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护车转运气性坏疽病人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管理

2012-08-15刘克英

护理研究 2012年32期
关键词:气性终末含氯

刘克英

救护车转运气性坏疽病人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管理

刘克英

气性坏疽;转运;职业防护;消毒隔离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肉坏死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疾病,梭状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故容易侵入伤口,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受就医条件与经济状况限制以及认识上的不足,一些深而小的伤口往往在初诊时受到忽视,在缺氧的环境中,产气型梭状芽孢杆菌得以繁殖而致病[1]。其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病人常丧失肢体,甚至死亡[2]。由于芽孢型细菌较繁殖型细菌抵抗力强,对高温、干燥、消毒剂都有强大的抵抗力,且传染性极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3]。院前急救人员是与病人最直接、最密切的接触者之一,承担着特异性感染病人的转运与救护工作,面临着极大的职业暴露危险,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我院急救中心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监护型救护车共转运17例气性坏疽病人,转运过程中严格职业防护与消毒隔离,未发生1例交叉感染。现报告如下。

1 严格排查与报告制度

接诊病人时仔细询问外伤史及手术史,受伤时间、部位、深度、场所、污染程度,受伤后的处理,发病时间、病情发展经过;检查受伤部位、创口及周围肌肉有无痉挛[4],特别要检查肿胀的肢体是否呈紫黑色,有无捻发音及恶臭。经过排查,发现气性坏疽感染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护士长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收治或手术准备,并向医院感染控制部门汇报。同时确认参加院前急救人员皮肤有无伤口,如有皮肤破损应更换人员。

2 职业防护

2.1 物品准备 救护车上应常态备齐隔离衣裤、隔离靴、防护眼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及救护车转运时防渗漏一次性床单[5]、足量的黄色垃圾袋,每班进行交接。确定转诊后院前急救护士应立即检查救护车上的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如有不足应立即找当地医院进行补充,以确保防护用品的充足供应。

2.2 正确分区 驾驶舱为清洁区,未与病人有直接接触的院前急救司机及其他人员坐在驾驶舱内,并将医疗舱内不用的物品转移到驾驶舱内,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医疗舱为隔离区,凡是与病人有接触的人员应留在医疗舱内,转运过程中医疗舱内的人员不能进入驾驶舱内。

2.3 正确防护 转运前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与自我防护,以保护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院前急救人员均应戴口罩、帽子及防护眼罩,穿隔离衣裤及隔离靴,戴双层手套。在转运过程中发现防护用品有破损应立即进行更换,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针头及安瓿用后及时放入锐器盒,防止针刺伤。

3 消毒隔离管理

在医院感染部门的专业指导下进行终末处理工作。

3.1 院内转运的消毒隔离管理 救护车到达医院后尽可能停靠在专用通道附近,直接用救护车上的担架车经指定的通道转运到隔离病房,尽量不要更换担架车,避免增加污染的车辆。院前急救人员及担架车不能在其他地方逗留,应及时回到救护车上,将救护车门窗锁好停在人员较少的偏僻地,贴上“消毒”字样。途经路段及专用通道均应用0.5%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电梯擦拭消毒后再用紫外线消毒2 h。

3.2 院前急救人员离车前的消毒隔离管理 院前急救人员回到救护车后先脱去第1层手套,取下口罩、帽子及眼罩,脱掉隔离衣裤及隔离靴,再脱去第2层手套,将所有的物品均留在救护车内;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更换清洁鞋后才可离开救护车。

3.3 救护车内的消毒隔离管理

3.3.1 初次终末处理 救护车医疗舱内进行初次熏蒸消毒,将过氧乙酸A、B混合液500 mL为16%的浓度,2%过氧乙酸液气溶胶喷雾消毒1 h[4],开窗通风2 h后护士穿好隔离衣、戴好双层手套将救护车外表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特别是车门及把手部位应重点消毒。护士进入救护车内,将所用一次性敷料、隔离衣裤、手套等用双层黄色塑料袋盛装包扎并贴上“特殊感染”标记送专用炉焚烧,布类敷料等用清洁包布包裹送高压蒸汽灭菌后再清洗、消毒。隔离靴及防护眼罩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救护车内外、担架车、诊疗用品及设备等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抹布和拖布用后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 h,完成初次的终末处理。

3.3.2 再次终末处理 关闭救护车车窗,将驾驶舱与医疗舱一并进行空气熏蒸消毒,再次使用2%过氧乙酸液气溶胶喷雾消毒1 h,开窗通风2 h后护士对车内所有物体表面再次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做空气培养,无致病菌存活后方可投入使用。

气性坏疽因其有极强的传染性给消毒隔离与终末处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院前急救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应做好各个环节的自身防护与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1]黄頔.特异性感染手术的控制与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60-1461.

[2]肖摩.地震灾害中最凶险并发症——气性坏疽的防治[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8,20(3):210-212.

[3]石娜,徐卫,舒雪芹,等.手术部位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601-602.

[4]董薪,宋烽,王艳.手术室特异性手术的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416-1417.

[5]叶庆临,廖骏,刘竹.地震灾区医院内气性坏疽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6):651-652.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during transporting patients with gas gangrene by ambulance

Liu Keying(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Affiliated First Hospital of Changjiang University,Hubei 434000 China)

R473.51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32.042

1009-6493(2012)11B-3048-01

刘克英,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434000,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2-03-28;

2012-10-23)

(本文编辑 范秋霞)

猜你喜欢

气性终末含氯
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B卷参考答案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OBS技术在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储层含气性识别中的应用
新型含氯(氟)的A2B型咔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
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观察
腓动脉终末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浅议山西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含气性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
低渗透岩石声学特征及在含气性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