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国家统一理论的新发展

2012-08-15徐露萍

关键词:中心论两岸关系统一

徐露萍

论我国国家统一理论的新发展

徐露萍

传统的国家统一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国家政权的作用,有着浓厚的国家中心主义色彩,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做的报告中提出了海峡两岸人民组成“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标志着我国国家统一理论从国家中心主义向社会中心主义的转变。我国国家统一理论的新发展立足于现实,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家统一理论;社会中心主义;两岸关系

国内战争结束之后,战败的国民党政权退据台湾,与中共开始了长期的政治军事对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共产党领导集体殚精竭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方针,从“武力解放台湾”口号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的提出,围绕台湾问题的政策文本无一例外地体现了浓厚的以国家权力为核心,以国家结构设置和政治体制安排为途径的国家中心论色彩。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两岸关系出现转机,社会层面的交往出现了主体更多元、范围更广、层次更深、往来更密切的趋势。围绕国家主权和政治体制的争论渐渐淡出人民的事业,国家中心论视野内的国家统一理论亟待改革,它已经不能全面反映新时期两岸关系。在此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促成了我国国家统一理论从国家中心论视角向社会中心论视角的转型。

我国国家统一理论的转型不仅立足于现实,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同时以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大陆及台湾社会权力结构转型的理论为基础,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加速祖国的统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 政策研究:我国国家统一理论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尽快地解决实现祖国统一,中共中央提出了“武力解放台湾”的基本方针,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部队曾几度激烈交火。朝鲜战争后美国的对台政策变化阻碍了中共强势武力解放台湾的设想。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人大常委第15次会议上了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设想,踏出了和平统一的第一步。

始于反右运动的国内动乱打断了争取祖国统一的进程,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与此同时中美关系正逐步正常化,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中共中央进一步将“和平解放台湾”提上议事日程。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正式公开中共中央和平统一台湾的决心和诚意。1982年1月,邓小平在会见李耀基时,第一次在争取祖国统一大业时提出了“一国两制”概念,邓小平认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自己的部队,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八项主张,即“江八点”。除了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等内容之外,“江八点”第一次明确了两岸关系“政经分离”原则,认为政治上的对立不应影响两岸的经济合作,并呼吁两岸领导人以适当身份相互访问。

进入二十一世纪,两岸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日益加剧,这些变化反映在政治层面,是两岸关系出现的微妙转变。2005年,连战和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时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称为“胡四点”。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台湾问题,正式提出了“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1]这次讲话正式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从“国家中心论”向“社会中心论”转变。

不难看出,大陆的对台政策在中共十七大之前,无一例外都强调从国家层面着手解决台湾问题,国家主权成为首要因素,也成为台湾政治领袖和官僚集团决策和执行的依据,国家中心论的色彩十分浓厚。于是两岸人民在政治前景的讨论几乎只有主权冲突之各种流变,两岸人民被迫成为“敌对国家之敌对人民”,而在国家主权与安全之外的民生议题,全部上不了台面,也不成为两岸关系之重要议题。[2]也正是在国家中心论之下,台海关系进与退完全依赖于两岸领导人关于国家结构和政治体制设置问题的政治谈判成果,如两岸之间围绕国家主权而进行的关于“一中一台”、“两个中国”还是“一国两制”的争论,而民间交往、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等议题鲜有提及,殊不知大陆与台湾关于国家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具体设置在国家统一议题之下必须以两岸的社会整合为基础。

十七大“两岸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发展迎来了新的纪元,两岸关系从“权力主导”向“社会主导”转变。这一转变的实现,源于党中央决策层对于两岸社会交往的新局面的洞察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理论研究。

二 现实依据:两岸社会交往新局面

“两岸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及其代表的国家统一理论从“国家中心论”向“社会中心论”的转变不仅以两岸加速的社会融合为现实依据,也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社会的交往合作,进而推进两岸社会的加速整合,为国家统一创造扎实的基础。

在经济层面,维持了十几年高速增长的台湾经济在21世纪初出现滑坡,与此形成对照的则是大陆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增长。大陆已长期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第一大出口市场和台湾企业投资最集中的地区。台湾学者对两岸经贸关系的研究,已经从过去的“出血”论,“边缘论”发展为“循环论”,提出要将台湾建成“区域经济的平台”,或者“亚太运营中心”。此种类似区域组织的合作形式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台湾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中对大陆合作的需求。[3]2008年11月,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台北签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和《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同年12月,根据三份协议规定,两岸的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三通”基本实现,这一突破的实现密切了两岸的经济联系,是两岸关系取得的重大进展。2010年6月29日,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分别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岸经济交往走上了新的台阶。对于ECFA的内容笔者不再赘述,它无疑是近年来两岸签署的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经济合作协议,在经济合作框架下,两岸的货物流动、资金流动和人才流动都将空前地活跃,大陆和台湾的经济融合也将在互利互补、相互促进中不断走向完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标志,共同的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体现。在文化层面,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休戚与共,同属于中华文化圈,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加强两岸文化联系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2008年6月30日,台湾行政当局新闻主管部门宣布恢复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大陆媒体机构在台湾的驻点,并将大陆媒体驻点采访停留时间从过去的1个月延长到3个月,最长的可驻台半年。大陆媒体驻台政策的松动标志着两岸媒体互相驻点采访正常化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2010年12月16日,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海峡两岸从事孙中山思想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以“弘扬中山精神,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的讨论,凝聚了两岸力量,增进了两岸共识。同时,两岸高校等学术机构之间的交流也愈加密切。2010年8月19日,台湾立法机构三读通过三部相关法律修正案,“大学生法”、“专科学校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即台湾媒体所称的“陆生三法”。“陆生三法”的出台标志着两岸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走上了新的台阶。

在民间交流层面,不管是以个人或者家庭为单位,还是以各种民间组织和社团为单位的民间交往,都已经成为两岸社会发挥自主性参与互动的重要平台。据《2006海峡两岸交流民意调查》显示,受访者有家人在大陆投资、工作或居住者占15%,受访者本人或家人曾在大陆居住累计超过三个月者占到了17%,[4]这一数据在两岸实现大三通之后势必会出现增长。2009年5月17日,首届海峡两岸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这是迄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台湾各界参与最为广泛的一次两岸民间交往盛会,已经成为了两岸民间交往的重要舞台。2009年夏天,“莫拉克”台风袭击大陆沿海及台湾南部地区,大陆同胞为受灾同胞捐助了超过8亿人民币的现金,2010年11月19日,台湾慈济基金会主导的,汶川地震灾后在四川援建项目集中交付启用,两岸民间患难与共的精神和事迹,成为了一段佳话。

社会中心论视野下的国家统一理论的提出,既是基于两岸社会交往的新情况和新内容而提出的,同时也促进了两岸社会的加速整合。它强调民间力量的自主交往,自发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将其作为两岸同胞实现感情通、心灵通、命运通的重要渠道。在社会中心论视野下,随着两岸社会交流整合加深,两岸的共同利益增多,互利互赖的程度提高,社会规范的共识加深,两岸共同发展并实现国家统一的前途也会越来越清晰。

三 理论解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

国家统一理论从“国家中心论”向“社会中心论”转变,笔者认为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大陆及台湾社会权力结构转型的理论当中去寻找理据。

马克思把国家和社会的分离看作是历史的过程和现实的存在,他认为,国家的本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社会出现之后才有的,国家性质是由社会矛盾运动和社会的发展阶段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社会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围绕国家形式的斗争反映了社会内部的矛盾。[5]因此,通过分析国家-社会的交互作用我们发现,任何国家层面的斗争无不根源于社会层面的分歧与矛盾,反过来,想要赢得国家层面的和平甚至统一,都需要从市民社会生活中去寻找矛盾双方的共同价值、共同关切、共同利益。要实现两岸在政治上冰释前嫌,祖国的和平统一,我们需要构建起两岸在社会层面的密切交往、互信、共赢的局面,否则,不能保证我国统一道路的通畅。

同时,两岸社会权力结构变化理论也是国家统一理论向社会中心主义转型的重要理论依据。两岸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正在经历转型时期社会权力结构模式从“强国家-弱社会”向“强社会-弱国家”的过渡,“国家”自主性缩小,政治权力开始向社会层面转移。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权力结构属于“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国家对于社会取得了全面胜利,它垄断了几乎全部的重要资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依靠单位制和人民公社制度对社会生活实行全面的控制。

在“党”和“马克思主义”名义之下进行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给党和政府的合法性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开始努力扩大政体的社会基础,这种努力除了为职工增加工资、为物质利益正名、恢复物质刺激、促进生产,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之外,还包括为以前受到打击的各种社会力量平反,更具有根本性的,则是调整了党与政府、党与社会的关系,因为党和政府对社会生活的直接介入和全面控制,已经成为造成党和政府与民众间的紧张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因。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入调整期,国家权力控制的范围在缩小;在仍然保持控制的领域中,控制的力度在减弱,控制的方式在变化;控制手段的规范性在加强。[6]俞可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为了促使中国的市民社会产生所作的努力主要有:(1)体制外经济的发展;(2)政府权力的下放和职能的转变;(3)私人利益得到承认和鼓励;(4)个人的生活方式开始远离政治。[7]在这过程中,我国形成了较为独立的社会力量,除经济领域的私营企业主之外,知识分子的自主性也在增加。国家放弃对部分资源的垄断,使得社会能够独立提供资源,市场可以自由交易,在一些国家控制比较弱的领域则渐渐形成了民间组织的自我管理。

在台湾,类似的转型也在发生。1987年,台湾开始了从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过程:市民社会最初的成长动力根源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台湾社会开始出现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为台湾社会权力结构转型奠定了基础。经济地位的提高带来政治参与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政治的民主化,作为“异乡人”的国民党面临着政权合法性的危机,为了顺应趋势,赢得生存,不得不进行民主化的改革。在世界“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影响下,外加受到美国的压力,国民党开始规范法律制度、减少政权对于社会的介入、为市民社会开放权利,政治精英也开始转变行为和心态。总之,政治民主化改革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连带效应壮大了台湾市民社会的力量,使之成为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重要角色。

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和两岸社会权力结构转型理论是大陆调整国家统一理论的理论依据,这表明,社会整合是两岸实现统一的基础与前提,促进两岸社会交往和整合也将成为当前大陆对台政策努力的新方向。

四 结论

中华民族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无数次证明,仅靠武力和强制手段实现的大一统是不长久的,只有扎根于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之上的社会融合才是国家统一最稳固的基础。我国国家统一理论从“国家中心论”到“社会中心论”的转变,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正确地把握了两岸关系的新走向,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体现。两岸的命运和未来掌握在两岸同胞的手中,而主动权却在大陆一边,如何用真诚去赢得台湾同胞的对于两岸文化差异的谅解,如何用耐心去获得台湾同胞对于现阶段大陆政治生活的认同,如何用互利去建立台湾同胞对于两岸统一前景的信心,也正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引导国家统一理论向社会中心论转型想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新时期国家统一理论向社会中心主义的转型必将为两岸进行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政治合作创造新的历史机遇,在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两岸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目标,为祖国的统一埋下最扎实稳固的根基。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7.

[2]周志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机遇管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124.

[3]上海台湾研究所.上海台湾研究(第4辑)[M].上海:台湾研究所,2004:121.

[4]王茹.“两岸族”台胞的社会身份认同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从社会认同理论的本土文化心理机制出发的阐释[J].台湾研究集刊,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2010:76-83.

[5]王沪宁,林尚立,孙关宏.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99-101.

[6]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45-146.

[7]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9-20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Unification Theory

Xu Luping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unification theory mainly emphasizes the effect of the political power,which is taken as a state-centered idea.The chairma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HuJintao put forward a new concept of“the Fate Community of Cross-strait”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dea of national unification theory has turned to the society-centered one.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unification theory not only consider in the reality of Cross-strait relation but also supported b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

national unification theory;Society-centered theory;Cross-strait relation

D033.4

A

1672-6758(2012)04-0028-3

徐露萍,硕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上海。邮政编码:200433

Class No.:D033.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中心论两岸关系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同步发电机理论的一个奇点与气隙中心论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习总书记“人民中心论”指导下的电视剧创作批判及提升的研究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