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块构建*
2012-08-15郭兰春黄慧霞郑巧荣张蕾
郭兰春,黄慧霞,郑巧荣,张蕾
(河南职工医学院,郑州 451191)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块构建*
郭兰春,黄慧霞,郑巧荣,张蕾
(河南职工医学院,郑州 451191)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方法根据专业设计的需要,构建妇产科护理学八大教学模块。根据知识及实践能力要求,打破原来教学章节,重新规划每一教学模块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有效地解决了对护生应用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培养,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模块构建体现了教育方法改革,注重护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实现了培养目标。
教学模块;妇产科护理学
高职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本研究把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模块教学引进来,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模块化课程结构,以传授妇产科常见护理操作技术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知识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瓶颈,培养高素质知识技能型人才。构建模块化课程,打破原来的教材体系,以1+1模式重新规划教学模块(1+1模式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同一个教学模块中)。模块式教学的基础是教学模块的构建,根据研究需要,妇产科护理学模块构建如下。
1 妇产科护理学基础模块构建
此模块主要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在解剖学中已经讲过,本模块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为后面各模块的学习提供一个逻辑思维的基础。
根据教学设计,此模块的1+1模式是这样构建的:借助内外生殖器的同比例教学模型及多媒体图例和视频,教师讲解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使学生在感官上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逻辑思维上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是第一个1,即基本知识模块;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模型上说出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使学生在尝试中掌握所学知识点,这是第二个1,即基本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2 正常月经及月经失调护理模块构建
月经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月经失调的护理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此模块构建的合理性关系到学生后面知识点的把握。
基本知识讲解中以产生正常月经生理现象的机理作为主线,插入导致月经失调的因素,从而引入月经失调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问题,知识点的讲解利用多媒体及PBL教学方法。护理专业大部分是女生的特点,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对正常月经及月经失调知识点总体上有一个把握。
对于基本技能方面最终的要求是学生学会月经失调的整体护理,以分组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月经失调的患者,从患者入院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几个方面,每一组讨论并写出完整的护理方案,把所学知识贯穿到每一个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3 妊娠护理模块构建
妊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而且神秘的现象。此模块基本知识的讲解利用视频动态演变,从卵子的形成、受精、发育与输送到着床,以及胚胎在子宫里逐月发育的特点,妊娠后子宫的变化,以及妊娠后母体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对正常妊娠全过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讨论的形式,教师总结正常妊娠的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如果妊娠过程的某一个环节发生改变后,结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串讲异常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问题。本模块的基本技能包括能够辨别正常妊娠与异常妊娠以及异常妊娠诊断中常用检查的配合。本环节教师精心设计异常妊娠的病例,分组让学生在不同病例中找寻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不同的护理方案,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护理病例中,既巩固了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应用的能力。同时各种异常妊娠检查的配合如B超、后穹窿穿刺等在护理实训室中结合病例分析一并完成,学生主要掌握器械的准备及术中配合。
4 分娩护理模块构建
分娩是妇产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人对分娩的认识越来越高,这就对妇产科专科护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模块是这样构建的:基本知识的讲解结合正常分娩的VCD光盘,从分娩的影响因素、分娩前的准备到分娩全过程,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CAI课件,串讲正常分娩的知识点及观察产程的要点,关于异常分娩结合影响分娩的因素及正常产程的特点串讲异常分娩的知识点。教师合理组织内容,把分娩相关并发症知识点穿插在异常分娩中讲,使学生容易掌握。基本技能要求比较高,产前护理管理及分娩护理管理结合异常分娩的知识点在护理实训室完成,学生在正常女性骨盆模型、不同孕周孕妇模型、正常分娩模型及难产模型上完成产科专科检查及分娩接生程序,主要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学生按照正常产妇入院的程序做一个完整的护理管理,教师指导总结。
5 产褥护理模块构建
基本知识点的讲解采用PBL教学法,把正常产褥及异常产褥的知识点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正常妊娠母体的生理变化,提出问题即产后母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作为一个主线,讲解正常产褥及异常产褥的知识点,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主要是产后会阴及乳房的护理。学生在护理实训室针对会阴切开模型及孕妇模型进行这两部分的护理,要求每人进行操作并考核,实训考核过程中复习基本知识点。
6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护理模块构建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是妇产科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主要在于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和生理特点。教师把正常内外生殖器的生理特点和内环境改变时的特点,结合常见病原菌的生存条件讲解各类炎症的知识点,通过对比讲解使学生把握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主要掌握炎症外治法中阴道冲洗法和冲洗液的配置及阴道和宫颈塞药,这一部分内容在护理实训室配合常见护理操作技术配套光盘,借助模型实际操作,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炎症患者配置不同的冲洗液冲洗,并选择不同的药物阴道和宫颈塞药。
7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护理模块构建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是妇产科的难点,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放化疗和手术,而手术主要是腹部手术和外阴阴道手术。
对于学生来说这一模块基本知识主要讲解各类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确诊的方法。教师组织内容时抓住学生的特点,通俗易懂是掌握知识点的前提,借助多媒体课件中形象的图片,使学生针对各类肿瘤的特点,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点。
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会腹部手术、外阴阴道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本技能需结合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中的内容,配合腹部手术及外阴阴道手术的操作光盘,使学生掌握术前及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模型上完成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程序,巩固基本知识。
8 计划生育护理模块构建
计划生育是妇产科学的一个分支,本模块在构建时考虑到计划生育的特殊性,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和基本技能配合,主要在护理实训室完成。各种避孕方式配合避孕模型边操作边讲解各种避孕方式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优点和缺点;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主要配合人工流产的光盘等讲解不同孕周选择不同终止妊娠的方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及所见总结基本知识点,教师补充。学生学会计划生育各种手术的器械准备。
教师按照模块形式授课,授课结束后,分基本知识点和护理技能操作及知识应用能力两方面考核,基本知识点主要通过笔试,占50%,护理技能操作及临床应用能力占50%,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给出一个综合评价。
模块式教学法是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专业方向调整的一种教学方法[1]。模块式教学法是传统教学的补充,形式上灵活,内容上前沿,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灵活性,开创学生的创造力[2]。根据专业设计需要,妇产科护理学构建了八个教学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是护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基础,此模块的构建能使护生在形象直观的学习中扎实掌握知识点;月经模块构建以护生本身生理现象为主线,不仅轻松掌握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妊娠模块的构建采用动画演示,培养了护生的想象力;分娩及产褥模块的构建采用教学光盘实例演示,能够培养护生的爱心;妇科炎症及肿瘤模块的构建培养了护生的灵活性,开创了护生创造力;计划生育模块的构建培养了护生动手操作能力。八大模块构建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避免了对某些知识的重复教学,然后按照职业能力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样使护生能够按照相应的模块来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技能,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与护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模块教学既给护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又给了护生自由学习、主动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了“以护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拓宽了护生的思路,又发挥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的个性化能力[3]。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护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4]。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1]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171(4):95-96.
[2]张志浩.浅谈模块教学[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2005,2 (10):88-89.
[3]肖新丽,杨晓斌.模块式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14):69-70.
[4]陈志英,周琦,马秋平.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42-44.
[责任编校:赵唯贤]
Construction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Teaching Module
GUO Lan-chun,HUANG Hui-xia,ZHENG Qiao-rong,ZHANG Le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Nursing Faculty,Henan Medical College for Staff and Workers,Zhengzhou Henan 451191,China.)
ObjectiveIn order to study better teaching methods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eaching.Metho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professional design,eight modules were constructed for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nursing teaching in this study.In order to train nursing students applying basic knowledge and method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the original teaching sections were broken,the contents of each teaching module were replanned,and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were chosen i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ability requirements.Resultsand ConclusionModule building reflects the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autonomy,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achiev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odule;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nursing
R 473.71
A
1008-9276(2012)03-0362-04
2011-12-09
郭兰春(1972-),女,山东省潍坊市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妇产科临床及教学工作。
*基本项目:河南职工医学院2009年度教学研究课程,编号:2009-ZYJY-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