融资业务拓展初期。

2.成长期WO:利用外部机遇,克服自身劣势。这是依靠市场给予银行拓展业务的机遇,克服自身不足,达到银行业务长足发展的战略。银行业务具有一定规模,进一步拓展业务时拟应采用该策略。在这一阶段里,银行规范整体业务操作流程,加强业务操作风险控制,谨慎选择担保物,严格管理资金流,加强与物流企业、客户的多方合作战略,以降低整体风险,努力将劣势转换为优势。

3.成熟期ST:发挥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在看到银行内部优势的同时,更关注来自于竞争对手和商业银行外部的威胁。商业银行通过个性化、差异化提升自身品牌的竞争力。不断加强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创新能力,丰富供应链融资业务内容,以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这是银行各项业务都发展得比较成熟的阶段所采用的策略。

4.危机期WT: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一般当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劣势因素大于优势因素,同时又遇到外部威胁时,会选择这种策略。通过规范整体业务操作流程,加强风险控制,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产品创新,加强品牌建设等方法,将这些劣势因素逐个击破。

通过上述对供应链融资的简要评析,结合发展的现状,目前阶段,我国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战略宜采用SO战略和WO战略。这是因为我国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正处于拓展初期,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威胁较少。我国银行在供应链融资业务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国家银行短期内无法超越的。抓住有利机会,加强风险控制,完善管理制度,该融资模式将带来如下显著变化:

一是减少信用风险。与银行传统业务相比,供应链融资不再强调客户(中小企业)的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和担保方式,而是强调供应链条上核心企业的经营规模与信用实力、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单笔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贸易的连续性、授信上限与额度的分散原则、封闭性运作与贷款的自偿性等。核心企业的实力能基本确保避免交易环节、付款环节的潜在风险。通过对物流、资金流控制模式的封闭式运作,银行可以直接按照交易链条,将资金直接付给客户的上下游核心企业,一方面确保了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具备稳定的现金流;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性,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得以有效隔离和屏蔽,从而降低了信用风险。

二是发挥资源优势。截至2010年底,我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200万户,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对GDP的贡献度超过60%。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客户资源潜力巨大,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遍布各大中小城市,在全国拥有便捷的营业网点和众多的从业人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掘本土潜在的中小企业客户。银行可以横向扩大客户资源,并在原有客户资源基础上,纵向延伸服务范围。目前,在供应链融资业务领域取得成功的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供应链融资核心企业主要集中在钢铁、汽车、石化、电信、煤炭等核心实力较强的行业。随着不断的实践探索,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分行业、分阶段地向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融资,一旦积累了业内专业知识、企业信息和市场信息之后,供应链融资将逐步延伸范围。除了在骨干行业,银行在开展业务进程中,将着重关注国家政策的扶持的产业和具有潜力的其他行业,比如国内的环保节能等行业,将供应链融资的行业范围逐步扩大,以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

三是增强成本优势。相对于传统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更加关注核心企业,在此基础上扩大上下游优质中小企业的客户基础,降低了贷款调查成本,增强议价能力,提高了银行利润。

二、风险层次与管理之策

家乐福是全球500强企业,拥有着数以万计的供应商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对上游供应商制定了明确的付款期限,严格执行合同,经营运行稳健。多家银行竞相将其作为重要企业客户,为其设计了供应链融资模式——即结合家乐福上游供应商历年应付款项和合同期限综合评估,给予供应商一定的授信额度,该额度在偿还后可以循环使用。银行要求家乐福将支付给上游供应商的款项支付给银行,由此完成一个封闭的资金链循环。该供应链融资能够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压力,促进银行获取更多的客户。但是,供应链融资也存在着新的风险点。

1.操作风险。银行需要对贸易项下的货物、应收账款、业务流程进行监控。同时,由于供应链上业务流程环节多,决策环节多链条长,要求银行从业人员对贸易项下的企业商品经营规模应有深刻的了解,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审查、审批团队和专业化的产品业务团队,加大了业务人员的操作风险。在家乐福的实践结果是,出现了经营、人事变动等风险时,仍然按照合同支付供应商货款的难度增加。在物流业延期贸易交易中,违约支付货款的现象非常普遍。此类风险一旦产生,将严重影响银行贷款安全。供应链融资在降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同时,加大了银行的操作风险。

2.整体风险。主要表现在对家乐福的供货规模是否稳定,产品质量是否稳定,以及经营的规范性能否承受税务、工商、消防、卫生等政府部门的检查。由于上游供应商往往规模较小,经营的稳健性和规范性并不能保证,承受来自政府的规范市场的风险往往较低。因此根据上游供应商和家乐福的交易数据,动态评估上游供应商的风险显得十分必要。供应链融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但同时也加大了供应链的整体风险。因为供应链融资的信用基础,是供应链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随着融资工具不断向上下游中小企业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要求银行在考察风险时,首先要立足于供应链的总体风险,以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性。而这方面的经验尚属欠缺。

3.法律法规不完善。供应链融资包括四类金融主体:银行、企业(包括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相关的中介组织(包括物流公司、保险公司等)和监管机构。主体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适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供应链融资又属于金融创新产品,传统的监管法律难以适应金融创新的发展,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防范潜在的风险。总的来说,供应链融资风险集中在动产担保物权中的法律风险,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三种:银行或其员工、代理机构在法律上的无效行为;法律规定和结果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法律规范的相对无效性。

从供应链融资风险的层次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供应链融资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核心企业风险及其合作风险;核心企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其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合作风险最主要是来自于合同风险。

有鉴于此,银行探索取得的风险控制策略如下:

一是动态评估转嫁风险。持续动态评估核心企业的经营风险,及时调整银行对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信贷资金安全等级;持续动态评估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时刻掌控公司一贯的行为和资金周转困难,对重大项目的进展实时监控。当核心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银行的信贷风险要能够转嫁到上游供应商或下游经销商,将他们追加为信贷的第一承担人。提升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建立一套全方位、动态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合作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防范企业信用风险。

二是监管合同与潜在风险并重。供应链融资在降低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同时,加大了银行的整体风险。因此,需要银行在供应链融资的纵横方向,对所有成员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系统全面把控。切入点是防范上下游合作伙伴和核心企业的合同风险,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主体,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合同往往不够公平,尽管如此,合同的订立必须不能存在争议,尤其体现在资金结算方面。银行通过与核心企业的数据共享,持续监控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销售数据,了解核心上下游合作伙伴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银行的信贷对象和信贷规模。

三是紧随政策调整授信。供应链融资主要集中在钢铁、汽车、石化、电信、煤炭等核心实力较强的行业。商业银行在提供供应链融资的同时,需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国家及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适当调整对授信对象的授信额度。通过对交易链各个环节的授信覆盖,将授信对象的交易方信誉和资质纳入授信业务中,构造授信操作过程中的封闭性和自偿性。

三、环境分析与拓展策略

供应链融资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新型融资模式。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小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改善。对中小企业加强扶持的工作已经进入了法制轨道。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决策高层的高度重视,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同,必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拓展供应链融资业务,解决中小企业“造血”的障碍,无疑能给市场层面创造契机。但是,开展供应链融资并非能够一帆风顺:

外部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沿海城市的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降低了原本预期的偿债能力,许多银行遭受坏账的可能性不断增大。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信贷高端市场,供应链融资客户成为其重要目标,凭借资金实力雄厚,拥有先进经验和研发能力,较高的国际声望等优势,在国内高薪招揽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成为其开拓市场的重要抓手,直接造成我国银行人才的流失。

竞争无序的影响。由于金融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和易模仿性,一旦有银行金融创新,其他银行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也开发类似产品。例如,深发展银行提出“1+N”模式并推广“供应链金融”与“池融资”的品牌以后,其他商业银行竞相模仿,中国银行推出了“达”系列贸易融资,建设银行推出了“供应链融资”,光大银行推出了“阳光供应链”,兴业银行推出了“金芝麻”供应链金融服务,招商银行推出了“电子供应链金融”等,导致供应链融资业务竞争激烈,成本不断推升。

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拟可采取以下措施:

1.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包括顾客定位、经营领域定位和产品定位。银行应该努力满足核心企业客户和上下游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创造出有新意和共赢的营销策略,培育良好的银企关系,建立起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稳定的信用关系。为了推动供应链融资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应在总行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推广和宣传,在经济发达、产业集中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做好与当地企业的互动工作。产品管理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设立独具特色的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品牌,并加强品牌战略的实施。银行的同质性决定了自身建立起与众不同的融资业务难度较大,要求在品牌的创立、塑造和培育过程中克服急功近利,做好基础工作,捍卫供应链融资业务品牌的地位。

2.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在与上游的中小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向核心企业证实授信对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对中小企业的生产进行监控,以确保融资用于组织整体运营,并督促企业按时向核心企业交货等。银行为核心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理财等服务。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物流公司掌握着对货物的运输、监管等环节,充当了银行代理人的角色,能够为银行建立有效的“防火墙”,银行应主动加强与物流企业联系,及时获取其上下游企业经营信息。物流企业应当提供预警以帮助银行降低风险。

3.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突出产品特色,提升产品功能,拓展业务范围,满足市场和客户对供应链融资业务服务品种多、渠道广的需求。以金融科技发展为背景,以满足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为基础,以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为根本,进行供应链融资产品创新,拓展业务范围适应市场需求,达到银企共赢目的。

4.加强人员培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银行员工的素质是确保核心能力竞争的关键,一流的人才、优秀的员工是形成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银行可以通过对业务人员进行拓展训练、脱产培训等手段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员工的潜力开发。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银行整体的凝聚力。

猜你喜欢

供应链融资银行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融资
融资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7月重要融资事件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