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剥”给人看
——论赵树理对“老槐树”意象的选择
2012-08-15赵耀世刘进
赵耀世 刘进
把生活“剥”给人看
——论赵树理对“老槐树”意象的选择
赵耀世 刘进
赵树理小说中的老槐树是贫穷农民聚集地的象征,而贫穷农民这样一个复杂群体所呈现出的国民劣根性是令人担忧的。赵树理选取小视角来反映大社会,折射出“思想启蒙”对群众和基层民主改革的重要性。
赵树理;老槐树;意象;奴性;思想启蒙
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认为:“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隐喻一次,但如果它作为呈现或再现不断重复,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系统的一部分。而且作为背景的意象很容易具有象征性,甚至会变成‘气氛’、‘情调’,进而被看做是对人物的转喻性或隐喻性表现,或一个人意志的表现”。[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李有才板话》中出现达三十余次的老槐树这一意象,它蕴含的更是一种象征性意味。
一 老槐树下的困挣:贫穷农民的聚集
意象是以可感性语词作为外壳的主客观的复合体。在小说的三大构成部分即情节、人物塑造和背景中,意象常常是构成背景的一部分。[2]它在很大程度上传达出主人公的某种生活状态,并将之以最直接的表现出来,从而增强了作者想要呈现的某种氛围。
老槐树生长在北方,习性耐寒,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但生命力旺盛,百年老槐更是在北方屡见不鲜,枝繁叶茂的特性总能招引物种的聚集,例如:“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首先就凸显了老鹳在此安家。在北方,人们也喜欢在老槐树下纳凉、聊天、开会等。在《李有才板话》里反复提到的老槐树位于阎家山的东头,结合文本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此方位下住的全是贫穷农民,这是一个复杂群体的聚集。最能体现贫穷程度的表现在住房条件和格局上,老槐树下的人们住的是土窑,而村西头的地主恶霸们住的是砖楼房,就连村中间的人们也住的是平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此处是山区,但主要的住房建筑也是以砖房为主的,但老槐树下的农民没有砖房可住,尤其是文中有一句话说老槐树下也有姓阎的,但“姓阎的只有三家,也是破了产卖了房子才搬来的”,破产卖房足以说明此处农民的贫穷程度。
但是,虽然这是一个贫穷农民的聚合地,但成员的复杂性以及人们的心态不一也使这里的人们出现类别化。第一类是敢于抗争派,这类人是新型人物的代表,典型形象有李有才、小顺等,他们采取的斗争方式是智斗,例如编排一些快板并传唱下去起到宣传反抗作用;第二类是逆来顺受型,这类落后农民的典型代表是老秦,文中小顺的一句评价最为鲜明:“这老汉真讨厌!吃亏、怕事、受了一辈子穷。”第三类人是忘本派,之所以把他们称为忘本派是因为这些人本是老槐树下贫穷的农民,可在自私自利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占上风后就和地主恶霸混在一起。由上我们惊喜地发现老槐树下的人们并不全是一味地奴从强权势力的,他们也在为自己的权利做着一些抗争,但是惊喜背后的忧患才是我们更要关注的,由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这里大多数人不是不愿去抗争,而是不敢去抗争,他们呈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屈从。因此,在强权的长期压制下,老槐树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处于一种困境中,作为“反秩序”的进步势力虽然弱小,但依旧在努力做着对封建等级秩序的挑战。
二 多彩文化下的忧患
新时期文学批评界对“文化”这一概念已在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上达成了大致的共识:即①特定地域中的地理风貌、自然景观;②特定地域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约定俗成的风俗习尚;③包括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操守在内的人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和生命形态。[3]按照这一理解,《李有才板话》里流露出的文化形式绝对是丰富多彩的。
老槐树本身就蕴含一种文化,“老槐树”一般居于村落的正中,靠近下层人民,如阎家山村民们就是吃饭也要把饭碗端到树底下,体现出这种文化形式的平民化性质。[4]这种“老槐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贫穷阶层人们的特殊生活经验形成的。另外,广场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在文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文化是有高雅、大众、低俗之分的,透过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赵树理捕捉到的是将众人的低俗文化凸现出来,国民劣根性就是赵树理极为关注的。国民劣根性是在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传统思想的长期浸润下逐渐形成的一种人们的思想状态。在赵树理的小说中,老槐树下的人们奴性十足是对国民劣根性最好的诠释。鲁迅曾说:“中国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5]的确如此,倘若人丧失了独立的地位和品性,剩下的也只有奴性了。在当时,当地人们面临的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封建主义一如既往的束缚,在这样的环境下最容易滋生并泛滥中国人长期固有的奴性思想和苟活心理。
在文中,麻木的屈从是奴性的一个主要存在形式,这种麻木的屈从主要体现在一个“怕”字,即怕官。比如文中的老秦,他在家里可以说是威严十足,但在阎恒元面前就怕得要命,甚至连背后说阎恒元坏话的勇气都没有,在听到闺女向老杨唱反映阎家山现象的歌儿就如临大敌,生怕老杨告诉阎恒元,因为怕官官相卫带来祸害。另外在最后阎家山的问题解决,他又跪在地上对老杨等人磕头,这一个“跪”字就把老杨那种对官员感恩戴德的心理凸现出来,赵树理在此写出了“农民令人震惊的悲剧文化性格”。[6]即使那些进步的年轻人,他们打心眼是反对阎恒元,但是有几个真正敢于站起来反抗的?出来一个马凤鸣,到最后还不是照样屈从于阎恒元。他们这种行为方式是在长期强权压迫、奴化意识的侵蚀下形成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乃至风俗等的影响已经贯穿之精神和心灵深处。
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个怪现象:奴性在一般情况下是弱势力向强权势力的一种仆从。但是在《李有才板话》中有一个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即同一阶级内部的仆从。文中几次提到老秦只要年轻人说他几句,他就不说话了,难道就真是天性懦弱?这倒未必,我们先看年轻人都是谁,小福、小顺、小明、小宝等,清一色的小字辈,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是最讲究尊卑关系的,小辈向长辈说话毫不留情面这是违背伦理道德的,是要受到惩罚的。但是在这里,老秦选择的是逃避,是沉默,这种态度显然与其处境有很大关系。在古代乃至现代,中国人的客乡心理尤为明显,突出体现在软弱方面。在外乡人心里,他们身在他乡有一种漂泊感,那里毕竟不是自己的根,因此腰板总是无形中要比本地人自然的矮上那么一截。这些迁移来的人并不是不愿意融入本地人当中,而是当地人的一种“主人”心理在作怪,本来就是受压迫者,但是一旦逮住机会就会“翻身做主”一把,看看文中的陈小元、张德贵等,本是老槐树下的人,在得到阎恒元的某种恩施后悄然一变,开始耀武扬威起来,这就是国人奴性的最悲哀之处。
三 把生活“剥”给人看:引起疗救的注意
赵树理对老槐树下大多人物的态度并不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他把生活“剥”给人看,目的绝不是让人看到现实生活的冷酷无情,制造无望的失落感和衍生凄凉的悲观情绪,而是为了“揭其伤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赵树理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地理位置偏僻、思想长期封闭的小山村,从小就目睹了村子里的种种“怪现象”。到省城读书后,赵树理很快就沉浸在充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学中。当赵树理“含着眼泪看完了祥林嫂的悲剧,闰土的变化,阿Q的大团圆结局时,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尉迟村的‘老字辈’和‘小字辈’,想起了他们相似的遭遇和命运,他们同等的麻木和不觉悟。他想,要是让家乡的父老兄弟也听到鲁迅讲述的故事,使他们从中看清自己的面影,自己的不幸,自己的愚昧,他们必定会和自己一样觉悟起来,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抗争。一九二六年的暑假,赵树理带着这样的理想和一大包书籍,兴冲冲回到家乡,准备实行他拯救农民的思想革命”。[7]
赵树理到家后,结合农村实际,他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拯救措施之一,并且有意识地使文章通俗化,尽力去做一位“文摊作家”。“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两三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8]。由此可见,赵树理从事创作的目的之一乃是想通过科学思想的播撒,让读者在阅读中认识到封建思想毒瘤的危害,进而达到驱除占中国当时人口绝大数的农民兄弟思想上的封建意识。
在40年代中前期赵树理的大部分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在人物设置和结构模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几乎每篇小说都有三种人物类型:老一代农民如老秦、三仙姑等;新一代农民如小顺、小芹、小二黑等;强权势力者如阎恒元、金旺等。故事基本上都是强权势力对贫穷农民的欺压,到最后新一代农民取得胜利。这样的小说结构设置,目的在于通过小说在民间的传阅,让人们普遍认识到旧思想必然被新思想超越这一事实,通过反思来认清自己的问题并予以改正,同时,也让基层组织者认识到在推进民主改革的过程中,绝不能忽略村民的精神改造,因为,鲁迅说过“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9]这也正是赵树理创作的初衷:对群众进行“思想启蒙”。
总之,赵树理笔下的人物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也具有高度的典型性。他对老槐树下人们生活细节的描绘抑或精心建构的意图,正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小聚集地来反映大社会,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宗法制社会影响下,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都到了不得不“革命”的程度,对群众不仅要进行思想启蒙,更重要的是要把民主与科学思想根植于心田,只有这样,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改革才能更彻底。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黄源深.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永健.赵树理早期小说文化内蕴解读[J].文学评论,2006.
[4]惠雁冰.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权力—文化关系[J].延安大学学报,2006.
[5]于野.鲁迅:挖出国民的劣根性.文学与生存[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6]席扬·多维整合与雅俗同构— —赵树理和“山药蛋派”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戴光中.赵树理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8]李普.赵树理印象记[A].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
[9]鲁迅.呐喊·自序[C]//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On Choice of the Image of Old Scholartree Described by Zhao Shuli
Zhao Yaoshi Liu Jin
The old scholartee described in Zhao Shuli’s novel is the image of the gathering place of the poor farmers ,The national deep-rooted bad habits shown by a complex group of people made people worried about.The way that Zhao Shuli choose to reflect social problem from a narrow perspective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spiritual enlightenment”to the public.
old scholartree;image;slavishness;spiritual enlightenment
I206.6
A
1672-6758(2012)04-0092-2
赵耀世,在读硕士,四川省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现当代文学专业,四川·南充。邮政编码:637000
刘进,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邮政编码:637000
Class No.:I206.6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