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等艺术职业院校英语课堂上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探索

2012-12-19王朝频李娜

河南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共同体职业院校

王朝频 李娜

(1、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2、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18)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然而在高等艺术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艺术生自身学习的特点、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和实际脱节等原因,使得很多艺术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情况。这样一来,既不能满足在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影响了英语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因此,改变当前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英语课堂状况变得尤为重要。“学习共同体”理论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学习问题这个命题,其丰富的内涵为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课堂模式,也为改进课堂现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高等艺术职业院校英语课堂的现状

(一)学生语言基础薄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首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学习过程应该是连贯的,并能学以致用。然而,很多艺术生的英语学习并非如此。由于我国当下高考体制的一些原因,很多艺术生在中学时会花相当多的时间在专业学习和操练上,专业考试过后,突击三四个月的文化课,然后进入高校或者高职高专院校继续学习相关的专业。在这个背景下,大部分艺术生英语学习缺乏连贯和系统性,突击来的高考英语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能够使用这个语言作为工具。

其次,高中的英语教学主要以高考为目标,在基础比较差的前提下,跟语言应用比起来,很多艺考生更偏爱应试技巧之类的学习。忽略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操练,使得学生很难在生活中实际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这些都为后面高等艺术院校或者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埋下隐患。

(二)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英语课堂上很多老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由于每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相差很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只是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当作权威确定的静态知识来记忆或者模仿,这样依然不能解决如何把语言作为一种使用工具,让英语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所用的问题。程度差的学生课上完全听不懂,也无法参与教学活动,所以会放弃学习,这样一来,艺术院校高职英语课堂就容易出现下图的景象。

(三)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和语言自学能力上有欠缺

传统英语教学目标多以单词量、语法正确等为基础,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习惯把重点集中在所谓的“语言点”上,即通过对语言点的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语法、句子结构的了解。这种教法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语言形式的分析和解释上,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语言的实际操练。这种教法既割裂了语言的有机性,使语言变成孤立的、静止的、毫无交际乐趣的散件,又限制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不能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谈培养学生日后自学语言的学习能力了。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为改进高等艺术职业院校英语课堂现状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一)什么是学习共同体?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一词经常出现在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的相关资料中。从字面上来看,学习共同体即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群人的联合体。事实上,教育学家们当下探讨的“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立足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来看待学习问题的命题,它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赵健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一书中提到: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关于学习和学习者的社会性安排,它提供给学习者围绕共同的只是构建目标而进行社会交互的机会,以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交互中蕴涵着多种层次的参与。每一个成员从不同水平和不同角度加入到围绕知识的合作、争论和评价中,并且从中获得来自他人的和人工制品的支持,在形成共同体的共识性知识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身份感。

图1

从他对学习共同体的概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学习共同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的载体,也揭示出了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

1.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脑力活动,也应该包括肢体,语言,情感等交互活动;

2.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机械的从老师转移给学生,更应该是体现在学生在原来默有知识上的再建过程;

3.学习活动不仅是课堂上的听讲活动,更应该为浸润到能反映我们所在的真实社会环境的体验活动;

4.课堂学习不是对学习者同时同地同水平的要求,而是应该根据个体默有知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5.课堂学习不是群体的共同活动,而是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之间相互交互共同学习的过程

(二)学习共同体有助于解决高等艺术职业院校英语课堂现状

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然如此,教师无法改变历史,很多教师意识到这个现状后,并没有一味的埋怨学生基础差,积极性低,而是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希望通过当下和以后的教学活动改变学生对学英语的态度和做法。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该讲的都讲了,各种方法策略都试了个遍,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理解、不愿意学、学了不会用呢?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为我们的疑惑找到了答案。

1.学习共同体主张教学应该是教与学动态的统一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1995年厄内斯特·博耶(Emest L.Boyer)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中提到“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只是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

在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大多数的英语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材给教师提供教授内容,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传授对象,多媒体是知识传授的辅助工具。知识机械的从一处移到另一处,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学生无法进行个性化学习。

在这一点上,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是统一的,它们都主张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于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课堂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师生互动不仅让教学过程变成教与学统一的交互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进行的心灵沟通。

2.学习共同体关注学习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分布性,关注学习者社会身份的重建。

人类文化学家注意到,“隐藏在个体内的默会知识支配着教师对学生的假设和学生的理解方式”。处于不同实践共同体中的老师(英语)和学生(艺术)如果缺乏文化和时间层面的交往以及由此达成的观念理解和共享,那么课堂上言语的沟通就失去了理解的土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专业老师和英语老师会对同一个学生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的原因。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这样:英语老师事先替学生决定需要学什么,然后把这些知识从其所在的背景中提取出来加以明确的表述,通过讲授让学生接受这些知识。结果时常不尽人意,学生通常是要么不学,要么学不会,要么学会了也不会用。但是如果英语老师设计的活动使得学生置身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境或者专业学习情境中,那结果就会不同。虽然学生英语程度不同,但在课堂上他们都可以通过观察、参与老师、同学的思考和行为过程,在原来默有知识的背景下,即使基础很差的学生也能听懂一些陌生的语言表达,从中获取一些以前不明确的表达准则和表达方式。

因此,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若想真正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从学生的专业文化、课堂文化、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中,去寻找艺术生默会知识的来源,并找到与学习内容的契合点。

3.学习共同体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很大,这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一些学校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模式,但是分层教学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各种困难,学习程度好的班级上起课来比较轻松,但是对于学习程度不好的班级,师生则更加痛苦。学习共同体主张课堂学习不是对学习者同时同地同水平的要求,而是应该根据个体默有知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运用,体现教育价值。同时,课堂学习不单单是群体的共同活动,而是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之间相互交互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各自的生活体验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教学情境资源,分享各自的差异性资源,可以促进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全面提升。

(三)在高等艺术职业院校英语课堂上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要点

在高职英语课堂上构建积极的学习共同体和激励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高效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发现学习活动中的乐趣和意义,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造就这样的课堂情境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策略,并能灵活运用。

1.课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求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学习共同体理论强调运用内在动机和关注学生兴趣的重要性。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多重措施,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联系起来,多多组织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活动。比如先把学习材料跟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和英语语言本身特点在课堂上让学生获得沉浸体验

由于艺术生英语学习的特点,英语课上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适用原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关注他们的默有知识,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专长,引导学生相互支持和合作,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学习的内在价值,而非外部动机,不断激励学生,增加成就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

3.根据学生特点和水平设置多元化的课堂学习任务

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了课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教师要适应这种特点,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同时也要准备一些有激励作用、有趣且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设计具有开放答案的问题和任务,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体验,在学习共同体中同学们可以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做出不同的贡献。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媒介手段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方式,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背景、兴趣,在自己的默有知识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再建。

4.课堂上要有动态的立体的能促进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一般都是通过期末考试体现,事实表明,期末成绩并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汇总出来的总评成绩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真正的语言水平。课堂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形式的过程性的或者终结性的汇报、朗诵、讨论或者辩论,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不仅仅是老师,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学习共同体的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可以对本组的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在全班的展示活动中,各组成员亦能取长补短,在对课堂以外的老师,专家,学校管理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时,学生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能获取到更多的鼓励或者建议。这样一来,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会使得评价客观、公正,既能检验学习效果又可以促进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可谓一举多得。

三、总结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也是老师工作的主要空间,然而今天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很多英语课堂枯燥沉闷,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状况必须改善。学习共同体围绕着共同主题相互学习,重塑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地位是平等的,老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通过组织活动、提供资源等新的方式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促进者。从另一个层面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教师的思考和进步,可谓教学相长,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局面。相信在高等艺术职业院校英语课堂中构建学习共同体能为我们改变当今高职英语课堂现状,实现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的教学宗旨提供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发展空间。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2000-10

[2]赵健,《学习共同体的构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4

[3]Richard I.Arends.Learning to Teach(6th Edition),(<学会教学>),丛立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6-134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共同体职业院校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