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96例分析
2012-08-15李舒明
李舒明
河南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信阳 464100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态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影响;而对于该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现在的手术已经从以往单纯的手术切除转变为注重患者术后器官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上来[1],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此次对直肠癌患者实施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03—2011-04,我院选取96例符合手术条件的直肠癌患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学》[2]有关直肠癌诊断标准且经手术和病理得以证实,另外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1)存在恶性病变者;(2)因语言障碍和智能障碍而影响交流无法沟通者;(3)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同时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同时96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显示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23-68岁,平均(54.00±2.00)岁。肿瘤组织学类型分类:高分化腺癌59例,中分化腺癌37例;Dukes分期:A期18例,B期51例,C期27例。
1.2 研究方法 对96例研究对象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与分析,同时参考《外科学》[2]和目前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观察表》,由专人对表中主要内容进行观察与详细记录,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其中表中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肿瘤情况及手术治疗方案等相关内容。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术前准备、取平卧位或是截石位,然后麻醉后手术从左侧游离乙状结肠解剖出肠系膜下动静脉且对血管周围脂肪和淋巴结进行清扫,同时在距离腹主动脉2 cm处进行结扎后对肠系膜下动静脉进行切断处理;随后顺着腹主动脉表面向下进行游离而进入骶前、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对直肠系膜进行分离(注意保证直肠系膜的完整性和盆腔神经等),以游离至肛提肌平面为准;然后在肿瘤远端对肠腔进行结扎后切断直肠;在扩肛后将直肠残端翻出肛门外、皮钳固定,随后将结、直肠和肿瘤提出腹腔外且在肿瘤近端切断乙状结肠,与此同时对所属肠系膜和肠系膜下血管根部系膜组织进行切除;然后经直肠将结肠置于肛门外与直肠残端进行吻合。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观察到的全部数据均利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2 结果
2.1 96例研究对象手术情况 手术时间155~264 min,平均(201.00±32.00)min;术中出血量 98 ~398 mL,平均(231.00±18.03)mL;肠道功能恢复 59 ~103 h,平均(76.30 ±15.83)h;住院时间8 ~20 d,平均(14.02 ±1.60)d。
2.2 96例研究对象手术并发症统计 切口裂开1例(1.04%),排尿困难2 例(2.08%),便秘9 例(9.38%)。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直肠癌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癌细胞转移造成患者死亡,而对于该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而传统的手术(如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往往存在着复发率高、自主神经易受到损伤等缺点;而目前作为中下段直肠癌治疗金标准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具有降低复发率、改善术后排尿和性功能等优点[3]。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此次进一步扩大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样本研究,从表1中相关数据可知此次手术方案时间短、出血量少且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较快、住院时间也极大缩短;另外表2中此次手术的并发症为12.50%且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因此提示此次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直肠癌效果显著。究其原因,我们现分析如下:(1)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能够有效切除直肠癌原发灶且防止其远处转移、提高了其生存率;(2)该手术是在盆腔脏壁层腹膜之间实施的锐性分离;(3)该手术保留了括约肌使直肠功能得以保存,所以与传统手术相比使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以较大提高;(4)手术中降低了盆腔自主神经损伤而使患者性功能和膀胱功能得以保存。
总而言之,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效果显著,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因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案。
[1]莫小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22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1):80.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4.
[3]樊平,史伟.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52例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