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困境呼唤儒家诚信现代化

2012-08-15冯淑慧

关键词:儒家市场经济诚信

冯淑慧

(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山东烟台264005)

道德困境呼唤儒家诚信现代化

冯淑慧

(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山东烟台264005)

道德困境;儒家诚信;契合点;现代化

改革开放给人们的道德生活和公共生活带来了意味深远的变化,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道德观念一致性开始丧失,现代人陷入了道德困境。传统儒家道德已不能为现代中国人的行为提供价值支撑无疑是原因之一。虽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诚信与传统的儒家诚信有很大不同,但伦理价值观念是具有连续性的,传统儒家诚信与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诚信具有很多契合点。为此,我们必须实现传统儒家诚信的现代化,使其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为克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困境提供动力。

一、道德困境分析

始于上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给人们的道德生活和公共生活带来了意味深远的变化: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道德观念一致性开始丧失,人丧失了特殊的生命价值,道德失去了表现人的生命价值的特性。随着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中国人的道德价值序列变得具有使用性、交换性和实用性。现代中国人的这种道德价值序列特点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世界的物化销蚀和遮蔽了日常的生活世界,人所依寓的家园成了人可以开发、利用、改造的自然物的集合,人的价值与行动在于着力发现自然的有用性,并不断地制造工具以延伸和扩大自己器官的功能。这表现在公共生活中首先是对自然的肆意破坏,近些年沙尘暴、干旱、雪灾、内涝、地震不断发生,使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发生危机。其次是在公共生活中,各种领域都存在精神物化的现象。现代中国人精神的物化使自己失去了精神的家园,可以毫无拘束地对待外部的世界、对待他人、对待自己,一切所作所为都是无所谓的。现代中国人生活的意义迷失了,生活的目标仅仅是感觉性的生活样态的不断消费,一个目标实现了,感觉获得了满足,而精神仍然处于迷茫之中,并没有在生活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精神感受。[1]

可见,现代中国人往往只关注现实生存中的切身利益问题,尤其是谋生问题,只考虑现世的生存,对主义和精神是漠不关心的。导致现代中国人出现这种道德困境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中国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传统道德已不能为现代中国人的行为提供价值支撑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消解道德困境而使社会和个人都呈现出健康状态,无疑是一项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一课题就必须使儒家传统道德,尤其是传统诚信道德现代化,为缺乏公民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缺乏人身独立和科学洗礼的现代中国人提供价值支撑。

二、传统儒家诚信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

诚信是内在于人类本性中的一种固有的品质,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是社会得以存在和个人得以立世的基础。虽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诚信与传统的儒家诚信有很大不同,但是伦理价值观念是具有连续性的,并且伦理价值观还具有随社会变迁而不停转化的特点,因此传统儒家诚信与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诚信具有很多契合点。

(一)诚信仍是立身之本

诚信,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现代中国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人格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这一点,孔子有精彩的论述。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道德起点,人若无信,就难以立身处世。把诚信作为做人的三大德之首要,“人之所以立,信、智、勇也。”可见,传统诚信是被看作人之为人的本质要求,人的尊严和人格都是建立的诚信基础之上的,不诚信的人无人格可言。待人以信,施人以诚,关注他人,关注众生,在满足一己之欲时虑及他人之欲,做到利人利己,而非损人利己是现代社会对公民要提出的境界,诚信仍是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的人格要求,只有人人讲诚信,才会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否则,人们必将生活在一个互不信任、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的道德困境之中。

(二)诚信仍是交友之道

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朋友有信”是儒家倡导的一种交友原则。孔子不否认朋友之间同甘苦共患难的可贵,但认为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能够相互信任、真诚相待,即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这里,孔子把朋友之间能够相互信任、真诚相待作为自己的三大心愿之一,表达了一种美好的人生渴望。在现代社会,受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的影响,很多人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标准来审视一切,把是否对我有用作为交友的基本原则,许多时候把朋友关系仿佛变成了“商品关系”。精神价值在他们的人生天平上不再重要,这让现代人把自己陷入了“真正的朋友难找”的困境。由此可见,现代人仍然是希望把诚信作为交友之道,渴望朋友间的敞开心扉,以诚相待,渴望纯真的情感成为维系友谊的桥梁。

(三)诚信仍是立业之基

孔子提倡:“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就是要求人们对待工作要严肃认真,恭敬谨慎,尽职尽责。在经济活动和商业经营领域,同样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只有以诚信为本,信守承诺,诚实无欺,才会赢得信誉,赢得市场,获得最大效益。目前我们还处在市场经济的初期,各种制度还不完善,一些假冒伪劣,违约失信现象突出,市场缺乏诚信,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这使得投资者与消费者双方的利益都受损。可见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诚信伦理是不可或缺的、特殊的经济资源,它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道德、精神价值。

(四)诚信仍是为政之道

孔子认为,“道千乘之国”,必须“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把诚信摆到了治理国家的首要地位。又说“为政以德”(《为政》),强调道德在治理国政中的重要作用。孔子要求为政者做到“信则民任焉”(《尧曰》)。就是说,为政者在治理国政和对待百姓问题上,要诚实无欺,讲究信用,不能失信于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信赖。目前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政府职能错位和缺位并存、政府行为不规范现象。这使得人们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产生怀疑和失望情绪。因此广大民众呼唤诚信政府的构建,政府能够讲求诚信,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维护社会生活就会安定有序,增进人民的福祉,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

三、传统儒家诚信伦理的现代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它的正常运行需要诚信道德观念的支撑与维系。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还往往在传统的意义上来理解诚信观念,而这种传统诚信观念不仅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诚信观念相去甚远,反而可能会成为阻碍现代市场机制健康运行的消极因素,消解人们建立和完善新体制的努力。为此,我们必须实现传统儒家诚信的现代化,使其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为克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困境提供动力。

(一)实现传统儒家诚信伦理观念上的现代化

所谓社会伦理观念,可理解为某一历史时期内,在社会生活群体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导向意义的道德意识和观念。诚信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范畴之一,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它与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诚信观念还存在一定差异,这需要实现其现代化。首先,对传统儒家诚信认识上的现代化。传统儒家诚信强调诚信主要在于个体,是一种把重心放在自我修养上的心性道德,只要个体做到诚信,就可以立足于社会。因此,在传统道德中,道德规则之于道德实践始终是第二义的,诚信并没有成为普遍的道德义务,没有上升到责任层面。而现代社会所倡导的诚信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在经济交往活动中规范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它是诚实与信用的概括,是信用,信念和荣誉的综合。这打破了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使重心在“我”,而不在他人的传统诚信显得十分脆弱。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强调的不只是基于品德心性的主观之诚,更重要的是基于能力责任和利益基础之上的客观之信。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以内在心性诚信为内容的诚信观,应当而且必须转化成与责任、义务和利益相关的现代诚信观,并将其延伸到利益领域,使其成为公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

其次,在传统诚信意识上的现代化。在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条件下,历代统治者实行的都是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商业在社会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商人地位低下,被列为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商品交换及其对利益的追求往往为主流道德所不齿。古人认为在处理人的道德需要和物质利益需要的关系时,以道德需要为人的首要和本质的需要,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道德的完善,它高于物质利益需要的满足。在古人看来,指导人们进行行为选择的价值方针是重义轻利。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是每一个人的正当权利,而且追求利益创造财富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所蕴含的伦理精神首先在于对个人利益和权利的尊重,在于义与利的统一,在于对诚信的普遍追求。这要求我们转化传统诚信意识,承认追求个人利益和诚信原则并不总是冲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致的。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品质,而且还是一种明智的求利原则。在一个制度健全的社会,诚信常常能比欺骗给一个人带来更大的好处,从长远和总体看来尤其是这样。

(二)实现传统儒家诚信生活层面的现代化

一种传统的生成与传递方式最重要的是生活实践的方式。生活的传统才是观念传统的真实生命之所在。“儒家传统伦理的主导地位不只是表现为它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系统的支配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它对人们日常道德生活的影响。”,[2]传统儒家诚信至今仍有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功地生化成了人们日常道德生活的基本范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日常道德生活的基本范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首先需要突破熟人社会的小圈子。中国传统诚信观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适应自然经济形态的诚信观。先贤圣人在论述诚信时,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交友,基本上都是指自己周围的小圈子,即熟人社会。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则是全方位的,既有与熟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是通过公平竞争与合作的经济往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方式,是一种以等价交换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式。在市场经济中行为者都是自由的主体。这样,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诚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双边或多边交易中,诚信的链条或纽带一旦断裂,就会给行为双方或多方造成利益损失,并造成市场运行机制的破坏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因此,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资源。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信任是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3]在一个经济伦理和信用道德健全的社会中,市场机制能正常运行,交易成本会大大降低,市场效率将不断提高,可以说,诚信是经济活动获利的法宝,诚信日益成为平等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准则。

其次,诚信需由从属道德范畴上升为基本道德范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诚信从来都是从属性的,适用于特定关系的次要道德,它依存于“忠”,“孝”,“仁”,“礼”等封建礼教,体现出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和工具性。何怀宏先生认为,传统诚信的这种功利特点,是中国历史上乡愿多多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需要把诚信在各个领域都上升为基本道德范畴,也就是说,只有将中国传统社会“特殊主义”的诚信思想上升为“普遍主义”的诚信思想,才能真正形成和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解决人们所面临的道德困惑。减少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种种疑虑、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恢复人们之间应有的信赖合作关系。

(三)传统儒家诚信伦理制度层面的现代化

首先,由道德诚信扩展至法制诚信。传统诚信是道德诚信,基本上是纯伦理的,对人人必须履行的义务更多的是道德的要求,少有法律的规定,更没有对违背这种义务而需承担何种法律后果的规定。每个人是否讲诚信主要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道德良心来约束个人行为,甚至依靠所谓的“君子协定”来履行个人义务。而在市场经济社会,人们对自己失信行为的社会后果,仅仅限于道德反省,良心的自责就远远不够了,他还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法律的制裁。因为在现代社会,诚信的基础和依据首先是法律,它是防范和治理失信行为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屏障,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基础强有力的保障。在构建发展诚信时不仅从基准道德的意义上将诚信制度化、法律化,作为调节个人之间、个人和国家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人人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而且用法律明确界定每个人的利益和权利及其彼此界限,并且用法律的强制力维护这样的界限,使守信者得到可靠的保护,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其次,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为诚信提供理性支撑。传统诚信是一种情感诚信,评价标准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而现代社会诚信不仅需要有对道德人格的评价,更需要有对资信方面的具体材料的掌握、分析和评估,需要有实证为理性提供支持。否则,这种诚信就容易被滥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消除交易中信用信息的不确定性,让信用交易的授信方能够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从而来决定是否交易。没有信用制度,现代社会就无法运转;打破信用制度,就等于打破现代人日常互动的基本背景假设,就会使现代社会的沟通互动无法进行。[4]因此,必须建设基于法律、制度和契约的现代信用制度,在制度上鼓励诚信行为,让讲诚信的人依据其资产信用获得利益的可持续增长;让企业通过信用资本作为扩大规模的必要条件,让不诚信行为及时曝光并受到应有的经济和道德制裁,让不诚信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找到交易伙伴。

[1] 金生鈜.现代性价值位移与现代人的道德困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0-21.

[2] 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 (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4] 王良.社会诚信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Moral Dilemma Demands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

FENG Shu-hui
(Socail Science Department,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Yantai Shandong 264005,China)

moral dilemma;the honesty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meeting point;modernization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people's moral life and public life,the moral values that have ruled China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began to lose coherence,and the modern people have sank into a modern moral dilemma.Undoubtedly,one of the reasons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 have not been able to offer the value support to the modern Chinese's behavior.Although the honesty that modern society require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honesty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the ethical values has its own continuity,and there is a lot of meeting point between the honesty that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 demands and the integrity of modern society.To this end,we must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faith,to make it adapt to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and also to provide power for overcoming the moral dilemma that appear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D648.3

A

2095-2708(2012)02-0021-03

2011-07-10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10WA53)

猜你喜欢

儒家市场经济诚信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