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的新视阈

2012-08-15王俊骏廖洁珊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关怀大众

王俊骏,廖洁珊

(1.中共揭阳市委党校,广东揭阳522031;2.揭阳市思贤中学,广东揭阳 522031)

·科社新探·

人文关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的新视阈

王俊骏1,廖洁珊2

(1.中共揭阳市委党校,广东揭阳522031;2.揭阳市思贤中学,广东揭阳 52203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与宗旨,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取向。在新时期,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应当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高度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将人文精神作为大众化的实践维度。在人文关怀的视阈下,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要贴近民生,融合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的关系;要科学分析,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教育分众理念;要以文化人,创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群众喜欢的精神产品;要凝聚合力,营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人文社会环境。

人文关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党在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凝聚社会共同理想信念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要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植于群众的土壤并转化为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信仰和思想体系,其大众化的过程和结果不只是靠自上而下的权威和强制,关键在于回归人的本质,获得大众的心理认同。因而,在新时期,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大众及其存在,开辟人文关怀的有效路径。

一、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以人文精神关怀人的生存状况、生命意义、价值尊严和发展前景,将人视为一切社会理论与实践的主体和目标,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当代社会,以人文关怀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维度,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发展动力,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和深刻内涵,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内在需要。

1.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人文关怀,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维度,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始终。无论是青年时期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还是成熟沉淀的《人类学笔记》,马克思及其论著无不饱含着深切关怀人类生存处境和命运发展的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人文属性是与其科学精神体系紧密融合的。其一,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聚焦于人和人的本质,它所揭示和研究的人是现实的人,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二,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和宗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其三,个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础和目的。个人全面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规律,而它的实现需要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经典著作中指出,个人才能的发展须靠教育,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马克思及其论著无不深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的无限关怀。因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回归其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2.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从人民群众出发,进行着马克思主义普及和宣传教育运动,目的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中国现实,关心和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力量汇聚起来,夺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胜利,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坚持党的先进性相联结,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取向。十六大以来,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可以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幅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强国富民的壮丽画卷,实际上就是一部充满以人为本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诗篇。

3.回归人本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实向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就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和路径,使马克思主义逐渐被大众了解、认同和尊崇,进而内化为大众的思想信仰。要形成这样的宣传路径,在全社会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须营造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的思想舆论环境。然而,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社会多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敌对势力加紧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文化渗透,在人们精神世界的洪流巨变中,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遭受着质疑和挑战。此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住房医疗、下岗失业、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政治经济问题日益凸显,错综复杂,使大众产生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障碍。在社会不安定、不和谐因素面前,人们的心灵充斥着失落感和被剥夺感,势必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回归人本,从现实问题出发,积极而主动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人文马克思主义符合社会大众的内在需要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精神属性,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不仅要有物质的需要,也要有精神的需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人的精神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由自己满足,需要外部精神产品的供给与支撑。作为观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其价值就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为人的实践提供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的精神指南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关注人的实践活动,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的表达,体现符合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特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和根本规律,体现能够说服、掌握群众的科学性,决定了其能够成为人的精神需要和信仰对象。可以说,充满人文属性的马克思主义符合人民大众的内在精神追求。

二、视阈走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文关怀之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向度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现实和个人发展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进行实践探索。因而,在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认清现代社会日益分化的新形势,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不同人的精神需要、思想困惑和利益冲突,将视阈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探寻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1.以人为本,创新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具备深厚的人文关怀底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主体和归宿都指向人,人是理论教育的核心所在。在过去传统居高临下的灌输教育模式中,大众被视为单纯的理论接收者,其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受到忽视,这是理论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因而,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必须将视角转向现实的社会大众,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内在地决定了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根本作用。只有尊重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其学习、掌握、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要求理论工作者落实人文关怀理念,以饱含人情味的方式,以相互平等尊重的态度,以大众主体性的最大发挥为基点,充分挖掘大众的内在潜能,调动大众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真正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社会价值,最终获得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心理认同。

2.贴近民生,使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的关系和谐化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理论要赢得群众,最根本的是要反映、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现实的人,有对生活实际和现实利益的需要与追求。因而,是否关注民生,如何关注民生,能否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价值支持,就成为民众接受和认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转型期的当下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愈发尖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现代性日益强烈的无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的威胁越来越大,使信仰的追求蜕变为一种对生存需要的期待”[3]。在这样的背景下,极有可能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危险,使得人民群众的内心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拉大。因此,深入百姓基层,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贴近民生,就要解决大多数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保障等民生问题,让不同阶层特别是社会弱势阶层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利益的紧密性和一致性。

首先,要准确把握民生问题。关注民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是人们对存在问题的能动性、探索性和前瞻性反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意识”要深入实践、深入人民群众当中,了解、把握社会建设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影响民众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现实问题。其次,要深刻分析民生问题。“问题意识”不仅限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但要着眼于现实矛盾、现实问题和民众的生活问题,还要揭示相关问题对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更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分析造成相关问题的原因。通过深入、全面、详细地分析问题,把问题形成的历史、社会背景、各种因素和造成的负面影响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向大众阐释,使民众全面、准确了解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和误解,从而唤起民众的共鸣和理解。最后,要探讨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问题意识”的最终目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准确把握、及时回答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更体现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上。提出问题只是分析问题的开始,关键是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为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更多地采用与群众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方式。要善于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其中,同时把社会公正、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等人文内容注入对民生问题的解读。让民众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怀,了解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认识到目标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而增进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共识和认同,为实现目标努力奋斗。

3.科学分析,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教育分众理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具有不同的思想特点、生活方式、利益诉求和政治态度的社会大众。但是,“大众”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社会结构多元化的今天,社会大众分化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即便在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成员中也存在文化水平、认知程度、接受能力的差异性。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就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职业、年龄、经历、文化程度的具体情况,采取分众化、分层式的科学教育方式,提供契合不同社会阶层需求的教育内容。对于领导干部,要着眼于组织其全面、系统、深入、准确地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提高其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驾驭能力。对于普通党员,要着眼于增强其贯彻、执行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党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青年学生,应从其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善于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生动的教学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入脑入心,着重加强其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基层群众,应从他们关心的现实问题和实际利益入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为基层百姓所理解和接受。

4.以文化人,创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群众喜欢的精神产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走进群众的精神世界,就是彰显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其成为群众的思想武器和精神食粮。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群众的精神食粮,就必须进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坚持以文化人,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之中。要着眼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文学、影视、戏剧、歌曲等作品当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社会规范,用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要把握群众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加强对新的文化品种、文化形式的研究和引导,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和评价尺度,不断创作群众喜欢、群众欢迎、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使文化创作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4]让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自然地接受与内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5.凝聚合力,营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人文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提高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除了依靠意识形态的强制与权威,更要从多方面入手,整合各方力量,依托人文的社会环境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其一,继续深入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发展生产力,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获得大众对党执政绩效的认同。其二,加强社会法制建设,规范社会道德秩序,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协调好各方利益和矛盾,维持友好、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其三,改革社会教育机制,强化教育体系监督,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教育资源公平,积极贯彻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使得社会大众在人文教育环境中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其四,强化社会舆论的管理与监督,积极引导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时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人文的社会环境。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8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3]邵龙宝.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与精神世界诉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6).

[4]崔志胜.注重人文关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08-10-07.

A81

A

1008-8520(2012)03-0043-04

2012-03-04

王俊骏(1977-),男,广东揭阳人,马列室教师,哲学硕士。

[责任编辑:赵延民]

猜你喜欢

大众化关怀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