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纪事
2012-08-15王福岭河南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中心
□王福岭(河南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中心) □李 迪(本刊记者)
河南省嵩县南部的白云山,位于800里伏牛山纵深处,山高、沟深、雨量多,日照时间少,气温偏低。天蓝似洗,白云如海。从其最高峰玉皇顶源出的一条河,水净如滤,故曰白河,也是取其纯净异常之意。白河原本是一条清白而性烈的河流。上游落差达1000余米,行径山峡,水势湍急,鲜有筏运,且丰枯期鲜明,历史上水灾频发。其河水的狂放程度也可在《三国志》中略见。时,征战半生屡战屡败的刘备驻新野后,求高人辅佐之意已坚如钢铁不可动摇。随发生三顾茅庐之隆中对,孔明一计点亮刘备心灯,拉开三分天下的序幕。一日,曹操来袭,诸葛亮使计火烧新野,又放河水,水往低处冲去,曹仁人马俱溺其激流。白河是水势滔天,不可阻挡。
东汉末年,南阳人张仲景生活在白河岸边。这位写了《伤寒杂病论》的医圣正史无传。相传当时南阳一带疫病严重,张仲景常架起大锅熬“祛寒娇耳汤”救人。有年严冬,他在河边看到许多忍饥受寒的穷人耳朵都冻烂了,痛苦不堪,心里非常难受。在冬至那天他搭起医棚,免费向穷人提供药物,救治行动一直延续到大年三十。初一,人们为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仿照“娇耳”做过年的食物,在初一早上吃,就是今天的饺子。一直在南阳民间流传的这个故事,是为纪念张仲景的医德。这种老百姓记忆中的历史,属于白河流域。
在河南大学的校史上,迁嵩一章记录了在白河流域发生的一段往事。抗日战争时期,全校师生从开封迁往镇平。1939年5月,日军进攻新野,河大师生闻讯一路经南召沿白河翻越伏牛山北撤到嵩县。在逃亡的四年间,广大师生不忘己任,在驻地给缺医少药的山民治病,特别是眼科教授张季平,为白内障失明患者进行眼球手术,患者半月后双目复明;文理学院在当地倡导文明新风,破除迷信,教当地山民念书;农学院王鸣岐教授帮农民成功控制小麦黄锈病蔓延。终又遭遇日军袭击,死难10余人,师生们攀援于崇山峻岭,穿行于密林草丛,饥寒交迫。沿途村镇群众得知河大师生蒙难,无不慷慨相助,纷纷留宿献食,带路送行,视若亲朋。在淳朴善良的山民的帮助下,月余陆续脱险。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白河出山口修建鸭河口水库,不仅有效遏制了频繁的洪水,还用水库的蓄水灌溉几百万亩良田、给南阳市区供水,又结合防洪灌溉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修建左右岸水电站。温顺了许多的白河浩浩荡荡来到下游的南阳市,近些年先后建成的多级橡胶坝保证了市区水面四季波光粼粼,扮靓了整个南阳。顺着新野又行向汉江,汇入滚滚长江,最后达东海,终归白云的海上故乡。
近些年嵩县白河镇老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发生了巨变,这又是一个送来光明的故事。只见在白河镇繁星闪烁的夜晚,山山水水间“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远远的明星现了,好像闪着无数的街灯。”偏远深山区的珍奇景象缘于近些年水利人开发白河水力资源,修成的小水电站分布于山间,刁崖水电站迷人的灯光映照着云岩寺旧址,禅意犹在,心安佛静。那一片片已逾千年的银杏树林是那么古朴圣洁,它们亲眼所见的白河往事恐怕比天上的星宿也少不了多少。白河镇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自从通了电,山林植被得到有效保护,过去妇女因烟熏火燎而患上火眼病和呼吸道疾病,其种种尴尬和痛楚也成了历史。深山区群众从现代媒体了解到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村面貌向开放型转变。而原来一进封闭的小山村,就会使人马上联想到伐薪烧炭的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黢黑,黑瘦的少妇村姑与仙境一般空灵水润的山乡形成强烈的反差,令人扼腕叹息。孤独的炊烟飘出了历史的天空。如今白河镇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顺利实施,使越来越多的深山区百姓陆续享受到国家这一惠民政策带来的大好实惠。工程建设过程中和通上电后的好日子里发生的那些故事还深深散落在乡间,老百姓会像家珍一般藏着,代代相传。这场巨变,也属于这个流域。
白河流域,用一字喻之,就是:“亮”。思想的光辉,动人的传说,就是一本厚厚的好书,山山水水间发生的如烟往事读来真真切切。古往今来,特别是盛世当代,在这里工作过、生活过的风流人物,或坦荡高洁、或才高悯人、或担纲大义,他们的精神和灵魂都可以在此归放,他们属于这个流域。不用在乎正史有无记载,舍却名利,他们就在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里、在约定俗成的民风里、在民心里,与白河相伴相生,一虚一实。白河流域文化,平易而夺目。
山好水好,归根结底是人的创造成就了白河流域灿烂的文明。涵养大山的是丰沛的白云化水,滋养人心民风的则是那白河一样湍流的激情、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茫茫林海那样不可移夺的志气。
白河的文明,它的光明和呼吸留在河上四季的风里,留在永不停步的清流中,留在无数细节积淀成的民心乡情里。它与白河同源同行,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