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08-15许淑萍巩村磊高洪贵
许淑萍,巩村磊,高洪贵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哈尔滨150018)
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许淑萍,巩村磊,高洪贵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哈尔滨150018)
公共文化人才承担着群众娱乐、文化思想宣传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社会职能。面对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要认真把握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完善机制等措施,加快推进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黑龙江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在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的新形势下,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提升。深刻认识、准确把握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规律,对于构建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立足于对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根据经济社会对公共文化人才建设的需求,提出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公共文化人才一般是指为社会发展、群众娱乐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创作人才、文化成果传播人才、文化事业服务人员及文化服务志愿者等。公共文化人才主要承担着群众娱乐、文化思想宣传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社会职能。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省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大力实施“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不断创新公共文化人才工作机制,为全省公共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1.科学规划人才队伍建设,统筹促进各类文化人才队伍发展。近年来,为应对文化人才供求矛盾和结构性失衡的难题,全省各地相继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人才队伍状况调研,研究制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提出相应的具体工作措施,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尤其促进了各类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加快了领军人才、中坚人才和基层人才以及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积极分子培养步伐,从而使全省文化人才队伍结构、梯次、门类更趋合理,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黑龙江年鉴2010》数据统计,黑龙江省现有文化事业机构1 519个,从业人员14 517人,其中艺术业5 602人,图书馆业1 806人,群众文化服务业3 387人,艺术教育业339人,博物馆业1 206人,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从业人员363人,文物科研机构从业人员46人;文化市场管理稽查机构从业人员812人;其他文化事业及相关从业人员1 847人。《黑龙江日报》2011年1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末,全省宣传文化系统的各类人才达到11.9万人(不包括高校),比上年增长了39%。
2.建立文化人才选拔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文化人才引领作用。自2007年实施宣传文化领域“六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以来,黑龙江省紧紧围绕文化兴省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以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为重点,带动和引导文化人才队伍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人才破格使用制度,建立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人才流动和人才共享机制,培养造就和扶持推介了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目前全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近一半人员为管理或专业科技、技能岗位人员,有254人获得国务院津贴,161人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120人获“省级优秀青年专家”称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8人,全省“六个一批”人才174人,其中青年人才61人;先后有35人获“龙江文化建设终身成就奖”,有15人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梅花奖、长江韬奋奖、金话筒奖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奖项,有4人入选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物;仅2010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或荣誉称号的人员达1 163人次。随着领军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全省区域文化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
3.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发展壮大青年公共文化人才队伍。近年来,围绕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黑龙江省通过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重要举措,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遴选在全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创造性成就和作出重大贡献的青年高级专家,进行重点培养,造就了一批“德、专、高、精、尖”青年拔尖人才;以高校科研院所为载体,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为支撑,依托骨干企业,在全省建设一批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每年选派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此外,为夯实理论基础,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每年都制订干部人才培训计划,选送人才到高等院校深造,年培训青年文化人才上千人次。同时,为加强实践锻炼,相关部门还积极组织各类人才外出采风,实地考察,在重大节目和活动中给青年人才提供了充分展现才能的机会。目前,青年已经成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主体。
4.加大文化人才开发力度,扶持促进新型公共文化人才成长。为适应高新技术、新文化业态和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通过实施加大文化资金投入、推介文化人才和作品、表彰奖励不同领域文化人才等重要举措,培养造就了一批网络服务、数字出版、电脑动画、数字影音等新型文化人才。近年来,数字出版、数字游戏、电脑动画、数字影音等方面的文化人才已成为黑龙江省增长最快、影响最引人注意的发展群体,仅网络文化服务人才近5年就增长了4倍。
5.鼓励公益文化活动开展,动员与吸引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在全省社区、乡村、企业、校园和军营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鼓励支持离退休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学生和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为社区和乡村提供文化志愿服务,使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基层生根开花。截至2011年4月,全省注册志愿者已经超过68万人,达到全省城市人口比例的4.25%。在注册的志愿者中,党员和团员分别占14%和23%;在16个专业志愿服务项目中,青年志愿者和环保志愿者的注册数量达到19%和14%,全民健身志愿者达到9%,卫生、老年、职工、红十字志愿者超过7%,巾帼、科普志愿者超过6%。从年龄结构上看,成年人已经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主体;从学历结构看,注册志愿者中受过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比例为35%、62%、3%,其中博士有1 918人,硕士高达6 410人。
二、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高层次公共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公共文化人才相对匮乏、传统文化人才严重短缺、特色文化人才后继乏人,与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1.高层次文化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公共文化人才是推动文化创新,引领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数量标志着文化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目前,黑龙江省文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和灵活,高层次公共文化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与发达省市相比,文化创新型人才偏少。目前,黑龙江省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是1∶1.9∶3.8,拔尖人才整体老化,中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高端人才少,专家级人才仅占人才队伍的0.6%,在全国影响力突出的领军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近年来,由于黑龙江省文化资金投入不足,受发展环境的限制,仍存在着“引不进、用不上、留不住”的现象,许多业务骨干和文化名家流向其他省份。譬如,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卢虞舜教授、厦门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杨春时教授等,都是从黑龙江走出去的高端文化人才。据最新统计显示,仅文联和作协系统就有200多名省级会员流失。随着外省高层次公共文化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外流之忧尤甚,已成为制约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严重瓶颈。
2.农村文化人才相对匮乏。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5%,全省有44.5%的人口居住农村地区。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呈现出旺盛的增长势头。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仍显薄弱、农村公共文化人才依然匮乏。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黑龙江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1 402人,在全国排第24位;专职人员639人,在全国排第26位,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5.6%;具有高级职称的仅14人,在全国排第23位,居东北地区末位;县文化馆从业人员672人,在全国居中下游水平(第16位);县级艺术表演场馆从业人员191人,在全国排第24位,居东北地区末位;县级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1 664人,在全国排第23位,居东北地区末位。同时,由于编制不足,人员较少,农村普遍存在“有岗无人”、“专岗不专人”等现象。调查显示,70%以上的乡镇专兼职文化工作人员没有管理文化工作的经验,更没有文化艺术专业特长,基本不具备承担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传统文化人才严重短缺。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强烈需求。但是,黑龙江省因为传统文化学科建设不完善、人才数量短缺,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切渴望。譬如,在传统文化学科建设方面,黑龙江省仅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4个博士点,仅有博士生导师14人,每年只能培养10~15名博士生。相比之下,吉林省拥有传统文化博士点10个、博士生导师50人,每年培养博士生约60名。再比如,2010年黑龙江省向全球4所孔子学院派驻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总计不过52名,而山东、辽宁等省派遣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则有七八十名之多。相比之下,在传统文化领域,无论高层次人才,还是一般性人才,黑龙江省都严重缺乏。
4.特色文化人才后继乏人。由于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构成,黑龙江省拥有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资源。如“三小民族”历史文化、满语研究等在全国独树一帜,伊玛堪、摩苏昆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但因为黑龙江省目前尚未有特色文化人才培养计划,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数量稀缺、后继乏人的窘境,以至于区域特色、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缺乏坚实的学科支撑。譬如,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53个文化项目和711名代表性传承人中,黑龙江省仅有2项和2人,而辽宁省则为14项和15人、内蒙古则为13项和15人、山东省则为11项和32人。
三、黑龙江省加快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面对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黑龙江省亟须通过科学的规划、完善的机制和给力的安排,培养造就一支总量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效能明显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为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此应着力实施“六大举措”。
1.加大高端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高层次文化人才是当前黑龙江省文化建设最稀缺的资源,只有积极培养和着力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能充分发挥以才养才、以才引才的“连锁效应”和“磁场效应”。一是创新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各类文化人才成长规律,探索行之有效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一,注重项目资助与高层次人才开发培养的紧密联系,重点开展以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以人才为核心的高层次文化人才教育培养新模式。以高校为平台,创办各类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建立高层次文化人才实践基地,形成“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其二,实行签约培养。可以借鉴广西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对高层次文化人才实行“签约培养”,即定期组织报名评审、集中签约,实行目标管理,对入选签约的培养对象明确创作任务、提供创作补贴。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文化人才。为解决黑龙江省高层次文化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应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加紧制订出台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特殊政策,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定向引进”和“向全国公开招聘”等多种形式,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和业务带头人,在户籍、住房、职称、薪酬、家属随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专项资金对高层次文化人才承担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要演出,开展创作研究、展演交流、出版专著、学习调研、考察采风等活动给予资助扶持。加大对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宣传推介力度,在省主要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开设文化名家风采专栏,制作播出人物专题片,努力提高高层次文化人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各级党委、政府应站在推动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意义,作为一把手工程,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2.提升基层公共文化人才素质能力。为破除黑龙江省文化改革发展的瓶颈制约,应着力实施基层公共文化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人才的培训资金投入。基层公共文化人才素质的提升,需要有稳定可靠的财力支撑。建议尽早做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培训经费制度安排,确保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幅,应设立省、市、县三级政府专项资金,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投入比例。鉴于目前全省县级财政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培训所需资金除了国家投入外,应以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以减轻县级财政配套负担。二是实施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上岗制度。文化人才认证平台目前已逐渐成为规范用人标准、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应借鉴上海经验,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以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人才的职业资质,建立人才“准入”和“退出”机制,将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培训、资格认证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逐步将实施对象扩展到各市(区)、镇(街道)从事或准备从事公共文化工作的人员,推行持证上岗;成立职业能力考试院文化人才认证中心,统一指导推进文化人才认证工作。三是建立“文化特派员”制度。为充实壮大基层文化单位的人才队伍,提升基层文化人才的素质,应组建由县(市)文体干部、各类文艺协会人员、学校艺术类教师,以及文化志愿者组成的“文化特派员”队伍。并将文化特派员下派到各乡镇(街道)工作,保证每个乡镇、街道都要有文化特派员,传播先进文化,挖掘民间艺术,进行文艺辅导,培养基层文化人才,组建艺术团队。每一位“文化特派员”以“师带徒”的方式,带动基层文化骨干。
3.强化传统文化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传统文化人才对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加强高等院校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针对传统文化人才严重缺乏,教学与研究力量相对薄弱这一问题,应在全省高校特别是综合类高校增设相关专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建立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培养传统文化师资力量和专业研究人员,并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同时,在传统文化课的师资、教材、课程体系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地规范和提高。二是应制定和实施个性化传统文化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文化领域的人才的天赋往往个性鲜明,不适合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应制定和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的传统文化人才培养对象,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培养计划。可以通过委托定向培养、在职进修培训和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培养传统文化人才。
4.推进特色文化人才抢救保护工程。龙江特色文化是黑龙江省文化发展的母体和源泉。拥有特色文化人才是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是设立龙江特色文化名家培养保护专项基金。黑龙江省如赫哲族渔猎文化、满族剪纸艺术、鄂伦春族桦树皮文化、萨满文化、伊玛堪等特色文化都面临“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的状况,面对龙江特色文化的退守和萎缩,挖掘和保护抢救特色文化人才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应由省财政设立“龙江特色文化名家培养保护专项资金”,对培养保护龙江特色文化名家给予专项资助扶持;应创办“龙江特色文化艺术节”,评选“龙江特色文化技艺大师”,集中展示龙江优秀特色文化艺术,创造优秀特色文化艺术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环境。二是将龙江特色文化引入课堂。应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传播功能,把特色文化教材进课堂作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应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在中小学开设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的相关课程,在培养人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出一批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各级政府的文化和教育部门,应对全省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制定整体规划,编写教材,让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应遴选出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特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丰厚的实验县,依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探索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路径,系统地培养特色文化人才,扩大特色文化人才队伍。三是建立特色技艺交流机制。应注重发挥各级文化社团的作用,为特色技艺展示、交流搭建平台。定期举办“龙江特色文化展览交流会”,组织特色文化艺人切磋技艺、展示特色文化产品,并推介他们走出省门、国门,引导他们的艺术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打造“文化人才、文化项目、文化成果”一体化的体系,为龙江特色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创新完善公共文化人才管理机制。人才管理机制是否健全有效,直接关系着文化人才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应积极营造健康、蓬勃向上、争创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创造“人人皆可成才”的广阔舞台。一是应建立完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要把对工作业绩、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群众认可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和要素,量化各项考核指标,逐步实现文化人才考核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新的专业技术评审领域,为更多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二是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薪酬体系。探索完善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实现公共文化人才收入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应鼓励技术、专利、劳动、管理、资金、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岗位定酬、按项目任务定酬、按绩效定酬等新的分配办法,逐步建立起符合不同公共文化人才特点,重实绩、重贡献,具有激励和保障双层功能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工资”的分配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健全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应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相结合的人才奖励制度。通过设立文化艺术奖励基金,对在黑龙江省文化艺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文化工作者,授予荣誉称号,设立文化杰出贡献奖、特色文化创新奖等奖项,表彰在黑龙江文学艺术、人文社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公共文化人才。
6.建立健全文化人才信息数据库。人才信息化管理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文化人才信息数据库,有助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文化人才管理方面实施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对于推动人才强省和文化强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建立全省公共文化人才业绩档案。人才业绩档案是动态反映人才的信息记录,是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是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导的人才的评价机制。应由政府授权的人才服务机构负责采集有关人才的相关信息,包括工作经历、教育培训经历、工作业绩、科技成果和业绩评估、职业信誉等,通过科学的测评技术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调查和认证,形成人才业绩报告,向用人单位和个人提供咨询服务。目前,上海、北京、温州、福建等地都建立了人才业绩档案。二是编制全省公共文化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公共文化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是指导公共文化人才有序、合理、适时、适量流动的指向标,是政府制订公共文化人才培养计划、优惠政策措施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公共文化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我省应依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文化发展总体目标,尽快编制《公共文化紧缺人才开发目录》,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召开座谈会、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统计分析紧缺文化人才的需求现状和趋势,定期向国内外发布需求信息,引导供需对接,使黑龙江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文化人才荟萃地。
[责任编辑:王咏梅]
G249.27
A
1008-8520(2012)03-0075-05
2012-02-16
许淑萍(1963-),女,河南获嘉人,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