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伦理建设及其意义
2012-08-15毛泓森
毛泓森
(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
1 环境伦理的背景及其内涵
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促使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和经济的普遍繁荣,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受自然界奴役的命运;另一方面,人类物欲的满足反而扭曲了人的本真存在,物质生活需要遮蔽人的其他方面的需要,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物质生活的提高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几乎同步推进,在人们享受物质财富增加所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尝到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苦果。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液、粉尘和其他废弃物,严重污染了大气、土壤、江河湖海,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工业生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工业制冷设备产生的氧化氮等气体,破坏了大气臭氧层;滥垦滥伐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旱涝洪灾频发;各种核试验导致大范围的放射性污染,对人类和其他自然生物产生严重的危害。种种迹象表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不可不面对、不得不重视的重大问题。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过分注重物质财富的创造,在过分膨胀的物欲需求驱动下,社会道德伦理明显下滑。近现代工业文明以利润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主导潮流,把人类日益引向如何有利于获取经济效益的生存误区,过分地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从根本上寻求生态环境的出路,必须实行价值论革命,确立全面的生命意识,尊重自然的价值,把“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有机统一起来,构建新的“天人合一”的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又称生态伦理,它是指具有理智的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伦理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不把自然仅仅作为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对象和工具,不会使人类以主宰者的心态对待自然、征服自然,而是把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1]。这就意味着,环境伦理既关注人的内在价值又关注自然的内在价值,既关注自然的为人性又关注人的为自然性,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其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产生于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由此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历史性转变,即从近现代的工业文明逐步走向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即同步地追求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全人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活动成果的和谐。一旦所有这些和谐关系都建立起来,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就可能逐步得以实现。这种新型文明至少包括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和谐包容的精神,二是公民责任的精神,三是自由创新的精神。
2 环境伦理建设的基本内容
伴随生态环境问题的滋生,国家、社会、市场、个人的相互关系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同一背景下,不同主体间并存着冲突与合作的可能性,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社会互动关系,其解决方案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社会互动过程来接近它的目标,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不可能由任何一种社会力量的单向运作过程来实现,而只能依靠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彼此协作来实现。其中,环境伦理建设将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如果人类想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确立新的环境意识和新的伦理观念。目前,环境伦理就是崭新的伦理观念。结合我国国情,确立环境伦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提升道德主体的生态环境意识,走出单纯发展经济的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谁先谁后的问题上,曾经发生过很长时间的争论。后来人们发现,当公平原则被很多人挂在嘴上的时候,那些高喊“公平”的人,在伤害、压抑别人的积极性、能动性的同时,暗地里却拼命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追求个人所期盼的“效益”,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尖锐冲突的困境至今难以破解。个人利益的恶性膨胀,驱使了一些地方官员绞尽脑汁地在环境问题上打“擦边球”,创造泡沫“政绩”。在这些人心中,环境是大家的,利益是自己的,所谓“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经济必然发达”的评价标准至今仍盘踞在这些人的心灵深处。这就告诫我们,要提升道德主体的环境意识,必须破解财富的增长与环境的破坏成正比的逻辑。
2.2 遵循“利己、利他、利环境”相统一的“三维伦理”原则,加强规范市场主体建设
市场经济,不是首先具备了规范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和市场交易规则,然后再从事市场经济活动,而是市场经济来到面前,迫使我们一边发展市场经济,一边进行市场经济主体素质和能力“补课”的工作[2]。规范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在经济上讲究效率,并且要在道德上讲究正义,在政治上讲究民主。有了规范的市场经济主体,才能有规范的市场经济活动,才能促进环境伦理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早日到来。
2.3 提高决策主体的环境伦理素质,提高决策水平
当前,政府的决策及立法导向,都有必要经受环境伦理规范的审视,不断加以调整、矫正和提升。只有决策主体符合环境伦理规范,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环境破坏的加剧。转变地方政府以经济发展作为唯一政绩的固有标准,而要以环境伦理的尺度来评价主政一方官员的政绩,自上而下地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的“节约资源”、“节能减排”、“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相关政策,都既是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又是环境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
2.4 展开生态环境教育,加强群众环境伦理意识
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几十代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注重经济发展,而对于环境保护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大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要建设环境伦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教育群众,提高公民的环境素质和生态价值观,深刻了解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极端重要性,耐心引导群众充分了解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培养大众对自然的尊重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3 环境伦理建设的作用及其意义
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正在面临的历史转折点。近现代文明开启以来,人类所遇到的种种生存危机,尤其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工业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带给人类增加财富的同时,相伴而来的是物欲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念的泛滥,这是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文化根源。因此,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利益,人类必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物质主义或狭隘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实现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个人与全人类的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很明显,在人类文明处于转型的关键的历史时期,不是仅靠某项经济改革和某部法律法规的制定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开启和发挥全人类的智慧,在现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扬弃、创新,新的文明总是和新的伦理观念相伴而生的。环境伦理在审视和反思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将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可,在工业文明的废墟上,搭造环境伦理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平台。
具体来讲,环境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环境伦理为生态文明的发展指引方向
环境伦理是在批判与反思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产生的,其作用不在于否定工业文明,而在于批判过程中寻找工业文明存在的弊端,从而找出克服这些弊端的方法,探索生态文明的发展途径。没有环境伦理,就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思考,人们就不可能提出,也不可能创建生态文明。传统工业文明,严格来说是一种片面发展、畸形的文明,只注重物质财富的创造,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发展;重科学而轻人文,重工具理性而轻价值理性。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正是源于自身的这种片面性。唯有以整体性、合理性的新的伦理思想为指导,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人类才能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形态。
3.2 环境伦理有助于培养人类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
伦理以强调责任和义务为其突出的特点,但是传统工业文明以人类自身为中心,其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忽视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对他人以及后代的责任。正因为人类责任意识的丧失,才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只有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人们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既关注人类自身,又关注自然,既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不忘记后代持续发展的需求,才能实现新文明形态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3 环境伦理有助于改变人们单纯的经济观念和片面的物质欲求
在环境伦理的建设过程中,“单面的人”将被“全面的人”所自觉扬弃,“物欲的人”将“被全面需要、广泛交往的人”所超越,那种以单纯发展经济为唯一的价值追求的愚昧之举将失去自己的合理性而成为历史。
3.4 环境伦理有助于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国传统伦理不仅把个人看成集体的工具,而且把自然界看成人类的工具,被人类征服和主宰的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对象。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用现代化手段向大自然进攻,疯狂掠夺自然资源,以获取经济价值作为人类行为的核心目标。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大肆掠夺、滥垦滥伐、滥捕滥杀,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生态失衡,由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变得愈加恶劣。生态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人类自己的行为为自己及其后代挖掘了难以健康生活和持续发展的坟墓。走出这一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人类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偏颇,用环境伦理完善传统伦理。
[1]崔永和.全球化与生态文明论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2]崔永和,黄晓燕.集体主义的现代演进与马克思的原典回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