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旧路改建中的路基改建及防治措施
2012-08-15梁肖妮纪广兵
梁肖妮 纪广兵
(1、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省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一、旧路特点及改建的一般原则
1、旧路特点
(1)较低的技术等级,在填土方面,旧路的路基往往高度不足,在不完善的排水设施、堵塞的影响下,往往导致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受到严重的影响。
(2)不正规的施工,较多的民工建勤,通常这类道路缺乏高强度的路基、没有有效地处理软弱地基和较差的路基土质。
(3)较薄的结构厚度和已经老化的路面材料。
2、旧路改建的一般原则
(1)最大化利用旧路的资源,并以经济性为原则来筛选设计方案,也就是说以最小的经济消耗得到最大的道路使用效益,遵循经济原则。
(2)在充分利用原有老路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包括路基加宽方式、改线方案结合工程技术指标、工程造价、征地拆迁等,对取土坑和弃土堆进行合理设置,也就是说要遵循节约用地的原则。
(3)通过再生技术利用老路路面,从而使工程废弃物最大可能的减少,并妥善处置工程的废弃物,防止耕地的浪费,遵循环保原则。
二、在旧路基改建方面
1、存在于路基改建工程中的问题
(1)路基沉陷。在路基施工后,迅速沉降的路基拉裂的路面,严重地破坏了路面的防水性能,在水的侵蚀以及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导致路基大面积沉陷,严重的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2)路面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会由于路基施工后的均匀沉降而出现,各种路面、路基病害。
(3)新旧路基结合部错台。纵向通裂会在填方路段的新旧路基结合部路面出现,错台也会在裂缝中出现,甚至导致路基滑裂面的形成。
2、上述病害形成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材料的抗水、压缩等性能变异会在不同类型的土混填建造路基的过程中产生,另一方面填土中所含十块粒径超过压实厚度的2/3这个界限,从而导致碾压密实程度不成,埋下了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隐患。
(2)路基压实度不足,主要是由于与规范不符合的路基填料含水量、过后的分层碾压厚度、欠缺碾压前整平这一步骤、碾压操作缺乏规范性、流于形式的压实度检测等等而造成的。
(3)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恰当的方法对路基进行排水,导致路基遭水浸泡,再加上没有及时的处理被浸泡过的路基而导致的。
3、防治措施
在公路质量方面,公路路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路面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路基质量所决定的,这主要是由于路基是路面的支承构造物。车辆超载、防排水因素等是导致沥青路面的病害的主要原因,不合格的路基施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所以,为了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必须高度重视路基工程,保持路基的整体稳定和变形小。
(1)在选择方案时,必须对新旧路基之间的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然后调查拟拓宽路基范围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对原有公路路基的稳定情况进行调查。以调查、分析的结果为依据进行方案的选择。
(2)在路线设计阶段,周密地考虑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例如在涵洞处是设置凹曲线底部的最佳位置,对不能避开路堑的超高段进行边沟的加深。举例以说明:
在改建某公路时,公路中央存在2m宽的分隔带于项目前1km路段,笔者是这种处理的,首先,铺一层土工布于中央分隔带底部,然后将纵向带有渗孔的导管设置在土工布上,接着用三通连接导管、预埋在路基上贯穿全幅的横向管为一体,以横向管为手段将水排出,并设置急流槽于横向管的路肩上,通过水沟将水排出,然后将一层等粒径的砾石铺于上面,用土天道比路面低2cm位置,如此,便可以通过导管将中央分隔带的水顺利排出。在超高地段。设置明沟于超高外弯的内侧地算,直接引水道埋设在路基的横向导管之中,从而排出。实践证明,这种排水方法的效果明显且简便易行。
(3)调查路基填筑材料的土性、含水量等特性,这一步骤要在取土坑、借土场完成,同时对不同性质的土混填的情况进行严格避免。与原路提填料相同并合格的土是最好的填筑材料,坚决杜绝使用不宜材料,例如与原路提填料相比,具有更强渗水性、更小压缩变形的材料。为了提高挖方地段路基的稳定性,必须至少多挖 30cm,然后再以土质好的填筑材料对这30cm进行反填。
(4)路基施工应通过试验段取得不同的填料及不同性能的碾压工具所选用的不同压实厚度,对填土中颗粒的最大粒径要严格控制,在路床以下每层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压实层厚的2/3,在路床范围内要控制在小于10 cm,以保证路槽顶面的平整度。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由于土的含水量对压实度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标准击实试验数据进行各项准备。路堤填筑时,要在保持填料在最佳含水量时,层层碾压,以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压实度标准,在施工实践中对某些重要路段往往还把路基压实度标准提得更高。
(5)构造物台背回填。构造物台背回填质量非常重要,处理不当则会发生沉降、跳车等现象,影响行车和构造物的正常使用。填料应选择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填筑范围应该从底顶,桥梁填到桥头搭板底,挡墙墙背填到路槽顶,长度范围:桥梁为台高加4 m,挡墙不小于50 cm宽。
三、结束语
旧路改建的方法在不断进步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促进下将越来越多,在对改建方案进行确定时,必须以充分了解老路的情况为依据,以因地制宜、经济环保为原则。以设计方案进行试验路段的修建,从而使方案的计算可行性、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的控制等进行实际验证,从而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这是在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前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