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Grice合作原则分析矛盾修辞

2012-08-15陈克菲

河南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辞格反义会话

陈克菲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矛盾辞格是由语义相反或是相勃的词或短语组合创造出的一种“出人意外,引人入胜”的效果。不少学者专家研究矛盾辞格的这种特性,但主要集中在其结构、修辞效果以及和其它辞格的兼用和对比方面。鲜有人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矛盾修辞。因此,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用Grice 的合作原则分析矛盾辞格,探讨其对合作原则的违背是否影响会话的有效进行。

1 从修辞学范畴解读矛盾修辞

修辞学界中关于矛盾修辞的定义不尽相同。胡署中认为:“矛盾修辞通常是两个语义自相矛盾的词或短语的搭配”。王希杰称矛盾为“相反相成”,认为,“相反相成就是故意制造‘矛盾’,把通常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表达复杂感情或意味深长的哲理。”吴传飞认为“矛盾辞格是将词汇意义相对立、相矛盾的反义词、反义词语、反义句子置于一处,构成或联合结构、或偏正结构、或主谓结构、或转折反义句的反义聚合,造成了一种字面的不和逻辑的修辞方法。”

矛盾辞格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的结构单元语义自相矛盾或相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在矛盾辞格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证实。

例一 《祖国啊,母亲》:

啊,祖国,我亲爱的母亲!你是那么古老而又年轻;

你是那么富饶而又贫穷;你是那么先进而又落后。

此诗的作者运用了矛盾辞格,把“古老”与“年轻”,“富饶”与“贫穷”,“先进”与“落后”三组语义相反的词一起使用,不但没有让读者感到突兀,反而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例二:

It has the poorest millionaire,the littlest great man,the haughtiest beggars,the plainest beauties,the lowest skyscrapers,the dolefullest pleasures of any town I ever saw.

在欧· 亨利的这部作品中,'poorest' 和'millionaire','littlest'' 和great'等都是矛盾修辞格的应用。通过运用矛盾辞格,一个奇特、让人难以忘怀的小镇生动形象地浮现在读者脑海中。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矛盾辞格的修辞效果因语境而异。但具有鲜明的对比作用,能够增强文字的表现力是其最常见的修辞效果。

2 Grice 的会话合作原则

格莱斯认为,为了确保会话的有效顺利进行,在谈话的过程中会话双方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质的原则(the maxim of quantity):会话双方所提供的信息是事实①不说虚假的信息②不提供缺乏证据的信息

2)量的原则(the maxim of quantity):①会话双方提供的信息必须是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②会话双方所提供的信息不应该多于所要求的信息。换言之,会话双方所提供的信息既不要多于也不要少于会话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3)关联准则(the maxim of relevance):会话双方所说的话都要跟会话相关

4)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会话双方要清楚明白,简洁扼要①避免使用晦涩的语言②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话语③话语简洁④话语有条理

事实上,无论谈话者是否知道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在交谈的过程中,会话双方都会有意无意地、礼貌的说一些与交谈话题相关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在交谈过程中都会遵守会话合作原则。

3 矛盾修辞格对“会话合作原则”的违背

矛盾辞格的一个必备条件是“语义相反或相成的概念或判断的反义聚合”。[4]因此从理论上就可以判断出矛盾修辞违背了方式原则‘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话语’。因为意义相反的两个概念或判断聚合在一起会使所要表达的语义不明确,混淆听众的注意力和理解。但在特定的语境里,在大多数情况下矛盾辞格不会影响会话的有效进行。

例三 A:Who's it,do you know the person in the picture?

B:Intimate stranger.

A:Oh,you mean you don't him exactly?

B:Yes.

B 的第一次回答没有明确地说出应该说的话: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照片中的人。B 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这违背了方式准则中的‘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话语’。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谈话的进行。究其原因,“A 之所以能够准确地理解B的意思是因为在其交谈的语境里,A 可以根据B 说话时的表情、语速等一系列相关因素来判断B 要传达的意思—他不认识照片上的那个人,但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起来比较面熟。”[5]

此外,矛盾辞格也会违背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中的其他准则,但在特定的语境不影响会话的进行。

例四 A:What about the matter yesterday night?

B:It was a stormy tranquil night.

A:Thanks for God!

在此例中,从形式上看B 违背了量的原则,因为他没有提供A 想要了解的信息,但在其交谈的语境里A 可以理解B的意思。

4 结束语

矛盾修辞被广泛地应用到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矛盾辞格进行研究发现,矛盾辞格,在形式上违背了Grice 的合作原则。但这并不影响会话的有效进行。在特定的语境里,听话人可以根据说话人的表情等一系列相关行为来判断说话人的意思。

[1]胡文仲.英语修辞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82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1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出版社,1983:241

[4]吴传飞.“矛盾”辞格的五种形式[J].修辞学习,1995(2)

[5]杨华.对话语种矛盾修辞的语用分析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2007

猜你喜欢

辞格反义会话
认识反义词
反义疑问句小练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这山望着那山高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有意冒犯性言语的会话含义分析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汉语教材中的会话结构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呈现——基于85个会话片段的个案研究
使用广泛的“出”
冲突语的会话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