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化为主的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法——以张培基散文译著为例

2012-08-15

关键词:归化异化原文

陈 洋

(武汉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根据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分类方法,文学文本属于虚构性题材,它们多与思想精神领域及想象中的事物打交道,涉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较多地反映社会思想和文化习俗。翻译这类文本时,一般宜采用异化为主的原则,尽量保存原文风貌,尽可能多地把源语文化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以利于文化对话和文化交流[1]。翻译文学的新奇性决定了陌生化应该成为文学翻译的重要手段[2]。由此可见,异化法在文学翻译中备受重视。然而,纽马克也认为,文学翻译中应该追求的是更加自然的译文表达而并非生硬 的 语言 风 格[3](P77-165)。 归 化 策 略 的 使 用能使译文通顺易懂,自然流畅[4]。因此,文学翻译也不能忽视归化法。

文学体裁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戏剧等。翻译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使用的翻译方法并不一样,甚至翻译同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所使用的翻译方法都不一定相同。例如,有的学者在翻译乐府诗时,主要采用归化法,认为“在不同翻译技巧的合理运用下,归化也能高效传递文化”[4]。有的学者认为,在翻译诗歌时,“应该鼓励采用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将中国文学作品主动‘译出’,忠实传递民族文化精髓和美学价值,‘把他人不易觉察的本族精华’向外推介”[5]。更有学者以唐诗《将进酒》为例,提出归化与异化并重的翻译方法[6]。现代散文英译的方法也存在着差异。例如:张培基先生提倡“忠实”与“通顺”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实践中灵活地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对原文进行了归化处理[7],而刘士聪先生由于受西方的翻译理论影响比较大,则提出艺术气息理论来指导散文翻译,并且认为文学翻译本质上一门语言艺术,旨在强调再现原文的艺术气息是散文翻译的最终目标[8]。刘士聪先生的观点与孙会军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孙教授认为,“翻译文学也具有文学作品的特征,要使其具有艺术性、文学性,翻译作品也应该具有陌生化的特征。‘陌生化’应该成为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手段”[9](P189)。

可见,不同的文学体裁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就连同种体裁的翻译方法也不一定相同。笔者认为,在异化或归化法选择上起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翻译目的、文本的类型、读者的认知层次。笔者将从这3个因素出发,分析张培基先生在翻译中国现代散文时所采取的翻译方法。

张培基先生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前言部分说道:“在退休后闲居生活中,我断断续续译了一些短文,一是为了消遣,二是出于对英文和散文的爱好,三是为了向国外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品”。就前两点而言,培基先生解释道,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觉得读散文是一种享受,认为它比诗歌更易懂,比读小说省时省劲,故而对散文情有独钟。这表明,散文作为一种怡情读物,其翻译应该遵循Verschueren倡导的动态顺应理论,即,译者应本着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感受出发的观点顺应目标语,以免为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10]。针对第三点,培基先生说明自己翻译的目的是向国外介绍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品,并未提到传播文化。前者意味着先生在翻译时应当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避免制造文化障碍或文化冲突为准则,多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以取悦读者。相反,若以传播文化为翻译目的,则应介绍源语的社会文化,在促进文化间的了解、沟通和交流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异化法以开拓译文读者的视野或启迪译文读者。再者,先生向外介绍的是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品,中国现代散文指的是“五四运动”之后,即开始普及白话文之后的散文。虽然白话文得到广泛使用,但文言白话毕竟使用的是一套文字系统,在实际写作中很多文言词汇和文言句法其实和白话文很难截然划清界限,在当时文言词汇和文言句法只要还在作者的口头上流行,是不妨请进“纯粹”白话文的[11]。在这些以白话文创作的散文中,夹杂着少量的文言文,若按照异化的方法逐一译出,恐怕会给外国读者造成很多阅读障碍。

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莱斯在其经典之作《翻译批评:潜能与局限》一书中指出:“文本分类是选择不同翻译标准和批评标准的依据。”[12](P22)莱斯仅仅将文本类型分成信息型、表情型和操纵型3种,其中表情型以诗歌翻译为例,提倡翻译时应采取异化法仿效原作者。然而诗歌的翻译方法并不能代替散文的翻译法,诗歌讲求韵律、节奏和文字的精炼,散文较诗歌而言表现手法上更灵便、轻巧、自由。诗歌翻译应尽可能再现原文的诗歌形式(十四行诗、叙事诗、四行诗、无韵诗等)、形象意义以及背景等[3],而散文以“行散而神不散”为特征,注重表情达意,因此二者在翻译方法选择上不能等量齐观。

由于拥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散文倾向于强调客观风景与主观感受合二为一的意境。意境的营造主要是以虚幻景象表达客观事物和以对比主观表达和客观描写来实现。然而,英语散文多是以描写自然本身为主[13]。因此,在散文翻译中,译者应当打破原文的模式,考虑读者的审美习惯,主要采取归化的方法进行散文翻译。

中国现代散文是靠广采博取外国文学的营养而发展、成熟起来的。现代散文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又积极吸收外国近现代散文的精神滋养。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其翻译过程中需要采用归化法。现代散文由于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传统,使得散文中白话文掺杂了部分文言文,这就需要在翻译中采取归化的方法将其译出以免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同时,刘炳善先生认为,“五四”以后中国白话散文成就之所以突出,原因之一就是引进吸收了外国散文(特别是英国散文)的长处,借鉴了外国散文的形式和文风。因此,保留这些本来就是从外国散文中借鉴过来的形式和文风,更符合外国读者的习惯,属于归化范畴。

关联翻译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翻译二元关系、即原文和译文的对比,而是体现了三元关系,这种三元关系充分考虑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明白无疑地将译文读者纳入了整个翻译过程。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译者要做到的是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相吻合。为达到这一目的,译者需要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原文作者的意图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以保证整个交际过程的顺利完成[14]。据张培基先生在书的前言中所说,翻译散文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消遣,出于对英文和散文的爱好以及向国外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品。先生预期的读者是阅读中国散文作品的外国人,因而外国人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对先生翻译策略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翻译家奈达的观点,读者可分3类:有文化、略有文化和没有文化。当翻译对象是很有文化的读者群时,宜采取异化为主的策略。若对象是略有文化或没有文化的读者群时,则采用归化译法为主,以减少译文读者的理解困难。可是散文本身就通俗易懂,易被读者所理解,略有文化的中学生可以读,学识广博的学者也可以读,因而先生无法依据读者水平来选择翻译方法。建构主义翻译学提倡的“最低限定性标准”为先生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以拥有较低认知水平的读者为译文读者,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以便“使不同的理解者在满足这一最起码的条件后有一定容纳差异性的空间”[15]。

归化策略多通过意译、替换、增益和减译等技巧来完成[4]。笔者将从这4个方面分析归化策略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7]中的使用。

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16](P77)。意译法能够用委婉的方法解释出原文中难以为外国人所理解的表达,在散文翻译中屡见不鲜。在夏丏尊先生的散文《中年人的寂寞》里,“真正的朋友,恐怕要算‘总角之交’或‘竹马之交’了”被培基先生译为:“Real friendship between two persons originates perhaps from the time of life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playing innocently together.”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称为“总角”,后以此指代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总角之交”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而“竹马之交”中的“竹马”指小孩当马骑的竹竿,因此“竹马之交”指童年时代要好的朋友。若将这两个成语生硬的直译出来,势必会影响读者的阅读。译文“from the time of life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playing innocently”则足够传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巴金先生的散文《梦》中,“我高兴,我没有挂虑地微笑,我不假思索地随口讲话”被培基先生译为“I was joyful,I smiled naive smiles,I chatted away freely.”译文中“没有挂虑地微笑”指的是“天真的微笑”,译文“smiled naive smile”也是一种意译的处理。

替换法是指在语境允许的情况下,用译语中相应的文化概念来替换原语中的文化概念。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对于同一种概念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这些不同的表达方法能再现原文中的文化色彩。当直译让译文读者感到生硬、牵强时,用译语中的相应概念进行替换,则能使译语更自然,更通顺[18]。在叶圣陶先生的散文《我坐了木船》中,“假如遇见了,把铺盖或者身上衣服带下去,也是异常难处得事儿”被译为:“I will be in a real fix if they rob me of,say,my bedding or clothes.”“in a fix”是英语中的成语,意为“陷入困境”或“尴尬”;将“异常难处得事儿”用英文中已有的成语替换,完全能传达出原文所要传达的语义概念并且符合英文的表达方式。

再看老舍先生的《养花》中的一句,“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译文为:“How interesting it is to be able to keep my flowers and plants alive and watch them thrive and bloom year in and year out!”原文中“三年五载”多用来形容时间长,用英文中的习惯表达“year in and year out”完全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并且易被外国读者所接受。

增益法又名增译法,有时又称增词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遵循一定的规则增添一些词、短语或句子。即增加那些在句法上、语义上、或修辞上必不可少的词语,也就是增加原文字虽未出现但却为其实际内容所包含的词语[19]。张培基先生在现代散文翻译中使用增益法的地方数不胜数。在夏丏尊先生的《中年人的寂寞》原文:“诸如此类,其实只是一种社交的客套,和‘顿首’,‘百拜’同是仪式的虚伪。”译文是:“All these are,in fact,nothing but civilities of social life,as hypocritical as the polite formula dunshou(kowtow)or baibai(a hundred greetings)used after the signature in old-fashioned Chinese letter-writing.”Kowtow,a hundred greetings以及used after the signature in old fashioned Chinese letter-writing均为译者的补充说明,意在让外国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再如巴金先生的《梦》里:“在戏院里,我坐在你旁边,看台上的武戏,你还详细地给我解释句中的情节。”被译为,“While I sat beside you inside a theater watching the fighting scenes of a Peking opera,you explained its story to me in great detail.”“武戏”指京剧中的武打场面,英译时后面采取增益的方法在the fighting scenes后面加上了of a Peking opera作为补充说明,以求给读者带来意义的清晰传达。

减译法,即删减译法,是指翻译时省略源语语表形式中出现而译语中不需要或可有可无的语言单位,以使译文言简意赅。张先生在现代散文翻译中用到减译法的地方也不少。在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中:“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译文是:The name of this person is a household word all over the country.译文对原文中的意义相同的两个短语“人人皆晓”和“处处闻名”进行了减译处理,“a household word”使原文中的意思一目了然。

另外,在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中:“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张先生采用此法减译为:“While Parisians have to turn to caffee or wine for the relief of boredom caused by so many wearisome places in their city,the mild beverage of jasmine tea will be more than adequate for dwellers of Peiping.”译文为避免累赘,在翻译中删除了原文中的“以便刺激”,清晰明了地传达出了原文的意思。

综上所述,译文中翻译技巧的使用是判断翻译方法运用情况的重要途径,而翻译方法的选择又与翻译目的、文本的类型、读者的认知层次等因素分不开。张培基先生在现代散文英译中主要采取归化法进行了翻译,说明归化法也能胜任一些文学体裁的翻译。异化法的作用不能否定,但好的翻译离不开归化与异化的完美结合。

[1] 高稳.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的权变选择[J].文教资料,2011,(1):36-38 .

[2] 陈琳.论陌生化翻译[J].中国翻译,2010,(1):13-20.

[3] 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2001.

[4] 李正栓,贾晓英.归化也能高效地传递文化[J].中国翻译,2011,(4):48-50 .

[5] 彭剑娥,李涛.从汉语崛起看对外文学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6):28-30.

[6] 毕绮明.唐诗《将进酒》英译本的异化与归化的对比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2010,(8):33-34.

[7] 戴桂珍.巧用翻译技巧,译出散文风格——冰心散文的英译技巧拾零[J].新余高专学报,2005,(6):83-85.

[8] 孙会芳.张培基刘士聪散文翻译风格对比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1.

[9] 孙会军.普遍与差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0] 陈诚.顺应理论对散文翻译实践的启示[J].文学教育,2010,(12):58-59.

[11] 李斌.论1930年代《中学生》杂志倡导的白话文观念[J].中国文学研究,2009,(3):34-37.

[12] Katharina R.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3] 王璨.论归化翻译策略不可或缺的作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2004.

[14] 吴莹.从关联理论视角审视翻译中的读者介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7,(1):105-108.

[15] 曹万忠.翻译学中读者地位的嬗变[J].学理论,2009,(28):175-176.

[16]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7]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8] 张敏.从文化角度看翻译方法的选择[D].山东:聊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2006.

[19] 杨晓燕.英译汉中增译法的运用解析[J].新一代,2011,(1):234-235.

猜你喜欢

归化异化原文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